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祥法师:佛教五戒的盗戒到底在戒啥


   日期:2016/10/21 12: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个“盗”,那就是杀盗YIN妄酒的盗,盗别人的东西,成为自己的,这个是卑鄙。人哪,都是由于贪嗔痴作怪,把别人的快乐要盗给自己,让别人生痛苦,让别人起烦恼。我们应该是把自己的财物布施给别人,让众生欢喜,这是行菩萨道。而现在呢?人反而颠倒妄想,把别人的幸福变成自己的幸福,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所以就产生了盗窃之心。

  这个盗有很多的、各方面的标准,佛教是盗五钱以上为重罪。五钱,那时候指的是金银财宝五钱。盗五钱金银,那就是重罪。这因为啥呢?因为当时的国家法律规定,如果盗五钱就杀头,佛制戒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制的。因为在世间法为重罪,所以说出家人——就是沙门,如果盗五钱,就等于杀头一样,你就犯重罪,就会失去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一切皆失,一切都失掉。

  这个盗是我们平时很容易犯的事情。我们平时都是很容易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有时候不拿别人的东西,但公用的东西他也拿一点。走道呢,摘个草啊、弄个花,就犯盗了。由于不断地犯盗,由小盗到大盗,最后有的盗银行、抢劫、盗人、盗财物,甚至是盗名盗利,最后的结果都是很惨的。因为有盗窃之心,他会下地狱,所以称为重罪。

  杀盗YIN妄酒,这个不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沙弥在修这十善中必须克服这个盗,因为这也是我们的戒律之一。什么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而且要把快乐给别人,绝不能把痛苦给别人。我们应该帮助人,如果反而盗人财物,那就是不孝道,不是佛的弟子。

  盗窃分多种情况,包括盗因、盗缘。一切盗的因都不能种。比如那人有个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趁他没在,这本书我拿过来吧,我不还给他。这书我看过,挺好!”你说这很好,这都是犯盗。

  盗因,就一根草你也不能盗。原先我在甬子峪的时候,那个村子里的人要咱买那座山。咱也不能买啊,他要卖四十万。咱不买,后来村里的人就生气了。原先我们可以使用那些树什么的,说你不买的话……最后不让你使。同时说了那么一句话:“不允许你们动这一草一木!”木咱不动,行,那草都不让你动。这是人家的地方,咱在那住着,突然翻脸了,不让我们去动一草一木。后来居士就到山下去买柴火,本来山上有的是木头,最后反而下山去拉。

  (编者注:甬子峪即师父在辽宁省本溪茅蓬闭关的山谷名,以下录音缺少,是根据的师父讲法原意补充:

  村里的人不让动这一草一木以后,僧人就不再使用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次僧人往山里的茅蓬背成捆的木柴时,在半路散了,重新捆的时候,不小心将几根草捆在里面。背回来后,师父发现,因为村里的人说过,不允许使用山里的一根草,为了教育弟子,让他将木柴及草叶背回原处,将草叶挑出去,木柴再背回来。村民得知后,也觉得有点好笑:这些僧人,告诉一个草叶不许动,就真的一个草叶也不动。

  虽然是不经意间将几根草叶带上山,师父却让连木柴及草叶一起背回去,为的就是从内心深处认真的防范盗业,断和盗有关系的微细的缘。)

  还有盗缘,凡是和盗因有关系的这个缘,我们都不要去做。盗因,我们知道,凡是能形成盗的,我们都不去做,我们不拿、不动。包括盗因、盗缘、盗法、盗业,这些我们都不能去做。一切和盗有关系的,不论身、口、意,这个念头都不应该有。念头都不犯,何况去做去,是不是?

  比如有人说:“你看,这东西我应不应该拿呀?”应该明确地告诉他:“不应该拿。”本来不是你的东西,你为什么要拿呢,是不是?他自己本来已经有这个盗心了,但是他自己决定不了,说:“我应不应该拿?”这时候你应该告诉他:“你不应该拿。”

  有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不关我的事啊,这不关我的事!”说是不关你的事,实际上与你大有关系。为什么你说不关你的事呢?因为你有赞成的成分,就像掩耳盗铃式的,“只要我不去做,你做不做是你的事!”那他做不做是怎么回事呢?“噢!这个他不管。不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愿意做就做。”他这个盗业有可能就形成了。如果盗业形成,就有你的一份。为什么有你一份?因为你有盗心,这个盗心你已有了。虽然你没去做,但是由于你不能止盗,你本身就具备这个盗心了。有了盗心就会产生行为,那就由身去做,就产生了盗业。这不行!

