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日期:2016/12/30 12: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勤俭持家家业盛,勤俭治国国祚长 现在很多国家濒临破产,很多家庭没怎么赚钱就乱花钱,其实这都偏离了正道,我们却被严重误导, 还觉得是新潮流。所以治家治国的智慧不得不学。《政要论》点出 :“历 观有家有国,其得之也,莫不阶于俭约;其失之也,莫不由于奢侈。”家庭、国家能兴旺,莫不由于勤俭。勤俭为持家之本。只要勤俭,家肯定兴旺 ; 只要勤俭,国肯定富强。国家、家庭衰弱,莫不由于奢侈造成。 唐太宗是很好的榜样。他能成为这么成功的皇帝,绝非偶然。贞观二年,有臣子提议太宗建阁楼来住,因为夏天雨多,宫中潮湿,太宗又有风湿病。皇帝回答:“汉文帝要建露台,就因耗费高没建。我的德行比 不上汉文帝,而花费还要超过,这岂是我一个为天下父母的君王应做的?” 上行下效,当时的臣子也很勤俭。勤俭才能持国持家,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相。

  勤俭,才能应对不时之需 《汉书》说:“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蓄积足恃。”生产是有时节的,用的时候没有节度,物力会枯竭。古代治理天下对这些非常关注。不乱浪费,衣食物品慢慢就积存下来了,突然发生灾祸时,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在古代,一般要准备九年的粮食,即使九年都没收成,国家社会还能够维系。而现在整个资源消耗太厉害,大自然都已经出现警讯,我们真的要带头作出对的行为,要爱护、要节约,不然大自然已经超负荷,没办法延续。

  勤俭,关键在节欲 要把人生经营好,把家庭、国家治理好,最重要的是节制欲望。欲似深渊,像无底洞,掉下去很难自拔,所以人要寡 欲。我们人生努力的目的是幸福快乐,可往往愈努力愈笑不出来,根源 是方向错了。方向是要满足欲望,可欲望愈来愈多,满足不了,“求不得” 的痛苦就愈来愈多。想通了,节欲知足,笑容马上止跌回升。“节欲者 安”,一个家庭能勤俭,生活就安定,而且下一代也安定,因为下一代也养成了勤俭的人生态度。古人很有智慧,勤俭持家,看得很深远,我富贵, 我儿子不一定有这个福。如果他小时候奢侈惯了,我不是毁了他一生吗? 小时候很勤俭,他这一生就从容自在,没有压力。

  俭的大用 俭是节制,有分寸。不只对财物,“俭于言语则养气息非”, 话少,是非就少 ;“俭于思虑则蠲除烦恼”,思多血气衰。“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饮酒则清心养德,俭于应酬则养身息劳,俭于交游则择友寡过”, 交的朋友最好德才比我们高,我们去效法。所以老子说他有三宝,俭就是其中之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节俭       智慧)(五明学佛网:节俭       智慧)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