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2016年莲师法会噶当教言讲解(一)


   日期:2016/12/3 18: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6年12月1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是朗措玛寺大圆满实修中心举办的,本年度“莲师法会”的第一天,我在这里给大家传讲噶当教言。

  噶当派分为旧派和新派,本次传讲旧噶当派的一些教言。阿底峡尊者及其众弟子的修行境界非同寻常,教言内容均来自于彼此交流过程中的对话,句句都是窍诀。此文对我个人的影响力非常大,加持力也非常大。我尽量分享给大家。

  虽然在之前,相关内容都讲过,但是我想再次传讲这些教言。无可辩驳的是,教言的内容具备大德高僧们的加持。作为一名修行人,我们应该不间断地反复串习这些内容,才会在相续中产生这些功德。这些道理在口头上讲都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非常难,所以要不断地、反复地串习,是很重要的。

  希望大家不要因以前曾经学过类似的内容而有轻视之心,觉得再学没有意义。佛法中的每句佛理、教言,无论在何时听闻都要心怀恭敬,应该断除厌烦之心,这样,我们的相续才有望产生所求的功德。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这段噶当教言,出自阿底峡尊者针对拉拉嘛香切沃等信众所传讲的内容。藏传佛教分为前弘期、后弘期、再弘期三个阶段。相关内容于今年讲授《亲友书》时简略涉及过。在郎达玛国王灭佛后的时代,藏地基本上没有佛法。当时,拉拉嘛香切沃立志在藏区复兴佛教。随后,进入后弘期时代,拉拉嘛香切沃及身边的信众恭请阿底峡尊者到藏地弘法。

  阿底峡尊者初到藏地之时,曾经于阿里居住了两年,期间给以拉拉嘛香切沃为主的僧众传讲了不计其数的佛法。两年后,尊者打算离开藏区返回印度,临行时拉拉嘛香切沃再次向尊者祈请,希望继续传讲教言,被尊者拒绝了。尊者的意思是:两年中给大家讲了很多佛法,已经足够了,若讲太多,恐怕大家无法消化。但拉拉嘛香切沃非常虔诚地再次祈请。

  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学佛态度。一直以来,我们为什么总是得不到佛法的功德和利益?因为没有希求正法的强烈之心。也许有些人有一点,但不够强烈;更有甚者听一两天就厌倦了,学一两天就觉得累了或没意思了。闻法修法要持之以恒,不能有厌烦心。

  佛法是甘露,甘露能滋润、净化我们的相续。滋润、净化意指:佛法是对治烦恼、对治不良习气的方法,能让我们的心地得以清净,能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安宁。甘露是一个形容词,形容它能对治烦恼、对治不良习气,能解决我们心灵上所有的问题。

  若你真正得到了佛法,对佛法生起了信心,它永远都是宝,永远都是新鲜的,不会有过期之时,所以对它不能产生厌烦心。真正得到了法益之人越听越来劲,越修越来劲——越听越爱听,越修越有信心。这种状态才是正确的。如果越听越不想听,越修越没信心,这种状态是错误的。

  有些人刚开始学修信心很足,没过几年就退失道心、退失信心了,这是很危险的。

  阿底峡尊者所传讲的教言共有四十多条,今天我们先讲六条。虽然阿底峡尊者讲的这些都是基本的佛理,但是对学佛修行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窍诀,所以大家一定要用心谛听,一定要牢记在心。

  第一,未获菩提之前,需要善知识,所以要依止上师。第一条讲的是依止上师、善知识,这点非常重要。佛在经中讲过,无有上师无有佛,贤劫千佛以师而生。如果没有上师、善知识,就不会有佛的出现。贤劫千佛以及所有的佛,都是依止上师、善知识,精进学修佛法而获得成就的。现在有很多人,不依止上师,也不依止善知识,而是自己自学。

  虽然世间有“自学成才”的说法。但是世间的学问,若是没有老师的指导,没有师父的诀窍,也很难学深悟透,当然,也有极少数人可能自学成才。如果仅仅是研究或了解一下,也许不需要依止上师、善知识,但是如果真想获得佛法里讲的功德,想真正学佛修行,不靠上师、善知识,是无法成就的。因为很多佛法里讲的功德利益,都要靠上师、善知识的加持与窍诀。

  凡是真正想获得佛法功德者,凡是真心实意学佛修行之人,绝不可不依止上师善知识。因为佛法讲的所有功德利益,要完全依靠上师的加持、善知识的窍诀才能获得。倘若没有这些加持和窍诀,很难真正领悟,更难以获得真正的成就。因此,学佛之初,首要之务在于依止上师善知识。

