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日期:2010/11/19 13: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所以“德者本也”,财富、外在的才华是为德所用,它是属于末,而不是根本。而我们很冷静来看,整个我们读书十几年,对德行的教育部分,家庭也好,学校也好,着力不够。所以,我遇到一位教育部的人员,他说到这个时代,幼儿园学小学的课程,小学学初中的课程,初中学高中的课程,高中学大学的课程,大学学幼儿园的课程,这个人生忽略掉的东西总要回来补,不补不行。可是假如等到他二十几岁再来补的时候,就很不容易补了,为什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德行教育愈早愈好。所以人算不如天算,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前在《易经》里面,六十四卦其中一卦蒙卦,就告诉我们“蒙以养正”,孩子从小扎德行的根基,这是人世间最神圣的事业、功业,“圣功也”。所以所有的圣贤都是透过父母教育,尤其母亲的教育,有好女子才会有好圣贤人,从小就把他教好,“三岁看大,六岁看老”。所以我们在小的时候,只着重他的知识技能,却没有好好的成就他的善良、成就他的孝心、成就他的德行,那很可能就出现大学还要回来学幼儿园的课程。

    确实,我曾经了解到一所很知名的大学,他有三条校规,第一,“考试不要作弊”。这是幼儿园就要学的,但是说实在的,现在读大学的人,几个人做得到?所以上一次我们在网络当中看到一段话,“考试不作弊,明年当学弟”;下联说“宁可没人格,不可不及格”。大家注意看,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在不知不觉当中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看羞耻心,刚刚这个大学生讲的这两句话,是把人格跟考试及格摆在天平上,而且是及格比较重要,还是人格比较重要?及格比较重要,所以羞耻心不断在往下堕。以前的人是要留住人格,哪怕有杀身之祸,他都不违背人格。可是我们现在就因为一个分数,就能够把人格给卖出去,所以羞耻心是一个人成圣贤还是沦为禽兽的关键德行。以前的人以不孝为耻,现在人孝顺,旁边的人还笑他,你怎么这么傻,多为自己想一下!价值观不断的在被误导。包含以前的人是诚信一生,绝不讲谎话,绝不骗人。现在是以你能骗得了人,觉得你很有本事。包含廉洁、勤俭,现在都被人家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教育)(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