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未来理想的修学环境


   日期:2011/1/1 17: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前言】

  八三年我在旧金山讲经,场所是一家老人公寓。这是我第一次参观美国的老人公寓,看到之后非常欢喜。这次讲经时间不长,只有一星期,可是给我很大的启示。

  这个老人公寓是犹太人办的,办得非常好,里面大约住了三、四百个老人。每一个单位是一个小套房,有小客厅、厨房、阳台,合台湾大概有十五坪。有些是夫妻同住,单身的老人占多数。他们在老人公寓楼下设个托儿所,像幼稚园一样,招收不少的小朋友。每天早晨他们的父母就把小孩送到这儿念书,晚上接回去。以后我发现这些小朋友,很多都是这里面老人的亲属,这太理想了!他们能经常与儿女见面,小孙子、孙女每天都来陪他们玩。虽然时间很短,天天能看到,也非常的安慰。对于犹太人这种作法,我很赞叹。

  【老人公寓是佛法真正修行的道场】

  我觉得二十一世纪的佛教道场应该是这种形式,真正能帮助社会解决问题,也是佛法真正修行的道埸。因为时代不同了。过去中国农业时代,交通不发达,资讯不便捷,人民生活悠闲,农忙有一定的时期,农夫们秋收之后就没事了,所以休闲的时间很长。这一段时间到那里去?有些念佛、学佛的就到寺院,或者参禅、念佛,或者听经,所以寺院多半选择在这时期公开讲经,一般读书人可以到寺院里‘讨经单’。譬如这部经要讲两个月,他想要住两个月,寺院要安排床铺给他睡,也分配一点工作,帮忙打扫环境或是抄写、修补经书,甚至种菜、种田,不能在寺庙白住。过年是从腊八(十二月初八)开始,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这年假多长!那像现在工业时代,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一般年假只有五、六天。

  现在社会转变,这种机缘可以说没有了。寺院里纵然这样做,大家也没时间参与。现代的科技日新月异,工作繁忙生活紧张,若不认真学习,就跟不上科技时代,那有时间修心养性。因此将来的趋势,弘法利生的对象,绝对是退休的这些老人。他们退休之后,才能过清静悠闲的生活,学佛就太好了。退休之后,如果不学佛,没有一点精神的生活,住在老人院可怜!老人院虽然物质条件不缺乏,医疗的条件也很好,但精神痛苦。特别是在外国,自己的亲人一个月能来探望一次就不得了!所以,我们觉得老人晚年,真的是非常痛苦,精神忧郁,有如坐吃等死。此时我们能把佛法介绍给他,使他的生活能够进入另一个时空,那就完全不同。会让他的晚年过得最幸福美满,他会感觉到一生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是晚年。我们在老人公寓里面讲经就有这种效果。

  我想未来的道场不要建寺院庵堂,就建老人公寓、安老院、养老院,这就是我们弘法的道埸。这些老人大多数身体还相当健康,还不需要人照顾。老人公寓也可以举办一些活动,譬如每个月举办一次近距离的郊游,带老人们到处玩玩,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大自然,使心情开朗。同时能够讲解一些佛法,或者随时教导他们如何静坐、调心、调身、怎样念佛,这都是非常愉快幸福的生活。如果有体力,也有经济能力,每年可以举办一、两次环球旅游,让他们真正欢欢喜喜度晚年。我们常在外面看到一些观光旅游团,多半是外国的,全都是老人,由年轻人带队,这是真正老人的福利。所以佛教下个世纪应当走这个方向。

  【弥陀村-佛教未来的道场】

  一、弥陀村的基本公共设施

  ‘弥陀村’是八三年在旧金山老人公寓讲经得到的启示。当然道场建在郊外比在城市好,郊外是生活在大自然里,都市虽然有一些方便,可是这种公寓、高楼,每人一个小单位,像住在格子笼里,心情很难舒畅。四年前我到澳洲布里斯本,看到澳洲的老人中心,我非常赞叹、欢喜。每个老人都有一栋独立的小房子,那真像一个‘弥陀村’。小小的街道,街道里有小篷车,可坐五、六人,老人若走不动,随便一招手车就来。它也有医疗中心,有个很大的活动中心,这都是很值得我们参考学习的,在我们想像中会比他们做得更美满。

  我想这样一个道场,公共设施要有大型的建筑,我们都是修净土的,一定要有个念佛堂。念佛堂建圆形的,像北京的天坛,圆形表莲花;讲堂的建筑用方形的,方方正正,表方正的意思。另外,我们有图书馆,不必叫藏经楼。有丰富的库藏,让住里面喜欢读书、研究学术的老人,提供他们一个很好的修学环境。

