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博士:二十一世纪所需的道风(第三集)


   日期:2011/1/8 19: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十一世纪所需的道风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三集)  2009/4/17  中国广东省兴宁市佛教协会  档名:57-01-03

  佛法的修学要注重哪些方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佛法修学有五大科目,这是告诉我们修学内容。这五大科目是我们的恩师上净下空老法师,他通过几十年的深入经藏,总结出来的修学内容,可以说把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三藏十二部这个纲领给我们总结出来。这五大科目浓缩的讲是包括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这五大类。我们先从三福讲起,这个三福出自于《观无量寿佛经》,这是净土宗三经之一,《观经》。这个经上讲到世尊当年在讲经的时候,他有一位听众,这个听众她是一位王后,这个王后因为遇到国家的政变,她儿子要夺权,把他的父亲父王关起来,而且把她自己幽闭起来,所以她自己非常的失望,对这个人生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和兴趣,想要求生一个佛国土,那里面可以没有烦恼,她求世尊给她指示到哪一个世界最好。释迦牟尼佛没有跟她选择,而是用神通把十方诸佛国土都展现在她面前。结果这位皇后夫人看到了,她选择到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这个选择非常的正确,所以世尊也很欢喜。夫人就向世尊请教如何来往生净土,世尊在没有告诉她修学方法之前,先把一个基础的科目告诉她,这就是三福,叫净业三福。

  世尊告诉她,这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换句话说,不仅包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修这个三福,而且你不管修什么法门,一切诸佛要成佛必须要修的,三世诸佛,包括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都必须要修的基础科目,没有这个基础学佛是不能成功的,告诉她三福,可见得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基础。这三福是哪三福?我先把这个名目给大家念一遍,总共三大类,十一句。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总共是十一句,三条。我们一句一句的来谈,第一条,第一福,第一句是「孝养父母」,孝道,第二句「奉事师长」,这是恭敬老师,这是师道。佛法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因为佛法本身是师道,它是教育,昨天我们跟大家讲清楚了,它不是宗教而是教育。教育是师道,必须要在孝道的基础上才能够成就,一个人能够孝敬父母他才能够恭敬师长,假如他不孝父母他不可能由衷的恭敬师长。你看他对老师,如果说不敬父母而去尊敬老师,对老师能够谄媚巴结,这种心态是个虚伪的心。所以首先要在家里做个孝子,才能够在学校里做个好学生。

  修佛法修什么?我们师父讲得好,不外乎就是把孝道圆满落实。所以在《梵网经》里面,这是菩萨戒经,讲到说「孝名为戒」,以这个戒,说「戒虽万行,以孝为宗」,佛法的基础在于戒,戒定慧三学,戒行无量无边,以什么为宗?什么为纲领?就是以孝,所以佛法讲孝道。学佛就是把我们的孝心加深、扩大,我们能够对父母尽孝,爱敬其亲,然后把这个心对一切的众生都如同对自己父母一样,这就是大慈大悲。能够真正努力的去帮助一切众生,帮助就是度,所以度众生就叫帮助众生,帮助他们什么?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一直要把他们帮助到圆满成佛为止,我这个孝道才算圆满。从这里可以看到,你看假如是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的生相无明烦恼没断尽,这个孝道还不能说圆满,为什么?还欠缺一分,还有一分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一定要把自己的德行、智慧修到圆满,圆满成佛了,这孝亲尊师才叫圆满。所以你看看三福里面,前面两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可以说已经涵盖了整个佛法。佛法如果问修的什么?就是修孝道和师道,修到最后圆满了就成佛了,还有一丝毫没有圆满,孝道、师道也没有圆满,成佛就没有圆满。所以我们师父上人净空老法师说,没有孝道和师道,不管学什么,都学成邪知邪见。你仔细品味这句话,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孝亲尊师这是大根大本,不能忽略。

