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周泳杉老师: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


   日期:2010/11/16 19: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这个是养父母之志,志向,养父母的志向,这是专门指德行来讲的。什么叫养父母的志向?你看,德有伤,贻亲羞。真的,我们有些朋友在监狱里面做教诲师的服务工作,义工。末学有一个朋友就来告诉末学,他说真的,一个人到了监狱里面,你看他坐的是有形的牢狱,他的父母坐的是无形的牢狱。我们相信。你看怎么忍心?再来,有一位教诲师他是在烟毒勒戒中心做教诲师,他看到很多吸毒的朋友们,在毒瘾发作的时候,他就说到,那个毒瘾发作大小便都不能控制。他说你有看过粪屎地狱吗?那个就是粪屎地狱,大小便不能控制,整个房间污秽不堪,所以人都不敢接近他的时候,他说这个时候还有两个人对他始终不离不弃,那就是他的老父母。我们想想看,一个为人子的不把自己的德行照顾好能对得起父母吗?养父母之志。

    所以在这里我们就了解到,你看养志我们从谁身上来学?大禹治水,他的父亲治水失败了,没有关系,儿子继续干,儿子治水成功了,把父亲的耻辱给洗刷掉,你看养父母之志。再来,我们读《史记》,司马迁在他的序文当中他就讲到,他说他为什么写《史记》?你看他的人生遭遇到这么大的困境的时候,他为什么还有那么样的力量来写《史记》?因为他的父亲的遗志。他的父亲是史官,是太史公,因为皇帝封禅泰山他没有去,然后忧愤而死。在弥留之际,司马迁从外地赶回来,握着父亲的手,父亲告诉他说,他说我死后,汝必为太史,你一定要做太史,为什么?因为我还有一个遗志没有完成。什么遗志?他说从黄帝以来到武帝的这段时间,历史没有完整的一个记录,都是片段的,他说你要帮我完成这一个遗志,我死后你一定要做这个事情。所以司马迁在父亲过世之后他充实自己的学问,搜集资料,跑了好多地方。你看他写《孔子世家》的时候,他讲到他到了曲阜去看,“诸生以时习礼其家”,那个时候看到诸生还在那里习礼,什么意思?他亲自走过。他要走遍各地去考察那些历史人物的背景,很辛苦,搜集这些资料非常的辛苦。再来,他要充实自己的学养。你看这个动力哪里来的?养父母之志,那是他父亲的志向。再来,班固作《汉书》,为什么?因为《汉书》是他的父亲班彪的志向。班彪作《汉书》没有作完的时候死掉了,过世了,班固接着干,写《汉书》,可是不料班固也没有写完也死了,谁接着干?妹妹班昭接着干。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汉书》是三个人的心血结晶,父子、父女三个人的心血结晶,你看养父母之志。这叫什么?这叫家学、这叫家业、这叫家道、这叫家风,都看到了。我们念到这些故事,末学告诉大家,真正了解到身为一个中国人幸运!我们有这么多好的祖先,打开经典、打开历史有这么多好的榜样,这个是其它民族没有的,我们要了解这一点,祖先没对不起我们。

    所以“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你看德行,一个人在亲爱我的时候他表现了良好的德行,这个是什么?这个没有什么难的,这是应该的。可是在于父母不爱这个孩子,而这个孩子还能表现出过人的德行,这个就不简单了。谁?大舜。我们看到大舜,这个是我们一般人遇不到的,他的继母千方百计的要把他害死,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也千方百计的要把他给害死,而他的父亲也不明理,也不阻止这些不好的行为,他在这么样的家庭长大,可是大舜一点怨言都没有。曾经有一次他跑到田野里面去对天呼喊,对天哭泣,他就讲到,上天,因为我的孝行不够,所以我的父母没有办法爱我。他责备自己,不是责备他的父母。后来,我们知道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大学问家王守仁先生,王阳明,阳明先生在贵州,他被贬到贵州,当官的时候,有两个父子争执,告官了,告到王守仁先生这里来了,父子争执,父子几乎都要动手打架,结果到了阳明先生这里,王阳明先生只跟他讲了两句话,这两个父子抱头痛哭,就回去了。他的弟子就问,说老师你跟他讲了什么话?这父子争得这么厉害,你这两句话他们就抱头痛哭。王守仁先生跟他讲,他说我只跟他说,舜是天下最不孝的孩子,而瞽叟,瞽叟就是舜的父亲,瞽叟是天下最仁慈的父亲。这个弟子听不懂,他说舜是大孝子,你怎么说舜是天下最不孝的儿子?王守仁先生就说了,因为舜自始至终都觉得自己是不孝子,他才成为大孝。你们今天在这边争吵,你是孝子吗?你看舜都觉得自己是不孝子。而瞽叟为什么那么的残暴,连自己的孩子都要害死?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慈父。你看人不能自满,我们今天学圣贤,我们今天学《弟子规》,不能说我们够了,我们学够了,学够了那一天就是我们最堕落的一天。你看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我们自己怎么样?孝道永远不够,不圆满。这是大舜。

    再来,闵子骞,你看“亲憎我,孝方贤”。闵子骞,大家晓得的,继母把所有好的都给自己的孩子,两个弟弟,而所有不好的都给闵子骞。你看闵子芦衣,他穿着芦苇做的衣服帮父亲驾车。当父亲知道我亲生的长子居然穿着芦衣的时候,要去休掉后母,闵子骞跪下来告诉父亲,“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我们晓得,这个是什么?这个是君子,他的心里面对于后母一丝毫的对立、抱怨都没有,他才能在那么样的一个情景之下说出这样的话语,“亲憎我,孝方贤”。

    再来,我们看后代还有一位大贤者王祥,这也是后母对他刻薄对待,叫他在隆冬时节到河里面去捕鲤鱼,卧冰求鲤。你看鲤鱼怎么样?感动万物,真的是跳出来就给王祥,我就是奉献给你,你看“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再来,他们的庭院里面有苹果树,过去叫丹柰树,结苹果了,结果大风雨要来的时候,后母就讲了,你去守那个树,如果有一颗苹果掉下来,绝不轻饶。结果你看王祥抱着那棵树痛哭,拜托上天千万不要有一颗苹果掉下来,为什么?后母会伤心,他没有看到后母的过失。结果大风雨过后,一颗苹果都没有掉下来,这历史记载的。再来,后母跟他讲说我要吃烤黄雀,王祥就去捕黄雀,到了荒郊野地,黄雀自己投网,大家就知道,这都是历史记载的。“亲憎我,孝方贤”,你看王祥的这种孝心,最后真的把他的后母,你看前面三个,我们讲大舜,我们讲闵子骞,我们讲王祥,统统都把后母那颗如铁石般的那种恶毒的心给融化了。真的,这个是我们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的,化解一切的冲突在于德行,不在于对立,对立化解不了冲突,对立只会加深冲突、加深误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  

 竺摩法师:世出世间孝道之比较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萦绕心头千年的孝思(盂兰盆经) 

 董群教授:略论禅宗对儒家伦理的会通——以礼、孝、忠为个案 

 正如法师:岭南第一大刹光孝寺 

 开愿法师:孝道的真实意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八)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七)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六)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五)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四)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