  依止上师、善知识之前,首先要留心观察。曾经,密勒日巴尊者讲过:弟子不观察上师如喝毒药,上师不观察弟子如跳悬崖。依止上师善知识是有次第的。若是盲目依止了邪师,将会非常危险。

  印度曾有一个人叫指鬘王,在没有遇到佛陀之前,依止了一位师父,这位师父教他杀人,指鬘王依教奉行,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他为什么要杀人?原因是遇到了邪师,是邪师让他做的这些恶事。

  我在讲《亲友书》的时候曾谈过,无论为了谁,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绝不能造恶业。如果若造了恶业,恶果将由自己承受,谁也无法替代。或许也有人说:“没事儿,你造了种业,我可以替你承担过失……”这绝无可能。谁造谁受,不造不受。你不造业,不可能会感受果报;若是造业了,一定会感受此果报。所以不能依止邪师,无论为了谁,也不能造恶业。

  还有一种是不具功德的上师,这样所谓的上师,即使依止了也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不可依止邪师,而要依止具德的上师。

  依止上师时,首先要观察。我们无法了解他的相续,也不可能知道他的境界。但在小乘和大乘的教法里,都记载着善知识的标准。首先,要了解上师善知识的法相,然后以此为参照,来衡量、观察他。以受别解脱戒为例,首先要观察上师;受菩萨戒,也要观察上师;受密乘戒,更要观察上师。观察上师善知识的标准在经典和论典里都有说明。我在讲解《赞戒论》的时候,曾经给大家简单讲过。因此,应以这些标准来衡量、依止具德的上师。

  依止上师也要如理如法。有的人虽然依止了一位具德的上师,但自己不学修佛法,一切都依靠上师。这样能成就吗?不能!

  伟大的佛陀讲过:我只能给你指出解脱之路,能不能解脱靠你自己。同样,具德的上师只能给你指出解脱之路,能不能解脱也要靠你自己。谁都没有能力直接帮让你解脱,即使即便是伟大的佛陀也无此能力,其它人就更不用说了。

  然而,有些人妄说大话,比佛还厉害:“你有信心就行,不用学修,到时候我来接你,把你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纯属欺人之语,绝不能轻信。

  一定要学修,这非常重要。依止上师,第一步要聆听上师的教言,并且遵照上师的要求修持佛法。若能这样做,一位具德的上师,定会为你安排好一切。你若有不明白的道理,他会给为你讲解,令你茅塞顿开;当你相续成熟的时候,他会给赐予你灌顶加持,令你的相续得以清净,然后会及时传授你窍诀。

  现在有些人四处拜师求窍诀,如果相续不成熟,即使上师给你窍诀,你也无法明白。一位具德的上师,在你需要窍诀的时候,一定会给你窍诀的,所以无需担心诸如此类的事情。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人虽然依止了具德的上师,但是却无机会亲近他,此种情况也属于非理。也许你有信心,能得到一些加持。但若是不长期亲近上师善知识,不可能有任何成就,也无法领会真正的佛理,所以,亲近上师善知识极其重要。

  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跟以前大不一样,通过网络随时可以亲近上师,聆听上师的教言。

  以前,真正要依止上师,想获得上师的窍诀非常难。即使是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上师跟前,上师也不可能直接传授你窍诀,而要在上师身边追随十年或二十年,最后才能得到窍诀。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科技发达了,通过互联网,随时都可以亲近上师,随时都可以得到窍诀,这是科技带给我们的便捷,因此,大家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机缘。

  虽然现在得法很容易,亲近善知识也很容易,但是很多人并不珍惜。很多人不闻法,也不亲近上师善知识,这都是错误的。若是真想学佛修行,真想解脱成佛,是不能犯这种错误的。而是要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师善知识。尤其是刚开始学修的时候,最好依止一位上师、善知识,一心一意地学修,这样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这时你没有辨别能力,如果依止的上师善知识多了,他们给你传授的教法和仪轨都会不一样。这时,你心里肯定会很矛盾,也会动摇信心。所以最好是踏踏实实地依止一位具德的上师善知识,然后一心一意、脚踏实地地学修,这样会更如法,更利于学修。

  当然,并不是说不可以亲近其他的上师或善知识,但专心跟从一位上师,会好一些。这是依止上师善知识的方法,也可以说是阿底峡尊者给大家讲授的依止上师善知识的重要性。我们要学习这个教言,首先要如理如法地依止具德的上师善知识。