  我自己回想,今天有这样殊胜的因缘能够跟随我们师父学习,深入经藏,学习佛法,得力于什么?大概也是在这个孝道与师道方面。过去没学佛的时候对父母还算是挺孝敬,很听话,一般父母叫我们做什么,我们绝不敢说一个不字,「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上讲的,这是家里有家庭教育。所以,像我母亲她对我期许很高,希望我大学毕业以后去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将来要做教授,这是父母的心愿,「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所以当时也考上了美国的硕士研究生,去读书,读完硕士就读博士。在美国留学,因为我们自己家里经济并不富裕,所以带的钱很少,幸好学习成绩不错,在美国有全额奖学金。我记得当时一个月八百美金,相当于人民币,一比八,六千四百块钱人民币。在美国这个钱并不算高,但是生活也算过得去,不少的留学生有了这样的奖学金生活还算可以的,甚至积攒一点钱买一部车都可以。当时我比较节省,因为家里不富裕,自己又想到很想给父母赶快能够报恩,所以我当时用度我自己很节省。八百块钱的奖学金,我就是给家里给父母寄三百块钱每个月,剩下五百块钱自己怎么用?譬如说我租的房子,跟几个留学生一起住,租最便宜的公寓,离学校很远,很便宜。八个人住一个套间,大家一起共用,冬天不舍得开暖气,夏天不舍得开空调。在美国比此地要冷,冷很多,冬天还能下雪,当时实在冷的时候,我记得我从大陆带过去的一张毛毯都不够用,又不舍得花钱买棉被,所以把这些大衣、毛衣全部都盖在身上,还不够的时候把书本都压在身上。

  然后每个礼拜我们都去买菜一次,在美国它的超市离住的地方很远,必须要开车,但是我又没有车,怎么办?搭同学的便车,所以一个礼拜只能去买一次菜。买菜对我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不去挑菜,所以到现在我都不会挑菜,我是怎么挑的?看那个价钱牌上面,最低价格的我就拿那种。在美国一般最廉价的菜都像那些胡萝卜、大包心菜,那都是很便宜的。所以我就每顿吃的都是胡萝卜加包心菜,或者包心菜加胡萝卜,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两种菜其实很有营养。有一位师兄他毕业了,我刚刚到美国的时候他毕业,他用了好多年的一个高压锅准备要扔掉,因为那个高压锅已经不高压了,它上面的那个重锤子,高压锅盖上不是有个锤子吗?盖着的,已经没有了,所以只能当一般锅使用,很厚、很重。我就把这个锅捡回来,又煮饭、又煮菜、又煮汤,这一用就用了四年,一直到我博士毕业。

  当时因为钱少,所以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活动,一天到晚只是看书。所以天天的生活非常的有规律,都是三点成一线,从宿舍到图书馆,到课室,天天重复同样的学习活动,衣服也是穿同样的,路也是走同样的,地点很固定。同学们去玩,去开晚会、party、去旅游,我从来都不参加,为什么?没有钱,也没有心思去参加,心里就想着赶紧博士毕业,好完成父母的心愿。自己省的,刚才讲的,除了供养父母以外,还剩下五百美金,怎么分?除了自己吃穿用度之外,每年能省下一张机票费回国探亲一次。然后我每个礼拜给自己父母打电话人家就笑我了,锺茂森什么都省,就是打电话不省。确实我打电话都忘了时间,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国际长途当时还挺贵的。

  所以当时我这个学习,我自己资质并不算很好,因为我小的时候,我妈妈很耐心的教我,我姥姥在旁边看到了都有点不耐烦,说这孩子怎么这么笨,怎么教都教不会,资质很差。幸好学习还算努力,精神还算集中。我给自己规定了七条戒律在留学期间,这七条我给大家读一读:第一个,不穿奇装异服,第二,不留长头发,第三,不逛商场,第四,不乱花钱,第五,不看电影、电视,第六,不乱交朋友玩乐,第七,不谈恋爱。谢谢!所以这是七不,这七条戒律规范着自己,所以虽然资质不高,每次考试还能考全班第一名。因为在美国读书你是修学分的,你想早毕业或晚毕业可以自己选择。所以当时我就拼命的读书,学分修得很多,本来预计七年才能拿到博士学位的,因为美国硕士要二到三年,博士要四到五年,平均要七年才能完成,当时我四年就毕业了。

