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六祖是谁?


   日期:2016/12/3 16: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电影《六祖传灯》的拍摄已经提上日程,本月将在京举办项目启动新闻发布会。

  电影讲述了禅宗一代宗师六祖的故事,脍炙人口且振奋人心。唐高宗年间,尚未开化的岭南蛮夷之地,一个小镇青年天性颖悟,不识文字却识佛缘真谛,于是毅然北上千里求法,一个人的传奇就此展开。从一介踏碓僧到一代宗师,他孜孜以求,终得彻悟解脱,以大智慧大慈悲传灯济世,成就中国文化史上一段至为壮阔厚重的永生旅程。

  六祖由谁扮演?留个悬念,新闻发布会见!六祖是谁?对今天许多了解佛教的人说来说,这不是个问题,六祖就是惠能大师。但是,如果上溯时空长河,与六祖同行,回到当时的情境再看,“六祖是谁”却是个很悬的问题。

  自公元670年代得五祖亲传衣钵至713年圆寂,终其一生,乃至圆寂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当时的许多人看来,“六祖”这一尊号并不属于惠能。它属于一个名为神秀的大师。这位神秀大师也并非等闲之辈,正是惠能的师兄。两师兄弟同出五祖弘忍大师门下。“南能北秀”里所包含的现实是禅宗分为南、北二宗,南宗以惠能为宗师,北宗则以神秀为宗师。

  一禅两宗,那么问题来了,谁是正宗,谁是六祖?这场因缘纠葛,千百年后的今天已经尘埃落定,当时初创却是旗帜飘扬。

  北宗是正宗,神秀是六祖

  从现在看到的资料来看,神秀在世时并没有以六祖自命之意,神秀之所以被尊为六祖实是门下弟子出于“我爱我师”并且“更爱真理”的弘法之举,这种尊师重道的执念被刻入了碑碣。

  临终诲门人说︰“吾受托先师,传兹密印。远自达摩菩萨导于可,可进于璨,璨钟于信,信传于忍,忍授于大通,大通贻于吾,今七叶矣。”

  ——李邕《大照禅师碑》

  大照禅师即普寂禅师,出神秀门下,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神秀圆寂后成为一门领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普寂在遗嘱里为了加强来者的使命感,详细地道出了禅宗谱系:

  值得注意的是,碑文中涉及到的人名(如“可”“璨”等)多用简写,这符合当时行文习惯,而惟神秀则称“大通”,这固然是出于言者(普寂)为尊者讳的考虑,但是却也不单纯是这个原因,还有另外的原因——“大通”是“大通禅师”的简写,古代中央王朝有为在世时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逝者赐谥号的制度,“大通”就是唐中宗赐给神秀的谥号。至于“大照禅师”,是的,你没猜错,也是谥号,是唐玄宗赐给普寂禅师的谥号。师徒二人连获唐王朝中央恩赐的谥号,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神秀一门在当时的影响力。

  实际上,北方是唐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主导了北方就可以顺势主导全国。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崇佛的武则天迎神秀入洛阳供奉,此后神秀一门居高声远,渐成禅宗界乃至佛教界的强势力量。禅宗自神秀起,一改山居隐修的传统,积极入世乃至入市,与唐王朝中央进行宗教与政治方面的合作,而这些积极举动收获颇丰,确立了北宗在禅宗界的绝对优势,而宗师普寂的遗嘱自然也是僧俗两界的共识。然而南方有人不同意,并且这些不同意的人北上了。

  南宗是正宗,惠能是六祖

  这些人里有一个就是神会大师,惠能的指定继承人,而此时已是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上距其师惠能圆寂已近20年。神会之北上在一定程度上是继承了师傅的遗愿,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师傅的遗愿。

  惠能在世的时候并非没有北上的机会。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唐中宗派人去曹溪(今广东韶关市境内,惠能驻锡地)请他入京。他推掉了,理由是“久处山林,年迈风疾”。“久处山林”和“年迈”都是真的,“风疾”却不那么真,也不必较真,和今天一样,托病不出就是委婉而没有余地的拒绝。惠能和师兄神秀不一样,神秀传教重心在名都大邑,惠能则性乐山水,虽不排斥都邑市廛,但更喜欢在深山参研佛法,十分注意和世俗纷扰尤其是政治保持相当距离。

  惠能无意北上弘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惠能不重视弘法。相反,惠能在韶州曹溪广收弟子,弟子学成出师后即遵师命“各为一方师”,如行思居江西青原山,怀让居湖南衡山,玄觉居浙江永嘉,南宗的影响力跨过了南岭直抵长江流域。神会作为惠能指定的接班人,也没有安坐韶州,而是北上弘法,并且比他的师兄们走得更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在惠能圆寂后的第七个年头,神会得到唐王朝中央的允许,驻锡南阳龙兴寺。这次南宗跨过了长江,到了南北分界处。这时神会已颇有声望,南阳太守王弼和诗人王维等都曾来向他问法。

  神会北进的弘法之路没有止于南阳。神会北归之际,正值北宗极盛之时,不只北方,南方的僧众也往往心向北宗,而南北两宗的禅法自南能北秀分立以来经50年的发展已经越发不同。于是他提出南宗顿教优于北宗渐教的说法,并且在布道中广言达摩禅的真髓存于南宗的顿教,南宗才是禅宗正统。

  很快,这些声音传到了北宗那里。素来以“光大禅宗”为一生使命的北宗觉得有必要辩一辩了:南岭以北的北方向来认北宗为正宗,“非主流”的南宗一直保持沉默,北宗也大度地从不以大压小,给了南宗足够的生存空间,两方和谐相处,为佛教的多元化发展做贡献,挺好,怎么现在突然起了优劣之论?必须辩。

  此时的北宗领袖正是普寂。普寂年高持重,沉吟不决,门下一个叫崇远的法师则毅然出列。崇远是当时北宗内部最有名的学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六祖       修行)(五明学佛网:六祖       修行)  

 吴润江上师:六祖坛经讲义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