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观音开库日再谈六祖大师的智慧


   日期:2016/11/30 11: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唐朝是中华文化最为鼎盛的时期,然而生于大唐盛世的六祖大师,从小接受的却是这样的教育——远离功名利禄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做个实实在在的人。在那个大家都追求功名利禄的时代,他家祖训要求子孙不当官、不读书、不经商,安心做个打柴人。

  所以六祖大师虽然示现为一个不识字的打柴人,但对他而言打柴就是在修行,他很早就在修行了,因此他一听《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能体悟大道,一闻百悟、一闻千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其心,把心中的垃圾全部都倒掉。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金刚经》里所讲的金刚,但是我们的这个金刚被垃圾埋没很久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还有太多的虚妄虚荣,这些假的负累埋葬了我们的金刚性。

  为什么在大唐盛世,恰恰是位一字不识的人体悟了这种大智慧?因为识字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智慧。六祖大师说:智慧跟文字没有关系,没有智慧,读经千遍万遍是被经转;若有智慧则能转经;若能转经即同如来。六祖大师拨乱反正,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让我们了悟佛法的大智慧。佛法大智慧虽朴素,却具有真理的普遍性,无处不现,所以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这次广东行恰逢广东地区传统的观音开库日,西樵山人山人海,都是去跟观音菩萨借钱的。众生不明白,钱财有得就有失,有来就有去;心无挂碍了,什么都是自己的;如果有挂碍,连你买来的东西都不是自己的。

  你以为自己花钱买的房子就是你的?你银行按揭还不上,马上银行就来跟你打官司,查封房产。就算你在里面住着,一口气不来,家里人也马上把你给抬出去了。

  世上最珍贵的东西,像空气、阳光、蓝天、友情和回忆,往往都是免费的,免费并不意味着廉价,恰恰因这些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

  虽说人们都是衣、食、住、行地生活着,但觉悟了无挂碍了,就是君子坦荡荡,否则就是小人常戚戚。小人钱再多也常戚戚,钱多放银行利息太少,买股票又怕套牢,买期货怕跌,投资实业怕亏,没钱苦,有钱更苦。

  那人生的苦是因为有钱没钱、钱多钱少的吗?不是的,是因为不知道当下“我”是谁?不知道自己为何物?不知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六祖大师隐迹猎人队伍十五年之后,来到广东法性寺(即现在的光孝寺),正逢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法会还没开始,一阵风过,幡随风飘动,幡下的铜坠相互碰击发出叮铛之声。闻者有人说是风动,有人说是幡动,一时争论不止。这时六祖大师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见境心动,你就人随境转,从而落入生灭的境界。

  哪怕你现在是腰缠万贯、世界首富的亿万富翁,如果你的心是漂泊的,随境而转的,你也做不了自己的主人,股票涨了,你的心跳也高了;股票跌了,你的心跳也跌了。

  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无名碑上,刻了这么一段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曾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自己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于是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自己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这世界也因为我阳光的心态而充满了光明。

  年轻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看到这段墓志铭后深受启发,及至后来服刑二十七年,历经人生磨难,却始终精神屹立不倒。所以,要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如如不动方寸不乱,拥有自己,才能拥有全世界。

  ——摘自2015年3月17日传喜法师

  广州光孝寺六祖大师剃度出家瘗发塔下的开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传喜法师       智慧)(五明学佛网:传喜法师       智慧)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