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净业行人一定要在平时的修行备足资粮


   日期:2017/1/2 7: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晚上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师父来向大家报告《念佛三资粮》。

  念佛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三资粮是我们念佛人,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必须具足的,也就是信、愿、行往生三法。如果我们要到远地去旅行,郊游或远足,我们一定会带足资粮,免得挨饿受冻。那我们要到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世界,也一定要具足资粮。这资粮就是信、愿、行往生三资粮。所以我们念佛人,要自我检视自己,是否在念佛的当下,具足了往生三法信、愿、行。如果具足了,不管你是自力念佛,或者二力念佛,不管你是信心念佛,或者疑心念佛,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是往生报土与化土的差别而已。

  底下引用慈云香严行者续法大师所开示的一篇文,来说明念佛三资粮的道理。续法大师是清朝的一位高僧,浙江杭州人,俗姓沈,字伯亭,号灌顶,又名成法。九岁就从学于杭州天竺山慈云寺的明源法师,十九岁受具足戒,二十岁学习讲经,历时七年。受到明源法师的付嘱,为云栖莲池大师五世之法孙。续法大师遍研诸经,融会众说,不拘泥一端,后来每有讲说,四众云集,盛极一时,法缘相当的好,学问好的不得了。这是清朝的一位高僧,在雍正六年示寂,世寿八十八岁。传法弟子二十余人,培丰、慈裔、正中、天怀,四位法师最为著名,撰著有《贤首五教仪》,《圆觉析义疏》,《华严宗佛祖传》等六百余卷,著作也相当的丰富。续法大师的许多著作,也大部分在彰显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对于净土法门的经论,也有诸多的注解。

  我们来看续法大师这一篇文的开示:

  「慈云香严行者续法述劝:又净业人,备三资粮,一者信:信轮回最苦,信念佛最妙,信此土修行,难成道果。信愿生彼土,乃至十念,决得往生。信报生人天,福尽还坠。信一生乐土,永不退转,当成正觉。信一称佛名,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信念佛之人,弥陀摄取,病中救护,命终来迎。」

  先看到这个地方,续法大师这一篇文,是劝勉净业行人,一定要在平时念佛的修行,就备足三资粮。

  首先当然先讲信,「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修学念佛法门首重信心,其实修学任何一法门,也都是首重信心。因为修学佛法的历程,是信、解、行、证,信排在第一。可见得要进入佛法的大门,第一步就是要深信。如果不相信佛经世尊所开示的法语,如果不相信念佛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不相信有一清净庄严的净土世界,如果不相信有一尊阿弥陀佛,可以救度得了自己,那当然就不会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会想要念佛。纵然念佛可能求的就是人天的福报,根本不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度众生。

  续法大师在往生三资粮的第一信讲了许多,我们一一的来自我检视,如果你都能一一做到,那你信就做好了,信就做到了。信心一定要深入,也就是《观经》所说的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等。三心的第二深心,深心就是深信之心。换句话说,对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要建立深信,浅信还不够。

  续法大师告诉我们,信轮回最苦。确实我们在娑婆人间,过去世我们当然不知道,我们曾经在六道的哪一道。不过诸位,你我现在在人道,就以我们在人道所经历的生老病,我想将来直到死,你我每一个人在人间都有烦恼痛苦。古德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轮回的生死大苦,是无止尽的。所以对我们有生死的凡夫众生而言,人生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了办生死。念佛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了办生死。我想诸位你我不论出家人、在家人,我们出生为人,从在母胎诞生下来直到今天,不论你我是男众或女众,不论年龄是多少岁,我们都能感受到,人在世间苦恼无量,对不对?所以没有解脱生死,无止尽的轮回大苦,我们不能不信。因为自古人生谁不死,如果死了还要继续六道轮回,那就死的很冤枉,也死的很悲惨。如果死了虽然失去这个色身,但是法身能够因为念佛,而蒙受弥陀的救度,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死,死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叫往生,生命就非常的有意义,因为超越生死了,因为转凡成圣了。