  当时我的博士导师,他是美国一个相当有名的经济学家,他对我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我举一个例子来讲,我刚到美国的时候为什么能够很顺利的获得全额奖学金?原因是因为他,因为他太严格了,没人敢跟他学习和做事,所以他的那个职位空缺出来,别人都不敢做,我来做,所以那份钱我就拿到了。他要求人怎么个要求法?譬如说我们拿奖学金,为教授每个礼拜要做二十个小时的助理研究,他交代的工作量如果不用四十个小时是没办法完成的。而且当他给我们交代工作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请问他,说您这个工作什么时候需要完成?他会说我昨天就该要了,换句话说,交到你手上已经是迟到了,你就赶快的去完成工作,不要问了。很少,从来没有听过他赞叹过我,四年我就跟着他做。幸好小的时候有家教,父母对我要求比较严格,我举一个例子来说,这是我母亲后来告诉我的。我小的时候在广州市第一幼儿园上幼儿园的时候,我通常住在广州是在解放北路,到市一幼儿园要经过越秀山,翻山过去大概要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每个礼拜,因为我是全托的,每个礼拜一我妈妈或者我爸爸把我拉到幼儿园去,放在那,礼拜六下午把我带回家。要到这个幼儿园,我就背着个小书包,书包里满满的装着这一个礼拜用的书本、衣服,我妈妈就拉着我走,那时候才三、四岁,背着个鼓鼓的小书包走路走四十分钟。结果路上遇到有个同事,见到我妈妈拖着个小孩背着这么大的书包,就批评我妈妈说,妳怎么能让这小孩负重负这么重,背这么大的书包?我妈妈见到这位同事,没办法,也不要跟她解释,就在她面前把我的书包接过来背在自己身上,等那个人走了以后又把这个书包还给我背。所以我从小练得那个小腿都是粗粗壮壮的,身体素质很好,上了大学还是游泳队、田径队、篮球队的队员。

  所以正是因为有这种严格的家教,到了美国就见到效果,所以我们的指导教授对我们的压力我们能够扛得起来。一开始他给我们的工作量要四十个小时才完成的,后来我们因为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能力强了,熟悉了,所以三十小时就能完成,后来二十小时就能完成,后来我十个小时就能完成,所以剩余的时间自己可以多做研究、多写论文。当我毕业的时候,我这位指导教授给我写个推荐函,因为我们博士毕业通常都希望能够得到大学教授的工作,而求职最关键的是自己博士导师的推荐函。当时我还有点担心,不敢请他写推荐函,因为他太严厉了,要是讲一句什么不好听的话,那我就完蛋了。硬着头皮让他写,结果没想到,他四年里面没有给我赞叹过一句话,结果全把赞叹的话写在他的推荐函里。他是这样写到的,他说锺茂森能够在四年里面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位,这是在我们大学里面第一个人,他能够在毕业以前能够写出八篇论文发表,这个是相当于一位多年资深工作经验的教授的成绩,他说锺茂森是我二十五年学术生涯里面见到的最优秀的学生。结果你看他这几句话,我找工作就易如反掌,申请函寄出去,没过多久美国德州大学和匹兹堡州立大学两个大学把聘函给我,请我做助理教授,年薪六万六美金,这一下子好像富裕了。所以第一件事情,把我母亲就接到美国来奉养,邀请我母亲来参加我在美国的博士毕业典礼。所以后来在学术生涯里面还算是一帆风顺,因为原来基础算打得好,再加上三宝加持,所以连续两年在美国着名的杂志上发表很多论文,及在国际的学术会议上获得最佳论文奖。

