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三十一)


   日期:2016/10/18 10: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自凭借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YIN欲,若行若坐,想念都无,色爱贪染不再产生,无心留于欲界,此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贪欲漏习既已消除,离欲之心现生出来,对于一切戒律仪规,爱乐遵守随顺奉行,此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此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迫,虽非正修真三摩地,但在清净心中,一切诸漏不再发动,名为初禅。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光光相燃,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吸持圆光,成就教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发生变化,使之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悬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但在清净心中,初漏已得降伏,名为二禅。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

  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託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稳,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稳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阿难!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但是觉得乐非常住,久必坏生,所以苦乐二心,俱时顿然舍离,身心变化粗重相灭,净福性生,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阿难!从这个天道中,还有二条歧路。

  若于先心,无量净光,认为福德圆明,止于此处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此人既以生灭之心作为本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能灭掉感觉,后半劫又生起感觉,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但彼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阿难!在此之中,又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亡,在下界中,无可卜择居处,故而于其舍心,在上界众同分中,安立所居之处。

  阿难!苦乐两者都灭,厌苦欣乐斗争之心,彼此不再交战,名无烦天。

  如箭离弦,箭直前进,独头意识一直飞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十方世界妙见圆澄(,物质实体有形状态消灭),更无尘象一切尘垢,名善见天。

  精见现前,犹如陶铸器物,任运无碍,名善现天。

  究竟研究,层层析破众多细微、极微、邻虚色子,穷尽色性有形尘质物理之性,入于无边际相(即是入于物性无形能态粘合心性本体精元动变之身),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阿难!这个五不还天,那些一切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之份,不能亲自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都是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阿难!此十八天,独行心身,无有欲交,未能除尽色身形质牵挂连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其次,阿难!自从这个有顶色边际相之中,在他们的中间,又有二种歧路。

  若于舍离有顶色边际相之心(,一念跃迁,回入智觉),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得超出尘劳物质世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若于舍离有顶色边际相之心,舍厌成就,觉知无形能态动变之身,也是障碍,于是渐渐消除这个障碍,趋入空界(这埋的“空界”,是指已经无有无形能态动变状态的境界。),如是一类,名为空无边处天。

  一切可以感受觉知的障碍既然已经全部消除,无有所障碍者,亦无有能灭障碍者,其中唯留阿赖耶识,被末那识半分微细之念保全,如是一类,名为识无边处天。

  空色既已双双消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想去任何地方,来来回回都无所往,如是一类,名为无所有处天。

  识性不动,以灭尽定力,穷极研究,于识性种子无尽倾流中,爆发现行疯狂宣泻,这种疯狂式的发泄,极尽他的所有狂野之性,最后导致极细极微心念生灭之识相,好象存在好象又不存在,好象尽了好象又没有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非非想天所讲的意义是:第八阿赖耶识之性,就是还有余漏的、还有极细极微生灭相的自性法身佛体,保持深定不动状态,用灭尽定力穷极研究,过去承受熏染、积存在八识田中的一切业识种子,现在爆发出来产生现行,不断向外汹涌澎湃,犹如天上人间,万马奔腾;风起云涌,雷电交加;浊浪排空,惊涛拍岸;四季替换,快于闪电;沧海桑田,瞬息万变;如同放映超级特快电影镜头一样,又象火山爆发一样,尽情发挥宣泻他的疯狂愤怒火性,直到山欲穷水欲尽之处,从而导致念识如存不存,若尽非尽,此时,还是没有破尽无明妄想,还有些些许许微细精密之相。这个境界简直不可思议,只是以比喻来形容一下而已。这个境界正是处在“山穷水尽疑无路”,若是此时能够翻转“颠倒之识相”,那就立即“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四种天,虽然穷研于空,但是不能彻底觉悟空理,从不还天修证而止,停留贪住其中任何一天境象,认为至此我已成就无上圣道,已经走到修行终极尽头,不用再继续前进了,如是一类,名为不回心的钝阿罗汉。

  另外,阿难!若是从无想天诸外道天开始,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停留贪住其中任何一天境象,认为我已穷尽一切诸空,居于虚妄化城之内而不自觉,睡于泡影梦境之中而不自醒,迷于有漏之果,无闻空空之道,不自回归本心实相,竟管多行还是遗恨,一旦天界业报享尽,便又降落其他各道,继续承受生死轮转。

