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学佛让我们学会随喜


   日期:2016/12/29 15: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随喜是看到别人行善积德,从内心中感到欢喜,跟“随”着欢“喜”,体现一种物我无间的情怀。随喜最能对治嫉妒心,看到他人获得帮助而随喜的功德是很大的。随喜是一种心理的欣赏,学习的又一个缘起。

  佛说随喜

  星云大师:美好的随喜

  圣一法师:什么是随喜赞叹

  达义法师:随喜的功德

  梦参法师:不论哪一个法师讲经,你都要赞叹随喜

  佛说随喜

  《修忏要旨》中说:“随他修善,喜他得成。” 见到别人行善,随之心生欢喜,称为随喜。

  《法华经.随喜功德品》中说:“听闻经典而随喜,次次累积,功德至大”。《大智度论》更说:“随喜者的功德,胜于行善者本人”。既然随喜功德如此大,在随喜别人功德之时,会不会让别人的功德减少呢?当然不会的。《四十二章经》中“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可见越多人随喜,功德越大。所以自己做功德,或随喜别人功德都应该积极提倡。

  《法华玄论》卷十载,随喜有二种:(一)通随喜,谓若见、若闻、若觉、若知他人造福,皆随而欢喜。(二)别随喜,依五十功德之说,特指闻法华经,随而欢喜。并且大小二乘的随喜不同,大乘之随喜广通三世十方诸佛及弟子,小乘仅局限于三世佛;大乘随喜法身之功德,小乘仅随喜迹身之功德;大乘之随喜通于漏、无漏,小乘之随喜唯限有漏心。

  随喜在使用中是个中性词,用在不同地方,有褒贬不同的意思。随喜功德、随喜赞叹、随喜发心,此中讲的就是褒义。忏悔文中:自作、教他、见闻随喜,此处一般指的贬义。所以作为佛弟子不要乱用随喜一词,随喜不是随波逐流,随喜是有准则的。佛教倡导的随喜的内容是指的积极方面的。《华严经》:“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又如《金光明最胜王经》所说:若有众生虽于大乘未能修习,然于昼夜六时,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一心专念。作随喜时,得福无量。应作是言: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现在修行施戒心慧,我今皆悉深生随喜。由作如是随喜福故,必当获得尊重殊胜无上无等最妙之果。如是过去未来一切众生,所有善根皆悉随喜。又于现在初行菩萨发菩提心所有功德,过百大劫行菩萨行有大功德获无生忍,至不退转一生补处,如是一切功德之蕴,皆悉至心随喜赞叹。过去未来一切菩萨,所有功德随喜赞叹亦复如是。复于现在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应正遍知证妙菩提,为度无边诸众生故,转无上法轮,行无碍法施。击法鼓、吹法螺、建法幢、雨法雨,哀愍劝化一切众生,咸令信受,皆蒙法施,悉得充足无尽安乐。又复所有菩萨声闻独觉功德积集善根,若有众生,未具如是诸功德者,悉令具足,我皆随喜。如是过去未来诸佛菩萨声闻独觉所有功德,亦皆至心随喜赞叹。

  随喜又有随己所喜的意思,譬如布施,富施金帛,贫施水草,各随所喜,皆为布施。随喜是避免骄慢、嫉妒、瞋怒心生起一个重要修持方法。无论何时、何地、何事,只要听到别人善事,要随喜他们。即使对俗世的正命成就,也应时时不忘随喜。例如,听闻别人事业成功,或在发现别人的优点时,应心生欢喜,即时的赞叹。这样可以广结善缘,并且可以止息嫉妒。心怀嫉妒,会有企图阻碍别人成功及安乐的危险,会有让自己被烦恼折磨的危险。反之,若弃绝嫉妒,修持随喜,纵不能马上成功,也创造了将来成功的因。让骄慢及嫉妒之心生起,只会造成现在及未来成功的障碍。

  星云大师:美好的随喜

  黄秀美是一位美丽、柔和、洋溢着欢笑的女孩,即使在佛光山读佛学院时仍然带着一点红尘的梦想。有一次,有人随口问她:“秀美啊,想不想出家?”她却稚情而认真地说:“我还没穿过玻璃丝袜呢!”后来,有机会到美国,我托人买了几双玻璃丝袜。海关人员检查我的皮箱时露出不解的异样眼神,仿佛在问我:出家人买玻璃丝袜虽然不犯法,但是买玻璃丝袜做什么?我心里想:为了满足一个学生穿玻璃丝袜的梦想,为了对一个徒众发稀有的出离心表示鼓励,先生你哪里会晓得出家人也有天下父母心啊!