  信念佛最妙,念佛如何的妙?念佛能够解脱生死这一件大事,当然非常的妙。而且女众菩萨最能感受到,念佛最妙的道理,因为善导大师告诉我们,女众菩萨一心一意的念佛,仰承阿弥陀佛的愿力,将来到了临终,见到阿弥陀佛莲台来迎,当登上莲台的时候,就转女众身为大丈夫相。这一句佛号,能使得你女众的业报身,转为大丈夫相。诸位女众菩萨,你说这一句佛号妙不妙?太妙了。这一句佛号能够消灾免难,确实很妙;这一句佛号能够增福延寿,确实很妙;这一句佛号能够逢凶化吉,确实很妙;这一句佛号能够消冤解孽,确实很妙。所以如果相信,念佛是最妙的修行,那你就好好的念佛。我们的业障就因为我们的念佛,无形当中慢慢的在减少。

  「信此土修行,难成道果」,如果要相信在这娑婆世界,经历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是难以解脱生死的,难以成就道果的,这一点都不难,为什么?很简单,不论你修学任何法门,不论你诵经、持咒、守戒、朝山、拜忏、放生,修诸任何一行,要把见思二惑断尽,才能出离生死,容不容易?不容易。

  我们凡夫众生,不要说见思二惑,一百六十九品的烦恼要断除,我们连伏住的工夫都不容易做到。见惑三界有八十八使,思惑三界有八十一品。印光大师在《文钞》讲,断见惑犹如断四十里瀑流,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所以要把见惑断尽,就相当难了,要断除思惑更难。所以此土的修行难成道果,而且以凡夫的放逸懈怠之心,通常是菩提心易发,而且恒久心难持。听经闻法或者念佛共修,因为无始劫以来的放逸心、懈怠心,所以时间一久,慢慢的退失这一份精进心,所以越来越不想听经闻法,越来越不想念佛共修,到最后又继续沉沦在五欲六尘之中。所以想要解脱生死成就菩提是非常的难。还是老实的念佛,仰仗阿弥陀佛的名号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西方极乐世界慢慢的进修,有大慈悲父阿弥陀佛的教导,还怕不能成就菩提吗?对不对?

  「信愿生彼土,乃至十念,决得往生。」你只要相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你就能相信这一点。只要你愿意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世界,乃至临终的十念,南无阿弥陀佛,都决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信对一般人而言,就不一定能够真正的信受。因为许多对于这句名号本愿道理,不是很了解的人会认为,怎么可能,一生造作了许多罪业,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业障,还没有断除,怎么可能一生在临终,念了十句阿弥陀佛的名号,就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对于疑心烦恼很重的人,不容易相信这一点。可是我们只要好好的研读《观经》这一部教典,我们可以从下品下生知道,确实一生造作逆恶之罪的人,临终遇到了善知识为说妙法,教念佛号,这一位临终者,因为法缘具足,宿世的善根流露,所以善知识为他开示,教导他念十声阿弥陀佛的名号。因为念了十声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使得他本来应该堕入地狱,而不堕地狱。以他平生所造逆恶之罪,是不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因为临终念了十声阿弥陀佛的名号,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使不能往生的人必定往生,使必堕地狱的人不堕地狱,不就这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威神功德使然嘛?对不对?对。

  所以《观经》的经文,世尊所说的是真实,所以我们不能不信。而且乃至十念绝对的救度,就是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第十八愿的愿力。

  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法藏菩萨誓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法藏菩萨的本愿,已经产生了力量,所以本愿有救度念佛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力量,称为本愿力。

  「信报生人天,福尽还坠」,真的假如看一般佛经或者善书,就可以了解这样的道理。如果修福而不修慧,或者福慧双修,没有圆满超越生死,那只求人天的福报。那到天上或在人间,出生在富贵之家,福报尽了还会坠落。

