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普贤德-随喜功德


   日期:2011/1/6 17: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普贤德-随喜功德  (共一集)  2006/1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节录自华严经12-17-1674a集)  档名:29-55-0001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第四大段「明无方大用分」。无边的作用都是由於「普贤德遍一切时处,法界无限故」,所以普贤德我们要随分随力的去学习,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都会得无比殊胜的利益。

  十愿前面说了四愿,今天我们从第五学起,第五是「随喜功德」。我们先要说一说什么是功德?功是修学的功夫,德是果报,这个德跟得失的得意思相同,你有功你才有德。古大德常常从事相上让我们认识,持戒有功,得定就是德,因戒得定;修定有功,开慧是德,因定开慧。你就晓得功是因,德是果。戒律持得再好,如果没有得定,他这个戒律有问题,为什么?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那持戒还有没有好处?有,叫福德不是功德。功德跟福德要辨别得很清楚,福德的果报是人天福报,六道里面的福报是福德不是功德。功德一定是帮助你得定,定是清净心、平等心,慧能觉悟诸法实相,能明心见性,能超越轮回,超越十法界,你看这个作用多殊胜!福德不行,福德是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讲得好,「此事福不能救」,此事是讲六道生死轮回的大事,福报再大都没用,你出不了六道轮回。

  出不了六道轮回,福要是享尽了,你还造作许多不善业,不善业的罪苦就现前。我们佛门谚语常讲三世怨,怎么叫三世怨?第一世修福,来生享福。诸位要知道,不享福的人很不容易造罪业。就拿饮食来说,没有福报的人想吃肉吃不到,有福报的人天天吃,单单就这桩事情以后算帐,麻烦可大了。这个事情现在连外国人都晓得,我是看了美国魏斯医生的四本书,我都细细的看过,重要的都把它节录下来了。他用催眠术来给人治病,现在这个社会疑难杂症很多,许多疾病医生束手无策,就找到他那里去了。他要找这个病的根源,所以用催眠术让这个人回到过去世,所以就发现许多的病根是在过去世造的不善业。

  他本来是个学科学的,最后他完全承认人有轮回、有报应,杀生要还命,欠债要还钱,还的时候还要多还一些,好像在付利息一样。现在西方人受他这十几年的影响,九0年初期做了一个调查,相信轮回、相信因果报应的,在人口比例上达到百分之二十七。那么我们想这十年来,他这几本书流通的量非常之广,而且翻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流通,所以我相信接受轮回跟报应这个事实,肯定会将近达到一半的人数,决定超过三分之一,这是个好事情。人要知道有因果轮回,知道有报应,起心动念一切造作自然就谨慎、就收歛了。眼前占一点便宜,有这个机会让你占一点便宜,未必是好事,果报现前的时候怎么办?还是圣人的教诲正确。

  你看看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一生,一生的生活都守住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弟子里面有国王大臣、大富长者,对释迦牟尼佛的供养,佛不接受,这是做给我们后人看的。释迦牟尼佛一生没道场,佛经上讲的竹林精舍、只树给孤独园,不错,是在那里讲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那里讲经说法,可是产权是别人的。释迦牟尼佛到那里说法讲经,借住,我们今天讲释迦牟尼佛有使用权,地主有所有权,释迦牟尼佛没有所有权。所以只园精舍的产权是须达多的,释迦牟尼佛离开了统统归还,竹林精舍亦复如是。佛做了样子给我们看,这个世间什么都是假的,要放下,要彻底放下,包括这个身体。身体都不是自己的,又何况身外之物,你要这些东西干什么?要这些东西都是累赘、都是包袱,包袱太多了,压死了,不能不知道。放下多自在!多快乐!佛做出样子是要我们向他学习的,这个道理、这桩事,学佛的同学不能不知道。