  第二,在未证悟实相之前需要闻思。我们要长期聆听上师的教言,不是听一两遍就可以了,而是要反复地聆听。

  现在有这种现象:不闻思而修持。有些人没有闻思,就开始修持仪轨或本尊;还有些人只限于打座,说是参禅。这都是没有闻思而修持,是不如法的。若是没有足够的闻思,不懂得佛理,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等,不可能修成本尊,也不可能获得本尊的加持。若是觉得自己得到了本尊的加持,修成了本尊,那也许不是本尊的加持,可能是着魔了,这是很危险的。

  还有很多人直接打座,以为自然安住就可以了。你怎么安住啊?往哪里安住啊?也许你会说“没有事,这点上师会告诉我的……”若是相续没有成熟,即使上师告诉了你,你也不会明白。也许你会很有信心:“上师会给我加持的……”即使上师给你加持,若是你没有具足的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加持。也许你会想:“我对上师、善知识非常有信心……”但你的信心是从哪里来的?也许你的信心是一种迷信,这样的信心很容易动摇,这不叫坚定的信心,也不能说是具足的信心。若是没有具足的信心,不可能获得加持,即使善知识给你窍诀,你也不可能明白。所以说,直接打座、安住,是很危险的。有足够的闻思修,才能获得成就。

  虽然现在是末法时期,但是如果我们按照传承要求精进地学修,一定能获得即身成佛的成就,这是不可思议的。但不是谁都有这样的根基和福报,也不是谁都能遇到大乘佛法,更不是谁都能遇到光明大圆满法,所以大家应该懂得珍惜。闻思修很重要,缺一不可。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已获暇满大舟时,为自他度轮回海。日日夜夜不懈怠,闻思修持佛子行”。

  第三,仅仅了知佛法也不能成佛,所以了知后要精进修行。此问题刚才也提到了,很多道理大家都明白。表面上看也很精进,但却没有如理如法的修行,没有得到真正佛法的加持,没有真正得到佛法里讲的功德和利益。这也是我经常强调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是佛法没有融入相续。我们要把佛法当镜子照自己,把佛法当妙药治疗自己的心病。只有把佛法当镜子照自己,才能找出毛病来,才能照出自己的本面。

  我们一定要把佛法当妙药治疗自己的心病。因为我们的心病非常严重,贪嗔痴等烦恼一直束缚着我们的心,我们有很多不良的习气染污着自己的心,这都是心病。

  为什么我们感到苦?为什么在六道中不停地轮回流转?就是因为我们有心病,由于心灵不正常而感受各种痛苦,使得身心不得自在,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只有把佛法当妙药来治疗自己的心病,才能将这些不良的习气和烦恼都断掉。所以,只有佛法中的智慧才有这个能力,其他的方法都没有这个能力。你有再多的钱,再大的权力,既没有办法改变你的不良习气,也没有办法断除你内心的烦恼。所以断烦恼、改习气要靠佛法,这叫法融入相续。

  学佛不能滋生贪嗔痴等病症,一定要用佛法衡量自己,改正自己,这样才会受益,才会得到真实的功德和利益。如果没有实实在在地修行,没有将佛法融入相续,没有将修行融入生活,就成了表面上的行持。所以我们要用修行改变生活,把生活变成修行。如果能以出离心、菩提心、清净心、开放心、真诚心抛弃自私自利,面对生活,面对工作,这样为人处世,那就非比寻常了。你就有了足够的能量,可以感化整个世界。这就是将修行融入生活,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变成修行。、

  我以前多次给大家讲过,如何把睡觉变成修行,把吃饭变成修行,包括走路等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变成修行,我们要这样把修行融入生活。如果修行是修行,生活是生活,修行和生活脱节了,是不会成就的。其实,修行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修行,把佛法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这点很重要。将佛法融入相续,将修行融入生活,我们的心相续就变成了佛法,就变成了智慧。

  我们的生活变成了修行,变成了利益众生的一种事业,成为传播智慧的平台,这样当下就能成就。我们自己也可以解脱烦恼和痛苦。如果没有将法融入相续,修行没有融入生活,佛法和相续脱节,修行和生活脱节,最后的结果就是变成佛教油子,这是最可怕的。佛经里讲:佛法没有度不了的众生,但是佛教油子难以用佛法度化。

  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人,懂得很多,也做很多好事,但是相续没有改变,生活没有改变。相续越来越不清净,傲慢心、嫉妒心等烦恼与日俱增,生活也越来越糟糕,更谈不上幸福美满,这就是佛教油子。

