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教的道理懂了那么多,为什么脾气还这么大?


   日期:2016/10/30 8: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人问:一个脾气很坏的人,经常控制不住情绪,要修行什么样的法门才能控制情绪?有时候明明知道是错的,还是身不由已去做了,这样怎么办?这个问题很好,大部分弟子都有这样的困惑。

  无始以来人累积下来的业力非常可怕。心里知道这样做不好,但还是常常会不知不觉地明知故犯。贪心、嗔恨心、妒忌心和傲慢心,会随时随地的冒出来,难以控制。特别是嗔恨心,它与“我执”有很深的关系。自私的“我”,永远认为自己的领地受到了侵犯。

  比如,这个语言是“我”不能够接受的范围,你所说的已经冲击到“我”了,等于你在挑战“我”。你的行为在挑战“我”、语言在挑战 “我”,甚至你做事的方式方法也在挑战“我”。因此“我”有理由发怒。由此得知,发怒,实际上是一个保护“自我”的方法。不仅人类会用发怒来“保护自己”,所有的动物在遇到威胁时,都会尽量把自己伪装成令人恐怖的样子。鸟类如此、兽类如此,甚至像蜥蜴这样的远古动物,都会伪装出凶狠的模样来吓退敌人。

  发怒,或者伪装凶狠的模样,究其深意都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示。所谓的坏脾气,实际上是表面逞强,要用类似发脾气、大吼大叫的行为来压制住对方。这是因为内心太渺小了,生怕受到伤害与侵犯。发脾气,是以伤害他人为代价来保护“自我”,很自私。如何让自己真正的强大起来?如何保护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出菩提心,将心从自私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并以感恩的心去待人接物。训练自己发菩提心,会使得我们的心量越来越大,所谓有容乃大,心性平和,脾气自然会好。

  很多佛教徒,可以“慈悲”六道众生,唯独不能“慈悲”身边最亲密的人。这种所谓的“慈悲”实际上是自私心的伪装。真正的慈悲首先应当是感恩的心。大家是否注意到,我们经常会对自己最亲密的亲人、爱人发脾气,对待外人反而比较礼敬。你不敢对不熟悉的人发脾气,是害怕他会反击,因此你能够在他面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但是在最亲的人的面前,你就爆发了。我们常常会利用亲密的情感,肆意地伤害最爱自己、最应该感恩的人。学会感恩身边亲近的人,是培养慈悲心的第一步。佛教中有一句名言,叫“火烧功德林”。嗔恨是五毒之中最危险的伤害,投胎到地狱最大的种子就是嗔恨心。因为它会把我们以前所做的一切好事全部烧除干净。

  这个道理在世间法中很好理解,你对一个人好几十年,有一天你用最恶毒的语言对着他发一次脾气,从那一分钟开始,你曾经所有的付出和美好形象,基本上荡然无存,一次发脾气使得他对你的感观完全改变了。怒火,把你对他曾经付出的“功德”全烧完了。所以我常告诫脾气坏的人,做功德回向要快一点,要不然烧掉了。

  通过功德回向积累资粮,我们渐渐地可以把每一次发脾气的间隔拉长。我们有什么不好的情绪,要尽量学会让它自我消化掉,如果消化不了发了脾气,就要马上忏悔,别人也能接受,千万不要顾及面子伤人伤己。

  人啊,大部分时候是被面子害了。

  明明知道发了脾气,让人家受到伤害,就是放不下所谓的面子,不道歉不忏悔,硬挺着坚持错误,到最后,伤害得就更久更深,转变成仇。尤其是面对自己的亲人,我觉得一点面子都不需要坚持。

  青年人站不住脚,没有定力,这并非一个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这是很可悲的事。所以凡是宗教、教育人士,要赶快改变这种行为与思想,这样世界浩劫也许有挽回的机会;如果依然这样,而不加改善,世界末日就快要来临了。

  那么有没有挽救的方法呢?有。因为一切唯心造。人心好,世界就好;人心坏,世界就坏,末日就将来到。如果想要没有末法、末日的来临,人人都应该打起精神,在狂风暴雨中从事救人的工作。这并不是说你舍去自己的生命去救人,而是要你将狂风暴雨停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嗔心       修行)(五明学佛网:嗔心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