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修学态度占学人成就的百分之九十


   日期:2010/12/20 16: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修学态度占学人成就的百分之九十

节选自净土法门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第八十集
 
在大乘教学里面,古来的这些祖师大德常常教人看破、放下。我们能放下,放下烦恼障;看破,是破所知障。这两种功夫不间断的互相去用,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一定要真干。而且在我们这个境界里面,一定要先从放下下手,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佛教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华严》、《圆觉》佛是这麽说的;《无量寿经》说的「一切皆成佛」;大乘经上我们常常看到:「凡有佛性,皆当作佛。」我们要用什麽样的心态处事待人接物?一定要像善财童子那个修学态度。善财童子心目当中,凡夫只有我自己一个,我一个人是凡夫,除我一个人之外,都是诸佛如来;顺境、逆境,善人、恶人,全是诸佛如来化身来度我的。所以他在菩提道上一帆风顺,没有障碍。
我们今天修行,障碍有多少!障碍从哪里来的?从我们不善心所变现出来的。大家念《十善业道经》就应该懂,前面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的心不善;看这个人,看得顺眼起贪爱,看不顺眼起瞋恚,这是不善的心。我们的心不真诚、不清净、不平等,所以造成菩提道上无量无边的障碍。这个障碍怎麽突破?善财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他真的是一帆风顺,遇到文殊菩萨,在文殊会下成就了根本智,然後老师教他出去参学,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他成了究竟圆满的佛果。他每参访一位善知识,他的境界提升一层。吉祥云比丘代表圆教初住菩萨,发心住,他参访初住菩萨,他自己就到初住;参访海云菩萨,他就升到二住;参访妙住比丘,他就升到三住,境界一直往上提升,没有一点挫折。什麽原因?做学生的态度好。这个事情,印光法师在《文钞》说得很多,「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两分诚敬,得两分利益。」善财童子是具足圆满的诚敬,所以他得圆满利益。祖师讲得多麽简单!

  再跟诸位说,做起来也就这麽简单,你不肯做就没有法子。为什麽不肯做?我们自己无始劫以来烦恼习气太重。烦恼里面最大的烦恼,对修行人来说,是贡高我慢;总觉得我比别人高一等,别人都不如我,我慢高山,把自己菩提道上造成障碍。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这才造成许许多多的障碍。你能把这个东西排除,决定没有自私自利,决定不沾名闻利养,真正的离开贪瞋痴慢,我们就跟善财童子一样,对人对事对物真诚恭敬,普贤行落实了。「礼敬诸佛」,哪是诸佛?一切众生是诸佛,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诸佛,至诚恭敬,没有一丝毫怠慢的态度;「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菩提道上哪里会有障碍?所以《华严经》好,末後善财跟五十三位,那是佛陀,那是善知识,是诸佛如来示现的;示现的不管是顺境、逆境,善人、恶人,没有一个不是善知识。

  世尊在一代时教里面,通途法门的修学,一生成佛的只有两部经:《华严》善财表演给我们看,一生成就;《法华经》里面龙女八岁成佛。这是做出来给我们看,告诉我们,这个世间的人一生成佛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你只要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这个方法,真正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你就能成就。所以过去有人问我讲经的方法,我写了一篇内典研究的纲领,在你们《内典讲座之研究》这个小册子附在後面,你们能看到的。我的答覆特别强调,学教成就百分之九十,在你修学的态度,方法充其量不过百分之十而已。所以方法不难,一个星期可以把你教会,你修学的态度是决定你自己的成败。

  我们亲近善知识不是一个人,同学很多,为什麽许许多多同学当中,能成就的只有两、三个人?老师同样教学,不分彼此,一样上课,为什麽有的能成就,有的不能成就?决定在修学的态度;就是印祖所讲:「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我们过去亲近章嘉大师、亲近李炳南老居士,乃至於亲近一个在家的方东美先生,我们有十分的诚敬,我们能得到一点东西;没有这样的恭敬心,你所得到的是皮毛。由此可知,能不能成就是不是老师的指导?不是。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自己不居功。为什麽?他成佛是他自己成佛的,不是佛有能力帮他成佛。佛有能力帮他成佛,我们何必要修行?佛不帮助我们成佛,他就不慈悲了。这是佛都办不到的,完全在你自己诚心诚意修学。所以在四种缘里面,佛法从缘生,我们自己具足的,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佛对我们的只是增上缘而已。增上缘再好,我们前面三个缘要不具足,不能成就,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得。

此地『回向』,把自己修学的功德与一切众生分享;自己不要了,与一切众生分享。自己还要有一点「我与一切众生共享」,「我」还没有舍掉,还有我执在里头,「我与一切众生共享」。我们要把功德跟一切众生分享,里面没有「我」,你才能够走上菩提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修行)(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修行)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