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博士:为什么孩子要学《弟子规》


   日期:2011/1/5 11: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首先我们来看为什么孩子要学,《易经》上有句话说“蒙以养正,圣功也”,蒙是讲童蒙,童蒙养正就是在小孩的时候就要给他很好的良善的教育,能让他奠定德行的根基,这种教育是圣人功业。为什么?因为祖国的未来就在孩子的手里,如果孩子没有德行,纵然他有科学知识,他将来必定也会形成让社会混乱的一种力量,他愈有科学知识而没有品行是愈危险。所以在学校里都流传着一句话,说孩子如果是有才无德那是危险品、是毒品,我们要培养的是有德有才的是真正的好孩子。现在的社会普遍都强调功利、强调竞争,都以利做为行为的准则,如果这件事情是有利的,大家就趋之若鹜,大家就去做,如果没利的,大家都不愿意干,久而久之,在利面前人们就会忘记了道义。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犯了个错误,那是什么?我小时候很喜欢集邮,很爱邮票,邻居家的小孩刚好他也很爱集邮,所以我们两个小孩就成为朋友。当我看到邻居家小孩的邮票都很珍贵,都很漂亮,心里就起了贪念,就想方法怎么样把对方的邮票骗到手。我的年龄比邻居的孩子要大一些,也有些口才,所以邻居的孩子都很听我的话,我就拿着自己那些普通的邮票跟这个邻居家的小孩开始跟他招摇撞骗,说我这个邮票多么的珍贵,你那个邮票其实也并没有那样珍贵,也是很普通的,你如果愿意换,我可以跟你换。结果就这样子,把邻居家的孩子的邮票都骗到我这个集邮本上,我的普通邮票都给了他。结果大概过了一、二个礼拜,有一天邻居家孩子的父母就找到我们家来,因为这个邻居家的小孩可能有一次把邮票摊给他父母看,父母看到之后大吃一惊,为什么珍贵的邮票都不见了,换成是普通邮票?一问之下,就把我这个骗局给问穿了,找到我的父母。我记得当时我的母亲看到我这样的一种行径,心里面非常沉重,她二话不说,就把我所有的骗来的邮票还给了邻居,而且那些普通邮票也都不要了。当邻居父母走了以后,母亲就很严肃的,用一种很平淡但是又含着很严厉的口吻对我说:“茂森,如果你要再发生这样的情形,我就要把你的这些邮票统统烧掉,因为我不想让你为了邮票而道德质量堕落。”虽然母亲只是简简单单一、二句话,可是自己就觉得非常的羞愧,真正是《弟子规》所讲的“德有伤,贻亲羞”。我还算是有个优点,听父母的话,“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于是就向父母保证,今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做人要做得正直。这是我在小学时候发生的情况。

    自从那次父母给我的教训以后,我再也不敢用这种欺骗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弟子规》上讲“过能改,归于无”,所以父母有这样的一种教育的意识,可以帮助孩子不要走歪路。如果说我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会纵容、包庇自己的孩子的话,你想想,今天我哪里可以坐在这里跟大家大谈《弟子规》?我一定是一个道德堕落的人。这种情况都是在孩子萌发出微小的不正的念头的时候就应该帮助孩子去杜绝它。如果纵容、包庇,没有好好正确的引导孩子,将来可能会酿成人生的悲剧,为什么?因为在孩子心目中,假如他只有利而没有义,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我们曾经看到有一则新闻报导,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为了获得一个手机,家里穷,没有钱买手机,为了获得手机,竟然把他的父亲和母亲双双都毒死。为什么要毒死父母?因为毒死父母之后才有一笔人寿保险金,他想用这笔人寿保险金去买手机。这些都是令人发指而又真实的案子,追究根源,都在于从小失掉了伦理道德的教育。一个家庭没有教育,家庭会堕落;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伦理道德教育,这个社会必定是混乱。所以我们希望社会和谐、世界和谐,用什么方法能够达到?用我们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便是最好的方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根源在于人心,人心都能够向善,都能够遵循伦理道德,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不就是太平盛世吗?而要转化人心就要靠教育。

