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真圆阿阇黎:神通力之现代科学哲学观假设


   日期:2010/11/18 16: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真圆阿阇黎

释真圆

所谓神通力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和神足通。

神足通:如字无处不可至、或者分身而至之能力。

神足通实则化身分身能力。诸多佛经均记载诸佛菩萨可以化身万千,比如《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就描述观音菩萨化身三十三种: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身得度者,即现执金刚身而为说法。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1)

  这里我们可以将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看作化身也可以看作分身,所谓化身就是变化身,由一身变化出其他形象身,分身则是由一身分化出许多其他形象身。我们小时候、少年、中年和老年就可以理解为我们自己的化身;如果我们可以变化为他人也属于化身;如果我们身体分化成许多新个体就是分身。实际上我们只有一身,那么佛菩萨为什么可以有分身和化身?佛经中认为必须成就“无量功德”才能做到,那是强调修行的重要性。佛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轮回”,如果这个概念成立,那么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我们”,就是我们的化身。密法的行者与本尊三密相应中本尊可以看作是行者的化身道理亦如此。至于分身的理论假设后述。如果从理论上我们自身的化身问题可以解释,那么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处于任何时空都应该从理论上成立。然而实际上要达到成就“神足通”,必须做到我们机体的每个细胞之全部储存的潜能发挥出来,这则不是纸上谈兵的事情,显教的修行要通过“三大劫”不断精进才能实现;即使密教的“即身成佛”思想确实成立也必须三密相应严格如法持戒修行。可是毕竟现代人接受了西方哲学和科学之后已经认为属于天方夜谭了,理论上的修行者多如牛毛,如法实际修行的已经成为凤毛鳞角。但是,至少经典和佛教历史记载证实了是可以实现的。

如《神僧传第三卷》“杯渡”中云:

  “杯渡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渡水。人因目之。初在冀州不修细行。神力卓越世莫测其由......少时游止无定。请召或往不往。时南州有陈家。颇有衣食。渡往其家甚见迎奉。闻都下复有一杯渡。陈父子五人咸不信。往都下看之。果如其家杯渡。形相一种。陈设一合蜜姜及刀子熏陆香手巾等。渡即食蜜姜都尽。余物宛在膝前。其父子五人恐是其家杯渡。即留二弟停都守视。余三人还家。家中杯渡如旧膝前亦有香刀子等。但不噉蜜姜为异尔……其家忽求黄纸两幅作书。书不成字。合同其背。陈问上人作何券书。渡不答。......顷世亦言时有见者。”(2)

天眼通 :无论遐迩巨细皆可明确辨别的眼力。

   众所周知,人类的视力具有限度,比如红外线和紫外线就非人类目力所及。然借助现代科学仪器则可以看见红外线与紫外线,借助射电天文学望远镜可以遥知很远的星体。这也从理论上确立了天眼通是可以实现的,而且绝大多数人认为必须借助于科学仪器。佛教中的天眼通是否可以实现?这个问题似乎只有诸佛菩萨才能回答,但诸佛菩萨毕竟皆由人修成,也就是理论上人类本身具备了回答这个问题的“可能性”。这里的天眼通不仅涉及可见物质宇宙,而且涉及可见“精神宇宙”——即十法界。换言之,天眼通的能力还应该包括能够看见“精神宇宙”,那么天眼通就必须有“意念视力”。如果人类的视力极端是十公里,我们要看见二十公里外就必须站在十公里处,如果我们真站在十公里处了那就不能叫天眼通了,因此只能有一种情形,那就是我们的“意念”将我们的眼睛放在十公里处。而意念力属于精神力量,如果具备神足通能力,自然也就具备了天眼通能力。实际一切答案还在我们的机体和灵魂本身。然十法界的全息意义本身就蕴含于我们的自心中,所以天眼通更是一种精神能力。

  现代分子遗传学发展的结果从理论上告诉我们,我们的机体有无数个细胞,每个细胞从理论上都可以克隆出一个新个体,如此可以克隆无数个新个体,克隆出来的一个新个体,又可以克隆无数各处新个体。这就是天眼通和天耳通的物质基础假设。