  美国当时政府希望留我,给我优秀教授与研究人才的绿卡,当时因为我们跟师父上人学习多年,当时师父教导我们到澳洲。因为我第一次见到老法师是在一九九七年,我还没有读完博士。他老人家给我的两句话,把书读好、读《无量寿经》,这两句话我就记在心里。所以把书读好以后,一九九九年博士毕业了,当时我带着我父亲全家,包括爷爷奶奶,一起到香港拜见老法师。我还穿上博士服跟老法师照相,我说师父,您教给我的,把书读好,现在书已经读完了,毕业了,另外,读《无量寿经》,每天也在念经,依教奉行,听话。后来当教授的时候,在新加坡我们去拜见老法师,老法师说我们澳洲成立了净宗学院,你可以到净宗学院来,我们一起学习。当时虽然在澳洲我是一个人都不认识,但是老法师这么教导肯定是有他的用意,于是我就看看澳洲有没有机会,发现昆士兰大学正好招人,招金融的教授,我一申请他们就给我办理了,而且把我母亲也办到了澳洲,大家都是移民。我跟大学讲,你请我还不行,还得多请一个人,那就是我母亲,两个人要同时办好移民,那我才能来。当时大学求才心切,所以就给我们很快的办好,在一个月之内把这个移民签证寄到我手里。结果后来才问到,原来从来没有人这么快过的,这么快速,一个月之内就办妥的,师父上人讲这是三宝加持。

  到了澳洲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原来在昆士兰大学我们师父帮助学校成立了一个和平研究中心,大学聘请我们师父做荣誉教授,那正是我所在的大学。学校很期望师父代表大学去参加国际的和平会议,做团结宗教的、促进世界和平的这些工作,师父要我给他做英语的翻译,当时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虽然跟老法师出行,时间花费得很多,因为我们跟老法师最密集的活动的时候,差不多每个月都要出国一次。在学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我当时还挺担心会不会受影响,当时也是求三宝加持,希望两不误。自己也没想到,学校连续两年把我评为最佳优秀的研究的人才的奖项,因为我当时拿到澳洲政府所给予的研究资助项目,连续拿了两个,而且发表的论文在我们商学院来讲算是名列前茅的。所以大学的领导对我也网开一面,允许我在不影响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同时,协助老法师做一点促进团结宗教和世界和平的工作。

  如是过了三年,都是在这样子的兼职弘法和跟随老法师学习的这样的一个活动中度过。在当时老法师也劝勉我要发心弘法利生,我当时没有这个信心,知道自己德行、学问浅薄,没有能力,也没有福报,还要工作,还要养家,我自己是没有结婚,但是父母、老人都要照顾,所以自己没有信心。老法师看到我,也明白我这心思,他给我说了一句话,他说你可以把弘法当作副业。这我一听,心里就好像有底了,把弘法当作副业,副业不影响正业,正业还是教我的书。后来也在老法师的劝勉下也讲了一些专题的报告,曾经用过国语、粤语和英语讲过一些佛法的专题。在二00六年那年,我是在二00五年的时候我们昆士兰大学提拔我做终身制的教授,那时候算是破格提升,因为我当时只有三十二岁。在那个时候师父劝勉我们,说一定要发起绍隆佛种、弘法利生的大愿。刚好那个时候师父也正在自己家乡安徽省庐江县成立文化教育中心,推动《弟子规》的教学。当时他也劝勉我,看能不能够到中国去帮忙,到庐江去帮忙,当时我也有意寻找在中国的教授的工作,就好像我当年从美国到澳洲一样,先找到工作然后再过去,这样好像比较保险。于是我就找,结果很快就发现,原来厦门大学它正在创一个名牌专业,就是金融专业,正是我所学的专业,希望能够打造一个世界名牌出来,所以有意聘请国外知名的教授做主席教授,带动十五位他们本地的教授成立一个金融研究所。所以当时他就请我做主席教授,过来帮帮忙,每年给我八十万的年薪,送一套房子。所以当时我跟母亲商量,母亲也觉得是应该叶落归根,是应该回国好。当时我母亲就向师父请教,有一天跟师父吃完早餐,那是在他住的地方,他住在一个大的田园里面有一个小房子,澳洲的地很大,他那个地种很多菜、很多水果,很幽静,吃完早餐围着他自己的房子外面的小走廊在那里散步,我妈妈就跟在他的身边向他请教,说师父,您看看茂森是回中国好还是留在澳洲好?有事都向师父请教。结果师父说了一句话,说做圣贤好,就是做圣贤,做圣人、做贤人,做圣贤。我妈妈一听,这个话好像答非所问,我妈妈是问回国好还是在澳洲好?师父说做圣贤好。

