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益西彭措堪布:对于佛像经书亵渎不恭敬的人要注意了!


   日期:2017/1/2 14: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

  《安士全书》里记载:

  古代武功县西边有一座寺庙。寺庙里有毁坏废弃的大藏经。有个叫康对山的人,少年时曾经和五个同学一起在寺庙读书。当时隆冬季节,天气很冷。四个人就用废经烧火来取暖,另一个人用来烧洗脸水。康对山心里责怪他们不恭敬经书,却不敢说出来。

  当天晚上,康对山梦见三位官员开堂,忿怒地呵斥烧书的人,判烧经取暖的四个人全家灭尽,判烧水洗脸的人考不上科举。又指责康对山说:“你为什么不劝阻他们?”康对山说:“我心里知道他们做法不对,但我年纪小不敢说。”官员说:“一句话劝解,可以免去五个人的罪孽。现在姑且不追究你的过失。”康对山醒来,就把这件事记在书本后。

  不到几年,烧经取暖的四个人全家都得瘟疫死去,用经书烧水洗脸的书生多次考试不中,最后以教童生而告终。

  佛经是三世诸佛的法身舍利,佛经所在之处就是有佛和一切圣贤。用佛经来烧火取暖、烧水洗脸,会长劫堕落地狱,受极大的苦报。这里全家灭尽、穷困潦倒还只是现世报应,后世还要感受极其漫长难忍的果报。

  (二)

  《感应篇注疏》中记载:

  颖上的高天佑和两位考生一同去江宁考试。他们听说鸡鸣山的守源禅师特别有修行,就一起去拜访禅师。禅师说:“你们两位都能考中。只有高君用《楞严经》做枕头,他考不中。”高天佑听了很吃惊。过了很久,才想起自己行装里有《楞严经》,当时睡觉没有取出而垫做枕头。发榜时,高天佑果然没考中。

  佛经是如来的大法,一切天龙八部都应当领受奉行。这和普通书籍根本不同,就像皇帝的敕命和普通的通知不同一样。所以对于经书亵渎不恭敬,就会导致迅速损坏福德。高天佑就是因为枕经折福而失去功名。

  有位大德这样说:“我们对佛法的戏耍真是无所不作,但不恭敬佛法和法师正是坏灭智慧的因。现在这样愚痴已经够了,不能再造愚痴的因!如果让愚痴增长,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三)

  《释门法戒录》里讲到:

  明朝万历末年,北京鹫峰寺的住持济舟师,为人朴实,奉佛诚敬,只是对酒戒没有严格遵守。

  有一天,有个穿两截衣服的人对他说:“我们是地府的无常,有个老太太因为生前没有行善积德,留在地狱中无法度脱。她过去每月初一、十五都来寺院拜佛,而且带来果品供养你,所以求你替她念一部《法华经》,就能托生。”

  济舟心里怀疑,就对他说:“既然是鬼,难得来一次佛地。你可以去顶礼。”鬼说:“现在有都城隍在里面,我不敢进去。”济舟想起来,当天在五更时候有人要做佛事,在大殿旁设了城隍牌位,他说的不假。就答应下来。

  七月十五,济舟在佛前跪着诵《法华经》。念到第五卷时,天热了口干没找到茶水,见到桌子上有只酒壶,还有点剩酒,就喝了一口冷酒,继续把经念完。

  第二天,无常鬼又来说:“老太太蒙法师念完四卷经,整个地狱都放射金光。正当要离开去投生时,忽然一阵酒气吹进冥府,从第五卷到第七卷都是这样。因此还是没起到作用。”济舟听后,毛骨悚然,发至诚心,为她重念。从此严持酒戒,永不敢犯。

  (四)

  《竹窗随笔》里记载:

  明朝的抗倭英雄戚继光平常持诵《金刚经》。有一天,一位阵亡的士兵托梦说:“明天派我妻子来您这里,请为我诵一卷《金刚经》,以作超拔。”

  第二天,果然有个女人哭着来求见。问她情况,和梦中所说一样。戚继光答应了她,早上起来就为他诵经。夜晚梦到士兵说:“承蒙大恩,但只得到半卷经,因为夹杂了‘不用’两个字。”戚继光琢磨是什么原因,想起诵经时妻子派仆女送茶饼来,远远看见时,挥手示意不用,口里虽然没说,心里在说“不用”。

  第二天早晨,再次闭门诵经。当晚梦到士兵致谢说:“已经获得超度。”