  我们不妨继续假设宇宙是全息的,所谓全息就是由一物质推知其他全部物质,由局部推知全面。生物全息学说是由中国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在一九七三年发表的理论,简单解释「全息」,就是人体某些功能、结构独立的部位或组织,能够完整反映出「全」身讯「息」(3)。比如由一片树叶可以推知整颗树木,由一根手指可以推知人体全部,由一个细胞推知全部生物体。推而论之,我们可以由一粒微尘推知地球,由地球了解太阳系全部,由太阳系而推知银河系全部,由银河系而推知宇宙。而推知就是思想活动或者说是意念活动。假设“宇宙全息”概念成立,那么人类意念就可以了解全部宇宙,换言之人类的眼睛可以看到全部宇宙,人类的耳朵可以听到全部宇宙的声音。其实中国古代著名经典《易经》就是一部表述宇宙全息性的哲学科学著作,它的思想以及道家祖师老子的《道德经》哲学科学思想完全涵盖在佛教的全息思想中。

  《一切如来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云“佛言谛听汝金刚手。后世若有信男信女及复我等四部弟子。发心书写此一经典。即准书写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所说一切经典。即过于彼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之前久植善根。即亦彼诸一切如来。加持护念犹如爱眼。亦如慈母爱护幼子。若人读诵此一卷经。即为读诵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所说经典。”“复次佛告金刚手言。若有众生书写此经置塔中者。是塔即为一切如来金刚藏窣都婆。亦为一切如来陀罗尼心秘密加持窣都婆。即为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窣都婆。亦为一切如来佛顶佛眼窣都婆。即为一切如来神力所护。”(4)

这段经文就是佛教真理的全息性。可以背诵三藏未必理解体悟佛法,醉心纸面文章则去佛法更远。故弘法大师有名句“佛法非遥心中即近,真如非外弃身何求”(5)。

  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这也和佛教的“色”观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佛教认为物质和精神可以互相转化,这样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就产生了疑问:如果物质转化为精神物质如何守恒?如果物质能量转化为精神能量,能量如何守恒?从基本的哲学观看物质与精神的哲学关系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如此佛法的研究就不能只象研究历史那样,还必要研究“心灵”活动。佛由人中修成,那么佛法的研究就不能离开对人的研究,也就不能只研究人体的生物学方面,还应该研究人类的精神方面,换言之研究人类的灵魂之实质。按照守恒定律,如果我们全息理解,应该是宇宙中的物质和精神全部守恒。流转于六道中的一切灵魂也应该遵守这一定律。既然物质宇宙是全息的,那么对应的精神宇宙也应该是全息的,换言之可以根据一个灵魂推知宇宙的全部精神。灵魂是对应于物质的精神“体”。同理现代科学也必须结合“精神”内容才能使其理论完善起来。

天耳通:分辨阴阳世界一切音声言辞的能力。

   与天眼通的理论假设同。

他心通:熟知他人内心动念内容之能力。

我们依然借助全息理论假设,同时借助于“宇宙大爆炸”理论,设若宇宙中的万物皆始于大爆炸,那么大爆炸之初我们假设对由于爆炸而产生的一切物质成分进行跟踪观察,那么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宇宙的全部物质之运行轨迹以及所发生的变化应该可以由跟踪观察的数据全息知悉。同样宇宙中已知的基本元素有百零三种,毫无疑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有新元素被发现。构成生命体的最基本最多元素为炭氢氧氮四种,而就人类而言,机体的构成元素基本完全相同,而且这些基本原素由宇宙大爆炸同时产生,根据我身体中炭氢氧氮元素在漫长历史岁月中运行的全部数据也就可以推知一切人类机体中炭氢氧氮元素的全部历史数据。如此,即是在地球另一面的任何一个个体,尽管我们不认识,也可以由此相关原理推知。这正是他心通的物质学基础。然而人类毕竟是有灵魂的,如果我们可以根据某一灵魂的全部信息推知其他灵魂的全部信息,那么就可以了解其他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一切生命体同理。

  宿命通:了解自身、他人、它种类含灵物三世轮转实际的能力。

   宿命通就是灵魂运行轨迹的全部信息活动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活动的历史再现、现现和将现。实质就是精神信息的全息性。

