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日期:2016/11/28 22: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这第三爻的象徵讲到,不能永恒不间断的保持自己的美德,不保持,可能是邪念出现,可能是禁不起诱惑,做出违反道德的行为,或者是一言一行错误、伤人了。『或承之羞』,可能就要蒙受羞辱。为什么?一个念头会招来福报,也会招来灾祸。

  我们看《德育古鉴》,曾经我们讲过的,李生,他要去进京赶考,结果那个客栈的老板刚好作梦,有人告诉他,「明天有一个今年的考上进士的读书人要到你的客栈来,你要好好招待他。」结果他听了以后很欢喜,「我今年终於可以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当天晚上睡觉起了个念头,「我考上功名就当大官,我那个太太长得又不怎么样,应该换一个太太」,起了这个念头。结果后来他去考试,这个老板又作了梦说,「这个读书人还没有考上就想要换掉自己的元配,这个念头太绝情了,削掉他的功名。」没考上。结果这个读书人李生又回到原来的客栈,那个老板把作的梦告诉他,他连住都不敢住了,觉得根本没有办法见人就走了。「或承之羞」,他起个念头,自己的德行守不住了,然后蒙受这样的羞辱,蒙受这样的灾祸,他福报没有了。

  包含《大学》里讲的,「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我们今天讲不符合道德的话出去,你伤到别人了,人家一定找机会又要报复回来,那一报复回来,我们不就又要遭祸、又要承受羞辱了吗?

  我们翻到四十一页,看到这八十八句讲到的,八十八句这段经文,我们复习一下,您看第二句,「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及於身。」你都没有恶言对人家相向,没有种这个恶因,就不会感人家恶言对你。然后「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我们没有做这些违反道德的事情,没有讲这些恶言恶语,自然就不会羞辱自己的身,甚至让父母都觉得丢脸,甚至还遭到别人来羞辱自己的父母,那就更没有做到为人子的本分,就忝为人子,觉得很羞愧。

  看到这里也让我们想到魏徵讲的一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一生他追求他的事业,一开始都很好,可是大家现在想一想,倒闭的公司有多少?他也很多曾经风光过,他守不住,他心一偏就不行了。所以《曲礼》一开始讲,「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这四句话。人真的有成就,福报现前了,这些念头就不好守了。不长傲慢、不长贪欲、不长自满,然后不沉溺在嗜欲玩乐当中,「富贵不能YIN」,才有办法。我们从企业界看,要长久保持不容易。所以俗话讲,「富不过三代」,现在不是了,现在富不过什么?一代,一代我看也太多了,现在富不过五年、十年,都保不住了。最后还是或承之羞,犯法了、倒闭了,甚至於父母都得上法院,因为用了父母的名字。

  企业界如此,我们看历代的皇帝,都有一开始创盛世,最后落个差一点亡国的命运。唐朝唐玄宗他最后还是或承之羞,因为宠爱杨贵妃,差点把自己大唐给断送掉了,可是他以前开「开元之治」。所以真的要「恒其德」,真的是大丈夫、大英雄。齐桓公也不简单,可是他最后还是忍不住用了三个佞臣,这些人陪他玩、陪他吃,最后他还是用了,死了一百多天都没人知道,尸虫流出去了才被发现。

  所以「进德修业」是终其一生彻始彻终的功夫,不能有一刻停留。我们俗话常讲,「盖棺论定」,还没有到最后,话都别讲太快,「我这个人不会怎样怎样的。」愈下功夫,愈深处的习气都会慢慢冒出来,得要下更大的功夫才行。真的要突破一个严重的习气,要「发勇猛心,立决定志」。大家边抄边随文入观。发勇猛心,发勇猛,传统文化都快断了,我得赶快进步提升,不能再蹉跎了,发勇猛心。师长讲,你真的发大心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你的功德不亚於尧舜禹汤,因为要断了。发勇猛心,立决定志,这生一定要成就。「不计成败,不顾生死」,不计成败就是不要在那里沮丧懊恼,「今天怎么又起这个念头?」赶快转成正念就对了。「我怎么又退步了?怎么又被考倒了?」不要计那些成败,念头多了赶紧转过来。不顾生死就是死都不怕,就怕念头不对。「宁肯碎骨粉身,终不忘失正念」,就是这个念头不能错,要到这种气概,下这种决心,始有跟经典慢慢相应的可能。

  俗话说,修身、修道非帝王将相所能为。他可能几十万大军,他能如入无人之境,毫不畏惧,可是你叫他把脾气改掉,他可能觉得比登天还难。所以他再怎么勇猛,有时候要对治习气的时候,他都不一定能下这个勇猛心跟决定志。所以真正的大英雄,佛门大雄宝殿的大英雄,真正能把习性完全放下,把分别执著完全放下,这是真正的大英雄。就像俗话讲的,「战胜别人一千次,不如战胜自己一次」。

  接著经文讲,『不恒其德,无所容也』,不能保持德行,永恒的保持德行,必然会退步,不进则退,你不能保持它,退到最后丧失操守,那就「无所容」,就无法立足於社会。所以「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就很遗憾。

  摘自:《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八十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德行)(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德行)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林克智居士:通向极乐之路 高德行证 净土宗师 学人楷模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积集德行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