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修行人的毛病!对照下有你吗?


   日期:2016/12/26 15: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行人最大的毛病,就死在六个字上:说的到,做不到。所以道理尽管一条条,比如说,要谦卑,要慈悲,不要发怒,要柔和,要看破,要放下。讲的道理一套套,但是做不到。为什么呢,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做不到。知道发脾气不好,可是就控制不住,知道要谦卑,但佛说的,有势不临难,就是说有些能耐后,人不表现一下,很难。为什么做不到呢。

  这个问题,要从楞严经找到答案。楞严经中有八个字,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佛和凡夫的区别,就是佛的心能转物,而凡夫不能。那物是什么,我们知道外界的,都是物,但最大的物,就是这个身体。人的身体,你要转动它。你就是佛了,就成就了。

  其实,人对色身的研究太少了,修行是借用这个身体来修行的。好比说我们开车,你开车去北京,你要熟悉他的性能,这样子比较好。有的车,很会颠簸,有的车就不会。这就是性能不同。会颠簸的车,要怎么修,你这样子开起来比较舒服。也好比说,这个色身,他的性能是如何的。我们要怎么样去转化他,这样比较能够方便入道。

  中国有句古话,学佛要学金刚经,学医要学黄帝内经,学道要学道德经。这三个都称为经。可见他的重要。古人又说,以医入道。学医的人,比较容易入道。现在人常常把黄帝内经看成是养生的书,这个就是小看了黄帝内经了。说实话,黄帝内经是一本让人修行的书,也就是说,修行人最好能懂一些黄帝内经,这个样子比较好。

  比如说谦卑,如果声音比较沙哑的人,是不够谦卑。谦卑的人,声音就会如洪钟。这个也是色身对人性格的影响。那肩膀很高的人,脾气就比较大,火气就比较大,因为他胸口有一股气,没有沉下去。你去看虚云老和尚的照片,他的肩膀是很下垂的。看人时,眼睛从来向下,时刻在定中。这也是打坐后会呈现的境界。所以佛家要念佛,要打坐,是为了转化这个色身,色身没有转化,要修行,很困难。

  楞严经说的,佛就是心能转物,那凡夫呢,就是心被物所转,也就说心被色身所转。人的色身和心,是一不是二,是可以相互影响的。证道歌说的,幻化空身即法身,要是没有这个色身,我们的法身慧命,如何彰显?所以说,色身同样很关键,而且修行人一定要学会能转化色身。

  人的性格,都由色身可以看出来。那命运转化了,色身也会跟着转,而转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气质的转化。人的相貌转化是一点,最重要的,是气场的转化。这个人很慈悲,慈悲是什么,是一种气场。你看虚云老和尚,老虎来皈依他,也不会害他,老虎还能当他的护法。还有白狐也来皈依他。那老和尚是怎么跟动物沟通的,能听得懂动物的话吗?最重要的是靠什么?就是两个字:感应。

  人和动物能有感应,这个就是气场的沟通。所以说,没有障碍的。人不仅可以跟动物沟通,也可以跟鬼神沟通,甚至跟植物沟通。靠的就是感应,感应来自哪里呢。来自慈悲。观音菩萨为什么这么重要,家家户户都要供养,而且有求必应。这个应,不是说你求什么,菩萨就满足你什么。而是说你用慈悲,一定能跟菩萨沟通,感应。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尽管学了许多知识,但色身没有转化,那个都是思维层面的东西。修行要从心开始,同时付出行动,去转化这个色身。为什么每天都要念经,修行要吃素,要念佛。不要起嗔恨念头,要起忏悔心,就为了扫除我们内心的尘垢。色身和心是不分开的,是一体的。色身就是心的转化,是善心还是恶心。每个人长的都不一样,这就是业力都不同。

  所以说,修行很难,要点滴做起,又人说,心好就好了。这句话是对的,但很多时候,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好人。所以说,这句话又是骗自己的。那要怎样呢。还是多拜佛,求观音菩萨指点,把这个业障身转化过来,为佛的福德智慧身。所以说,拜佛,诵经,做善事,这些事相的修行,是很关键的。越是开悟的人,越是重视这些事相的修持。只有一知半解的人,才会说,我不用修持了,我开悟了,那就很危险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业障)(五明学佛网:修行       业障)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为我们被业障所缠的苦恼众生特地讲了这部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