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一生修苦—迦叶力践十二头陀行


   日期:2011/1/1 11: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者,头陀行第一」,这个意思很重要。「头陀者,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抖擞」,或者叫做「淘汰」,抖擞是什么?我们身上有灰尘的时候,抖一抖灰尘就抖掉,所以也是有淘汰的意思。「以十二行淘汰尘劳烦恼」,他这个十二行是苦行,实在讲大迦叶尊者出生是富贵人家,在社会上很高的地位,是豪富人家子弟他来修苦行,来代表苦行。也就是佛在灭度的时候,教我们「以苦为师,以戒为师」,迦叶尊者是好榜样。十二行者,这个地方说他这十二行,第一个「住阿兰若」,阿兰若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寂静处」,这个阿翻作无,兰若是个清净的地方,就是没有吵闹的地方,不会有外面环境干扰这个叫兰若。在古时候大概噪音最大的,因为佛所活动地方都是在城外,他不在都市,都是在山林河边,这些地方都是佛常常游化之处。所以在农村里面,农业社会养牲口,牛叫的声音最大,他以这个为标准。他们所住的地方,农村里牛叫的声音听不到,这就很安静,以这个为标准,这住兰若。第二「常行乞食」,这是他们生活的方式,每天到外面乞食。第三「次第乞」,这平等的乞法,这一家布施供养你的这些饭,不一定它是一钵,有人只供养一点点,像一调羹供养这点,那你决定不够,到第二家去乞,第二家还不够,到第三家,佛允许你托七家。七家不够,不可以到第八家,到第八家你就有贪心。如果说一家、两家你够了,你就不能到第三家。这是乞食的规矩,要守这个规矩,次第乞是平等。
  

第四「日中一食」,每天到外面乞食只有一次,托钵。第五「节量食」,所以佛法真正是平等法,佛法乞食,这托了一钵饭,是不是托来就吃?一面走一面吃那就很不雅观,那人家就确实是轻视你。托,托完之后回到僧团,譬如在树林下面就统统集合在一起,把饭混合在一块,然后自己需要多少拿多少,节量食。所以真的,中国古人讲「一钵千家饭」,那不是假的。你看看僧团里头常住,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加释迦牟尼佛一千二百五十六人,统统出去托钵,真的是千家饭,回来的时候会合在一起,利和同均。你托的这钵饭不错,这个托得差一点,你看会合在一块,做到利和同均,六和敬的僧团。

第六「过中不饮浆」,这个不能用午时,他这个午时不适当。过中是日中,要是午时,在我们中国十一点到一点都是午时。而且每天日中的时间都不一样,要差几分钟,差三分钟还是四分钟,每天都有差距。在从前用日晷来量太阳的影子,看什么时候日中。现在呢?现在天文台有发行的日历,天文日历,每天都记载得很清楚,今天日中是几点几分几秒。过中不饮浆,可以饮水,不饮浆,浆是什么?有沉淀的,像牛奶,我们中国人讲豆浆,这一类东西有沉淀的。糖水可以,糖水不沉淀,蜂蜜跟水调起来它不沉淀,这个可以。过中一切会沉淀东西都不吃。
  

第七「着粪扫衣」,粪扫衣是什么?人家衣服穿破了不要了,丢弃掉,你把它捡起来,捡起来它一定还有可以用的,把它拆开,破的、不能用的剪掉不要它,可以用的把它留起来,将来留的有那么大的分量,再把它一块块缝起来,这就现在的袈裟。小块的,你看缝二十五条衣,大块的缝七条衣、五条衣。所以衣缝起来之后要去染色,不染色就很难看,它质料不一样、颜色不一样,染一染就相同就行了,染成咖啡色的叫染色衣。第八「但三衣」,印度那个地方是热带,它没有四季,它只有一季,所以三衣就够了。晚上在树下打坐,这个三衣可以做被子盖保暖,白天出去托钵的时候,托钵这是重要的一门功课,所以要穿礼服,三衣都要穿在身上。平常在团体里面,听经搭七条衣就可以了,工作的时候五条衣就够了,一件五条衣就够了,所以五条衣叫工作衣、工作服。第九「冢间坐」,冢是坟墓,到什么地方去坐禅?到坟墓旁边,让你常常想到死,可以帮助你放下万缘,放下贪瞋痴慢,他选择这些地方坐。第十「树下宿」,晚上休息的时候在树下。第十一「露地坐」,在地面上坐。第十二「但坐不卧」,这是佛门里面所讲的不倒单,休息的时候是坐,打坐,没有躺下来睡觉的。
  

「以斯苦行,扫除尘累,澄净身心。迦叶年老,不舍头陀。佛悯其衰,劝命休息。迦叶头陀如故」。到年老的时候,佛劝他不必修这样的苦行,可是迦叶依然不改,一生修苦行给同学们做好榜样,大家看到他都会提起精神,认真努力去修行。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八十九集)2010/7/26 檔名:02-039-0089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修行       净土法门)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