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生感悟:云在青天水在瓶


   日期:2010/12/15 10: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凡事能做到随遇而安是一种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对此理解为凡事如能顺其自然就是最高的人生智慧,世间的万物之中当属云与水的特性最为符合自然的规则。因此 在喧嚣的尘世中,我很喜欢在一片无垠辽阔空旷的青天之下,静看白云在天上没有任何羁绊,自由的舒卷,感受着云在 青天的浪漫;也喜欢在有水的地方,敞开胸怀,放远目光,任思绪漂流,感受着江海有水的清凉。无论是青天白云还是江河湖海,都让身处世俗红 尘中的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自然和恬静。
古语中说:“云在青天水在瓶。”细思之,这也是一句充满了人生哲理的格言。水在高天之上为流云,形成雨滴之后落地化甘霖。天上的云,是水变化而来的;地下的水,是云转换形成的。云与水,同质不同形, 是大自然循环中的两种状态。白云为水,沧海为水,朝露为水,夜霜为水,瑞雪为水,寒冰为水……虽同为水其 形态却有千万种变化。远望寂静的窗外,青天之上,白云飘动,随风舒卷;近看无声的室内,水在瓶中,清澄如镜,淡然不动。看到了云的高远与 水的透澈,我就能清晰的感受到自然、恬静的境界。。
根据史书《五灯会 元》卷五中记载:“鼎州李翱刺史向药山玄化,屡请不赴,乃躬谒之。山执经卷不顾。侍者曰:‘太守在此。’守性初 试急,乃曰:‘见面不如闻名。’拂袖便出。山曰:‘太守何得贵耳贱目?’守回拱谢,问曰:‘如何是道?’山以手指上下,曰:‘会么?’守曰:‘不会。’山曰:‘云在青天水在瓶。’”如果将这段古文翻译成白话,大意就是:唐朝的李翱是鼎州刺史,有一次亲自拜访药山惟俨禅师,禅师只顾看经,没理会李翱。李翱侍立多时,随从颇不耐烦,大声说:“太守在此!”惟俨仍然不应。李翱也沉不住气了,说:“真是见面不如闻名!”禅师这时回道:“太守,你怎么贵耳贱目呢?”李翱自知失言,连忙躬身致歉。李翱又问:“什么是道?”禅师用手指指天,又指指地,问:“懂了吗?”李翱说:“不懂。”禅师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另有传说李翱听后当即心有所悟,并写下了一首诗:“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云在青天,水在瓶中,都是事物的本来面貌。瓶中之水犹如人心,只要清净不染,心就像水一样清澈。水在瓶中,能随方就圆,能刚能柔,能大能 小,亦如青天的白云,自由自在。
“云在青天水在瓶”,虽然只是 朴实无华的一句话,但是当一个人真正彻悟到其中道理的时候,就会明白人生的真谛,并得到简单的快乐。他必然能放淡欲望,凡事顺其自然而 然,人生自能轻松自在。古书《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人一时拥有善良的心容易,只要生存在这个充满纷争的红尘人世上,要长久的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却是很不容易的。如果在任何严酷的环境下,都能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更是不容易。然而,无论在青天之上的云,还是水瓶之中的水,却都能保持它们纯净的颜色。

人世间的任何烦恼,只要放下就能解脱。只是“放下”这样看起来 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许多世俗的人却无法真正的做到,所以痛苦与烦恼也就如同缠绕在心头的麻一样剪不断理还乱。临济宗第八代高僧翠岩可真说:“临阵不惧生死,是将军之勇;进山不惧虎豹,是猎人之勇;入水不惧蛟龙,是渔人之勇。”人生只要无 所畏惧,就足以超脱世俗,这无一不说明了放下的巨大能量所在!同样也说明了放下的快乐所在!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切顺其自然就会更好!人生中虽然伴随着坎坷与困境,可喜的是云之潇洒与水之恬静,让我学会了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万事万物。平和的心态能 消除偏狭与狂傲之气,舍去浮躁和虚华,以一颗平常心直面人生,人生就会变得更加平静和淡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