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十六)


   日期:2016/10/14 17: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富楼那说:“世尊!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产生一切虚妄轮回有为法相。那么请问,如来现今已经得到妙空光明无上觉悟,诸如山河大地,如是等等一切有为习漏幻象,在如来圆觉之后,何时应当又生出来呢?”

  佛告富楼那:“比如一个迷失方向之人,在一个村庄里,惑乱认为南方就是北方,你说此迷,他是因迷而有呢,还是因悟而出?”

  富楼那说:“如是迷人,既不是因迷而有,亦不是因悟而出。为什么呢?此迷原本无根,为何能说因迷而有呢?而且悟非生迷,为何能说因悟而出?”

  佛说:“那个迷人正在迷时,突然有一悟人指示正确方向,令其明白开悟。富楼那!你的意下如何呢?此人纵然先前迷惑,在这个村庄里,他还更生迷惑出来不?”

  “是不会的,世尊!”

  “富楼那!十方如来也是如此。这个迷惑无有实在根本,它的体性,是毕竟空无的。过去原本无有迷惑,只是似有迷惑之觉,如果觉悟到是迷惑之后,迷惑也就永远消灭,觉悟不会再生出迷惑来。又象眼睛生长翳膜之人,看见空中有花朵生出来,眼翳之病若是除去,那些花朵自然也在空中消灭。忽有一个愚昧之人,在那空花所灭空地,等待空花再生出来,你观察这个人,他是愚蠢呢,还是智慧呢?”

  富楼那说:“空中元本无有花朵,只是虚妄看见空花生灭。看见花朵灭于空中,已是颠倒之相,如果教令它们更生出来,这实在是狂痴之病,既然如此,为何更名如是狂人,他是愚蠢呢,还是智慧呢?”

  佛说:“正如你所解悟的那样,为什么还这样问我,说什么诸佛如来,已经得到妙觉明空之后,何时还要生出诸如山河大地,如是一切有为习漏的幻象来?又象金矿之中,杂含精金,若把金矿加以提炼,其金一旦纯粹之后,更不再成杂砂金矿。又象木烧成灰,不能重新还原成为原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也是这个道理。

  富楼那!你又这样问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本际,疑惑水火二性之间,为何不会互相对抗消灭。又征询说,这个虚空及诸大地,既然全部遍满法界,那么它们之间,就不应该相互容纳。富楼那!比如这个虚空,它的自身体性,虽然并非其他群相,然而不会拒斥其他诸相各自发挥。这是什么缘故呢?富楼那!在那个庞大虚空中,日光照耀则有光明,云朵集聚则有阴暗,风力飘摇则有动荡,雨后澄静则有清明,秽气凝结则有昏浊,烟尘积累则成雾霾,浊水澄清则成映象。你的意下如何呢?如是不同方所诸有为相,是因彼生此呢,还是因空而有?若是这些诸有为相,为彼之所产生,富楼那,正当日照之时,既是因于彼日,方才具有此明,那么十方世界,应当共同都为纯一日色,无所分别,可是为何在天空中,还能看见一个圆日之相?若是因于彼空,方才具有此明,那么这个虚空,应当自照自明,可是,为何处在半夜之中,云雾弥漫遮天蔽地之时,虚空不生光耀出来,而来自照自明呢?应当知道,这个明相,并非就是太阳自身本性,并非就是虚空自身本性,但是又不能异化于虚空太阳,而能独立自主存在。所观察的这些诸有为相,元本都是虚妄的,无可指示陈列出来。如果反其道而行之,犹如邀于空中幻花,希望它能产生什么实然结果,终究只能结出虚无空果出来。既然如此,为何还要穷求追问,这些诸多幻有法相之间,为何不会对抗消灭这种义理?至于其中能够观照诸有法相,那个潜在观照心性,元本是真实存在的,是唯妙觉明的,这个潜在妙觉光明心性,是先非水火等等一切幻相的,既然如此,怎么又问他们之间,不能互相容纳这个问题呢?

  富楼那!这个自性如来藏精元真空妙觉光明照现能力,也和上述道理一样。你以虚空现象发明,就有虚空照现出来;如果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就有各各法相照现出来。若是同时全全发明,她就能够全全同时照现出来。为何能够全全同时照现出来?富楼那!如同在一水中,显现一个日影出来,有两个人,同时观看水中之日,并且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各自前行,那就各有一日随同二人而去,与其相伴而行。这样一个日影向东,一个日影向西,先前就无确定不变的参照物。当然不应该诘难说,此日原本只是一个,为何能够一分为二,各自向不同的方向前行呢?各自向不同方向前行之日,既然看着就是一双,为何能够合二现一?所以这些诸多法相之间,是互相宛转虚妄轮回的,其中无有任何一个法相,可以当作确定不变的参考对象,把它作为推理凭据。

  富楼那!你认为色空等等诸有为相,互相倾压颠覆,互相争夺占有各自地盘,相倾相夺于自性如来藏真空能力中,然而自性如来藏真空能力,能够随顺变为色空等等诸相,是故在她当中,具有风动现相,空澄现相,日明现相,云暗现相。众生识心迷惑昏闷,背离如来藏心真空正照能力,合于物质运动(,依靠妄想颠倒之心,生起莫须有的颠倒反映),故而发起尘劳运动颠倒显相功能,以为实然具有世间诸相。我以妙明不灭不生无为功用,契合如来藏心真空正照能力。然而如来藏心真空正照能力,唯妙觉明,圆满遍照法界本际。因此在如来藏心真空觉明正照能力当中,一个现象可以扩展成为无量,无量现象能够缩影为一;在微小世界里,可以放映宏大世界,在宏大世界里,能够显现微小世界;不动所在道场,就可遍观十方世界,一个身体,就能含容十方无尽虚空;在一毛发尖端,就可映现宝王佛刹,坐在微尘里面,就能转动巨大无比法轮。如来灭掉了一切有为性的尘劳诸相,合于如来藏心本觉能力,故能发起真如妙觉光明空性。

  然而自性如来藏本元妙觉圆明心体,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密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因为这些所有一切法相,俱非世间出世间法性之故,这个体现而出的世间出世间法性,即自性如来藏元明心体所起妙用,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密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因为这些所有一切法相潜在根本,俱即世间出世间法性之故,这个世间出世间法性,即自性如来藏妙明心体本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为何世间三有众生,和出世间声闻缘觉,用有限的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应用世间虚妄语言形式,想凭它来入于佛陀正知真见?比如琴、瑟、箜篌、琵琶,虽然潜有妙音,若无妙指弹拨,终究不能发生出来。你和其他众生也是这样,宝觉真心各自圆满无缺,然而就是不能发挥她的妙用。就象我一按指,海印就发煜煜之光。而你只要暂一动心,尘劳烦恼就先发生。由于不去勤求无上觉道,爱恋小乘有漏之果(,便自沾沾自喜,停止不前),得少为足!”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楞严经       白话译文)(五明学佛网:楞严经       白话译文)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惟觉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楞严经》决定可靠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九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八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七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第二篇 悟后依体起修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六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五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四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