  以前印度有一位郁头蓝弗仙人,他是三界二十八天的最高一天,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天人。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天人,禅定寿命有八万大劫,可是八万大劫虽然时间很长,还是有一天时间会到,对不对?这一位郁头蓝弗仙人,八万大劫的禅定寿命到了,直接堕入畜生道当一只飞狐,就是一种会飞的狐狸。你看从天人最高一层天,堕入到畜生道,不是天人在天上,享完天福天寿尽了,一定投生在人间出生为人,不一定。所以六道的轮回,确实非常的恐怖。所以我们念佛人,千万不能只求人天福报,何况阿弥陀佛用本愿名号,要救度众生的本意,是希望每一位念佛人,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你念佛只有求人天的福报,那你根本就没有切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念佛虽然有行,但是没有愿,也不能跟阿弥陀佛的名号相应,所以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把念佛这么了不起的殊胜修行,用在求人天福报,那就是拿了一块价值连城的黄金,跟人家换一支棒棒糖来吃,实在是太可惜了。

  「信一生乐土,永不退转,当成正觉。」这样的信受,我想一般人不会怀疑比较多,因为只要看净土三部经就知道,一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世界,一定是不会再退转,将来一定成佛。你我将来成佛同名同号,叫做妙音如来,这是世尊在《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为我们授记的。而且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怎么可能会退转?西方极乐世界没有退缘让你退失道心,那娑婆人间的退缘就太多了,自己的放逸心还有凡尘俗事把你缠绕着,纵然想要好好的闻法,好好的念佛共修,有时候都身不由己,对不对?每天都是为了三餐就忙碌不已。所以还是念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有大慈悲父阿弥陀佛的教导,我们很快就能够断惑证真,成就菩提。

  《阿弥陀经》讲:「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就是三不退转的菩萨。所以相信只要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国土,就永远的不退转,将来一定成就佛道。所以我们在人间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造就,希望能够成就跟阿弥陀佛一样,跟观世音菩萨一样,跟大势至菩萨一样的神通、智慧、慈悲、道力,然后化身千百万亿,到他方世界上求下化。

  「信一称佛名,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要信这样的道理也不难,因为这是《观经》的经文。《观经》的下品下生告诉我们,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能够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最重要的就是灭除的重罪,是生死重罪,我们的生死还没有了办,就是我们最大的罪业,对不对?想一想我们都是随着业力的牵引在六道轮回,来人间出生,也不是我们所愿意的。可是我们虽然不愿意来人间,还是业力牵引而来,遇到了父缘、母缘,所以这一生诞生在娑婆人间,又过了一生生老病死。想一想生死的了办,是比人生的任何一件事情,还要重要的多。

  最后「信念佛之人,弥陀摄取,病中救护,命终来迎」,相信念佛的人,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受,而且在病中,有阿弥陀佛的救护。如果尚有人寿,会因为虔诚的念佛,阿弥陀佛光明的摄受,业障消除病愈健康。如果人寿将尽,也会因为一心的念佛,临终见佛来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当我们有病的时候,我们更要认真的念佛。

  续法大师在念佛三资粮的第一,信就讲的很多。底下我们来看第二愿:

  「二者愿:愿消业障,愿灭众苦,愿心开,愿见佛,愿净业成,愿生安养,愿授记,愿度生。」

  续法大师在讲往生三资粮,讲的比一般净土法师讲的还要详尽。一般讲到愿都只会讲,愿离娑婆,欣求极乐。可是这里续法大师告诉我们,愿要愿消业障,我们的业障重不重?很重。你我生死凡夫,哪一个人业障不重?所以我们好好的念佛,希望透过佛号消除我们的业障。「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这是回向文的其中两句话,那怎么样把三障消除呢?念南无阿弥陀佛。

  「愿灭众苦」,世尊在《涅槃经》告诉我们,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炽盛。这一些苦让我们苦得,真是苦恼无量,所以一心念佛,把人生的种种大小诸苦灭除掉。