  结果后来,这是像一个禅宗的机锋话,师父抛一句给我们,我们后来就去参。参,后来终于参明白了,开悟了,悟出个什么?真的,不要老是想着自己前途的问题,自己已经学佛学了这么久,为什么不转凡心为佛心?为什么不念念想着众生,还想着自己?这是自私自利的想法。所以做圣贤是存心不同,圣贤与凡夫本身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只在存心,凡人只想自己,而圣人只想众生。所以参明白之后就得真干,所以我就向大学提起我要辞职,可是大学领导很希望挽留我,劝我说,你看看,别人要是这条路走不通才会走你那条路,你混得这么好,你为什么还要走这条路?当然他不理解,这我也能够理解,后来还是决定递出辞职函。结果领导也很惋惜,说这样吧,我给你一年时间考虑,我把你的这个职位留空留一年,你这一年如果后悔了你回头还行,我们这职位等着你。结果我到现在已经将近三年了,没有回头。

  所以想想走过来的路,真的,我在三十岁的时候过生日,我的舅父给我写过一个生日贺卡,他的贺卡里面讲,他说观察你这三十年走过的路,其实你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优点,大概只有一个优点,就是两个字,听话。所以你看看,在家里听父母的话,我妈妈叫我去出国留学就出国留学,叫我念博士就念博士,叫我当教授就当教授,没有自己的想法。跟老师学也听话,师父叫我好好读书就好好读书,叫我放弃美国来澳洲就来澳洲,叫我兼职弘法就兼职弘法,现在我是听师父话,全职弘法了。所以这个孝道与师道真的现在愈来愈体会到是修学的大根大本,假如说你这一生希望有成就,必定要从孝亲尊师下手。所以佛当年对韦提希夫人,刚才讲到的皇后夫人韦提希,没有告诉她往生净土的法门之前,先让她修三福,三福前面两条就是孝亲尊师。

  好,第三句「慈心不杀」,就是我们要有慈悲心,不能杀害一切众生,这杀生的果报是非常的严重的。《楞严经》上讲,我们轮回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有两条,《楞严经》上讲到,说「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另外一条说到,「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所以轮回的根本就是因为我们有YIN、杀二业,杀生是其中一个很主要的,正是因为我们跟众生欠了这些命债,生生世世就来还。真的,我们杀生吃肉,现在吃得挺香的,来生还的时候可苦了。《楞严经》上讲「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人和动物互相的轮回,干什么?互相酬偿命债,今天吃牠半斤,来世还牠八两,一点没有含糊的。我跟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是真人真事。台湾有一位很着名的法师叫广化法师,他是戒律修得很好。他在没有出家之前,当时还没有解放,在大陆做国民党的军需官,抗日。当时,因为他是军需官,有这个便利,所以每天他就能够吃一只鸡,他很爱吃鸡肉,很爱吃鸭肉,饭量也很大,所以一天能够吃一只鸡。他在一个地方,那个军队在那驻扎,当时方圆几里路养的很多鸡鸭,结果他们每天就派人出去买一只回来,几个月之后,他再让勤务官去买,结果勤务兵说,长官,你还买啥?已经没了。说是没了吗?不是满地都是吗?结果他不相信,出去外面一看,真的这几里路里面,鸡鸭连一个影都没有,全给吃完了。后来他学佛了,知道自己杀业很重,所以天天拜佛求忏悔,发心出家赎罪。在戒律上用功非常大,他注过《沙弥律仪》的一个注解,而且讲过像蕅益大师的《五戒相经笺要》等等,他在戒律方面用力很深,而且也是念佛求生净土的。他有一天闭关,在关房里面正在拜佛,忽然他就听到身后好像很多鸡鸭在叫,他一回头,吓了一跳,这境界现前了,在关房里面竟然看到几里路全是鸡鸭,排着长长的队伍,在那呱呱的叫。突然之间他发现自己怀里竟然也抱着一只鸭子,他心一惊,知道这是冤亲债主找上门来,要讨债了。结果当晚他摔了一跤,跌断了腿,骨折。本来骨折是很容易恢复的,可是他这个腿怎么治,不管找了多有名的大夫,都没办法治好。所以他是轮椅法师,一生坐轮椅的。他自己说,这是自己重罪轻报。可见得你看杀害众生,你哪怕是出了家修行,这个罪业还未必能够免得了,更何况说我们不修行,我们天天还继续造杀业,那个苦有的我们受。

