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列无常观为入法之门的深刻道理


   日期:2007/12/28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多识·洛桑图丹琼…

  把“无常观”列为入法之门即入法第一观门,也有它深刻的道理。

  “无常”是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一切存在的一个普遍规律。

  “无常”分宏观和微观(佛教称“粗分”和“细分”)。

  宏观无常指的是每一种事物从生成到灭亡的全过程。这种无常物存在的时间不等,有一刹那的存在如闪电,有几小时的存在如昙花,有几十年的存在如人,也有几千万年、几百亿年的存在如星球。

  总之,无论是什么事物,无论它能存在多长时间,凡是“有”的东西都要灭亡——这就是宏观无常。  

  但从微观上讲,每一种事物和组成它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基本元素,都处于即生即灭、永不停止的运动变化状态,佛教中表达为“刹那无常”、“生即是灭”、“生灭一体”——这就是微观无常。

  佛教哲学中提到的“无常”,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这种微观无常。

  现代物理量子力学划时代的发明之一是基本粒子的即生即灭,即测不准定律。所以有的科学家说:“两千多年来人类的知识虽然得到极大的丰富,但人类的智慧并没有变得更聪明。”从微观无常规律的认识来说的确是这样,只是现代科学从实验中得到了证明,并非新发现。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死亡,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逃不脱死亡的规律。那么为什么佛法将认识这一规律视为入法之门呢?这就要从佛教所追求的目标说起。

  佛教所追求的目的无非就是快乐二字,无论初级目标转生人天,还是终极目标解脱轮回的涅槃和成佛,都是不同层次上的快乐。因为生命太苦太累,所以快乐就成了人类所追求的第一目标。

  从人类的一切活动到外道的“升天堂”、净土宗的“往生极乐世界”都没有离开快乐的生活目标。假若人间是天堂乐园,谁还向往和追求天堂乐园的生活?假若人类没有离苦得乐的欲望,怎么会产生离苦得乐的各种宗教呢?

  如果追求快乐的思想出自内心深处,就要首先充分认识到生命的苦。

  苦有多种,但概括起来只有三种,即苦苦、坏苦、行苦。

  所谓“苦苦”就是人类和动物共同可以感受到的明显的苦,如饥饿、寒热、疾病痛苦之类。

  所谓“坏苦”就是乐变苦、形乐实苦之类的变易之苦。这种变易之苦外道也能认识到,只有“行苦”才是佛教独到的见解。

  所谓“行苦”指的就是生命的无常之苦。因为生命无常才是最根本的苦。所以佛说:“由无常知苦。”知苦才会求乐,才会考虑离苦得乐之道。

  无常对有情生命来说,不是一般的苦,是潜藏死亡危机的苦,因无常死亡有随时来临的可能性,一但死亡来临,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幸福生活都会消失,一切奋斗目标都会泡汤,一切心爱之物都将化为乌有。

  认识这种残酷的自然规律,会迫使人们思考一些人生问题,如一生的你争我斗、恩恩怨怨解决什么问题呢?金钱和权力能解决死亡的困惑吗?临终时回顾自己的一生会不会有违背良心的内疚呢?想到死亡的威胁,贪者会收敛,杀人的人会放下屠刀,一切恩怨都会了断,所以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恶人不能继续作恶了,不得不善,这是逼迫人们改恶从善。

  死亡能使恶人变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死亡不仅是最大的威胁,也是最大的动力。由死亡而想到身后的事,由死亡的威胁使人们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由死亡的威胁而放弃贪心、怨恨和一切无价值的活动,由死亡的危机感迫使改变思想行为,进入善道。

  由死亡观引起的做事的紧迫感,使人们珍惜时间,争取向选定目标快速前进。这就是佛法将无常观视为入法之门的原因所在。从这点上也可以看出佛教的睿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无常观       入法)(五明学佛网:无常观       入法)  

 其它:读诵佛经的“出入法”(黄震铭) 

 杨维中教授:《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思想内容及其对中国佛教 

 杨维中教授: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 

 杨维中教授: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 

 如孝法师:对于初入法门者的开示 

 鎌田茂雄:华严经讲话 二十四、永远之求道——入法界品(三 

 鎌田茂雄:华严经讲话 二十三、唯一法门——入法界品(二) 

 鎌田茂雄:华严经讲话 二十二、善财童子求道——入法界品( 

 张尚德教授:恭念华严入法界品有感 

 慧净法师: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佛教的无常观 

 空海(惟传)法师:心灵成长——空海法师2012年实修开示 

 呷绒多吉上师:生起无常观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