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做善事的另类后果,你一定想不到


   日期:2016/12/10 21: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行善不以名,而名从之;

  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

  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

  故君子必慎为善。

  “行善不以名”,一个真正做好事的人,不是为了求名,为了别人表扬、宣传才去做好事,这不是好事,因为这是有目的的。我每年都接到要我推荐好人好事的文件,要我推荐几位,我问同学你们要不要,都说不要。我说我也不想推荐,也不晓得哪个好,哪个坏,我看我也不错,不过我自己不好意思推荐,我说算了吧!这本是一个好事,假设一提倡,变成惯例以后,有人专走这个路子,那就失去意义了。

  “行善”,这个“善”字不一定只包括善事啊,做任何好的事都是行善。“不以名”,真正的行善,虽然你目的不在求名,“而名从之”。事实上很怪,你越不求名,那个名自然而然会跟着来,那是真的。不过,你们年轻人不大信,当然,那要时间的累积,你三天就要效果办不到。我发现社会还是很公平的,真正的好人好事你是盖不住的,它自然会出来。

  行善是第一步哦,第二步名就来了。名来了以后第三步怎么样?天下事都会变的,“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在这里这个“期”是期望,就是现在讲的希望、目的,有时候也可以说是目标。有了名以后你不求利益也不求钱,最后钱也来了,因为你有了知名度,很多的机会可以使你发财,大财纵然得不到,小财就不必担心了。他说求名是一条路线,求名不一定求利,但是最后利益也因这个名来了,名越高,招牌越硬,生意越好。这是第三步了,以后是第四步。

  “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有名有利了以后,就有人来争了。任何一件事,就算玩宗教也好,你盖一个教堂、庙子,别人也会盖一个教堂、庙子,你有徒众,他也有徒众。你说你的一派好,他说他的一派高,世界上的人最后还是争。所以人在争,万物都在争,生命以争斗而活,就那么可怜,莫名其妙。

  有了名利就自然有人来争,做公务员也好,教书也好,到处碰到排挤,大家心里头都明白,嘴里不肯说。哪个地方没有人排挤啊?公司里当一个职员,你负责一点,能干一点,别人就嫉妒你,因为你不懒嘛!你懒了他也要笑你。反正进来一个新人总要排挤掉,最好都归自己,虽然自己也做不了。

  最近这几个月很多负责人跟我谈公司情况,我说不要悲哀了,全世界都一样,现在年轻人难用啊,进来以后各种毛病不说,学了三个月,他学会了,也想去开一家了;如果老板生意做不好,他出去讲这个老板不会做生意。反正都不对,这就叫做人,人就是那么一个动物。

  因此道家杨朱哲学的结论--“故君子必慎为善”,在做人做事、讲一句话时,应该非常谨慎才好。其中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多去研究,多去想想,当你碰到事情的时候,你慢慢就会有所启发了。

  整理自《列子臆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行善       南怀瑾)(五明学佛网:行善       南怀瑾)  

 南怀瑾居士:驳《楞严》伪造说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仁焕法师:断恶行善念佛才有用 

 仁焕法师:行善积德之微妙 

 衍慈法师:护生行善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不念获罪无量、守此四法、终身及行善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二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