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孩子做到这10点,比考100分更优秀


   日期:2016/10/13 8: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一、会说谢谢。

  文明礼貌从“谢谢”开始,如果脸上带着微笑就更好了,那是最美的表情,没有人会讨厌一个用微笑迎接自己的人,当然,爸爸妈妈要教给孩子发自内心的感谢和微笑,这就需要孩子懂得感恩,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会友爱朋友、孝顺父母、忠于职守、回馈社会,一定是个有用的人。

  第二、会交朋友。

  交朋友,可以说是每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必然选择,孩子也不例外,无论在哪一个年龄段,都会找到一两个共享欢乐和痛苦的伙伴。能交到朋友的孩子,性格往往是活泼开朗的,独立自信的。做父母的要教给孩子一些交朋友的技巧,更要给孩子做好榜样,自己要交一些“好”朋友,不要交狐朋狗友。

  第三、勤快地阅读。

  勤,是要有阅读习惯,学会利用零星时间阅读,要在遇到各种困难时坚持阅读。快,是有较快阅读速度,有获得新信息的能力。

  第四、大声发表自己的意见。

  从小培养孩子有主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就要给孩子发言的机会。一些可以由孩子决定的小事情,不妨交给孩子自己做决定,遇到大事情,也不妨听听孩子的意见,或许他会给你一个惊喜呢。家里开家庭会议时,也要允许孩子发言。对于内向羞涩的孩子,爸爸妈妈也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否则,孩子将来没主见,随波逐流任人摆布,后悔就迟了。

  第五、独立思考和自主生活。

  这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也是个人面对生活和职业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做父母的,要从孩子小时候起,就敢于放手让孩子做点事情,从小事做起,穿衣穿鞋到整理房间,自己做作业到规划家庭旅游计划等等。想要孩子将来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竞争力,不被淘汰,爸妈要早早懂得放手。

  第六、有责任心。

  孩子一旦知道了自己的责任,就会更加的热爱生活和学习,因为他知道这是责任而不是负担。整理房间是自己的责任,好好学习也是自己的责任。另外,要允许孩子犯错,不打骂孩子,更不能包庇,要让孩子懂得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负责任,忘记带作业,就好好听老师批评,打破了邻居的花瓶,就自己想办法补偿,这都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责任。

  第七、运动。

  无论男孩女孩,都提倡让他(她)拥有健康的体魄,多运动,少生病,无论是孩子的学习或者其他因素,都应该为孩子的健康让步。所以,要经常带孩子去运动,让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这不仅是为孩子健康着想,更是孩子开阔视野,与人交流的好时机,为孩子一生都有巨大的影响。

  第八、爱好。

  拥有一个爱好,孩子会感觉人生是有意义的,每天都是值得期待的。当然,要帮孩子培养一个健康的爱好,不一定要求他多擅长,只是希望在孩子的生活里,有那么一件事,让孩子觉得做起来很开心,哪怕失落寂寞的时候,也能够抚慰他的心灵。

  第九、真诚。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际交往关系中,最被人们看重的品质就是真诚。一个真诚的人,总是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友谊和认可。一个真诚的人,最能够打动他人,立足社会。

  第十、有环保观念。

  教育孩子是为了孩子的未来,保护环境也是为了孩子的未来。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今天,我们做家长的用行动为孩子剥下一粒种子,明天就能成就孩子的未来。行动起来吧,孩子的命运掌握在你手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孩子       教育)(五明学佛网:孩子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