  「愿心开」,就是希望念佛能够让自己心开意解。念南无阿弥陀佛,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现前当下心开意解,越念佛越快乐。诸位菩萨,念佛在你的心中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我想对阿弥陀佛名号了解的人,念佛是快乐的。

  「愿见佛」,见佛有定中见佛,梦中见佛,临终见佛。我们现在不能平生见佛,也没办法念佛念到入定,但是我们可以好好的,一生念佛不退,将来临命终阿弥陀佛现前,你就能亲眼见到了阿弥陀佛。那或许你会问:信愿师父我从来没见过阿弥陀佛真身妙相,我怎么知道我临终的时候,来迎接我的一定是真的阿弥陀佛。我告诉你,你有心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心念佛,临终来接引你的绝对是阿弥陀佛。因为有因有果,你有念佛当然是有感,阿弥陀佛的愿力就会有应。阿弥陀佛知道你的业障会现前,所以在你临终现前来迎接你,消除你的业障,使你心开意解正念分明,念佛往生。

  「愿净业成」,就是希望自己念佛的道业,叫做净业能够成就。做生意如果失败,那就表示没有赚钱。工作如果不顺利换了另一工作,那就表示也没赚到什么钱,做事业要成功,那建立道业当然也要成功。念佛不能抱着侥幸的态度,如果你认为我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临终阿弥陀佛来接引实在是很福气。但是临终没有阿弥陀佛来接引,继续六道轮回也没有关系,那就糟糕了。不能抱着这样侥幸的心态,我们念佛一定要抱着百分之百,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决心,所以把往生三法,信、愿、行做好。

  「愿生安养,而且要切愿」,安养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安全、安稳、安乐,静养的好地方。所以年纪大了,有的子孙会把老母送到安养院去安养。很多年纪大的老母,不愿意让子孙送到安养院,因为没有儿孙在旁边承欢膝下,所以到安养院心不甘情不愿。所以如果你年纪大了,快要让你的子孙把你放生了。那师父告诉你,好好的念佛求生安养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安稳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那这样就是人生最美好的,所以愿生安养这一定要做到。人生最究竟圆满的归宿,就是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不管你这人生过的好或是不好,最后的结局是归宿到,清净的西方极乐世界,那你人生过的再怎么的苦,你都不会太在意,对不对?当然。

  「愿授记」,就是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然后到他方世界受佛的授记,将来成为妙音如来。

  「愿度生」,这个愿也是很重要,为什么要念佛?就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为了要成佛,为什么要成佛?就是为了要度众生,为什么要度众生?因为一切众生与我在生生世世互为六亲眷属,所以每一个众生在苦恼的时候,等于是我的苦恼,所以要发愿度众生。所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对我们念佛人而言,绝对不是呼口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喊一喊之后然后也不去做,也不听经闻法,也不念佛共修,也不做早晚课,也不劝勉人家学佛,那你整天到晚在喊,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要广度众生有没有用?没有用。

  底下来看三资粮的最后行:

  「三者行:身礼像,口称名,心观想,俱要专一,绝无散乱。」

  当然这里续法大师,是比较站在圣道门的观念来解释行。续法大师说,身业要礼拜阿弥陀佛的圣像,口业要称念阿弥陀佛的佛名,意业要观想阿弥陀佛的真身,都要专一,很重要。在这边续法大师告诉我们,也是要专一的修学净土法门,但是要做到绝无散乱,就是内心没有散乱,那是不容易的。能够念佛忆佛,念到进入禅定那很不容易,祖师大德可以做得到,我们很难做得到。但是我们一定要了解,阿弥陀佛的本愿,至少我们每天好好的拜佛,好好的念佛,不管能不能念到进入禅定,阿弥陀佛都有能力救得了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在行持要落实,有信、有愿当然一定有行。如果你做到深信切愿,没有做到力行,那深信切愿不是真实的。因为这念佛三资粮信、愿、行,是一而三,三而一,是一体的两面,犹如手心与手背一样。

