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对每个人的终极归宿你了解多少?


   日期:2016/12/28 11: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核心提示:人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但除了老人,都觉得死亡离自己还很远,且认为谈论它并不吉利。但既然死亡是每个生命注定的结局,那么,我们就不能对它一无所知。

  不可改变的命运:没有一个众生能逃离死亡(图片来源:资料图)

  (一) 思维死决定会到来,我决定要死的,无有能退却者。

  无论你受生为何等身,皆不能免死者,如《集法句经》云:“若佛若独觉,若诸佛声闻,尚须捨此身,何况诸庸夫”?谓不管是佛陀与独觉,还是诸佛的声闻弟子,他们都要捨弃这个色身,更何况是一般凡夫呢?

  亦不论住於何处,皆不能离死者,如彼中云:“住於何处死不入,如是方所定非有,空中非有海中无,亦非可住诸山间”。谓在这个轮回世间,死不能侵害的地方,是根本不存在的。不论是藏在空中、海里,还是群山间,都无济於事。

  又无论何时受生,皆不能离死者,如彼中云:“尽其已生及当生,悉捨此身而他往,智者达此悉灭坏,当住正法决定行”。谓不管是过去、现在、未来出生的任何有情,都要捨弃这个色身而往他方世界。有智慧的人了达此一切都要坏灭的道理,应当很好地安住於正法,发起决定真实修行。

  再者,我们也未有能力摆脱死的纠缠,或者以任何办法能遮止他的到来,如《教授胜光王经》云:“譬如有四座大山,岩石非常坚硬牢固,山体也没有任何破裂损伤,巍巍浑厚,触天磨地,从四面滚滚而来,一切草木枝叶,及一切生灵,都被碾成细粉。不是靠跑得快,就可以逃走的。也不是靠力量,或财物,或咒药,可以抵挡的,使之退却的。那么这四种大畏怖是什么呢?即老、病、死、衰。陛下!老坏强壮;病坏无疾;衰坏一切圆满丰饶;死坏命根。从这些怖畏中,不是靠走路神速可以逃脱的,更不是靠力量、财物、咒药可以遮止平息的”。所谓业果逼迫,在数难逃,无可奈何,此之谓也。

  (二)思维寿命无增,且无间减损,故决定死者。

  寿命本来就短暂,且不会再有增加,而又在不停地减损,如是月尽其年,日尽其月,昼夜交替,刹那刹那消逝而去。如《入行论》云:“昼夜无暂停,此寿恒损减,亦无余可添,我何能不死”?谓“逝者如斯夫”,昼夜刹那未曾暂停。此短暂的寿命亦在不停地衰减,且又无从额外增添,身为有情的我,又怎样能不死呢?

  下以喻显,如《集法句经》云:“譬如舒经织,随所入纬线,速究纬边际。诸人命亦尔,如诸定被杀,随其步步行,速至杀者前。诸人命亦尔,犹如瀑流水,流去无能返,如是人寿去,亦定不回还。艰苦及短促,此复有诸苦,唯速疾坏灭,如似杖画水。如牧执杖驱,诸畜还其处,如是以老病,催人到死前。”

  谓譬如织布,随着一次一次地飞梭走线,能迅速织完一匹布。而人的寿命亦是这样地速疾短暂!还如那些待宰杀的羊等畜生,随着其一步一步地挪动,而迅速到达屠夫的眼前。同样,人的寿命也是这样短暂、危脆,迅速地被时间吞灭!犹如飞流而下的瀑布,一去再不复返。同样,人的寿命也随着时光的流逝,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人的一生本来充满着诸多的痛苦艰辛,而又如此的短暂急促,唯是速疾坏灭之法,如水中画画一般,瞬间流失。又象被牧童持杖驱赶的畜生,不由自主地回到圈栏,而人则无奈地被老病诸苦催赶到死亡面前。

  (三)思维存活之际,亦无有闲暇修习正法,决定死者。

  如《入胎经》(意)云:初於孩童十年,不知修法。中间半数,於睡眠中度过。后二十年,体衰无力。其余又多为世事、衣食、烦恼、病苦等牵缠,修法时间能有几何?实在是太少了。正如伽喀巴大师所说:“六十年中,余能修法,尚无五载”。

  《本生论》云:“嗟呼!世间惑,匪坚不可喜,此姑姆达会,亦当成念境”。呜呼!被惑业缠缚的世间人,不能长久地坚住於世间,其他又有什么值得欢喜的呢?这盛况空前的挑灯晚会,在不久的将来,也只能封尘在人们的心中,成为念境而已,毕竟不可得了。

  如《迦尼迦书》云:“无悲悯死,无义杀士夫,现前来杀害,智谁放逸行?故此极勇暴,猛箭无错谬,乃至未射放,当勤修自利”。谓毫无悲悯心的死,他会残酷无情地杀死人们,现在就已经前来寻隙杀害,有智慧的人谁能不严加防范,还放逸而行呢?就象凶勇残暴的人,他的箭法,又射无虚发,所以在他还未放箭之前,就应当放捨现世,努力勤修自利之行,以取得法财,打付死,富贵未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