  另外我最近还看了一个因果的案例,这是讲到有一个人家里养了一条狗,大黑狗,这个大黑狗很通人性,毛也长得好,油光水滑的,见到主人回来了,总是摇着尾巴上来亲热。结果有一天这主人回家之后,这个狗照例也是上来跟这主人亲热,这主人就摸着这个狗的毛,心里就起了歹意,说这个狗一定很香的。想到这就开始下手,找了一条绳子,把这个狗的脖子套起来,然后把这个狗活活的勒死,勒死以后就开始剥皮,看到那个狗还在颤抖,把那皮剥了,煮狗肉吃,喝着酒送狗肉。结果当天晚上他酒醉睡着了,睡到深更半夜忽然之间惊醒,变得疯疯癫癫的,学着狗叫,然后冲到他白天杀狗的那个地方,拿着那条绳子套在自己脖子上要勒,自己想要把自己勒死,幸亏家里人见到这个情形,立即上去制止他。以后这个人真的是像有精神病一样,三天两头就从床上爬起来汪汪的叫着去找屎来吃,去吃屎。这是很明显的一个狗附身,杀害了众生,你看现报。

  另外我还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这一次,就是上一个月底,随同世界佛教论坛的代表团,因为我也受到国家宗教局的邀请参加世界佛教论坛,并在论坛上发表一个演讲。论坛闭幕是在台湾在台北,我们随着团乘专机到达台北,在台北住在中山北路的一个五星级酒店。中山北路那里听说过去早几年有一个很热闹的一个烤鸭店,专门卖烤鸭的,就在我们那条路上。那个老板姓蔡,蔡老板,他卖烤鸭,因为大概工艺做得不错,生意特别的红火,每天来买烤鸭的人排着长龙,都要等着买烤鸭,如是过了好多年。他这个烤鸭店背后就是屠宰场,杀着烤鸭,当时就制作,当时就拿出来,最新鲜的烤鸭,所以大家都光顾他那个烤鸭店。结果有一年的春节,春节是最热门的时候,大家都排着长龙等着买烤鸭,他请了很多的伙计来帮忙,他自己在旁边看着很多人在交钱、收银,心里乐呵呵的,笑得合不了嘴。就在此时,大家都热闹的时候,忽然之间这个店里面大家骚乱,老板的夫人,就是老板娘,看看这店里发生什么事,上前一看,原来看到自己的先生,这个蔡老板躺在地上,肚子贴在地上,两只手、两只脚在那里乱摆,有点像鸭子似的,嘴在呱呱的叫,怎么制止都制止不了他,因为他身体也很胖,没有办法,只好把他抬走。结果后来他痛苦的就这样的学着鸭子叫,学了七天七夜,最后七孔流血而死。他死了以后这个烤鸭店也就关门了,从此大家都不敢去他那里买烤鸭,所以它也就关门了。这是我们所住的那个饭店那条路,叫中山北路,台北市里头的,发生的这么一件事情。可见得杀生害命那个果报不得了,现世现出来的花报都这么悲惨,下一世那是果报,决定是在三途里面。自己烤鸭子,来生到地狱里面下油锅被烤、被炸,罪业受满了,将来还要出来变成畜生还债。

