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什么叫回向?为什么要作回向?应如何回向?


   日期:2017/1/3 15: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善根日日增上之结行回向殊胜:

  所谓回向,回者回转、向者趣向,即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大乘义章》云:“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也就是说,依靠发愿使善法在特定方面成熟,就是回向。以比喻说明:一块黄金是用来做马桶、装饰品,还是做佛像,这主要取决于主人的想法;同样的道理,我们所作的善法如何成熟,这也取决于回向,故回向至为关键。

  所以,不管是任何大大小小的善根,包括坐一次禅、听一次法、讲四句偈,甚至念一遍阿弥陀佛的名号,以及一刹那间忆念出离心、菩提心与产生信心,乃至在日常生活中做一次取舍善恶之事等,在完成了之后都必须立即作回向,这非常重要。

  我以前也讲过,在藏传佛教中,广大信众都有良好的回向习惯。包括我从小都有这样的意识,如果善法做完了以后没有回向,心里就特别不安,一定会尽快念个回向文来回向。在学院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比如你找人谈一些事情,如果他刚听完法还没有回向,他就会说:你稍等一下,我刚听完法,把善根回向完了再说。这说明,大家都很重视对善根的保护。

  所以我非常希望,所有修学藏汉佛法的佛教徒,都能养成良好的回向习惯,对现在正在这样共同学习大乘佛法的佛友来讲,我相信大家一定能生起这样的理念。当有了这样的习惯之后,如果作了善法不回向,那自己也会觉得不圆满。就像担心别人偷走自己辛辛苦苦赚到的钱,而不愿将其随便放在家中,一定要存入银行或放在保险柜中一样。同理,做完善法之后,为了不让善根失毁,也会立即作回向。

  如果现在正在听闻佛法的大人,都能养成做完善法马上回向的习惯,那就可以向孩子们灌输这样的教育,比如要求他们将所念的一百遍观音心咒立即作回向,或让他将当天行持的善法回向完之后才睡觉,等等。如能养成这样的习惯,那对他们的生生世世都会有无穷利益。

  下面讲不作回向的过患。如果没有作回向,善根就有耗尽的危险。就像一堆干草,以一粒火星则能焚毁无余;或者一滴水,在烈日下很快就会消失。初学者的善根本来就如干草与水滴一样微弱,而相续中的嗔心、嫉妒、邪见、傲慢等恶分别念,却如大火、烈日一般猛烈。如果没有及时作回向,一旦产生这些恶念,就会摧毁以前所造的善根。比如今天听了一次法,如果没有立即作回向,下课后很可能对别人产生嗔恨心,在产生嗔恨心的当下,包括当天听法在内的百劫所积善根,就全被摧毁了。有些人天天念佛,可是念完佛后从来不回向,而且还经常与同行道友发生矛盾,甚至产生嗔恨心、毁谤道友,这实在可惜!所以大家都应养成在做完善法后立即回向的好习惯。

  接下来宣讲毁坏善根的四种因,也进一步说明,在积累福慧二资后,一定要将善根立即回向的道理。如颂云:“积累善根后,颠倒不回向,宣扬生悔心,灭善根四因。”意谓:在积累善根之后,如果颠倒回向,或者不回向,以及宣扬和产生后悔心,那以此四因就能将以前所积累的善根无余毁灭。下面次第讲述这四种因:

  首先是颠倒回向。比如,我今天行持了听课、放生等善法,但我却将它们这样回向:愿他不要快乐,愿他痛苦,愿对手马上遭遇违缘、障碍,这就是颠倒回向;更为可怕的是,我现在就修一个降伏法,愿我的怨敌马上家破人亡。当然,从最严格的角度来讲,大乘修行人将所积累的善根回向健康发财,也是颠倒回向。如果作颠倒回向,这不但毁坏善根,而且结果也极为不妙,所以大家一定要杜绝这样颠倒的心行。

  其次是不回向。如果做完善法后根本不作回向,那当出现一些恶分别念,或出现毁坏善根的违缘时,以前所积累的善根就会被彻底摧毁无余。因此,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善于保护善根。如果能以菩提心摄持而作回向,那就像把钱存在银行且有极高利息一样,善根不但不会失坏,反而会日日增上;即使不能以菩提心摄持,也要念诵回向文来作回向。

  第三是宣扬。一般来讲,善根不能在别人面前宣扬,因为宣扬会导致善根毁坏;而过失则应尽量宣扬,因为发露过失可以摧毁罪业。但很多人恰恰相反,他们喜欢宣扬自己的善根,比如我今天念了什么经、修了什么法、供养了僧众多少钱,甚至有的还添枝加叶地宣传;而自己的过失却尽量隐藏,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这样就不太好。