  从这些例子就知道,诵经时要至诚一心,没有杂念,才有力量。如果心不至诚,不断地起各种杂念,那不只是夹杂了两个字,而是夹杂了一大堆杂乱、污秽的话语。诵经的心好比是屏幕,心里现起的一句句经文好比在屏幕上一句句地呈现;如果从始至终至诚一心,没有杂念,那从最初显现“如是我闻”,直到最后显现“作礼而去”,是清清净净的一部经文,有无比加持的圣言。这样在心上完成了一次对经文的清净熏习,就得到了极大功德。而且以经文熏在心上,就种下了很大善根。如果念诵期间,在清净的圣言当中夹杂了非常多的染污话语,那就像纯金当中夹杂了各种铜、铁等的杂质,大大消减了持经的功德。也因此,至诚的念诵有比散心杂念大百千倍的功德。

  如果是自己有意放肆,比如边说闲话边念经,或者诵几段,再吃点零食,放一段歌曲,那就会以亵慢佛法的恶行使罪业越来越增长、福慧也越来越灭尽了。

  印祖曾经教诫说:“礼诵持念,种种修持,都应当以诚敬为主。如果诚敬至极,经中所说的功德,纵然在凡夫地不能圆满获得,而所得也已经难思难议。如果没有诚敬心,那就和唱戏相同。一切苦乐悲欢都只是假装,而不是由衷而发。纵然有功德,也只不过是人天痴福。而这痴福一定倚仗它造恶,将来受苦,哪有了期。”

  (讲到这里,大家要注意:平常念诵不能只是漫不经心地随口溜过,也不能只是为了每天应付差事,匆匆念完而算数。那样就完全失去了诵经的意义。要字字句句从至诚的心中念出,才是真实的修持,也才能得大功德。)

  (五)

  康熙初年檀香卖得特别昂贵,苏郡有一家做香的香铺,以前以三金请了一尊檀香的观音菩萨像。香铺家的人私下商量说:“如果能把这尊观音像制成檀条出售,可以得十六金。”于是要毁坏佛像,趁着檀香涨价赚一笔钱。但是佣人害怕造罪业,就劝阻他们不要做。

  当时,香铺家的女婿准备接妻子回家,正住在岳父家里。他对佣人说:“你是佣人,这事与你无关,你只要照着办就可以。”当天晚上,香铺家的女儿因为肚子不舒服,不能回家,就在娘家住了三天,还是没好转。

  第二天,街上有个6岁小孩,忽然指着香铺问父亲:“那一家的房屋为什么用红条封住?”父亲以为他看错了,叫他不要乱说。

  当天晚上,香铺着火,一家人都葬身火海,大火却没烧到邻家。当时,香铺家的女婿想从楼上房屋的洞里钻出,被一件东西拦住而死于火中。那位佣人当天早上被另一家香铺强拉着去做了两天工,只有他幸免于难。

  所以因果报应没半点差错,存的是什么心,就遭什么报应。那位女婿和佣人的存心截然不同,前者胆大妄为,对于佛像没有任何敬畏,后者敬畏佛像,不敢造罪。报应也刚好相反:女婿本来要回家,却死在大火中;佣人不想到别处去,却被人强行雇佣而得到免难。

  香铺一家人算是集体造罪,把尊贵的佛像作为商品营利,很快就全部遭到报应,全体葬身在烈火中。来世还要堕落恶趣,不知道还要受多长的果报。在三宝份上做的事,果报来得尤其深重。如果有至诚恭敬的善心,做出尊重、供养等的善行,就能迅速消除业障增长福德;如果没有至诚恭敬的善心,反而做出亵渎轻慢的行为,那也是罪过弥天,会迅速消减福德,而且会遭到惨烈的报应。所以一定要谨慎才是。

  来源:《持经利益随心论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恭敬       益西彭措堪布)(五明学佛网:恭敬       益西彭措堪布)  

 傅味琴居士:佛七谈恭敬 

 净界法师:正确听闻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蔡惠明居士:至诚恭敬 修习净业——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周 

 张秉全居士: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九 恭敬心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六章 乐见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恭敬心 

 蔡礼旭老师:礼仪的本质是恭敬 

 蔡礼旭老师:孝顺恭敬父母 

 蔡礼旭老师:父母的教诲要恭恭敬敬领受 

 慧光法师:佛法恭敬中求 

 传喜法师:恭敬三宝修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