  盗缘,有很多的助缘。人家要盗东西爬不上墙,你弄个梯子,“给,你搁墙上,这个墙有什么过不去的?顺着梯子就上去呗!”妥了!他帮这个人偷盗。虽然你没有直接去,他盗成了,也是你帮着他办到的,这在世间叫帮凶。

  还有盗法,尽讲一些什么事情?“盗好!应该去盗,甚至去抢!那才好。”你看看,平时尽讲一些怎么去盗。“小偷啊,都把那个手指头弄成那样形的,还得钩,还得弄平了。”尽给人讲这个事。“弄平了以后啊,怎么呢?什么开天窗啊,什么的……”我也听不懂。“这个手就可以去盗了。还要磨什么刀片……”就给你讲这些东西。

  人家本来刚有那么一点不正确的想法,或是想偷盗的这个意思,还不明白怎么去盗,你这一顿讲法:“哦,还有这么多方法,学会了。这里还有这么多方便的地方,这个好!”这小偷就配足武器了。

  这些就是盗因、盗缘、盗法、盗业。有的甚至帮助人家成立一个专门销赃的地方。比如盗汽车,“不管什么汽车,你送来吧!到我这,我就把轮胎给你拿掉,我都给你改造,全给你改造……”你虽然没偷,但由于销赃,成立了销赃企业,而且不断地改造赃车,使得偷盗的人更方便了,“噢,我还有销赃的地方,这更方便了!”所以他就不断地去盗,你和盗贼就合成一家。

  所以说,盗因、盗缘、盗法、盗业这都犯盗,这都是不可以的,都是不允许的。凡是你身体力行去做的,都属于“身三”中的盗业,那都不能去做。包括你的口、你的意,你都不能去做,这才行。不光是你直接去盗不行,间接的也不行。

  包括出家人,有人说:“师父,你看看,我准备挣点钱供养你。如果我挣十万,怎么也能够拿出两万到五万来供养寺院。你看我这次去倒腾大烟行不行?弄点‘白面’啊什么的,你看这个行不行?”那个出家人一高兴,“我不管哪,我不管你们那些事,反正你们加点小心,别出事!”妥了,因为贪图这一点钱财,而鼓动人家去参加贩毒,最后坑害人。

  还有一些人做盗窃的买卖,很多甚至发了财。“你以前不顺利,我给你算算命,你今天挺好,你去做去吧!”告诉他挺好,就去做了。之后人家一看你算得挺准,他得到了一部分财产,再拿来给你一部分。实际上那是赃物,那叫分赃,叫坐地分赃。有的人认为呢,“这是他盗的,不是我盗的。”实际上佛所不受,就这样的财产,佛是不允许接受的,佛不接受。盗来之物是不允许接受的,你接受就等于支持他盗窃的行为。

  我们接受一些供养,是叫人舍掉贪心、舍掉盗心,绝不是支持盗心。有的为了建庙等等的,去贪图这些东西,那绝对是不正确的,而且你如同扒庙一样,这种建庙如同扒庙。虽然这面砖瓦砌成了,你心里已经是一个盗窃之人。你建了假庙,毁了真庙。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盗因、盗缘、盗法、盗业,绝对不允许!

  所以说,我们应该放下这个盗。因为盗使我们轮回,使我们下地狱,而且造成了无边的痛苦。不光是自己受苦,别人也痛苦。有的人偷盗别人的东西,最后使别人因此而死亡,因为活不下去了。

  有一本书上讲,娘俩卖猪。这个猪要卖,这女的抱着孩子卖猪得了银子。不有那个钱庄吗?去验定一下,人家说这个是真的,一点不错。然后就成交。成交了以后她就往回走,刚要走,买猪的那人说:“我不买了!”那没办法,不买了,又把银子还给他。过一会儿工夫,那人寻思寻思,“我还是买吧,行了,我买。”又买了,然后那人就走了。等刚走不远,娘俩又去换银子。换银子的那人一看,说:“你这个是假的。”“不对呀,还是那个人给的啊!”人家已经通过这个手段掉了包。

  本来这银子是想回去用在生活上,还要还债,而且她家庭就这么一点财产,她丈夫又非常的暴躁。她一想:得了,既然这样就别活了吧!娘俩一起去投河自杀去。你想一想,就这么厉害!

  后来遇到一个好人,说:“不对吧?”这个君子知道这种情况,知道被人掉包了,就想做这种善事,说:“我看看你的银子。”他看了以后说:“你这绝对是真的,钱庄给你看错了。不信哪?我领你去看看。因为你是妇女,他硬说是假的。我去,他就不能这么说,它就变成真的了,他就不会说此谎话,我陪你去。”实际上,他用手段悄悄地把这个假的留着了,把真的给换上了。到钱庄那,人家说:“啊,真的,真的!”这女的说:“你看我这人,这眼睛也不好使。这怎么弄的,今天糊里糊涂的,这一会儿又变成真的了!”乐呵呵地回家了,就没死。你看,人家做善事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通过这个事情,我们知道盗能使人死,能达到杀人的目的。盗人财产,那等于毁人命根一样。众生皆依衣食住行而活命,你盗他的东西,等于要他命一样。所以说,偷盗的人犯重罪。

