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学佛后如何面对境遇不佳


   日期:2016/10/25 11: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后如何面对境遇不佳

  学佛后如何面对境遇不佳  学佛,是为了世出之解脱,当然也包括世间之福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学佛后境遇不好的情况呢?一居士学佛之后两个孩子相继夭亡,因此于佛法颇生动摇,某大德为其慈悲复信开示,现摘录如下,并对难懂之字句作简要注释:

  接手书,知又殇(死)一子,深为痛息。虽然(即使是这样),明理之人,决不以己之境遇,谓天道无知,佛法不灵。吾人从无量劫来,所造之种种恶业,何能了 结。昔日之果已熟,今日之因未熟,岂可以因儿屡(多次)殇,便谓无有因果。且汝欲以博地凡夫,现生即得了生脱死。若无苦境逼迫,则颇难成就真实欣净厌秽之 心。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八苦交煎。有血性者,决不于此世界生系恋心。然既在世间做人,亦决不可放弃自己所应行事,而一味 作厌世观也。不于此处进德修业,反生怨望,则其心尚有自矜之念,即此足见器小量狭,未可以担荷世间圣贤素位而行之道,况欲普度一切众生,同生西方,了生脱 死之无上大道乎。以此见识,完全是未闻世出世间大道之见识故也。(三编卷四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总结这封回信,从三个方面作了开示:

  一,学佛后,二子夭亡,不是佛法不灵、老天不公,而是宿世恶业所积之果,于今天成熟,而今日所修之善业尚未成熟得报,这并不违善恶因果之理;

  二,我们想要了脱生死,是因为世间一切皆苦,如果没有这些苦,我们也不会生出厌离之心;

  三,虽然一切皆苦,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厌世。既生为人,就应好好做人,进德修业,增福增慧。不但自求出离,更兼普度众生。如果仅因一时之障缘,便生退堕之心,说明还执着于我,执着于世间的快乐,不肯放下,虽信佛教、为佛子,实未窥佛法之门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境遇)(五明学佛网:学佛       境遇)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