    中国古代的经典,像《礼记.学记》这篇文章就讲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对国家来说重要,对世界来讲也是重要,特别是在利与义面前,一定要懂得分判清楚,如果脚跟稍微不稳就容易堕落。我们看到美国MORGAN STANLEY著名的投资银行一位华裔的女副总裁,这位女副总裁的工资是相当丰厚,可是就在前些日子被发现原来她暗中用公司的内幕消息来进行交易,跟她的丈夫、跟她的家人连手进行内幕交易,这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这个女副总裁是高级知识分子,也是个颇具资历的高级公司领导,没有理由干出这种违法的事情,所以法庭对她判处了十八个月的监禁,给她罚款非常重,公司也把她开除。你看一夜之间就搞到身败名裂,就搞到倾家荡产,归根结柢还是没有深厚的伦理道德根基,这是古人讲的没有读圣贤书之过。所以在利益和道义之间,这种黑白分判的时候,她不能够站稳脚跟,为了贪取一时的财利,牺牲自己的品德,牺牲品德的结果便是身败名裂。

    所以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财富,一个君子绝对不会用贪取的手法来赚取钱财,他会安分守命,这是有德君子之所为。《大学》上讲“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财富就像一棵树的枝条花叶,看起来是很不错,很美,但是它的根是要扎在土地里扎得深,这个树木的枝条花叶才能得以长久,那个根是什么?是德。所以德是根本,有德的人他自然就有财,无德的人如果有财,反而很快就变得家破人亡,倾家荡产。所以孩子从小就要给他培植这种道德的理念,而道德的根本是什么?道德的根本是孝道。《孝经》上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顺父母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的圣贤教育都从教孝开始教起。而《弟子规》可以说从头到尾就是教一个孝字,孝是根基,一个人懂得孝,他的德就开展了,他的人生态度就能转变,幸福就随之而来。在教《弟子规》这方面的工作,中国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的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做得非常好。他们两年来就用《弟子规》来教化汤池镇的四万八千居民,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民风大大的改善,人们有礼了,孩子懂得孝顺父母,夫妇和顺了,犯罪率大大减少,离婚率也大大的减少,这是两年我们就看到《弟子规》教学的这种效果。而他们讲《弟子规》最重要的是从孝道下手。

    汤池镇第二中学有一位初一女学生,这位同学她的性格是很内向、很孤僻,脾气也不是很好,跟她的母亲常常都会吵架,跟同学也没有办法和睦。现在这样的孩子多不多?也真不少。常常找母亲的毛病,每次跟她母亲吵一架,她心里也很痛苦,自己暗地里在那儿哭。所以没有一个道德理念在心里,自己也苦,家人也苦,同学也苦。后来有一天这位女学生听说在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有《弟子规》的课,在教室里听了一堂《弟子规》的课以后,这堂课正好是教孝道,听了之后她就明白,她自己认识到自己错误,知道妈妈原来是爱我的,我对妈妈这种无理的态度是不对的。自己为什么会这么苦恼?因为《弟子规》上没做到,所以自己会这么苦恼。《弟子规》上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自己没做到,反而会埋怨父母,这是自己不对。哪怕是父母真正有过失,《弟子规》上教,“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父母有过失,犯了错误,我们要劝谏父母,态度都要“怡吾色,柔吾声”,用温和的脸色、用那种柔软的声音来劝导。父母有过都要这样子,何况是父母平时没过,我自己在耍小脾气,还大哭大闹,这叫做无理取闹。