  大家一定要注意,多学少学都可以,但是不能让自己成为佛教油子。所学到的智慧一定要运用到生活中,这一点很重要。

  第四,为了远离损害心的环境,应该安住于增上善根的地方。虽然起初有点信心,但自从跟某些人在一起混,信心就退失了。起初还有点正见,自从与某些人相处的时间长了,正知正见也没有了,这样很不好。所以我们平时尽量远离不利于学佛的人与环境。

  我们在讲暇满难得时也强调过,对于不信佛或对佛法有偏见的人;对于以杀生为善的人,对于以某些恶事为善的人等都要远离。

  还有一些地区,将恶事当善事,将坏事当好事。我们要有正知正见,尽量远离不利学佛的环境,尽量远离恶友。有些人刚开始很有信心,慢慢就退失信心了;刚开始很善良,跟一些人在一起时间长了,慢慢就不善良了;刚开始很精进,跟某些人混在一起之后,慢慢就不再精进了。

  《佛子行三十七颂》里讲:“交往恶人增三毒,失坏闻思修事业,令成无有慈悲者,远离恶友佛子行。”意思是说:跟有的人在一起,会增长贪心、嗔心与愚痴,从而毁坏自己的闻思修行,最终让自己变成没有慈悲之人。这就是恶友,要尽量远离这样的人。在能选择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选择对学佛有利的环境,交往对修行有利的人,并且经常跟他们交流。因为刚开始学修时,定力不够,会受外在的影响,容易随波逐流。所以,要尽量亲近善友、依止寂静处,这点很重要。

  然而,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作为密乘弟子,应该有一些窍诀和能力,不能总是逃避,应该把一些嘈杂的环境变成寂静处,对一些恶友,比如说不信佛,尤其是对佛法有偏见的人,要努力去感化他们,把他们变成善友,应该具备这种能力,这点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就不用特意远离环境、远离他人,也不应该远离,而是去影响他们,还不能让他们影响自己。

  第五,修行未稳固之前,会受嘈杂外境的影响,所以要依止寂静处。什么叫寂静处?增上善念,对修行有利,有上师、有同修的地方。有些地方自然能增上善念,有很多助缘。

  现在通过互联网,可以到我们的网络共修讲堂,聆听上师善知识的教导,可以跟同修交流,十分方便。这次法会举办期间,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有很多人参加,讲堂有时已经达到了上千人,还有一个家庭,一个小组等,成员是一起共修的。

  我们应该利用互联网,多听闻开示,跟同修道友一起共修。实修中心的僧团,主要是女众,带领大家修法,每天四座,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大家一定要珍惜。

  我们现在只要上网就能亲近上师,可以跟同修共修,很方便的,这也是我们的福报,若是懂得珍惜,真的就是福报。有些人上网的目的,并非进大圆满共修讲堂,而是乱逛网站,这里玩一玩,那里玩一玩,这都是不如法的。因为在网络上散乱,心很容易受影响,信心很容易动摇,所以不要这样。我们在网络上闻法、修法也能得到同样的功德和利益。相反,若是进入一些不好的网站或房间,跟他们一起做一些不好的事情,你的相续会被染污,内心的烦恼和不善的念头会增长,这都是不好的,所以要尽量杜绝。

  第六,应当远离令自己增长烦恼的恶友,亲近使自己增上善根的善友。我们的僧团很清净,我们的同修很精进,要尽量跟他们一起学修。我们现在有小组、中组和大组,都有自己的学修圈子,有自己的学修内容,不要四处乱跑,不要盲修瞎练,精进学修,一定能成就。

  根基好,对大圆满有信心,能精进学修的人,可以即身成佛;若是修藏传净土法,最起码临终时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愿力,有上师如意宝的愿力。

  我们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最有优势的。上师如意宝曾经授记过,凡是跟他结缘,跟他学修的人,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师如意宝在西方极乐世界等着我们跟他相聚呢。对此,大家要有信心,修藏传净土法,临终的时候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时就可以和阿弥陀佛、上师如意宝相聚了。大家不要怀疑,一定能成功,但问题的关键是,一定要恒时精进学修。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       善知识)(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       善知识)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真实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善知识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四非善知识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谁是善知识 

 怎样亲近善知识 四、依师乃为学法,恒常修信念恩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三、了知知识德相,如理寻访明师 

 怎样亲近善知识 二、认识依师胜利,亲近善友知识 

 怎样亲近善知识 一、认清世间过患,远离恶友恶法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二、禅的正见研习与参学 如何参学善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关于善知识 

 仁清法师:怎样鉴别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