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念佛人点灯的意义


   日期:2016/12/19 19: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灯”象征着智慧,因此经典中说佛的光明是佛智的外显。

  一般人点灯供佛,一方面是求佛加持、保佑,一方面也希望借着供佛的功德开启智慧,破除愚痴。这个愚痴并不是一般讲的智商低,没有学问,而是指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但是,对我们念佛人来讲,一切都是靠弥陀的救度,功德完全都在这一句名号当中,不在名号之外再去追求任何的功德。

  所以,善导大师要我们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即使是供香、供花、供灯,也不离开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完全依靠弥陀的功德。因为这一句名号已是万德洪名,所有的功德──供花的功德、供灯的功德、供香、供茶……种种供养的功德就统统在里面了;乃至三藏十二部的功德、十方诸佛的功德、一切菩萨的功德、八万四千陀罗尼的功德,都含藏在这句名号当中。所以不离开名号,也无所祈求,这是我们念佛的人必须要了解的。

  “自灯明,法灯明”,以佛法为我们的智慧,以佛法作为佛种来点起我们自性的智慧,点亮我们心灵的光明。一切法不离自性,所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只是我们的佛性被贪瞋痴、妄想烦恼盖住、分别执著盖住,必须藉由佛法的智慧来破除我们愚痴的执著,显发我们自性的明灯。

  当然,本身如果有德行的话,自己本身就有光明,可是我们深知自己完全无能为力,一定要以佛法的灯种来点亮我们自性的明灯──点什么灯呢?点一盏“对弥陀恭敬信顺”的灯;点一盏“恩慈体贴、谦卑柔和”的灯;点一盏“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的灯;点一盏“奉公守法、为世良民”的灯;点一盏“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的灯;点一盏“慈念众生,加厚于人”的灯;点一盏“凡事为他人着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的灯;点一盏“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的灯……。点灯的意义就在这里。只要我们这些灯点明了,自然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整年都会吉祥平安、万事如意。我引一件故事来说明。

  北宋时代,有一位显赫有名的宰相吕蒙正,吕蒙正小时候家中非常贫困,幼时被父亲遗弃,与母亲相依为命,不但是家无恒产,连住的地方也没有,只能借他人废弃的破窑洞为居所,靠着讨饭过日子。吕蒙正小时候很乖巧也很懂事,帮忙母亲挖野菜、捡木柴,帮母亲讨饭,为母分忧。同时也很好学,经过村庄学校的门前,听到里面学生朗朗的读书之声,就倚在门外倾听,然后把所听到的背下来。这样一天过一天,无形中也在累积学问。

  由于他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存着一颗仁慈、厚道、与人为善的心,利用空档之余,免费帮忙村庄的人洗衣服啦,织绵布啦,缝衣线啦,因此得到村庄众人的爱戴,所以大家也都很乐意帮助他们。尤其是当地有一寺院叫作木兰寺,里面的出家众对他更是疼爱有加,不但让吕蒙正到寺院里吃三餐、读书,即使到了晚上,也允许他利用佛前的佛灯来看书。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吕蒙正本身的学业、品德都迅速增长。

  吕蒙正的母亲教子有方,尤其对这个孤儿非常地疼惜,每天晚上不管多晚,她都站在破窑洞的前面翘首望着儿子归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吕蒙正的母亲发现每一天晚上都有两盏灯笼送着吕蒙正回来,一开始以为是出家众护送的,后来才发现并不是,因为到了窑洞前面,既没有见到人影,而且灯笼也就自动消失了,每天晚上都这样。吕蒙正他并没有看到,他只觉得是月光朦胧,因为有了月色,所以天色不黑。母亲当然心明如镜,晓得这是儿子不仅学业有成,也是德望所归,因此就更加注意教导吕蒙正。