  社会上,多少人慈悲为善,救助伤残,我给予随喜赞助;社会上,多少人励精图治,建设功业,我给予随喜赞美。随喜真是美好而有德的行为。

  做好事,说好话,我虽然没有能力为之,但是你做了,你说了好话,做了好事,我很欢喜,我随喜赞叹。佛说,果能如此,其功德与亲自去做没有分别。可见随喜在为人处世之道上的重要。

  遗憾的是,现在社会有随喜美德的人毕竟太少了,大部分人都是幸灾乐祸。例如,你有钱而资助伤残孤老,他批评你所做的只是九牛一毛,你经济拮据,但对善事也赞助若干,他说你打肿脸充胖子。整个社会因为没有养成随喜的习惯,到处任意批评,肆意践踏,这样社会哪里有好人好事呢?

  这个社会,你好,你善,你大,你富,我嫉妒你;你贫,你穷,你笨,你愚,我看不起你。你不行善,我来行善,你批评我不是;我待人慈悲,你不慈悲,你说我慈悲不够。任凭你怎么做,他都要中伤批评,令人不禁想问:你希望这个世界你不行、他不行、大家都不行,难道要大家同归于尽吗?

  国家复兴,社会进步,端赖吾人养成随喜的性格。你要竞选为众服务,我乐于随喜投你一票;你兴办功业,救助弱小,我乐于随喜赞助。你办报纸,我随喜订阅;他办电台,我随喜充当义工,共成善事,他恤孤济贫,我随喜给予宣扬,成就好事。随喜的世界无比美好。

  ·佛光菜根谭·

  以随喜代替忌妒; 以随和代替孤傲;

  以随缘代替执著; 以随力代替勉强。

  圣一法师:什么是随喜赞叹

  万法一体,人我同源,经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随喜行十善者,赞叹十善法,共成四十种善。

  愚者只知自作,缺同情心,故不教他,亦不随喜,何况赞叹。智者自作又教人作,有自行、化他两种功德,再来随喜他人一毫之善,则内除嫉妒,又有他人功德在自己心内,更能赞叹善法,则成弘法大师矣。

  例如见他人出家,心生欢喜,就有出家功德,见他人放生,心生随喜,就有放生功德,见他人说法,自己未有因缘说法,但心生欢喜,就有说法功德,见他人坐禅,不必自坐,心但生欢喜,就有坐禅功德。如是自作有限,随喜无穷,自己出家只有一次,随喜他人出家功德,则有百千万次,所以功德自造也好,他人作也好,皆可流入我心,我心有他人功德,无嫉妒念,何等喜乐,何等坦荡荡。

  儿子中状元,父母生大欢喜,父子同体也,学生中状元,老师生欢喜,从我教出也,何异自中。因此,欲建立别人功德在自己心田内,应生随喜,否则不喜,或生嫉妒,有嫉贤妒能之念,自己永绝贤能之路,悲夫!无始劫来嫉妒之贼,潜伏八识田中,或时起作,自害害人,今日诵普贤大愿王,一扫清光!

  欲识自心广大,观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菩提心时,非在我心外发,如何发心?心觉能知,若生随喜,即有一切如来发心功德在我心内,令我好乐,为我学习,助我早日发菩提大心。十方如来发心为求一切智,而勤修福业,福能融慧,我亦随喜勤修。

  如我本人,最初闻他人写经、燃指,当时心生欢喜,后来我就能刺血写经,燃指供佛,若当时不随喜,何有今日之事。

  一切如来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头目手足,我皆随喜;如是一切难行苦行,乃至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萨智地、成无上菩提及般涅盘、分布舍利、一切善根,我皆随喜,此乃随喜佛功德。

  乃至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古人云:西方路上一只鹅,口含青草念弥陀——鹅能念佛;水鬼修心——水鬼升城堭,地藏经主命鬼王受记作佛;帝释受记成佛,以及所有六趣功德,我皆随喜。

  十方一切声闻断惑证真,摆脱生死,辟支佛兼除习气,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菩提,自他两利广大功德,我皆随喜。

  如是十法界功德在我心内随喜,虚空界无尽,众生界、众生烦恼、众生业无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清净,无有疲厌。

  达义法师:随喜的功德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第五大愿就是“随喜功德”。所谓随喜就是随是随顺、随事随理、随权随实。具体来讲,随事就是随顺事相,随理就是随顺理性;理就是实相的理体,法界的本性。喜是喜庆,庆因庆果,庆幸奉行佛法、弘扬佛法。现前一念心,随喜法界众生的功德,所以称随喜功德。不仅普贤菩萨发随喜功德的愿,佛陀也常常赞美随喜的功德。佛经云:“如是过去未来一切众生,所有善根皆悉随喜。又于现在初行菩萨发菩提心所有功德,过百大劫行菩萨行有大功德获无生忍,至不退转一生补处,如是一切功德之蕴,皆悉至心随喜赞叹。过去未来一切菩萨,所有功德随喜赞叹亦复如是。”所以,随喜是最占便宜的修行法门,只要养成帮助他人的性格,随时给人欢喜、给人方便,就是很大的功德了。例如,别人出钱作公益,我多少帮一点忙;别人作了好事,我乐见其成;别人有成就,不起嫉妒的心,随口说些赞叹的好话;别人失意,不幸灾乐祸,随口说些鼓励的话。随口说些好话,随手做些好事,随心帮助他人,都是随喜。