  “五钱”,这个五钱究竟怎么去衡量,得有个标准。各个大德都有查,究竟折合现在的人民币多少?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不过你只要有盗,超过一定的份量,那就犯根本罪,就会失掉戒体,不通忏悔。你忏悔都忏悔不掉的,就像砍头似的,头直接就“咣”一下掉了,你就不能称为比丘、沙弥。

  所以说盗业最可恨!不但会造成别人的痛苦,自己也会因盗最后沦落监狱。众人见了,人人骂、人人烦,而且也会因盗失去生命。有的被关进监狱,有的判了无期徒刑,有的直接枪毙,是不是?现在有很多的人,由于大量的盗,贪污那都属于盗里的,最后被枪毙。

  有的职务很高,甚至都当到有很大权力的职务,而且非常富有。因为盗了很多,最后被抓去的时候,那钱还在那放着没动。为什么没动?他自己的那部分足够他吃喝了,而他盗那么多东西干吗呢?最后还没等使用,就被抓起来了。职务被撤掉了,自己的一切亲人都远离了,自己的儿女都牵扯进去了,妻子、父母都丢尽脸,有的甚至被牵进监狱去了。自己最后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一个是枪毙,一个是蹲进监狱,永无出期。这只是现报,还有一个果报等着,还得下地狱。

  一个盗窃的人,他就不像一个人样了,那眼睛贼溜溜的,一天就生活在痛苦之中。那面警车一响,马上一个高蹦起来了,就准备跑啊!外面汽车动静稍大一点,那就心慌乱跳。有人敲门,也不敢答;有的甚至把窗户那个绳子都预备好了,得问清楚谁敲门,不行就顺着窗户跑了。就像老鼠过街似的,他永不安宁,就到哪去睡觉,他也不行。慢慢地,这人还不得心脏病、精神病啊?盗窃的人,一个是失掉生命,一个是永无安宁。

  从做人来讲,由于盗业形成了以后,什么事情他都会顺着这个恶业去做。既然犯了一个,他就想犯第二个;第二个他也没法控制;第三个就……有盗业形成,他可以犯YIN、犯杀。有时候偷人家的东西,人家不给,或是被发现了,跟他夺,他要杀人的。你看盗窃的人,他都预备刀,他干吗?他随时随地要杀人,而且又都犯YIN,盗得钱财了,他干吗呢?他吃不了就挥霍,就是去犯邪YIN。

  本来这些东西该不该是你的,都是命里注定的,但由于起了无明、贪嗔痴,最后犯成盗业,罪业非常重。有的甚至是十几岁小孩,由于犯盗业死在监狱里。盗业形成,反复偷盗别人的东西,最后因为在监狱里一点事不慎,引起了这些囚犯的烦恼,把他硬是给憋死了。我亲眼见过这孩子,哥俩全偷盗,父母管不了,后来死在监狱里。所以说,贼是众人最反对的。

  我们虽然出家了,不摸金钱,而且各方面清净,但是我们的盗心必须要克服。就拿一杯水,要喝水,用别人杯,你衡没衡量,你是不是犯盗?别人的书或笔记本在这里,你如果上去翻两页,你是不是犯盗?我们这种盗业的习性平时都存在。这些东西一旦由小变大,就会形成盗业。因为你小的不注意,最后大的事情到眼前的时候,你可能就顺着这种想法去操作了,那身体受你的意念所指使,就去做了,那还了得!

  所以说,大家要注意这个盗,绝不能犯,宁死别犯。宁可手被剁掉了,穷死、饿死也别去干那种事情。这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说我们现在就没有这种盗心了,我们有时候拿别人的东西都不打招呼,拿去就完事,“管他谁的,我使唤使唤再说。”使完了回来,一扔,“还给你吧。”虽然有时候不犯重盗,但也犯轻盗,轻盗久了就犯重盗。

  有盗心的人,就不能称为一个人了,活得非常痛苦,如同惊弓之鸟。人家一提到盗,他就害怕。谁一说“我丢东西了”,那面就胆战心惊,“嘣嘣嘣……”那心脏就跳起来了。你说,他久了能不得心脏病啊,是不是?恐慌!走到哪,人家一说:“抓贼呀!”他马上就害怕了,就得赶紧跑,不管是不是说自己都得先想着跑。这一说谁丢东西了,心里马上扑腾扑腾的,那是非常可怕的。

  我们知道了这个盗业非常重,一定不要做。不偷盗,而反对盗,那就是善。我们不顺着盗走,反而把自己的财物进行布施,那就是善呗,是吧!给人财物让人高兴,这就是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妙祥法师       盗戒)(五明学佛网:妙祥法师       盗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2、不偷盗戒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九 五宗平等弘扬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八 诵大悲咒无附加条件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七 发心出家要真实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六 出坡也是修行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五 不为剃度而剃度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四 少睡增定慧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三 过斋亦修行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二 行堂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一 菩提三心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 抓住牛鼻子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九 恭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