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日期:2016/12/28 12: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容易英年早逝?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一出名就死了?

  为什么有些官员一升官就得重病?为什么有的人家里刚盖完房子,人就出车祸去世了?

  为什么?

  就是四个字——“德不配位”。

  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我们的一切,老祖宗用一个字来代表叫物。

  厚德才能承载万物。

  这就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

  厚,深厚的意思;

  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

  载就是承载;

  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

  相反是那句话叫德不配位。

  位就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

  打个比方说,这有一张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给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那我们看这个桌子怎么样?它就开始发抖,它就开始变形了,出现崩溃之前的先兆。

  所以我们要明白古训“厚德载物”。

  金钱、权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报,都是压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载的了吗?

  靠什么承载,靠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

  比如有当父母的,当爷爷奶奶的,你要经常把珍惜福报这句话跟自己的孩子讲,对他非常有好处。

  福报,福报就是我们的享受。譬如我吃得好,我穿得好,这些都叫福报。

  中国人讲惜食、惜衣,你要珍惜它,人贵惜福。

  你得积攒自己的福报。

  过去有一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太重要了。生死还是存亡?

  有的商人,以非法的手段,去要那些你命里头装不下的东西,你这不是惹祸吗?因此坐牢判刑的例子还少吗?

  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报不相称。

  若你没有德行,而要享受的太大,要奔驰、宝马、豪华别墅,顿顿饭都是上千上万……

  就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折自己的福。

  现在人们疯狂地追名逐利,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完全不懂得道德,结果会如何呢?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现在的学生、孩子也是那样。

  他不管自己是什么身份,就是要最好的。

  你现在一分钱不赚,你就要最好的,谁教的?

  电视教的,社会在教,家长也在教,老师也在教;

  孩子不知道,享福太多了会怎么样?

  我们老祖宗讲的,这会折你的福报。

  我们老年人过去讲“折福折寿”,是有道理的。

  大家不要忘了,寿命和福报都是能量,人本身就是个能量体。

  我们现在对孩子的那种爱完全是违背常理知识的。

  你越爱,他生病越多,越容易出灾祸,越容易夭折。

  年轻人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去世的那么多?

  三十多岁,突发疾病为什么那么多?

  因为他的福报、能量快速消耗了。

  所以吃的简朴、用的简朴,真有好处。

  明白了这个道理,才知道厚德载物,你才敢消受。

  你就不知道想想,人家有什么样的德行和福报,他才能坐在这个位置上,才能坐的安稳。

  再说一句《周易》里的话: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你看着人家发财,你看着人家出名,你看人家当教授,当领导……你心里不平,但你有没有想过人家的祖上有多大的德行。你有没有?

  喜欢付出,福报就越来越多;

  喜欢感恩,顺利就越来越多;

  喜欢助人,贵人就越来越多;

  喜欢抱怨,烦恼就越来越多;

  喜欢知足,快乐就越来越多;

  喜欢逃避,失败就越来越多;

  喜欢分享,朋友就越来越多;

  喜欢生气,疾病就越来越多;

  喜欢占便宜,贫穷就越来越多;

  喜欢布施财,富贵就越来越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道德       布施)(五明学佛网:道德       布施)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六觉知 布施平等觉 

 惟觉法师:布施 

 惟觉法师:布施的利益 

 徐文明教授:佛教与当代社会道德伦理的相互撞击 

 杨曾文教授:佛教戒律与道德 

 大乘佛法与人文道德界说 

 许智铭居士:谈二王的布施功德果报观 

 如瑞法师:培养道德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其它法师:以传统「智慧道德修养」化解地球危机(从慈法师) 

 潘宗光教授:佛教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道德“软实力” 

 董群教授:完人的追求——佛教道德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