  请看底下一段:

  「解知,信愿时,莲华种植也;专念时,莲华出水也;功成时,莲华敷空也;设起疑退心,莲华又萎矣。由是昼夜六时,无有一念贪恋在娑婆。凡起居衣食,语默动静,皆不忘净土。至于临命终时,应当念佛发愿,不得怕死贪生。常自念言:我现在身,众苦交缠,不净流溢,若得舍此,华池托质,受无量乐,事极称意,如脱臭弊之衣,得着珍御之服,万缘放下,身心解脱。」

  这一段话续法大师讲的很好,心里头应该这样明白,当做到信愿的时候,就是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莲华池种植了莲华。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此华还到此间迎。

  这是法照大师所开示的偈颂法语,所以我们在人间念佛,西方极乐世界的莲华就会开出。

  「专念时,莲华出水也」,在这边又讲到专念,就是一心一意的念南无阿弥陀佛,莲华就生长出了水面。

  「功成时,莲华敷空也」,功成就是我们道业成就。当我们念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在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是莲台来接引我们。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说我们骑着摩托车自己去,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莲台来迎接,所以就是功成的时候,道业成就在西方极乐世界。

  「莲华敷空」,就是莲华开了,华开见佛悟无生。华开了见到了阿弥陀佛,证无生法忍的菩萨。

  「设起疑退心,莲华又萎矣」,这一句话很重要。假如你对阿弥陀佛名号绝对的救度有怀疑,莲华就开始凋萎了。本来以前你早课念两个小时,现在早课只有念一个小时,莲华就慢慢凋萎了,现在更懈怠了,早课只念半小时,后来干脆念三声就好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早课完毕了。阿弥陀佛我要去上班来不及了,对不起,那西方极乐世界,莲华就慢慢的凋萎,所以修行不进则退。对不对?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也是一样。所以要越来越精进,做功课可以由少而多,不能由多而少。

  「由是昼夜六时,无有一念贪恋在娑婆」,这是你要去做到的,能做到那就放下,但是要做到昼夜六时,没有一念贪恋在娑婆,也不容易。我们的心就是贪念在娑婆人间太重了,所以我们不是天天在倾倒西方,说不定我们天天是在倾倒东方。东方就是娑婆人间,西方就是极乐世界。请问你的心放在哪里?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娑婆人间?西方极乐世界。那很好,将来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你。

  「凡起居衣食,语默动静,皆不忘净土。」日常生活吃饭睡觉,讲话或不讲话,工作或没工作,通通不忘净土。想一想自己就是西方极乐人了,身在娑婆,心在极乐,将来有一天无常一来,什么地方都不去,就只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对不对?对。那这样就是往生必定,至于临命终的时候,应当念佛发愿,不得怕死贪生。临命终的时候,要脱掉这个业报身,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伤心?应该高兴。可是很多人临命终要死了,却是很伤心很难过,甚至很不甘。实在讲应该要高兴,因为无始劫以来的生死,这时候就要了办了,穿在这身上污秽不净的业报身,终于要脱下了。就犹如穿着三天三夜,已经污秽油垢的脏衣服,要把它换下来洗一洗了,要穿上一套新衣服了,心情是应该很快乐的,对不对?对。所以我们要放下这个业报身,到西方极乐世界,穿上佛的无为法性身,就是金刚那罗延身。不老、不病、不死,应该是很快乐的,很欣慰的、很高兴的。所以不是伤心的,不是难过的、不是懊恼的。所以临命终快要死了,阿弥陀佛现前了,这时候心情是欢喜的,不要贪生怕死,而且贪生怕死就不会死吗?如果贪生怕死就不会死,那我们就好好的来贪生怕死就好了。怕死还是会死,很多学佛的人,只要听到「死」这个字,还会相当的禁忌。信愿师父,您怎么每一堂课都讲到死,我现在还很年轻。死亡这一件事情,各种年龄层都是平等的,不是说年纪老的老菩萨,一定比较先死,年纪轻的年轻人比较慢死,不一定。对不对?死亡之前人人平等。讲一遍,死亡之前人人平等。所以随时要做好准备,你不要以为你还很年轻,我告诉你说不定年轻排在前面,年老的都排在后面。所以不要贪生怕死,心里常常这样想,我现在这个业报身众苦交缠,而且九孔常流不净,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孔、嘴巴、大小便,经常流不净。所以用闽南话来讲,以前有一个法师这样说,虽然这样说听起来是不太好听,但是讲的是有一点道理,这个法师说:我们人根本就是一个粪桶,我们如果吃饱一点,如果没有上洗手间解掉,我们这个色身,岂不是装了很多屎尿在里面,对不对?这个粪桶说的还真有道理,只是听起来不太好听而已。

