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佛法尽在行住坐卧


   日期:2016/12/29 16: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禅,在佛教里面,特别是汉传佛教,往往特指禅宗的禅。禅宗的禅在佛教里多属“顿”,顿悟的禅,也就是六祖惠能大师所主张生活即佛法。佛法是真理,具有普遍性,所以最高的道理往往就在平常的行住坐卧间。

  佛性存在于生命的每一个地方

  为什么每个人都可以觉醒?因为我们有佛性。

  佛性在哪儿?佛性就在眼耳鼻舌身意,在生命的作用之中。

  像我们穿的衣服代表的意思就很多。衣领是用三层布复叠缝制,代表着佛、法、僧三宝;衣领中段一条一条的细线,代表五十三参,告诉我们无论在哪儿都要有谦卑的、学习的姿态,因为真理之光、佛性之光辉映在每一个地方,在树叶、在尘土、在空气、在雨露、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

  接下来,右肋下的两条带子就代表戒律,形状就像一把刀,为什么要佩刀呢?过去中国人说君子都是有佩剑的,他的剑不是凶器,是表明要把自己锻造成一个法器,拥有锐利的智慧。我们的这一把“刀”,就代表做人要有准则,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当为时要快刀斩乱麻,当为时哪怕刀架在脖子上也要挺身而出。在这天地之间,有远比我们这个身体更有价值的存在,中国有一句话叫“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所以这把刀既是戒律的刀,也是做人的准则。

  禅悦为食 法喜充满

  佛教不仅在衣服的设计上充满禅意与智慧,在吃饭时也不例外。我们每天吃饭都会念“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米饭只是滋养我们的肉身,我们生命的主体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肉身的障碍下,看不到生命的真相,见不到生命真正的主人,这是我们生命迷失的源点。

  所以吃饭时就要明白,生命真实的主人不是靠饭食来滋养,是靠佛法、靠真理来滋养的。

  肉身有生老病死,但法身慧命是不生不灭、是永恒的。我们很多人生活在生老病死的肉身里,像孙悟空一样地被压在五行山下,就缺唐僧、缺观音菩萨来救他。所以佛法时时处处都彰显着禅的这种智慧。

  为何“好雪片片不落何处”?

  禅里有这样一句话,叫“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正好落在你的顶门,这是佛的位置知道吗?

  观音菩萨的顶门上就站着阿弥陀佛。真理是随随处处的,是很美妙的,当我们的生命处在正确的状态中时,一阵雨,一阵风,几片雪……哪里不是禅悦?哪里不是法喜?

  对于禅来说,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禅是真理,它坦坦荡荡,如佛光普照,你只需要敞开你的心灵。

  所以救世先救人,救人先救心,佛教就抓住这个关键点。心唤醒了就等于这个人转凡成圣了,一个人转凡成圣了,就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会对这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力。

  摘自传喜法师2016年10月16日开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传喜法师)(五明学佛网:学佛       传喜法师)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