  大的活动中心是共同的起居室,也可以请外面的学生团体或其他团体,来里面表演歌舞杂技,我们不必出去,每月举办一两次,都在活动中心里。我们办一个素食餐厅,对内包伙食,对外营业,道场就有安定的经济来源。正所谓‘身安则道隆’,身心不安,那有情绪修道念佛。又谓‘法錀未转食轮先’,我们基本的生活能解决,才有心修道。如果天天为衣食住行忧虑,还有什么情绪去修道?所以,这些问题都要预先解决。

  二、弥陀村的宿舍规划

  至于宿舍,在佛门里叫寮房,我们现在都称为宿舍。宿舍可以采取单独式的,一人一小栋,这方式也很好;但是土地面积要大,没有足够的土地就无法实行单独式的。像美国都市里的老人公寓,因为土地面积限制,只有向空中发展,所以他们盖四层、五层、六层,这是不得已的。如果有足够的土地,盖的小房子非常美、非常优雅,每户还有小院子、小街道,树木花草要多,有庭院池塘,真是赏心悦目,是晚年一个非常美好的环境。在这里面我们每天讲经说法、研究讨论、念佛共修。也利用高科技的设备,每个房间都有电视,如果他懒得出门,只要一打开电视,现场就在他面前。喜欢念佛,每个房间里都有小型扩音器,我们控制中心二十四小时播放佛号不停;只要把扩音器随时打开,就有佛号出来,就可以跟著念佛。外面树旁、亭子边也都安有小喇叭,整个环境里一片念佛声,喜欢散步的人,在散步时可以跟著念佛。小亭子里有闭路电视,在里面可以听经,所以要听经、要念佛都可以,不一定到现场。宿舍不必太大,一个人住,顶多是夫妻两个人住,要小而干净。里面设备希望能达到四星级馆套房的标准,这样每个人到那里都能生欢喜心。

  【学会是现代化的道埸】

  我们想找块地以这个理想好好的规划设计,建一个现代化的道场。道场的名称不必用寺院、庵堂,夏莲居老居士给我们取的名字很好,他用‘学会’。净土宗的用‘净宗学会’,学禅的用‘禅宗学会’,学天台的用‘天台学会’,每个宗派建一个道场,聚集志同道合的在一块共修,共度幸福美满的晚年。使我们这一生中,年轻时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出智慧与辛劳,晚年时能得到美满幸福的报酬,这样我们一生就没空过。

  道场建成后,我相信许多地方一定模仿这个模式,将来各地都有这种道场的建立,这比老人公寓、养老院好太多了,充满了生机,活活泼泼。而且在寒暑假期间,道场可以像台湾许多地方一样,举办夏令营、办佛学讲座,欢迎年轻人来参学。老年人能常看到年轻人,自己的衰老就会忘掉,有机会常跟年轻人接触,跟年轻人共同在一起生活,在一块研究讨论学术,讨论做人做事的道理。老年人经验毕竟比较丰富,可以将他过去的经历介绍、提供给年轻人作参考,确实能收到教学的效果,这样能够愉快度过他的一生。

  道场设施要现代化,对老人各方面我们都要妥善照顾。建设费用可有几种方式,一种是募集,另一种是计划做成后,由来共住的集资做。譬如全部工程共计多少费用,我在这里买一个单位,这个单位需要多少钱,我们按比例来分摊,以此做建筑基金也可以。再者,就是有善心、真正有财力的人大力资助。只要真正发心,这是桩好事,对养老来讲是最妥善的方式。

  在美国,私人建老人公寓政府有补助,如果我们肯发心,政府非常欢迎而且奖励,如果我们做得这么圆满,我相信会得到各个阶层人士的赞助。所以,在财源上我觉得不必担忧,问题就是我们要付出诚意,真心真意为一切退休老人服务。我们要本著真诚、清净、平等、大慈悲心,把佛法普度一切众生的事业做圆满。每天大家聚集在一起,把世缘放下。过去这大半辈子,在社会上即使有种种恩怨也不再放在心头,晚年一心向道。道场常办各种学术讲座,可将这些老年人的经验、智慧、常识,无条件的传授给下一代的年轻人,使他们更进步。而退休之后,自己有正确的方向与生活目标,觉得人生有意义、有价值,这在佛法里讲有真正归依处。