漏尽通:烦恼已断、所做成办的能力。

这里我们必须引入一个全新概念“摄食”。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摄食”就是摄入、食入、消化吸收的意思。但在此“摄食”不仅仅指摄取物质之意,还指摄取“精神信息能量”之意。《金刚界五悔》和《胎藏界九方便》其实都是精神能量的交流,是行者的精神能量与佛菩萨精神能量的相互作用。如果因被人赞美而开心,那是因为赞美包含有是对其而言积极愉快的“精神信息能量”。同样,皈依、忏悔、劝请、随喜、回向等都可以假设为精神信息能量的交流。佛菩萨就是与宇宙全息一合相的精神体,行者对佛菩萨的供养就是精神能量的供养,佛菩萨对供养的接受就可谓摄食。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物质与精神可以互相转化,设若我们可以摄取精神能量,那么精神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物质能量。道家修行中有一重要概念“辟谷”,就是不吃不喝数日可以维持生命活动机能正常。我们通常在佛坛上供养的花香灯涂不仅仅表明我们的虔诚,更重要的是与佛菩萨精神体的信息能量交流。

漏尽通顾名思义就是诸漏已尽之意,简言之就是停止新陈代谢。假设我们可以“摄食”,代谢机能就可以休息了。

神通力例子

(1)鸠摩罗什,历史上有名的佛经翻译者。《大正藏》《神僧传》卷二如下记载:

  「什未终少日。觉四大不宁。乃口出三番神咒。令外国弟子诵之以自救。未及致力转觉危殆。于是力疾与众僧告别曰。因法相遇殊未尽心。方复后世恻怆何言。自以闇昧谬充传译。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繁。存其本旨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以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长安。是岁晋义熙五年也。即于逍遥园依外国法以火焚尸。薪灭形碎惟舌不灰尔。」(6)

鸠摩罗什大师在入灭前誓言,设若我所译经典无由错谬,荼毗之后舌当不烂。然亦确实如此。

(2)金刚智

  《大正藏》《神僧传》卷第七记载:

「至开元中达于广府。后随驾洛阳。其年自正月不雨迨于五月。岳渎灵祠祷之无应。乃诏智结坛祈请。于是用不空钩依菩萨法。在所住处起坛。深四肘。躬绘七俱胝菩萨像。立期以开光明日定随雨焉 帝使一行禅师谨密候之。至第七日炎气爞爞天无浮翳。午后方开眉眼实时西北风生。飞瓦拔树崩云泄雨。远近惊骇。而结坛之地。穿穴其屋洪注道场。质明京师一庶皆云。智获一龙穿屋飞去。求观其处日千万人。」

  「初帝之第二十五公主甚钟其爱。久疾不救移卧于咸宜外馆。闭目不语已经旬朔。有敕令智授之戒法。此乃料其必终故有是命。智诣彼择取宫中七岁二女子。以绯缯缠其面目卧于地。使牛仙童写敕一纸焚于他所。智以密语咒之。二女冥然诵得不遗一字。智入三摩地。以不思议力令二女持敕诣琰摩王。食顷间王令公主亡保母刘氏护送公主魂。随二女至。于是公主起坐开目言语如常。帝闻之不俟仗卫驰骑往于外馆。公主奏曰。冥数难移。今王遣回略觐圣颜而已。可半日间然后长逝。自尔帝方加归仰焉。」

  「至二十年壬申八月既望。于洛阳广福寺命门人曰。白月圆时吾当去矣。遂礼毘卢遮那佛旋绕七匝。退归本院焚香发愿。顶戴梵夹并新译教法。付嘱讫寂然而化。」(7)

(3)无畏三藏

  「三藏饮酒食肉言行麤易。往往乘醉喧竞秽污茵席。宣律颇不能甘之。忽中夜宣律扪虱将投于地。三藏半醉连声呼曰。律师律师扑死佛子耶。宣律方知其为异人也。整衣作礼而师事焉。」「在洛时有巨蛇高丈余长且百尺。其状甚异。蟠绕出于山下。洛民咸见之。畏语曰。此蛇欲决水潴洛城。即说佛书义。其蛇至夕则驾风露来。若倾听状。畏责之曰。尔蛇也。当居深山中用安其所。何为将欲肆毒于世耶。速去无患生人。其蛇闻之若有惭色。遂俯于地顷而死焉。」

  「开元十年七月旱。帝遣使诏无畏请雨。畏持满钵水以小刀搅之。诵咒数番。即有物如蚪龙从钵中矫首水面。畏咒遣之。白气自钵腾涌。语诏使曰。速归雨即至矣。诏使驰出。顷刻风雷震电。诏使趋入奏。御衣巾已透湿。霖雨弥日而息。又尝YIN雨逾时。诏畏止之。畏掜泥媪五躯向之作梵语叱骂者。即刻而霁。」(8)

(4)一行

  《大正藏》《神僧传》卷第七记载:

  「一行因穷大衍。自此求访师资不远数千里。尝至天台国清寺见一院。古松数十株门前有流水。一行立于门屏间闻院中僧于庭布算。其声蓛蓛。既而谓其徒曰。今日当有弟子求吾算法。已合到门。岂无人导达耶。即除一算。又谓曰。门前水合却西流弟子当至。一行承言而入。稽首请法尽授其术。而门水复东流矣。自此声振遐迩。」

  「初一行幼时家贫邻有王姥。前后济之约数十万。一行尝思报之。至开元中一行承玄宗敬遇言无不可。未几会王姥儿犯杀人。狱未具。姥诣一行求救。一行曰。姥要金帛。当十倍畴也。君上执法难以请求如何。王姥戟手大骂曰。何用识此僧。一行从而谢之。终不顾。一行心计浑天寺中工役数百。乃命空其室内。徙一大瓮。于中。密选常住奴二人。授以布囊。谓曰。某方某角有废园。汝中潜伺从午至昏。当有物入来。其数七者可尽掩之。失一则杖汝。如言而往。至酉后果有群豕至。悉获而归。一行大喜。令寘瓮中覆以木盖。封以六一泥。朱题梵字数十。其徒莫测。诘朝中使叩门急召至便殿。玄宗迎问曰。太史奏。昨夜北斗不见。是何祥也。师有以禳之乎。一行曰。后魏时失荧惑至今帝车不见。古所无者天将大警于陛下也。夫匹夫匹妇不得其所。则陨霜赤旱。盛德所感乃能退舍。感之切者其在葬枯出击乎。释门以瞋心坏一切善。慈心降一切魔。如臣曲见莫若大赦天下。玄宗从之。又其夕太史奏。北斗一星见。凡七日而复。」(9)

(5)不空

  《大正藏》《神僧传》卷第八记载:

  「既达师子国。王遣使迎之。极备供养。一日王作调象戏。人皆登高望之无敢近者。空口诵手印住于慈定。当衢而立。狂象数头顿皆踢趺。举国奇之。」

  「至天宝五载还京。是岁终夏愆阳。诏令祈雨。制曰。时不得赊雨不得暴。空奏立孔雀王坛。未尽三日雨已浃洽。帝大悦。」

  「又以京师春夏不雨。诏空祈请。如三日内雨是和尚法力。三日已往而霈然者非法力也。空受敕立坛。至第二日大雨云足。一岁复大旱。京兆尹萧昕诣寺谓为结坛致雨。不空命其徒取桦皮仅尺余。缋小龙于其上。而以炉香瓯水置于前。转吹震舌呼使咒之。食顷即以缋龙授昕曰。可投此于曲江中。投讫亟还。无冒风雨。昕如言投之。旋有白龙纔尺余。摇鬣振鳞自水出。俄而龙长数丈。状如曳素。倏忽亘天。昕鞭马疾驱未及数十步。云物凝晦暴雨骤降。比至永崇里第衢中之水已决渠矣。」

  「至永泰中香水沐浴东首以卧。比面瞻礼阙庭。以大印身定中而寂。茶毘火灭。收舍利数百粒。其顶骨不燃。中有舍利一颗。半隐半现。敕于本院别起塔焉。」(10)

神通的例子在佛典及佛教纪事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由以上诸例我们可以看到佛法的修持确实可以出现神通。

神通力的经典诠释,佛经中究竟如何阐释神通力?

   《大正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一》云:

“若菩萨摩诃萨。欲一念顷安立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有情。皆令习学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获五神通。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如实知。如是布施得大果报。谓如实知。如是布施得生剎帝力大族。如是布施得生婆罗门大族。如是布施得生长者大族。如是布施得生居士大族。如是布施得生四大王众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夜摩天。或生覩史多天。或生乐变化天。或生他化自在天。因是布施得初静虑。或第二静虑。或第三静虑。或第四静虑……得大果报亦复如是。”“若菩萨摩诃萨。欲得五眼。所谓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应学般若波罗蜜多。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以天眼普见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以天耳普闻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说正法。应学般若波罗蜜多。”(11)

《大正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四十六》云: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令苦圣谛速得圆满。亦令集灭道圣谛速得圆满。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令四静虑速得圆满。亦令四无量四无色定速得圆满。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令八解脱速得圆满。亦令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速得圆满。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令四念住速得圆满。亦令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速得圆满。”

以上经文之意义就是行六波罗密可以获得神通或者说开发潜能。六度万行为什么在全部佛典中反复强调?原因佛经中已经充分阐释,笔者认为六度万行正是我们的精神体与外环境中一切精神体不断的信息能量交流,正如我们的身体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成熟完整的生命,我们的精神体也是不断发育完善的。这里在成人阶段并非表示我们的精神体已经发展完善,而仅仅是向佛菩萨更大的精神体趋同的开始。

神通力的表现究竟如何?神通力属于超能力还是我们自身细胞本具能力?一切有情皆具佛性,换言之我们都有成佛的潜在可能,那么我们自体是否具备潜在神通力?是否密教和佛法的修行这种能力必然产生?