  「若得舍此,华池托质,受无量乐,事极称意。」如果能够舍掉这个业报身,在西方的极乐世界托质莲胎,受无量的快乐,那是非常称心如意的一件事情。

  底下就讲一个很好的譬喻,刚才师父所说的,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脱去这个业报身,如同脱掉臭弊之衣。已经穿了又脏又破的衣服,你一定会把它换洗,把又脏又破的衣服脱下来,换上一套又新又时尚的衣服,你一定会非常的开心。

  「得着珍御之服」,就是穿着,这一个字念ㄓㄨㄛˊ,不是念ㄓㄠˊ。能够脱下臭弊的衣服,穿上珍御的衣服,那是非常的开心,这就是万缘放下身心解脱。

  底下一段:

  「才有病患,莫论轻重,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即嘱一切人,凡来我前,为我念佛,不得杂说世务家缘长短。再延法师,频来诫劝,依经指示,及到病重,舍报之际,家人亲属,不得哭泣,并发悲叹懊恼之声,犹恐惑乱心神,忘失正念,但高声朗念阿弥陀佛,守令气绝神逝,方可举哀。若如此者,万求万生,必无疑也。」

  这一段话是在讲临终生病,一直到断气舍报,必须要注意的几点,这一般在讲生死学的时候,我们经常提到。这边续法大师很慈悲,又做了一番的开示,让我们念佛人在临终,从重病一直到断气知所依循。就是照着这个样子做,只要一有病不论轻重,便想到这是无常一心待死,这样讲是一心一意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那如果你所得的病是轻的病,譬如说只是一般的小感冒而已,也不是流行性感冒只是头痛,或者打喷嚏、流鼻水、咳嗽,还不至于要病死,那当然你要去看医生,你不要说我就是要死了,不要去看医生,小病当然你要看医生,对不对?那如果是重病,医生认为你再怎么医治,都救不活了,那这个时候就放弃积极的治疗,一心念佛等待无常的到来,这是对的。

  所以如果重病的时候,必须交代一切人,凡是来到我的面前为我念佛,不要杂说一些世务家缘长短,不要讲那一些凡尘俗事,反正就是一心念佛。然后再延请法师频来诫劝,依经指示,再礼请有修有学净土法门深入的法师,来对临终病人的劝勉开示,「及到病重,舍报之际,家人亲属,不得哭泣」,这比较重要。就快要断气了,就是舍报之际,家亲眷属不要哭泣,为什么不要哭泣呢?当然有道理,因为哭泣会引起临终者感情的眷恋。并且不要发悲叹懊恼之声,不要看到有人死了很凄惨,哎哟怎么病的那么严重,实在有够可怜,怎么会死的那么难看,死的那么凄惨,这一些话都不能讲。纵然亡者死的很不好看,你要把他当做菩萨,为他好好的念佛,助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如果讲东讲西又哭泣,又发出悲叹懊恼的声音,那会惑乱亡者的心神,使他忘失正念。只要高声朗念阿弥陀佛,大声念佛,这时候如果病人还没有断气,就大声念佛念到气绝神逝,就是气断绝了,他的神识完全的离开肉体了,「方可举哀」,这个时候要哭再来哭。如果能够如此,就一万个人求生,一万个人往生必无疑。