  第四是生悔心。比如我今天做一件善事,要么供养上师、要么供养僧众,或者在佛前供养,但过一段时间就生起了后悔心:我当时错了,那天不应该作这样的供养。现在很多人经常在做完功德之后特别后悔,认为自己当时的选择完全是错的,其实这样的想法也是毁坏善根之因,故大家一定要尽量避免。

  另外,这四种因在《前行备忘录》等论典中有较广泛的宣说,大家可以参考。

  在了知做完善法必须立即作回向的道理之后,我们还应了知如何回向之理。如果作上等回向,则所积累的善根资粮根本不会穷尽。《大乘义章》云:“回向不同,一门说三:一菩提回向,二众生回向,三实际回向。”其中,菩提回向是缘佛果而回向,众生回向是缘众生离苦得乐而回向,实际回向是缘真如而回向。这三种回向都是上等回向,若能随一而行,则善根不但不会穷尽,反而会越来越增上。《华严经》云:“所行功德虽微小,悉能回向广无量。”意谓:即使所行持的功德表面上看来非常微小,但若能以三种回向摄持而作回向的话,那它的功德就无量无边。

  《慧海请问经》云:“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意谓:就像落入大海中的一滴水,在大海没有干涸之前,它就不会耗尽;回向大菩提的善根也是这样,在未获得菩提果之间,它也不会穷尽。其实这就像两人结伴去拉萨,一人有少量面粉,另一人有大量面粉,当他们把所有面粉合在一起之后,在面粉未用完之前,少量面粉也不会用尽。所以,在平时回向的时候,我们应尽量以三种回向来印持,这非常重要。若能这样,那即使形象上再微小的善法,其功德也不可思议。

  的确,一切善法功德的大小都取决于心。《了凡四训》讲了这样一则公案:以前,一位贫女到寺院供养了二文钱,方丈亲自为她回向。她成为贵妃后,又到这座寺院供养了几千两金,但方丈却让徒弟为她回向。她心中不解,于是请问方丈:以前我仅供养二文钱,您亲自为我回向,而这次供养这么多钱,您为什么不为我回向?方丈回答:前次布施虽薄,但心很真切,老僧不亲自出面不足以报恩;如今布施虽厚,但布施的心却不如以前,所以让徒弟出面就足够了。

  那么,应如何回向呢?首先,不应为了获得健康、财富等人天果位而作下等回向,否则如生长的大黄秆一样:于夏季生长后就立即干枯,从而化为乌有;同样,这样的回向对自他都没有真实的利益,也即无有恒久的安乐,最终将灭尽成为无实法,自他二利一无所成,所以我们不能作这种回向。

  对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因为,现在许多人修持善法后不回向,甚至连什么叫回向都不知道;有些人虽然回向,但相当一部分人却是为了获得有漏安乐而回向。其实,人天安乐就像杂毒的食物一样,为了它们而作回向毫无实义;况且积累善根非常不容易,所以我们一定要抛弃这种不究竟的下士道回向,而以清净心印持而作回向。

  其次,也不能为获得声闻、缘觉果位而作中等回向,否则趣入无余涅槃、仅为自利不饶益他众,最初的发菩提心也成了妄语。现在不少念佛人都作中等回向,即为自己获得解脱而希求往生极乐世界,这非常不好。如作中等回向,虽然暂时能得到寂灭的安乐,但这仅仅是自己一人离开了三界轮回的痛苦,并不能饶益广大的众生。而我们最初都发了菩提心,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不管众生,只为自利而行持寂灭道,那这就与最初的承诺完全相违。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连世人也不会赞叹,更不用说佛弟子了,所以也不能作这种中士道的回向。

  可能,在座的佛友都会认为自己是大乘行者,但大小乘唯一的区分仅在于发心,如果你最初发了菩提心,但所得的善根一点也没有回向给众生的话,那就非常不合理。这就像一个老板最初对员工宣布:“我们赚的钱一起分享。”但结果老板把钱全部揣入自己的腰包,那谁还会相信这样的骗子呢?同样,发了菩提心的人也不能为自我解脱而作回向,否则也会成为众人所不信的大骗子。

  有人可能会这样想,既然下士道和中士道的回向都不合理,那我们应该怎样回向呢?一句话,三世诸佛如何回向,我们亦应如是回向。《三十五佛忏悔文》云:“过去诸佛世尊云何回向,未来诸佛世尊云何回向,现在诸佛世尊云何回向,我亦如是普皆回向。”这宣讲了回向的方法。《华严经》云:“过去一切诸如来,未来现在诸导师,若能如是知回向,则与三世诸佛等。”这是在讲如是回向所具有的功德。故大家皆应随同三世诸佛而作回向。

