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何谓富贵 何以快乐--以传统文化为视角


   日期:2010/11/10 20: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知足才是真正的富有; 当每个人看到你都心生欢喜,都从心里尊敬你、佩服你,那才是实实在在的贵。

    什么是富?这个答案假如问中学生,他会怎么答?很有钱叫富。他的答案为什么这么标准?谁给他的影响?我们要引导孩子,富绝对不是因为钱很多谓之富。假如他不知足,纵使给他再多钱他也不会觉得快乐和满足;一个人真正知足,他内心常常觉得很充裕,知足者才能常乐。所以真正的富在于知足。不知道诸位朋友身旁有没有很有钱的人,他们有没有觉得他很够了?有了钱还想要更多,因为人的欲望只要一打开,就很难收回来,所谓"欲是深渊",这个深渊踏下去不见底。所以我们不要追求虚华的人生,应该是追求真实,知足才是真正的富。而当我们这样引导孩子,他这一生懂得知足,才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才不会崇尚虚华。

    什么是贵?一般孩子说官做得很大叫贵。其实某人拿到这个权位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做哪些事?当他有机会当人民的领导人、当员工的领导人,他绝对不会拿着这个权位去压迫别人,甚至于为自己谋福利。假如不是这样,等他下台以后会有什么结果?所有的人都会唾弃他。所以,什么是贵,我们要求其真正的意义,"人敬则贵",当每个人看到你都心生欢喜,都从心里尊敬你、佩服你,那才是实实在在的贵。

    人是不是一定要有权位的时候才能有贵气?才会让人家尊敬?那不见得!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当初颜渊跟孔子学习,他是充满了欢喜。纵使他"一箪食,一瓢饮",一般的人都受不了他这种生活境况,但是"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当一个人的精神层面愈提升,他对于物质的需求自然慢慢就放下,就减少。

    我们的家长常常希望孩子过"平安快乐"的生活。很多朋友说"我只希望他快乐就好了,也不希望他以后赚多少钱"。我说你的要求听起来很简单,事实上做起来很困难,因为你自己假如都不快乐,你如何引导孩子去过快乐的生活?

    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很多人知道"知足常乐"。真的,一个人知足,他与人相交往时会懂得感谢别人,他愈是这样的态度,朋友跟亲戚就愈喜欢他。

    还有就是要"无牵无挂",要无忧无虑。确确实实对于人生的道理要很融通,你才能够达到无忧无虑,所谓"理得心安"才能无忧无虑。什么道理?比方说中国有句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该你担心的,你就不要多操心。不是叫你不要管孩子,是在他还没有成人以前,在他小时候你要先把他的根基打好了。之后因为他已经有德行,自然有他往后的人生因缘,你不要去操纵他,不然你累他也累!

    我常常做一个比喻,就好像你教你儿子开车,当他要握方向盘以前,你要把他教好。等他已经握上了方向盘在开车了,你就不要在旁边一直拉他的方向盘,这会怎么样?车子会晃来晃去,到最后可能"砰"!又比方说要先让你的孩子懂得如何看人,他才能选好他人生的另一半。等到他已经长大了,你没教好他,到时候他选了一个要结婚论嫁了,你又在那里阻止,你就真的很痛苦,他也会痛苦。

    真正的快乐还要"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也不是很容易得来的,你对于自己的饮食,还有对于自己的情绪都要有很好的管理才会有健康。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其中一福就是身体康健。人假如上了年纪身体不好,纵使子孙贤孝也可能不快乐。

    还有一种快乐,就是"帮助别人",这个很重要。当人处处为自己着想,人生只会活在患得患失中。助人为乐!这助人为乐,不能只说不练。要让他身体力行去感受。假如有机会到医院,你去做义工把他带在旁边,当你帮助那些病人,病人给予你真诚的感谢,甚至于病人的亲人都在感谢你的时候,你的孩子一定会在旁学习,也能够很高兴地感受到别人的善意。