    这个女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忏悔,怎么忏悔?“过能改,归于无”,她首先想到要回家为她父母做一餐饭,平时都是母亲做饭,自己都没有看到母亲的辛劳,所以她就下了决心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向父母忏悔。当她回到家里,她买了些青菜,做好了一顿饭,等她的父母下班回来。她母亲回来,这个女孩子就在门口守候,母亲刚进到房间,她就在门口向母亲深深鞠了个九十度的躬,然后跟母亲说:“妈妈,您辛苦了!”妈妈听到自己的女儿这么一句话,又向她深深鞠了个躬,心里有点七上八下,为什么?原来从来没有看到过女儿是这个样子的,女儿今天是怎么回事?又看到这个女儿拉着妈妈的手,跟妈妈说:“妈妈,请妳闭上眼睛,我拉着妳走,我让妳看一样东西。”这个母亲就露出了一丝微笑,女儿要跟我玩什么游戏,就很欣慰的闭上了眼睛,女儿就拉着她妈妈走到了饭厅,然后这时候请母亲睁开眼睛。当这位母亲一睁开眼睛,看到满桌子的饭菜已经准备好了,泪水就已经快要掉下来,当孩子要吃饭的时候很习惯的就先拿起筷子来夹菜,可是刚准备夹的时候,突然想到,昨天我听《弟子规》讲,“长者先,幼者后”,这个筷子马上夹起了菜就放到妈妈的碗里,让妈妈先吃,所以这顿饭下来母亲都是含着泪。

    等吃完饭,这个女同学把碗筷都收拾干净,然后又端着温泉水,因为汤池有温泉,当地的居民都很喜欢打温泉水来泡脚,这个女同学就端着一盆温泉水为她母亲洗脚。这个时候她母亲就不断的流眼泪,非常的感动。这个孩子这时候心里面也非常的感动,抱着她母亲就痛哭起来,就向妈妈忏悔说:“妈妈,我是个坏孩子,我不明白怎样来爱妳。以前都是我太任性,以后我再也不会让妳生气。”这些都是这个孩子写给庐江文化教育中心老师们的一封感谢函里面讲到的。这个孩子从那次以后,真的懂得孝顺父母,发现原来妈妈真的太爱我了。当她走到学校的时候,她对同学们也都谦恭有礼,主动的向同学们打招呼,同学们都发现这个孩子怎么变了,变得这么彬彬有礼,变得这么谦逊,于是同学们也跟她和睦起来,没有像以前关系那么紧张。
当这位同学在写给中心的老师们的信中最后说到,她用一句真情的话说“《弟子规》,我爱你”。她真正发现《弟子规》原来可以帮助她得到人生的幸福快乐,而这个人生的幸福快乐总在我们一念的迷惑或者觉悟之间。当我们迷惑的时候就会看到别人都是错的,我都是对的,样样都要挑别人的毛病,就跟别人对立,连自己的父母都好像变成一个对立的不能够互相交流的人,这个隔阂、代沟就随之产生;而当我们一念觉悟的时候,用圣贤的教诲改变自己的心态,看到别人其实都是好人,原来自己有毛病,错的是自己,反求诸己以后,这个忏悔的心,原谅别人、宽恕别人的心,对别人的爱心随之就生起来,这个时候发现原来妈妈是爱我的,原来爸爸是爱我的,原来所有的人都是好人。你看看,妈妈还是原来的妈妈,同学还是原来的同学,自己的观念一改,一念之间就从苦恼的世界进入了幸福快乐的世界里,这就是教育的功能。试想想,这个女孩子如果她没有听到《弟子规》教育,任由着自己的那种习气、任性来成长,等她长大以后,自己这个习气已经变得根深蒂固,她走入社会,在工作里面她跟领导的关系,跟同事的关系,一定不可能处得好,当她以后结婚,跟她的先生结合在一起,又怎么可能有幸福快乐?常常都是看别人毛病,自己任性,以后如果生了孩子,这个孩子能教得好吗?所以要知道,一个孩子的成长,如果没有这种良善的教育,吃亏的绝对不只是这个孩子,他会影响身边多少的人,影响到孩子的下一代,所以孩子要学《弟子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教育)(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