  佛给我们讲,叫我们布施,佛有没有布施?佛天天布施。佛做的是法布施,天天教大家,教大家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佛也有财布施,什么是财?体力是财,精神是财,时间是财富,他把全部的精神、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所以属於内财布施。佛是一分钱都没有的,每天出去托钵只托一钵饭,不要钱财。所以出家人只接受四种供养,第一个是饮食,一钵饭;第二个是衣服,衣服穿破旧了,不能再穿,可以接受人家供养一件衣服;生病的时候可以接受医药;睡觉的时候可以接受卧具,卧具就是我们讲的铺盖。那么有一张具,中国人翻译成具,那是什么东西?晚上睡觉铺在地下的,就是一块布。现在大家拿去做拜垫拜佛,铺在地下,其实那个不是拜佛用的,那是夜晚睡觉铺在地上。盖的,那个三件衣就够了,没有其他的。三件衣,白天是穿,晚上是当被子盖。因为佛出世的那个地方在印度,是属於热带,热带不需要很多东西,所以三衣一钵他就足够了。这种示现我们必须要知道。

  中国幅员辽阔,海南岛是属於热带,长江、黄河流域属於温带,黄河以北已经属於寒带。所以住在温带的人,三件衣服决定不够,为什么?有春夏秋冬,那北方就更冷。所以居住在哪个地方,我们有足够的衣服御寒、保暖就行,不要再多了。居住的房舍不要太大,小小的,小房子容易收拾,简单朴素。对这个世间怎么样?没有留恋,时时刻刻想脱离六道轮回。如果这个地方生活过得太富裕,你对这个地方留恋,你舍不得离开;换句话说,你来生还要搞轮回,这就错了。你看佛表演教给我们的多好,没有一丝毫留恋,正确的。

  顺境善缘不生贪恋,逆境恶缘不起瞋恚。佛教我们随喜、随缘,随喜就是随缘,不要攀缘,随缘才能成就功德,攀缘就没有了。攀缘充其量,如果是善的,利益众生的,修一点福报而已,这不能不知道。要记住六祖说的福不能救,脱离六道轮回这个事情,福报没有用处,帮不上忙,功德能帮上。功德是什么?戒定慧。由此可知,功德的德也可以把它看作是道德,伦理、道德、因果、智慧,这个属於德。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日常生活待人接物都要与德相应。

  中国这个族群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绵延五千年,靠什么?靠道德。所以五千年来改朝换代很多次,但是几乎每个帝王,每一代的国家领导人都著重道德的教育,没有疏忽过的,就是连元朝蒙古人统治中国,清朝满清人统治中国,还是遵循中国五千年祖宗所教的伦理道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在现在麻烦了,满清亡国之后,中国的社会变成军阀割据,接著是日本人侵略中国,八年抗战,把我们的社会打乱了,把我们中国传统的教学也中断了,逃难。农村里面比较偏僻的地方至少断三代,也就是差不多将近八十年。都市那个影响更大,影响的时间更长,总得五代以上,香港这个地区七代都不止,被英国人统治。於是伦理道德,现在连这个观念都没有了,社会上已经听不到人在讲这些术语了,下一代人怎么会懂得?

  中国古人讲过一句话,上行下效,这句话意义很深。上一代怎么做,底下一代怎么学,中国这个教育的理念是尧舜时代兴起来的。有文字记载的是四千五百年,在没有文字记载以前一定就有,尧舜时就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中国谚语才讲「教儿婴孩,教妇初来」,中国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小孩生下来那天就开始,你要等他三岁、四岁,晚了,来不及了,他已经学坏了。有更好的母亲,负责任的母亲,胎教,怀孕的时候就开始教。怀孕的时候,自己的思想、观念、言行一定要端庄,为什么?她影响胎儿。小孩一出生下来,他睁开眼睛,他就会看,他就会听,他就在模仿,所以他的父母,家里面的大人在他面前,言谈举止都要端庄;换句话说,一定要让他看到最好的、正面的,所有负面的,在他面前不能让他看见,不能让他听到,这样要教三年。所以小孩到三岁,中国人常讲「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这个道理外国人不懂。

  三岁小孩他就有能力辨别是非,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他所接受的,所看的、所听的、所接触到的全是善的,与这个相违背,他知道那是错误的。到七岁,他的根就很稳固了。中国的教育是家教,学校教育是家教的延续。六、七岁上学,老师接著教,老师言行举止是学生的榜样,所以老师值得人尊敬,他是社会伦理道德的表率。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张,宗教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圆满。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教学,我们不能不知道。