  修行随喜功德,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有著同样的重要功德,我们随喜赞叹他人的成就好事,如同礼拜、念佛、诵经一样,都是了不起的修行功课。所以,常人见他人有善喜,忌妒容易随喜难,就是不知随喜有这么大的功德。随喜的功德利益归纳起来有四点:

  第一,如香遍满堂室:一个人靠化妆、洒香水得来的香气,仅是短暂的、局限的。我们经常养成随喜他人,所散发出来芬芳气质,就会充塞著所处的空间,让你周遭的人都能闻到,亦如你赞美别人地赞美你、欢喜你。

  第二,如炬普照十方:愿意赞美别人、随喜别人,喜欢显扬他人的善美,你的人格道德就会像光亮的火炬。肯随喜他人者,不障碍不为难他人的成就,不讽刺不打击他人的努力,这样的人格是世间的榜样,就如同太阳的光亮普照世间。

  第三,如种一能收百:随喜他人,就像打回力球,你随喜他人多少功德,就有多少人回头来赞美你、随喜你的功德。就如同我们在山谷中大喊“你好”,四面八方都回声对你喊“你好”。因此,愿意随喜他人功德者,所获得的善性回圈,就如同种一而收百。

  第四,如月映现千江:天上的月亮虽只一个,但在地上只要有水之处,不管是江、海、河、湖、溪、井,甚至仅是小小的盆、碗、杯盏,月亮都会映现在其中。我们肯随喜他人,清净品格的映现也如同这清凉月,随处映现,就如千江有水千江月。

  梦参法师:不论哪一个法师讲经,你都要赞叹随喜

  这些大德们,大和尚们,他个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别是白衣,你不要评论。出家人跟出家人可以说?一个人也不能说,要请大众把他摈除,乃至于制定他,看他属于七法之中的哪一法,该什么罪、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但是僧众的事,在家的道友,你把他当成佛弟子,当成僧宝,把一切比丘都当成圣僧,你心里就是圣僧了,你的功德一点儿也不泯灭的,不因为他破戒而影响到你,佛教讲的很清楚。因此,大家千万莫说三宝过。

  如果你轻视僧人,谤毁了、打骂了、断肢节,你应当受什么报,后面会说。“于我法的出家人,常乐伺求所有的瑕隙”。他不做别的,就追求伺求,看着出家人的过,他得到一点儿,“才得少相”,他没有审查是真的是假的,他就“轻毁诃骂谪罚”,这就错了,这是大恶。这种人还不听人劝说,其心刚强,难调难伏。“很戾迷乱”,凶狠凶狠,心是很迷乱的。所以他的目的就是“常喜触恼诸出家人”。看这和尚出家人烦恼,他高兴,他的目的就是常想找出家人的过,使你烦恼,使你修行不成,这就是魔鬼。魔王波旬的子女来到这儿恼乱出家人,完了他还要出家,穿了出家衣服,他就是不做佛事,他更进一步的破坏。

  所以学三乘法的时候,或者学显教的时候,我们为了种福,不要谤毁其它的乘。不论哪一个法师讲经,你都赞叹随喜,莫要生谤毁。你不必评论他讲的好、讲的坏,你要是跟他有缘,高兴听你就听,不高兴听你可以不听,那没有什么错。你要是谤毁,无缘无故给自己找些烦恼,找些罪受。没罪,你要找些罪受,又何必呢?不论对人,对法,你心里总有一个佛法僧三宝。我们讲《占察善恶业报经》,念佛、念法、念僧的功德大得很,你念法的时候,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十方诸佛所说的法都在里头,没有拣择的。

  这类人很多,当善虫子当不成了,就到了里头,吃里扒外。到了佛教来破坏佛教,毁灭佛教,永远不想自己的错误,总是讥毁别人,毁谤他人,找人家的缺点。听到赞叹了大乘的功德,他也知道这是好事,人家一听到赞叹大乘功德,他也发心要想去求大乘,想去求。但是他心里头所好的,杀盗YIN妄,他从来没有寂静过,没有停止做恶过,静不下来,散乱得很。为什么?业使他迷乱了。业障!业障!这叫真正的业障。你看那些人,业障很重,可不能劝他,你要是劝他,他就跟你发脾气,使你触恼。所以释迦牟尼佛跟阎罗王说,这个娑婆世界众生,刚强难调难伏,习气深重得很。做重大的恶事,从来没寂静过,欺骗诳惑别人,尽作假相。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随喜)(五明学佛网:学佛       随喜)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大寂尼师:由礼忏法门启开-发随喜功德心比布施更难的修持问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