  所以当年净土宗的第八祖莲池大师写过一篇放生文,「戒杀放生文」,劝勉我们一定要戒杀、吃素、放生,培养我们慈悲的心,不能跟众生结恶缘。凡是我们修行有障碍的,肯定都是过去生中有恶缘,这一生我们知道这是要做还债想,逆来顺受,不能够跟人对抗,跟人家冲突,知道我过去对不起他,他这一生才会这样子对待我。特别是冤亲债主,往往冤亲债主都在自己身边。人与人之间,佛告诉我们四种缘分,不外乎就是讨债的、还债的、报恩的、报怨的。我们过去造作杀业,跟人结了恶缘,他这一生来讨债、来报怨,我们再不能跟他冤冤相报,所以要逆来顺受,成就自己的忍辱。另外,放生,什么叫放生?就是以慈悲的心帮助众生解脱苦难、解脱烦恼、解脱恐怖,这是放生。所以我们到鱼塘里放鱼、在山上放鸟当然是放生,这是功德无量的,应该去做,但是我们平时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对人生气,我们不骂人,我们不做对不起人的事情,我们不恼害别人,不让别人生烦恼,不让别人生恐惧,这不也是放生吗?所以放生是要把杀生的念头给断掉,要慈心,才能做到不杀。假如还要让众生生烦恼,说的话去刺激别人的心,让别人痛苦,让别人生气,这还是杀心未断。所以你想想,佛制戒,戒在我们的心地。你做功德,怎么样叫做功德?把自己的恶念转成善念,把自己残忍的心转成慈悲的心,这是真正的放生,这是真正的功德。如果我们每天都去放生,去买了鱼、买了鸟去放,但是见到人还会生气,还会骂人,还会刺激人,那您那个放生可以说没什么功德,为什么?因为你的慈悲心还没有出来,真正放生放到慈悲心出来了你才叫真有功德。所以慈心不杀很重要。

  第四条,「修十善业」,这十善业包括身口意三个方面,身不造作杀、盗、邪YIN,杀生不能做,不仅不能杀人,连小动物、蚊虫、蚂蚁、蟑螂、老鼠都不能杀。这样听了,你说我很难做到,家里很多蟑螂怎么办?家里很多蚂蚁怎么办?要是真有慈悲心,你真想学佛,我告诉你一个好方法。要知道所有的小动物都有灵性,你对牠善,牠也对你善,你对牠恶,牠也对你恶。我记得我跟我母亲在澳洲住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发现在窗台上有一大堆蚂蚁,成群结队的在搬运东西,就在我们家的窗里头的窗台。我们这一看觉得不好,这蚂蚁进屋很麻烦,我们学了佛,也不能杀生,怎么办?牠现在进了窗台,下一步可能就到厨房,再下一步,我们的食品恐怕都是牠攻击的对象。所以我们就好好的求佛加持,我们合掌对着蚂蚁说:蚂蚁菩萨,请你们不要在屋里,这会打扰我们的修行生活,你们出去外面自己找自己的天地,要是没吃的,我们在外面放点面包碎供养你们,但是你们不要来骚扰我们,我们也不愿意不小心把你们弄伤,跟牠沟通。要知道,人真有慈悲心就有不可思议的感应,跟牠沟通过一次,给牠打个三皈依,给牠念念阿弥陀佛,第二天牠们都真的出去了,自动搬家,所以你要真干。

