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恶语恶念其实伤的是自己


   日期:2016/12/25 12: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些人喜欢骂人,或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他可没想到,听到的都是他自己。骂人的声音就像魔音一样,听得最多的人,伤得也最深。当口出恶言成为习惯后,经由自己的耳朵日以继夜地聆听、灌输,久而久之,这种语言就成了心田的种子,早晚会给自己创造厄运的果实。

  思想具有能量,语言是有声的思想,所以语言具有很强的振波。当我们说一些不中听、不吉祥的话时,常会听到人们说:“快闭上你的乌鸦嘴!”因为当“负能量”的语言一出,你已经在发出振波,或者说,你是在吸引“同频道”的事件上门,这也就是为什么乌鸦嘴会特别灵验。

  尤其是愤怒和怨恨时所说的话,那些话都带有很强的能量,再透过负向的振波,结果往往让人意想不到。你一定也听说过,某些人因为一时气愤,说出了重话,后来真的发生严重的后果。这种事情在医院的急诊室屡见不鲜,比如夫妻吵架,妻子气愤地对先生骂道:“你去死啦!”结果先生真的就死了;父亲气呼呼地对孩子叫骂着:“有本事你就永远不要回来!”结果孩子真的因为一场意外就再也没有回去。

  有人或许会问:“我只是说说而已,又不是真的,有什么关系?”如果有人告诉你,说你最近身体的那些异常现象很像是癌症,你会怎么样?也许他也只是说说而已,但他的话对你真的一点影响都没有吗?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埃默森曾经说过:“用刀解剖关键性的字,它会流血。”足见语言是有生命的,它具备了创造和毁损的能力。诗人安琪洛也谈到过语言的力量。她说,言辞就像小小的能量子弹,射入肉眼所不能见的生命领域。我们虽看不见言辞,它们却成为一种能量,充满在房间、家庭、环境和我们心里。她相信,身边的言辞会渗透我们的生命。

  语言就是发出声音,这声音一天少说也要讲上几百句到几千句,不知不觉地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心态和命运。

  所以,我们说任何话都要心存善意,而在措词用字上面也不要太重。我们谈吐时所用的字眼直接明确地影响我们的思想和情绪,一般人处理情绪的中心是右脑,语言中心在左脑。当右脑认知一个负面的情绪时,会越过胼胝体传递到语言中心,说出相应的字。同样的,当我们左脑在接收到负面的字眼时,也会传到右脑,反映相应的情绪。

  所以,你选择用什么字眼来表达就相当的重要。比如,如果有人触怒了你,你可以用“困扰”或“遗憾”的字眼来取代“气愤”或“愤怒”,想想看,当你改以“遗憾”二字时,你还会火冒三丈吗?

  我们要如何守护口业呢?

  显然,「心」是造业的根本因素,但是如果没有言语和行为的执行,单单只有我们心中的一个意念呈现,这样所造作的业的现行是非常微弱的。譬如,我们对一个人非常怨恨,这样一个怨恨的念头在我们心中,让我们产生了恨不得要把对方给杀了的冲动!但是我们没有说出口,我们也没有真的这样做,所以这样一个失控的念头并没有造作出很大的恶业,它只是一个心念的流转,只是自己心中的一个负担;但是如果这个恶念真的脱口而出的话,就会造下很重的口业,乃至于和对方之间造成敌对的状态,为自己增加一个敌人。

  所以,如果我们常常不注意护守自己的口业,我们会因为我们的口业而造下很多的负担。所以有一句俗话说:利刀割肉痕易合,恶口伤人恨难消。这意思就是说,我们用刀把肉给割开了,这个伤口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愈合了;但是如果我们用非常恶劣和尖酸刻薄的话去说人家,这样的一个话语印在对方的心中,他所产生的恨意,却不是你之后用任何方法能够轻易弥补的。

  我们修学佛菩提道,不但要非常善于摄护自己的口业,避免造成很多不清净的烦恼和恶因缘,更要注意如何摄护他人,不让别人的口业成就。比如当有人在评论他人的是非时,如果我们并不明确知道这件事的前后因果,就千万不要轻易地附和对方而做是非的评判。要能够善观因缘,做到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

  佛陀在《法华经》里讲到一位常不轻菩萨,这位菩萨曾对很多人说:「我不敢轻汝,汝等必当作佛。」他把每一个人都当作未来佛来看待,不论别人怎么打他、骂他、用石头砸他,他都不会恶口相向,反而对对方生起护念之心。常不轻菩萨的示现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口业的摄护,不但自己不要恶口,也应该设法让别人离开恶口的业行,由此摄受他,与他结下未来佛菩提道上的一个法缘。

  所以 佛陀说:「如果我们能够守护自己的口业,并且把守护口业的这样一个行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回向早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那以后当我们成佛的时候,就会成就如来梵音相这样的一个功德。」所以,如何让自己不要口出恶言,让自己出口皆善言,这是我们守护口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口业       智慧)(五明学佛网:口业       智慧)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五觉悟 多闻智慧觉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6.愚昧、理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