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我们都应该追求利他与慈悲的真理


   日期:2016/12/29 15: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陀曾经教诫说:“愚痴无智慧,贪苦中妄乐。”没有智慧的人,总是把他所贪执的幻象误以为快乐,就像人喝醉了以后,迷迷糊糊的,还觉得很快乐,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什么样子了。我听说有些娱乐场合的情形更加疯狂。

  古训认为,贪心太大会影响心术。所以康熙皇帝说:“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其实很多领导也这么看人,看你心地善良,才会委以重任,否则他们也害怕。所以,以后进了银行或证券公司,要格外警惕自己的心,不要因为贪心增上,毁掉一生的前途。

  有人不理解佛教为什么要断贪,其实佛教所谓断贪,也不是排斥那种正常需要的心态,我们要大家提防的,是这种过了头的贪。这种贪,往大了说,伤命伤德,往小了说,日常生活里不懂得节制,也会伤害自己的身心。

  比如贪睡,该睡的时候可以睡,不该睡的时候也睡,会导致整个身心的气脉紊乱。再比如贪吃,正常饮食对身体是好的,但整天吃吃喝喝,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生存意义,那不仅对健康有害,人生也没有价值。还有贪玩,贪玩的人不好好学习工作,不做有意义的事,每日打牌游耍,虚度时光而已。最不好的,就是看一些色情的电影电视,染污心灵。

  因此,年轻时要多学习,而且要学到正确的知识——包含利他与慈悲的真理。不管你是学生、企业家或艺术家,都应该追求这种不需要狭隘宗教或思想包裹的真理。

  佛教提倡慈悲心,但这个慈悲心,不仅佛教徒在修行时需要它,凡是人类,不论你生存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里,都需要它。一旦人类离开了慈悲心,谁都不肯真正关心他人的时候,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僵化,家庭和社会无法和谐,那时候,恐怕我们只能看着世界变得越来越恶浊了。

  你们不一定要信仰佛教,但对佛教所阐释的真理,如果不去了解、不多少学习一些,我觉得,来一趟人间还是挺可惜的。你们不妨去寺院走走,到了寺院,你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这是蕴含慈悲与智慧的力量,它会从内心深处启发人的爱心,让你了解万法真相。你们也可以看看古书,古人把思想都留在那里,超越现在的认识,对心灵有益。

  现在人强调自我,也学习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这对自我提升是有好处,可以让个人、民族和国家形成强大的意志力,但如果能像考虑自己那样为他人着想,在利他心、慈悲心基础上建立一种智慧,那整个社会自然就和谐了。

  爱因斯坦曾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到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请大家想想他说的道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慈悲)(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慈悲)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其它:慈悲与爱的比较研究(陈星桥)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王雷泉教授: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二、忍辱慈悲菩萨心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慈悲心喜舍行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四、戒杀素食慈悲根 

 净因法师:尊重生命 慈悲不杀 

 济群法师:造就慈悲品质 

 楼宇烈教授: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 

 杨曾文教授:以慈悲护生精神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董群教授:佛教伦理的慈悲精神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