    有一个老师,他学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后,拿《弟子规》来教诲他的学生。刚好去年的"三o 八"妇女节,他的学生就走到台前来跟他商量,说:老师,我们已经决定,明天"三.八"妇女节要买两朵花。他老师觉得很纳闷,他是男老师,他说:你买两朵花干什么?他就跟老师说:我们全班决定,一朵送给全校的女老师,一朵送给自己的妈妈。老师一听马上赞同,"太好了,老师支持你们"。当天这些孩子就把花送给了各个年级的女老师。有一位男同学回来之后,满脸笑容,他老师过来说:你怎么这么高兴?他跟他的老师说:当我把花拿给女老师的时候,她的笑容非常灿烂,还跟我说谢谢。老师接着就问他:你在这个时候体会到什么? 学生就说:施与比接受更有福。所以,让孩子去付诸行动,他就会感受到付出的快乐。我们也要从小带着孩子去体会这些付出的快乐。

    我们已经举了多少种快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还有身体健康,这个都要努力才能得来的。我们要不断提升学问,增长智慧。

    孟子曾经提到人生有三乐,第一乐叫"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第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第一个,我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是真实的。我们从小都跟爷爷奶奶一起住,假如不跟爷爷奶奶住,当父母的要教孝道,还真不容易教。因为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父母就能时时关怀自己的父母,给他的孩子看,父母能够让我们奉养,那是人生最大的福祉。而当我们在回馈父母的恩德时,你也会觉得人生非常踏实,非常快乐。所以诸位老师,你们假如现在跟父母一起住,一定要好好珍惜,人生最大的悲剧之一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兄弟无故"指兄弟生活、事业都发展很好,也没有出现意外、死亡的情况,兄弟是陪我们人生走最久的亲人。"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家万事就兴,所以这是人生第一乐事。

    人生第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每天尽心尽力尽自己的本分和义务,所以活得很踏实,这样才能够做到能吃能睡。假如常常做亏心事,又很怕别人看到,遮遮掩掩,这样的人生绝对不会愉快。"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前犯的错是因为以前没学《弟子规》,所以不算。从今天开始要做俯仰无愧之人,从今天开始自己的行为要尽心尽力随顺孔子的教诲。相信你有这样的态度,一定会赢得更多人对你的赞叹,对你的尊敬。这是第二乐。

    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这一乐是不是只有当老师的才有?非也。假如今天你非常懂得去协助、关怀别人,你也会很快乐,刚好公司里面有新进的同仁,一个人到一个新的环境,内心焦躁不安,这时候你适时伸出援手,让他熟悉环境,熟悉工作,在业务上扶持他,可能他家里还有些问题,你年龄又稍长他,可以把一些好的经营家庭的观念分享给他,相信你的付出他一定会很感动。他很有可能会在别人面前说:"我这一生就是遇到了这个好的同事,好的主管,人生才走得这么样的顺畅。"所以,你在这位朋友的心目当中,就像一位老师一样。当你身旁有更多的人对你是这样的评价时,相信你也会觉得这一生没有白来。

    人要真正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最重要的是要"敦伦尽分"。人生有哪些本分?在这短暂的生命里,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去经营一些一生一定要尽的本分。

    文天祥有一句名言,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在高中时读到这句话,没什么感觉,因为老师跟我说:来,这句话要背会,期中考试一定会考。还有这个"汗青"是什么意思?"汗青"是史册的意思。期中考试没考好,错一分打一下!"丹心",丹是红色,其实就是指我们真诚的心。人生难免一死,在这短暂的人生,应该怎么样让它发光、发热?应该用真诚的心比照历史、照耀史册。比照哪一本历史?比照历史上的什么?一定要先比照自己的历史。

    我们人生走了几十年,现在回头看看,你是满意还是不满意?你是欣慰还是惶恐?都这么大了,还有很多事没做。所以,人首先要对得起自己。除了要照自己的历史,你还可以用你的真诚照亮周边的人。我们要"知所先后",你不要一下子就照到美国去了,旁边的要先照好。先照家人,我们说"百善孝为先",所以要先用自己的真心去力行孝道,让你的孝心、孝行写在父母的人生历史上,让你的父母面对别人的时候能说"我这辈子养这个儿子真有价值"。当母亲讲出这样的话时,相信她是无比地欢喜。