  有一天夜晚,吕蒙正过了平日还家的时间还没有回来,母亲焦急的盼望着,已经打了四更,过了五更天就要亮了,这时才看到寺院的方向有一个人影缓步而来,头上只有一盏灯笼护送着,不像以前是两盏灯笼。这个时候他母亲的心中已经明白了七八分了。等到吕蒙正回到家,母亲就叫吕蒙正跪下,并且声严厉色地责问:“今天你有没有做错了什么?你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呢?”吕蒙正是一个很老实的人,对母亲尤其孝顺,因此就如实地禀告说:“夜深人静正赶着回来的时候,隔壁村一位姓谢的无赖拦住了我的去路,说他怀疑自己的太太跟别人有私通,非得要我帮他写一封休书不可。我当时不答应,可是他软磨硬泡,死赖活缠,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为他写了,我才能够脱身回来,因此才回来这么晚。让母亲大人挂念,实在是儿子忤逆不孝,万望母亲能够饶恕原谅。”

  他母亲一听,顿时明白了一切。告诉吕蒙正说:“你呀!真是有失德行。为人要时时处处做好事、行善事,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你年纪轻轻,不懂得是非曲直,更不晓得他人之家常琐事与家里长短,青红皂白辨不清,如果坏了良心,冤枉了好人,出了人命,岂不是铸成了大错吗?”这一席话讲得吕蒙正茅塞顿开,还不等天亮,立刻跑到隔壁村去找那一位谢无赖,跟他说休书上有错误的地方,要更正一下。当拿到这一封他所写的休书的时候,立刻把它撕得粉碎,向谢无赖道歉,就谢绝了这一回事。当吕蒙正又赶回到破窑的时候,母亲远远的看见儿子的身前身后,又亮起了两盏红灯。

  这显示什么?“神灯是伴随着德行”,一个有德行的人,不必向神明点灯,本身就有灯;如果怀抱着邪恶、不正的念头来求佛菩萨、求神明,那根本不相应,不可能达到效果。有句话说:“神明存在于正直之心”,我们只要“正心诚意”,本身就是神明。所以府城隍庙两旁的对联就说:“举念奸邪,任你烧香无益;存心正直,见我不拜何妨?”

  一个受三皈依的人,自然有三十六位善神保护;一个清净持守五戒的人,也有二十五位善神保护,能够这样,经过庙宇的面前,反而神明都要立身来礼拜,因为你的身旁有很多菩萨善神护佑着。

  以我们念佛人来说,一切功德都来自于弥陀,况且我们即使五戒也守持不清净,即使吕蒙正这样的先贤大德,他的德行我们也无法与他相比,那怎么办?只有靠阿弥陀佛。

  经典上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只要我们念佛,就有佛光来照我们,不只是两盏神灯而已。

  又说:

  念佛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

  这四十里是一种表达方式,并不是局限于数目上的四十里,意思是只要我们念佛,就有满宇宙的光明照在我们的身上。协会已将“念佛放光”的感应故事辑成一本随身书,大家可以利用时间看一遍,不仅能增加我们念佛的信心,更可以让我们打自内心欢喜念佛。

  其实每个人都有光明,善心有光,恶心也有光,只是恶的人光是黑暗的光,善的人随着善心的大小,光明的炽盛度也显现出大小的差别。不只是人有光明,动物、植物也都有光明,凡是一切活着的,都会有光,都会有温暖。知道这样的道理,就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尽量自净其意,散发我们自性的佛光,同时一方面也专一虔诚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让阿弥陀佛的光明跟我们的光明,我们的光明跟阿弥陀佛的光明“灯灯相照,光光互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供灯       意义)(五明学佛网:供灯       意义)  

 黄夏年教授:《坛经》的现代意义 

 楼宇烈教授:禅悟的认识论意义 

 楼宇烈教授:“无我”与“自我”--佛教“无我”论的现代意 

 净界法师:阿弥陀这三个字意义重大 

 方立天教授: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意义 

 李利安教授:观音与文殊:悲智双运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洪修平教授:佛教的人心关怀及其现代意义 

 洪修平教授: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以《坛经》 

 在变化中承担责任(佛诞日供灯开示) 

 洪修平教授:论中国佛教的曲折发展及其现代意义——以儒佛道 

 佛法在科技时代的意义 

 佛法的下手处(供灯法会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