如果我们自身具备这样的潜力,那么通过如法修行就应该能够达到目的。可是如今的行者中为何这种潜力开发者不多见?如此一来必然涉及到戒律守护,戒律的全息意义正是转烦恼胃菩提的最适当辅助手段,也是开发我们自身本具潜力的必然途径。

佛由人中修成,那么人体是为根本。如此一来势必我们必须结合人体生理、解剖、遗传等理论来了解人体构造,而这些理论也应该必须可以阐释佛法。

近代生物遗传学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依照最近的克隆技术理论,生命体的单一个体细胞可以克隆出一个完整的新生命体,从此可以理论推知我们的每一个细胞都可以克隆成一个新“我”个体,如此便有无数无量个体,新的克隆个体依然可以继续克隆。如此“诸佛菩萨犹如胡麻遍满虚空侧塞无隙”有何难解?

以单细胞为例,单一细胞的全部功能如对声音、光线、味道、触觉、运动、传输等必须由细胞独立完成。依照胚胎发育理论,单一受精卵细胞衍化分裂形成一个个体,每个细胞中的遗传基因完全相同无论细胞分化为何种职能,遗传基因的相同性决定细胞职能的“相同性”,这大约可以理解为神通力的理论基础。

就自然科学对生命现象研究至今的论述看,我们可以接受如此论点,生命是由单细胞演化而来。在单细胞生命阶段,一个细胞要独立完成色、声、香、味、触、动等全部生命活动的机能。随着细胞由单细胞演化到多细胞而出现组织器官分化,生命的活动机能在细胞间产生分功,有些细胞负责色(视觉)、有些细胞负责声音(听觉)、有些细胞负责香(嗅觉)、有些细胞负责味(味觉)、有些细胞负责触(感觉),还有其他的细胞则负责运动。当然这个过程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才完成的。到了多细胞阶段,由于细胞的功能分化,负责色的细胞“遗忘”了声、香、味、触、动功能,负责声音的细胞忘记了色香、味、触、动功能,负责香的细胞忘记了色、声、味、触、动功能,负责味的细胞忘记了色、声、香、触、动功能,负责触的细胞忘记了色、声、香、味、动功能,负责动的细胞忘记了色、声、香、味、触功能。但是,由于细胞由同一源细胞分化发展而来,如同我们机体的全部细胞由一个独立的受精卵分化发展而来,细胞虽然功能分化了,但是遗传物质——基因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假设细胞的全部活动机能在每一个细胞的遗传基因中同等存在,只是这些基因不再发挥“不相关”或者“遗忘”了某些功能,所以到今天生命的高级阶段,色觉细胞单一负责色觉(对光),听觉细胞单一负责对声音的感受,嗅觉细胞单一负责气味,味觉细胞单一负责味觉,触觉细胞单一负责触觉,运动细胞单一负责运动,如此等等。但是色觉细胞“遗忘”了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运动功能,听觉细胞“遗忘”了色觉、嗅觉、味觉、触觉、运动功能,嗅觉细胞“遗忘”了色觉、听觉、味觉、触觉、运动功能,味觉细胞“遗忘”了色觉、听觉、嗅觉、触觉、运动功能,触觉细胞“遗忘”了色觉、听觉、嗅觉、味觉、运动功能,运动细胞“遗忘”了色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功能。

尽管细胞的功能单一化,但是任何细胞的遗传基因中都涵有细胞其他功能的密码“记忆”。比如色觉细胞起色彩分辨功能,但是它也具有“遗忘”的其他功能,如果能够使色觉细胞恢复对其他功能的“记忆”,色觉细胞依然可以具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运动功能;骨骼细胞起固定作用,一旦回复记忆,也可以起运动功能和其他细胞所“遗忘”的全部功能;运动细胞可以固定、可以感觉、可以传递神经信息;同理其他细胞在理论上都可以恢复其因为分化而“遗忘”的功能。