    再来还要照亮子女的人生。当我们用我们至诚的父爱、母爱好好地陪孩子一起成长,让他扎下德行的根基,让他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等到他进入社会跟其他的人比较起来时,他会觉得非常幸运,"我这一生就是有这样的父母,才让我有这些正确的观念"。这时我们当父母也就用真心在孩子的人生历史上写下了你的智慧、你的挚爱。

    除了父母,除了子女,还有没有?兄弟。兄弟的缘分也是非常难得,我们兄弟能和睦,其实是父母最欣慰、最高兴的事。我的两个姐姐跟我的感情非常好,那时候我决定辞掉公职要去推展圣贤教育,我的姐姐就告诉我:你安心地去做,每个月我给你固定一万块钱支持,你不要有后顾之忧。当然你们不要关心我有没有拿那一万块,很多朋友听完就说:蔡老师,你有没有拿?心意最重要!二姐这一分心会让我一生都觉得心里很温暖,我姐姐的爱照亮了我的心灵。

    接下来应该排到先生跟太太,先生跟太太是同室,同住在一个房间里面,应该是最亲的人。怎么样照亮对方的心灵?时时能够看到对方的优点,给他肯定,给他鼓励,激发他的潜能。我们要尽心尽力辅佐对方,比方说让他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当你的先生跟他的朋友聊天,你先生说:我就是娶了这个老婆,才让我的人生有这么好的发展。这个时候你就是在你先生的人生历史上写下了恩义、写下了情义;绝对不要让先生说"我就是娶了这个老婆,才开始倒霉",那就不好了。所以我们要定位清楚,要能够用真心照亮每个人的心田、每个人的人生。

    还要照亮谁的历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我们要让老师真正觉得教我们这样的学生很有价值。我小学有一位老师,他非常照顾我。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刚好是他带我,他就问我妈妈,他说这个孩子怎么带? 我妈妈就说:他就是不爱念书。后来老师提名我当了班长,我就当上了小学第一次的班长。在小学生的心里,班长跟品学兼优画上等号,所以我们老师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我的成绩一把推上去了。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名次就没有低过前三名。

   
"诚者,物之终始",一件事情的真正成败在哪里?就在一个字,"诚"。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要让我们这一生能够继往开来,能够不愧几千年中国老祖宗的教诲,我们把它承传下来,承先启后,可不能几千年的文化就断在我们手里,这个罪过可不好算。当初我们抱持着这样的态度,希望能够在现在道德沦丧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推展文化,推展圣贤教诲。那个时候我的父亲就说了,他说教育文化这件事情很难做,没有几个人做得起来。我就跟我父亲讲,假如有一万人去做,只有两个人成功,请问我们要不要做?还有两个人成功,代表会成功!对不对?我们不用去问九千多个人他怎么失败,"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一个人要退缩,可以找到一百个、一千个理由。但是我们要去看这两个人是怎么成功的!

    假如这两个人成功了,是因为他有万贯家财,是因为他父母当大官很有权位,那我不去做,因为我都没有。假如他们没有钱也没有权,做到了,我们要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好好跟他学习。

    《老子》里讲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上天绝对没有说这个人跟我比较好,我特别疼爱他,没有。天道的回报都跟随在善人的身旁,所谓善有善报。《中庸》又讲,"诚者,物之终始",一件事情的真正成败在哪里?就在一个字,"诚"。"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这两句话很有味道,用真诚做出来的事,不会因为时空变换而减少了它的影响力。范仲淹很真诚,所以他的人生态度一直影响了几百年的读书人。当我们的人生都是朝这些价值观的方向去发展,那你就是让你孩子非常佩服的爸爸妈妈。你的孩子有你这样的榜样,相信他的人生也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因此获得富贵与快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传统文化       教育)(五明学佛网:传统文化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