  【佛法讲求现代化与本土化】

  至于佛教以往的这些寺院、庵堂,那是古代教学的场所,有保存的价值,可以把它看作国家文物古迹保存。要保存一定要维修,要把它维护整修跟过去那个时代一模一样。若是唐代的,一定要恢唐朝形式。宋代的,也要恢复宋朝时代的面貌。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向日本人学习,他们对于古迹的保存真是不遗余力,叫人叹为观止,一片瓦也要做成从前的样子,从前用什么样的质料,现在还用什么质料来做。一根柱子朽了,它是什么样的木材,今天还选这种木材来换,使人不得不佩服。因此,古迹要保存,是纪念我们的远祖。今天时代不同,道场必须改变型态。佛法讲求的是现代化、本土化,如果离开现代化与本土化,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佛法能够传遍全世界,几千年还存在,就是这个崇高的理念。它在那个地方,就是以那个地方的众生为对象,以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意识形态来作基础。美好的,发扬光大;缺陷的,教导他们修正,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行为。这是佛陀的教育,佛陀美满的教学。

  【续佛慧命-培养弘法人才】

  好的教育总希望它能延续下去。佛经讲‘续佛慧命’,续佛慧命一定要靠后起的人才,所以培养人才是佛教教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怎样把佛教办好,也就是说,如何去培养佛教育里的师资?这些人不像学校的老师,学校的老师是以学生为教学的对象;佛门里培养的这些老师、法师,是以社会广大群众为对象。由此可知,这个教学比学校教学生要困难得多!要有真正认识佛教育、真正热心于佛教育的人,我们要集合这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认真修学。这修学的基础是奠定在现前社会的基础上,在现代人生活、工作及他们的愿望上,他们才欢喜接受,才觉得这个东西是迫切需要的。我们要在佛法广大经论中去找这一部分的教材,适合于现前时代的社会需要。世尊四十九年说的一切法是个宝库,他讲的东西太丰富了,真是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弘法的人,最要紧的就是善于运用这些材料,正如医生一样。世尊这些经藏宝库,就好像药店里储藏的药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大夫给病人处方不能将这些药物全拿来用,一定要对症下药,否则就把病人害死了。病人害的是什么病,他需要那几副药,我们在宝库里选择那些经论,专门对治他现前状况,才能收‘药到病除’的效果。所以,培养弘法人才,也就非常重要。

  【学院是培养弘法人才的场所】

  夏老说,大众修学的环境,名称用‘学会’,不用寺庙;培养弘法人才的用‘学院’,都是属于现代化的。‘净宗学会’是大家共同修学的生活环境,而‘净宗学院’是专门培养净宗弘法人才的场所。学院不必很大,人数也不必很多,我们要重质不重量。因为佛教育的师资,跟世间教育的师资不一样,困难很多。要真正发道心的人,也就是真正发舍己为人、不求名闻利养、不求任何报酬、完全牺牲奉献的心,有这种认知与理念,才能将这桩事做好。也就是说,如果没这个理念,经典展开对他来讲是非常困难。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的真实义很难懂,佛说难在我们自己本身有障碍。只要有这种障碍,就很难体会佛菩萨所说的意思。因为诸佛菩萨所说的一切教诲都是无私的,真正是大公无私。

  能有这样的人才,配合著真正有愿、有力量的护法,护持道场、护持教学,这桩事才能在世间做到圆满,才能真正利益社会广大群众。儒家崇高的希望‘老有所终’,就能真正圆满的实现,这是佛陀教育殊胜圆满的功德。但是要靠我们真正能够认识它、接受它,并将它发扬光大。‘学院’跟‘学会’的结合,这桩事情就做圆满。

  前面说过,无论那个宗派、法门,它所接引的对象必是病况一样或相似的同类众生,如此而形成一个道场。如果知见、兴趣不相同的,必须再从经教里选择另一部分教材,建立另外一个道场。这是中国隋唐时代十个宗派形成的道理,就是依大众的兴趣、爱好、生活环境以及所需的不同而产生。每个宗派都好,都是佛说的,都是正法。换句话说,终极的目标方向,绝对一致,只是达到目标的方法不一样、手段不相同而已。所以,佛在经上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纵然是法门不同,依据的经论不同,一样可以和睦相处,决没有争论。如果有争论就错了,就不如法。

  譬如一所大学,有许多学院、科系,学生选择的科系不相同,他们还是同一所学校的同学,依旧是共同生活,和睦相处。没有因所学的科系不同就发生冲突。诸位一定要清楚,佛法不同的宗派就是不同的科系,任何一个宗派都是佛说,都是帮助一切众生达到究竟圆满的目标。

  【结语】

  我们观察今天社会及整个世界的需要,想到未来理想修学环境应当是怎样的道场,就要预先筹划才能应付下个世纪。佛法怎样才能在世界上兴旺起来,能真正帮助世界,达到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幸福、家庭的美满、世界和平、互助共荣,佛教育才真正发挥它教化众生的目的。如果能看这桩事逐渐形成,达到美满,我们多开心!正是佛家所讲‘法喜充满’。希望每位同修都有这个概念,共同努力成就这桩伟大的事业,以佛法教化一切众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念佛       净土法门)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