无论如何,这一假设在理论上完全成立。如果假设成立,那么神通就应该是本能。由于普通人并没有神通表现,所以说,并非人类细胞的全部本能发挥和表现了出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仅仅是人类本能的极少部分,没有表现出来的本能我们称为“潜能”。所以,神通是人类也是全部生命体的“潜能”,换言之全部有情的“潜能”。

神通所以只是潜能,由于遗传基因在各种细胞中的信息全息等同,这就决定了神通的全息性。

如此一来,神通就非“超自然”的能力,佛教经典中记载的“神通”也就不是天方夜谭了。如此神通就不再神秘,神通也就不再被看作超自然能力,而实质是本能。

但是,为什么我们没有神通?或者说没有表现出“潜能”?

只是我们在轮回中被无明妄想贪、嗔、痴三毒覆蔽了妙明本性而不知也。远古的祖先为什么在灾难来临前能够预先预知?动物在地震前为什么能有预警?其实道理完全一样。所以神通非超自然能力而是本具能力,这就是神通的自有性。神通的开发在佛经中反复强调要持戒精进六度万行慈悲喜舍四无量行等等,换言之“潜能”的开发就是要经过我们的机体不断与外环境进行积极善良的信息能量交流。好比一个原子,其围绕原子核外的电子如果要跳跃到一个高能阶,就必须接受额外的能量。埋在地下的宝藏必须经过开挖才能显现,然即使开挖出来也必须筛选精制等才能展现宝藏的全部特质。人体“潜能”的开发道理相同。

现代生物遗传技术可以由单一体细胞培养出一个新个体,抛开伦理学不谈,由人体体细胞可以克隆出一个“新人”在理论上完全成立。人体的细胞数量应该说是个天文数字,那么假设人体有十的二十次方个细胞,那么理论上就能够克隆出十的二十次方个新个体,每一新个体又可以克隆出如此多的新个体而繁衍不穷。如此佛陀、菩萨化身万千住定三千大千世界也从现代科学理论上推论成立。这也正是人体信息的全息性。这也是“一微尘涵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复入一微尘”之全息意义。

但是理论并非实践,佛陀的法教正是实践真理的教导,也是开发有情本有潜能的教导。经、律、论三藏之制,通过闻、思、修,达到戒、定、慧,智、行圆满神通必然成就。

佛法是博大精深的全息科学体系,释迦牟尼成佛正是基于对宇宙真理的彻底认识和证知。

如何使细胞记忆起“遗忘”的功能呢?能不能使细胞恢复记忆“遗忘”的功能?答案是肯定的,能!释迦牟尼世尊的证道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同理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体具有“特异功能”,其实不是“特异功能”而是人体的本能!

由此可以推论:一切都可以改变!所谓众生皆可成佛!途径——修炼。

(1)《妙法莲华经》,vol. 7, T. 9, p. 57a。

(2)《神僧传》,vol.3, T. 50, pp. 961c-963a。

(3)张颖清《全息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T19, p. 713a-b。

(5)《般若心经秘键》,《定弘全》,vol. 3, p. 3。

(6)《大正藏-史传部二-神僧卷第二》,pp.957-958。

(7)《大正藏-史传部二-神僧卷第七》,pp.996-997。

(8)《大正藏-史传部二-神僧卷第七》,pp.996-996。

(9)《大正藏-史传部二-神僧卷第八》,pp.995-996。

(10)《大正藏-史传部二-神僧卷第八》,pp.1001-1002。

(11) 《大正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真圆阿阇黎       神通力)(五明学佛网:真圆阿阇黎       神通力)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八)~G 第501经(圣默 

 净界法师:楞严经863 为什么世尊乃至十方如来都赞叹目犍 

 这是为什么佛可以具足大自在,得大神通力的根本原 

 观世音菩萨具足这六种神通力! 

 观世音菩萨具足这六种神通力! 

 人间天:佛陀救大众不是用神通力,不是只靠加持,靠的是什么 

 比神通力、智慧力、福德力还大的力量,您知道吗? 

 佛说观世音菩萨具足这6种神通力 

 虚云老和尚以不可思议神通力逼退洪水惊呆僧众 

 达真堪布:观音菩萨通过自己的神通力,三次将整个轮回都度空 

 比神通力,智慧力,福德力还大的力量,您知道吗? 

 净土法门法师:弥陀赐我神通力,一切受用皆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