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以孝修身齐家平天下


   日期:2016/12/30 9: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出家人的“家务事”

  看到出家人,现在社会上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人为什么会出家?为什么会抛下父母、抛下一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疑问?因为现代社会很多人不了解佛教,不了解出家人。

  出家人谦卑自守,不扬己德,不会宣扬自己的语言、行为及功德,但其修行的所有功德全部都回向给法界众生,愿意替所有无明众生分担所有的黑暗、错误及恶果。

  现代社会物质匮乏的人很多,心灵贫瘠的更多;肢体残疾的人很多,心灵残疾的更多。所以物质的给予固然重要,但是精神财富乃至灵魂的归属,才是生命最究竟、最终极的意义。欲予那些贫瘠的心灵以精神财富、救赎残疾的心灵,就需要出家人、需要佛教的力量,所以出家人也是一种工作,能够创造丰厚的社会财富。

  佛陀刚一降生人间,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宣告:“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我”是什么呢?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也不是狭隘的人格化的我,而是指每个生命都有的善良天性——佛性。天上天下都有佛性,这是佛陀向所有生命发出的宣言,不是狭隘的自私自利的“我”,是光明的、博爱的,是每个生命都具有的光明。

  所以,我这个出家人的形象,不仅仅代表我,也代表了一种文化;我们寺庙所做的事情,也不仅仅代表我们寺院,更代表了整个佛教;甚至佛教也不仅仅代表佛教,其所表达的也不仅是佛教自身,可以说佛教的内涵、佛教的社会功能,是属于社会、属于国家、属于全世界的,与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天下行孝”是同一个主题。

  佛教有云:“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启发并展现每个生命中至善至美的一面,就是出家人的家务事,因此佛教的利生事业,对当今社会极其重要。

  万万没想到,这才是世间最大的不孝!

  2015年受邀去山东某监狱给重刑犯人做心灵讲座时,我给他们看了一个名叫《黑洞》的短片:

  一张纸上有个神奇的黑色圆圈,只要把黑色圆圈放到人想要进入的空间,穿过这个黑色圆圈,人就可以进入那个空间。

  片中的主人公把这个黑色圆圈贴到总经理办公室的门上,手穿透圆圈把门打开,再把黑色圆圈贴到保险柜上,手穿过圆圈把保险柜里一叠一叠的钱拿了出来;最后他自己又通过黑色圆圈爬进了保险柜,他刚爬进去,黑色圆圈就从保险柜上掉了下来,于是他就被锁在保险柜中了。

  这个视频中的黑洞代表什么?这个黑洞又在哪里?这个黑洞就是我们内心的贪嗔痴。如果我们为内心贪嗔痴的黑洞所吞噬,即使身体很强壮,也不能算个健康人。因为一个健康的人要生理、心理和灵性三个层面都健康,人健康了,才能组建健康的家庭、建设健康的社会,所谓“修身、齐家、平天下”,修身要放在首位。父母爱孩子,如果孩子不能身、心、灵三方面都健康成长的话,便是世间最大的不孝。一个生理、心理、灵性三个层面都健康的人,才是真正的健康。

  生命怎样才能获得圆满的健康?碳水化合物提供人们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基本营养,保证人们生理的健康;父母给子女的照顾,医生、护士、营养学家等专业人士都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离不开教育;而人灵性的成长除了教育外,还需要启迪,即用佛法开示引发思考,令他去觉悟,这是佛教所独有的。因为佛教是觉悟的教育,所以佛教文化教育的普及,决定了一个国家真正的文化软实力。

  孝的三种境界,对照一下,你会孝顺吗?

  佛教有很多关于孝的论述和经典,众所周知的佛门孝经——《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中,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成菩提。”佛法是圆满的,但只要世间还有不圆满的生命,地藏菩萨就要救拔他们、帮助他们获得圆满,自己却不迈向那圆满的生命境界。

  佛教提倡以孝为先、“孝行天下”,佛教的“孝”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老吾老”,即自己好好生活,承欢膝下,照顾父母,令他们衣食富足和心生欢喜,这是我们人间最普遍的一种孝。

  第二种境界是“以及人之老”,即把天下所有的人都当做自己的父母来照顾和爱戴。像岳飞跪地,岳母在他背上刺字“精忠报国”;像大禹平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以天下为己任;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他们都具有一种强大的社会责任感,这是第二层孝的境界。我们称第一种孝为“小孝”,第二种孝为“大孝”。

  第三种境界就是我们佛教所实践的,探索真理找到生死的根本,破除四魔出三界。不仅自己出三界,并且带领一切如母有情出三界、出轮回,去往极乐世界。帮助父母超越生老病死的烦恼,安住于无量光无量寿的祥和与宁静中,这才是生命更高的境界,比前面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和虚幻的个人荣宠两种,更堪称极致的孝顺。

  佛教兼顾了孝的三个层次,佛教文明及其文化境界,能够确保我们的生活安定和物质建设的有序进行,帮助我们个人的心灵成长、实现各自的社会抱负,还能提升文化的高度,甚至能够启迪科学难题,最重要的,是佛教能够引领我们达到人类的终极目标——摆脱生、老、病、死的局限。

  佛教的信仰、佛教的智慧,为每个生命打开了一扇天窗,领悟到佛性和智慧之后,人就能超越对死亡的恐惧。身体只是工具而已,身体有生老病死,但生命却是不灭的,我们是生命的主人,要使用好身体这个工具,这个觉悟对整个世界都至关重要。有了这种智慧,一个人就能够驾驭自己的生命,能够生起国家意识,为了国家民族的存亡而奉献,甚至赴汤蹈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如果人类社会的进步由生产力决定,那人本身就是生产力;如果孝的三个层次都能够开发出来,将会最大程度地激发人的生产力,那将是民族兴旺、国家复兴最重要的原动力,也是世界和平、国泰民安最大的理论基础。

  ——根据传喜法师2016年6月17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传喜法师       孝道)(五明学佛网:传喜法师       孝道)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传喜法师:殊胜的地藏菩萨圣号 

 开愿法师:孝道的真实意义 

 道坚法师:一般人认为出家有违孝道,请问你有何看法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如何圆满孝道 

 李尚全教授:护法与尽孝道:房山石经雕刻的原动力 

 衍慈法师:佛教与孝道 

 其它:护法与尽孝道:房山石经雕刻的原动力(李尚全) 

 其它:孝道的真实意义(开愿法师) 

 蔡礼旭老师:孝道也可以权变 

 业露华:中国佛教孝道观的发展 

 业露华:论契嵩的孝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