  童蒙养正,这个根从哪里扎?根是家教。你看看中国人有祠堂、有家谱,代代的承传。家谱里面多半都有家训,有家规、有家教,都记载得很清楚祖宗怎么样教后代,内容非常丰富。为什么?因为众生在这个社会上从事行业不同,所以家教不一样。你看读书人教他的儿孙怎么样把书念好,读书的目的在哪里,都清清楚楚;经商的人教他的儿女如何去经商,怎么样去赚钱,怎么样去用钱,跟伦理道德相应。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里面的规矩,你要是看到那真是洋洋大观。你看到中国家庭教育,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教法,我们今天选择的弟子规,弟子规是一般家庭共同的教育;换句话说,是根本的根本,无论是哪个行业,无论是哪个族群,统统都要学的共同科目。

  我们今天选择的《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这是儒释道三家基本的教育,共同科目。他有这个根,这个民族才能够绵延到今天。如果这三个根没有了,问题就非常严重。现在外国人都知道,中国这个民族是不是会在这个时代消失掉?文化没有了,这就消失掉了。四大文明古国,最后这个古国也亡掉了。现在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是我们存亡继绝的边缘,就看我们怎么做法。能不能再把祖宗德教传下去,传不下去就完了。没有德教,社会问题就严重了,社会的动乱频率决定是年年增长,灾害决定是年年要加重,那就是很可悲的现象。好在这两年江主席提倡「以德治国」,胡主席提倡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跟传统的教育沾到一点边缘。弟子规,我们这几年的推动产生了影响,尤其汤池的教学给我们带来一线的光明。如果中国人真的觉悟,认真努力发扬光大我们伦理、道德、因果、智慧的教育,中国这个民族在世界上还会长远的生存下去。

  随喜功德主要对治的是嫉妒。世间人确实因为没有受过教育,没有受教育他就会随烦恼。贪瞋痴慢,佛说的叫俱生烦恼,不是学来的,你过去生中带来的,这个我们要肯定。人有过去、有未来,过去生中这些不善的习气太深了。佛在法相里面给我们讲烦恼,讲善心所跟恶心所,恶就是烦恼,善心所有十一个,烦恼心所有二十六个,在数量上比,烦恼超过,就是恶超过善很多,又何况在力度上来讲,恶盛善弱。所以人学好很难,学坏很容易,道理在此地。要不认真好好教他,很容易学坏。

  在过去历史当中,你尤其去看这些帝王,开国的帝王好,言行都善,代代相传,他能保持他的政权。到末代变坏了,祖宗那些教诲、成法他完全没有顾忌,随顺自己烦恼习气,到最后国亡了,家也被灭了,这我们在历史上看得太多了。你看那个开国的帝王,他怎么样兴起来的?亡国的那个帝王,他为什么把国家失掉?你细心去观察就明白了。只要与伦理、道德、因果相应的决定兴旺,如果是相违背的那一定是败亡。

  所以烦恼是俱生的,最严重的是瞋恚,佛给我们讲贪瞋痴是三毒之因,贪心,饿鬼道;瞋恚,地狱道;愚痴,畜生道。嫉妒是属於瞋恚里面的一分,这个很严重,看到别人比我好,心里就难过,甚至於想方法破坏他,造的罪业就重了。所以佛教给我们要懂得随喜,看到别人做好事,心里面生欢喜,不但生欢喜,还要全心全力去帮助他,他的成就有多大功德,我们随喜的人跟他是一样的功德,你要明白这个道理,你才会真的修随喜功德。为什么?他做得很辛苦,我们随喜一点点就沾他的光。决定不能嫉妒,决定不能障碍。别人发财了,得大财富了,我们对他有嫉妒心,想尽方法去破坏他,我们将来的果报是什么?生生世世贫穷,造什么样的因会受什么样果报。

  别人修法布施,以正法教化众生,你去破坏他、去障碍他,《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过去我讲过三遍,那里面就说得很清楚。有两位法师讲经说法,法缘殊胜,听众很多,另外也是有一些出家人起嫉妒心破坏他,在听众里面说这个法师只会讲,没有德行,在造谣生事。听众受了这个影响,渐渐就散了,不再来听这个法师讲经。这些破坏道场的比丘堕地狱,经过一千八百万年才从地狱里出来。一千八百万年是我们人间的时间,诸位要晓得人间跟地狱有时差,现在讲时差大家会懂得,在地狱里头,俗话常讲度日如年,在地狱里面感受那就是无量劫。出来之后,到人间来了,贫穷下贱,愚痴没有智慧,为什么?你破坏人家法布施,你障碍一切众生听经学教的机缘,得的果报是生生世世愚痴,不知道果报的可怕,敢造这种罪业。