  阿难!这些一切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酬答完尽之后,又入其他各道轮转生死。那些各层天王,就是一切菩萨游三摩提,一步一步逐渐攀登,不断向上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的道路。

  阿难!此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复具有业果报应物性质能身体尘劳诸色牵累,至此达到有漏众生最高境界,其中所住境地,名为无色界。这些所有一切,都是由于不能明白了悟妙觉湛明真心,积累颠倒妄想,妄想作业发生妄识,于不同心态层级妄想识相中,虚妄具有欲界、色界、无色界如是三界,中间虚妄随从七趣生死沉溺,在各趣中,各自随从各自本类,这个就是补特伽罗。(这个真觉妄识和合在一起的自性内心精元万有相态动变功势体性,这个诸道轮回的根本承担者,就叫补特伽罗。)

  复次,阿难!此三界中,又有四种阿修罗类。若于鬼道,以护法心,乘借神通入于空中,此阿修罗从卵而生,被鬼趣所摄受。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选居住之处,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被人趣所摄受。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被天趣所摄受。阿难!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被畜生趣摄受。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和天仙,诸天一直向下浸润到达阿修罗,如果精研发明七趣轮回情形,都是昏浊沉迷一切有为变化心相,补特伽罗妄想受生,妄想随业,随业轮转生死苦海,但是于妙觉圆明无作无为本体真心中,他们都是犹如空中所生幻花一般,元本无有能够抓著之物,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幻有现相而已,更无任何根绪可得。

  阿难!这些所有一切众生,因为不能识知自己本明真心(,随顺妄想自性识态主动性的攀缘知见作用,引发带动缘起自性能态从动性地随缘虚伪应变),承受这些生死轮回,经历无量劫难,不得返回真实清净自性本心,都是由于随顺杀盗YIN欲三业之故。反此三种业行,又则出生无杀盗YIN。若有杀盗YIN业,补特伽罗则堕鬼伦世界;若无杀盗YIN业,补特伽罗则升天趣世界,如是有无业力相互倾倒(,形成自性内心精元阴阳能态相对转化功势体性),旋起诸道轮转生死循环虚妄性能。(如果灭掉妄想自性识态的主动性攀缘知见作用,那么缘起自性能态的从动性变化,也就随即消灭了,也就能达到圆成自性的天真自然本能本觉状态了。)若是能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心性独立明耀居常寂光(,自入自性精体真空基元光明之中,自入一真清净不生不灭涅槃寂静终极定态境界),则此妙光常寂涅槃寂静一唯绝对性的自性真心空明大觉之中,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且无有不杀不偷不YIN,为何还能随从杀盗YIN三种事业而轮转生死呢?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解说:不断杀盗YIN欲三种业行,各人各自具有私业发生,这些所有私业能够积累合成自有业力动能区域。再由各自私有业力动能区域,合成众有共聚业力动能区域。在世界原本就存在的不同生活环境中,于世界分化的各个局部动能区域的支配下,能够供给具有大同业性各属众生,划分与其业性相适应的某一生活地域;在某一生活地域中,于大同合成业力动能支配下,又有能够供给具有中等业性各种众生,划分与其业性相适应的某一生活地盘;在某一生活地盘中,于中等合成业力动能支配下,又有能够供给具有小异业性各个众生,划分与其业性相适应的某一生活地位。如是众私同分,在具有层级区位立体结构的业力网络之中,每个众生依据自己特殊业力动能性质各就各位,不是无有固定处所,而是实有各自归属地方。自诸妄想作功激发效能,发生业识种子因果相续惯性发展生死妄流,但是追求妄想产生根源,却是无有实在体性之因。你们勉力修行,若是希欲证得无上菩提,就要彻底断除三惑,若是不得尽除三惑,纵然得到神通力量,都是世间有为功用,业力习气若是不能加以灭除,最终也会落入魔道,虽然心欲除掉一切诸妄,但是自己逆道而行,所作所为错上加错,倍加虚伪,如来说是可哀怜者。诸道生死轮转,是你妄想自造,非是菩提过咎。作这种说法的,名为正确说法;若作其他说法,即是魔王之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楞严经       白话文)(五明学佛网:楞严经       白话文)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惟觉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楞严经》决定可靠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九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八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七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第二篇 悟后依体起修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六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五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四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