  再来看底下一段:

  「复有遇障难者,不得正念往生。如偏风失语,狂乱失心,水火雷击,虫兽鬼噉,毒药阵亡,怨贼王难,亦应预忏,必蒙佛护。」

  这一段话是续法大师告诉我们要在平生,就预先好好的忏悔业障,一心念佛蒙佛的护佑。不然临终如果有偏风失语,那就没有正念了;如果没有狂乱失心,也没有正念了;如果水火雷击,也没有正念了;如果虫兽鬼噉,也没有正念了;如果毒药阵亡,也没有正念了;如果怨贼王难,也没有正念了。所以平常就要好好的念佛忏悔。

  「盖念佛者,有六胜益:

  一、诸佛菩萨护念,弥陀住顶放光,诸天神将,昼夜冥加。

  二、恶鬼毒药,皆不能害,三灾八难,咸悉消除。

  三、宿障冰清,怨命解脱。

  四、气力充满,无诸横病。

  五、睡梦吉祥,见佛色像,无有非人,夺其精气。

  六、现为一切礼敬,临终三圣接引。」

  这是念佛有六种殊胜的利益。事实上一般讲到念佛的利益,都讲了十点,这里续法大师讲了六点。只要好好的念佛,这六点有的是在讲平生的利益,有的是在讲临终的利益。

  第一,就是念佛得到诸佛菩萨的护念,阿弥陀佛住顶放光摄受,而且还有诸天的神将昼夜冥冥的加持。所以念佛有很多佛菩萨的保佑。

  第二,点就是念佛恶鬼毒药不能害,就算三灾八难遇到了,因为念佛也能逢凶化吉。

  第三,就是念佛能够让宿世的业障消除,怨命能够获得解脱。

  第四,就是念佛能够气力充满,没有横病。我们有很多的病都是业障病,如果能经常念佛,这一些病自然就不药而愈。

  第五,就是睡梦吉祥。念佛经常念,念的多晚上做梦,比较会做到好梦。如果佛号念的少,可能会经常做恶梦,一般如果能够梦到三宝,那就表示比较吉祥。说不定在梦中见到阿弥陀佛,而且念佛没有非人夺其精气。非人就是鬼神,如果念佛鬼神会远离。

  第六,就是念佛现在可以得到一切人的礼敬。譬如说我们看到一个念佛很精进的人,很有道德,我们自然会对他竖起景仰之心,对不对?那是一定的。而且临终西方三圣来接引,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念佛的利益这么多,你要不要好好用心的称念呢?当然要。

  请看最后一段:

  「故知日常一意念佛,即为预备不虞法矣。如人入城干事必先觅下安处,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下处者,预修净业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也。有投宿地者,生莲华中,不遭障难也。人若依此用心,临终定得往生,此又为修净土者之至嘱也。」

  最后这一段续法大师在结论,劝勉我们要一意念佛,就是一心念佛,要为自己将来的往生预先做准备。底下就讲了一个譬喻,譬如有一个人,进入城里要做事情,必须先找寻下塌的地方,到了黄昏天黑了,那就有投宿的地方。先觅下塌的地方,就是在平时预先修净业,就是平时的念佛,等到黄昏天黑了,就譬如生命即将结束大限到来。有投宿的地方,就是譬如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中,不遭遇种种的灾难。最后结论续法大师说,一个人如果能够这样用心,指的就是前面所说的信、愿、行,以及有病的时候,临终应该要正确的处理,以及念佛有六点的利益,如果能够这样用心的修行,临终一定往生,在用字遣词,续法大师也是非常的肯定,他说临终定得往生。定就是一定,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这一篇文续法大师的开示,可以说非常的悲心,对我们念佛人的至诚付嘱,希望我们能够念佛做到往生三资粮信、愿、行,那十个人念佛十个人往生,一百个人念佛一百个人往生。

  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修行)(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