  当然,如果完全能以能回向者、所回向的对境以及回向的善根三者,都远离一切戏论的方式来作回向,那就最好不过,因为这是最了义的随同三世诸佛回向的方法;但这样的三轮体空回向,只有一地以上的菩萨才能真正做到,所以对普通人来讲,想作这样的回向也不太可能。而藏传佛教宁玛派和噶举派的部分大德认为,修行人安住在大圆满或大手印的境界中作回向,也可以叫三轮体空的回向。

  对此观点,萨迦班智达驳斥道:如果证悟了大圆满或大手印的境界,那就应该获得一地菩萨的果位;既然已成一地菩萨,那就应该具有《入中论》所讲的一地菩萨的功德,比如一刹那度化一百个众生,以及震动一百个世界等。如果已经证得一地,但却没有相应功德的话,那就像太阳已经出现,但却没有应有的光芒一样可笑,所以这种说法不合理。

  乔美仁波切对此回答说:这不一定,虽然内心有大圆满或大手印的空性定解,但不一定马上就具有一地菩萨的功德。比如,大鹏金翅鸟的幼仔在蛋中时,虽然它的整个身力全都圆满了,但暂时还不会显现出来。同样的道理,虽然有大圆满或大手印的修行境界,但也不一定当下就具足一地菩萨的功德相,这只有在未来登地时才会出现。

  乔美仁波切还引用《弥勒菩萨授记经》中的教证来说明此理,当世尊说“弥勒菩萨是我的补处”时,很多眷属也产生疑问:既然弥勒菩萨是世尊的补处,那他现在为什么还没显现佛陀的相好庄严呢?与此公案相同,安住在大圆满或大手印的境界而作的回向,也可以叫三轮体空的回向。所以,如果道友们有大圆满或大手印的境界,就应安住在这样的境界而作回向。

  以前,阿底峡尊者还说:能回向者、所回向的对境以及回向的善根三者,都以如梦如幻的方式来作回向的话,这也可以说是三轮体空的回向。所以,我们平时也可以这种方式来作回向。

  当然,以上三种回向方式对很多人来讲都很困难,因为这必须以真实或相似的般若智慧摄持。如果不能做到这样,那最好以世俗菩提心摄持而作回向,即:为自他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而回向,愿一切众生获得佛果,在未证佛果之间愿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也是随同三世诸佛而作回向。对广大佛友来讲,可能这种回向方法最为普遍适用。但很多人在做完善法后,往往愿自己身体健康、愿亲戚朋友快乐幸福……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不能为自己和亲人回向,比如在亲人生病时,我们也可为他们专门念经回向;但平时作回向时,一定要缘一切众生,暂时愿他们离开轮回的痛苦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享受大乘法藏,究竟愿他们成就佛果。如果在回向时非要带上自己和亲人,那也应这样回向: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以此功德愿自己与所有亲人早日成佛。

  当然,若能随学普贤十大愿中的第十大愿——普皆回向而作回向,这也是随同三世诸佛而作回向。或者在心里面观想:三世诸佛怎么样回向,我也如是回向,这也算随同三世诸佛而作回向。总之,三世诸佛如何回向,我们亦应如是回向,这非常重要。

  另外在回向时,也必须念诵回向偈或大愿文来印持。如果有时间,就应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华严经•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入菩萨行论•回向品》、《极乐愿文》等大愿文;如果没有时间,则应念一些简短的偈颂来作回向,如:“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有海诸有情。”或者念:“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等等。

  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说:“回向文应当是一地以上菩萨所说的成实语,而不能是随随便便而作的一般回向文,因此我们也应念诵圣者所造的回向文。”法王如意宝也经常教诫大家:一定要念圣者所造的回向文,因为念凡夫人造的回向文不一定能起到什么作用。所以,所念诵的回向偈一定要有选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回向)(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回向)  

 大寂尼师:奉劝称念观音圣号者回向净土、愿生净土 

 楞严悲华法师:瑜伽回向文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正示回向普劝往生第 

 正如法师:所有善根 心心回向 

 张秉全居士:青海玉树大地震念佛回向偈 

 张秉全居士:三种回向,熏修正辙 

 开愿法师:回向要兼顾众生与自己的冤亲债主吗? 

 黄智海居士:《回向文》白话解释 

 圣旭法师:回向 

 鎌田茂雄:华严经讲话 十二、无量之回向 

 慧光法师:回向的意义 

 慧光法师:回向众生、回向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