  如果你要真的是个明白人、聪明人,不但没有嫉妒心,随喜,怎么随喜?劝人去听经,劝人去学习佛法,这个功德大。他开悟了,他证果了,他成佛了,他会报你恩的。那你的果报,就是自己没有修行,果报也在人天(人间天上),而且得什么?得聪明智慧。你帮助别人得聪明智慧,你自己得聪明智慧;障碍别人聪明智慧,自己就得愚痴果报,这不能不知道。所以随喜功德的范围无量无边,不能不知道去学习。

  会修随喜的人,不但功德不失掉,功德是不断的在增长。无论是善缘、是恶缘,善缘可以随喜,恶缘,遇到恶缘自己要认真反省,还是成就功德。我们在一生当中一切遭遇,在环境上,一个顺、一个逆;在人事上,一个善人、一个恶人,善人是帮助我们的,恶人是障碍我们的,可是会修的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是道场,都是善知识,他会学。在顺境善缘里面则兼善天下,教化众生、帮助别人;如果在逆境、在恶缘,你就可以收歛,独善其身。古人给我们做了很多的好样子,在盛世,太平盛世,社会安定,善人多,护持的人多,弘法利生;在乱世,环境不好,障碍很多,住到深山里面去自己修行,不出来,不跟外面接触,成就自己,好样子。所以我们究竟是成就自己还是帮助别人,必须要看客观的环境。

  初学的时候,尤其是贫穷,能力非常有限,想做一点好事很困难,自己三餐饭都成问题,哪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如果要不明白这个道理,这一生真的被命运拘束。我们读《了凡四训》才豁然大悟,晓得什么?晓得命运是自己造的,所以命运自己可以改变。我遇到章嘉大师,他老人家教我改变命运的方法,老人。我认识他那一年,我二十六岁,他六十五岁,大我三十九岁,祖父辈。看看我的相,没有福报,一点福报都没有,而且还短命,这个事情我都很清楚。

  他教给我的方法都是改造自己命运的方法,当时老人并没有说穿,只是教我这样做法:看破、放下、布施。布施对我来讲非常困难,他就问我:一个月能够布施一块、二块钱,有没有?这个可以,多了真是没有。你叫我布施十块、二十块非常困难,但是一块、二块行。你就从这做。以后我看到寺院里面放生,我就修随喜,也能出个一、二块;看到寺院里印经,我也能随喜出一、二块钱。最初这么做,老师教的就要干。我们也没有想到什么果报,贫贱生活过成习惯,没有奢求。因为知道自己寿命不长,所以遇到净土法门,对於念佛往生看得非常重。在世间受这么多苦难,对这个世界没有留恋,这都是学道、学佛好的增上缘,富贵就很难放下。从小名闻利养的念头没有,那是命,命里头没有不要求,求是自找烦恼,求不到。

  所以学佛之后,我学佛七年出家,前面十五年过的生活是非常艰苦,一般人想像不到。我在台中跟李老师,过的那个日子,慧忍法师去看我,看我那个生活,他很感叹:你真能够受得了!我到学佛二十年就有明显的转变。我学佛七年开始讲经教学,讲经教学二十年,自己才有一个小道场,「华藏视听图书馆」,又过了三年,简丰文居士送我一个道场,我把它建成「佛陀教育基金会」,在台湾就这两个地方,都很小,所做的全都是法布施。以后大家晓得法缘殊胜,从哪里来?法布施来的。这是我学印光法师,这是李炳南老师教导的,学印祖。

  印祖一生接受四众所有的供养,全部用做印经。他在苏州有个弘化社,自己有个小型的印刷厂,对全国印送经书、善书,其他的统统不做,连慈善救济,有特别的灾难,从印经款项里面拨一点出来救灾。我感觉得这个好,有百利而无一弊,没有副作用。我们经书印出去流通在外面,赠送给别人,人家拿去卖都好,为什么?有人买,所以我知道他一定会看,一定会学。没有一桩不是好事,没有副作用。

  讲经二十年之后,生活环境逐渐转变。转变,我们的法布施、法供养做得更顺利,做得更多,做得更大,现在已经普遍到全世界。好,这一条我们就学到此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普贤德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普贤德       净土法门)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