  印光大师早年所住的关房很多这些蚊虫、蚂蚁、跳蚤,他的弟子他的学生进来想帮他打扫房间,把这些东西都清除出去,印祖说不行,你不要动牠们,他说是我自己没有德行,所以这些小动物对我不够恭敬,让牠们在那里,我自己要好好修德行,牠们自然不会骚扰我。结果到印祖七十岁以后,他不论在哪里住,本来都有很多那些跳蚤、蚂蚁、蚊虫的,他进去一住,那些小动物统统搬家了,让出地方给印祖,这是德行的召感,慈悲心,这叫真干。学了就得真干,这叫真学佛、真信佛。昨天讲的,你信不信佛?佛教我们这么做,我们敢不敢这么做?你敢这么做你就能印证佛说的话是正确的,不肯这么做你永远当个凡夫。所以第一个,身不造杀生,不造偷盗,什么叫偷盗?戒经里讲,不与取谓之偷盗。是别人的东西,它有主人的,你没有经过主人的同意去拿了、去用了,这就是偷盗。这个很细很细,特别是三宝物,寺院里的、道场里的,不能偷、不能用,没有经过道场主、常住的同意不能够挪用。譬如说我们见到桌面上一只手表,这个手表不是我的,我不知道是谁的,我把它拿起来,没经过主人的同意,严格的讲这已经犯了偷盗,有一本书摆在桌面上,没有经过主人同意你把它翻开来看,也是偷盗,更不要说把钱拿走了。如果用私心、用恶的念头盗用常住的财物,那个罪就是《地藏经》里讲的,偷窃常住财物将来阿鼻地狱要报到。这话可真的是不是吓唬我们,真的是如此。我们做人不偷盗心里才能光明正大。

  另外,特别是在家的人,常常遇到一个什么问题,对于国家税收,特别是做生意的,常常想到怎么样子去偷税、漏税,好像这已经成为一个风气。我早几年给我爷爷奶奶买了一套房子,请他们住,他们住了两年,觉得还是回家乡住好,所以他们又搬回去了。这房子空出来,空了一年多,于是我就想就把它卖掉,我就卖了房子。卖房子的时候请中介帮我去找买主,中介就跟我讲,他说你这个价格,告诉我一个最底限,另外你真正签合同的时候,可以把那个价格写低一些,这样子你就可以少缴一点税。这中介主动跟我这么讲,我一听,大概是房地产业这已经成为一个惯例,偷税、漏税成为惯例。我就很严肃的跟他讲,我说我卖房子第一个条件,就是你要跟买方说好,我们的房价实际是这么多就报这么多,不允许报少,一分钱不许,我说他愿意这么做我就卖给他,他要是不肯这么做我就不卖。这中介觉得我好像怎么这么固执己见,头脑这么不开化。我告诉他,国家的税收一分钱不能欠,欠了国家的等于欠了全国人民的,咱们国家十四亿人口都是咱们的债主,来生你怎么还得起?结果后来他真的找到了买方。其实你真能卖掉,命中该有的你还是会有,你坚持原则一样有,房子还是顺利卖出去,而且还比我原来买的时候还赚了一点。所以税收一分钱不能少,这是不偷盗。所以学佛就在日常生活中你得真干,不是说在讲经堂里听得明明白白,一出门还是干原来那套,那不是真学佛。真学佛是什么?改心,原来是凡夫的心,现在改成圣贤的心。

  不邪YIN,这个问题也是现在社会非常严重的问题,现在社会的污染比过去真的是高十倍都不止。你看看报刊杂志里头的内容、电视广告里面的内容、媒体里面播放的内容、网路里面传播的内容,都是很多有不健康的、黄色的东西,污染极其严重,我们在这个社会里面要免受污染那要严持戒律。孔子的弟子颜回他一生坚持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正当的事情不看、不听,不健康的东西不去接触,保护自己的清净心。为什么让自己的清净心去受那个污染?这是自爱、自重。造作邪YIN的苦报,不仅是来生要在地狱里面受铁床、铜柱之报,这一生都会有现前的恶报。很多人晚年没有健康,病多了,印光大师讲大多是因为这个问题,纵欲过度。要知道,即使是夫妇之间,这属于正YIN,不属于邪YIN,都不可以过分。夫妇那是为了传宗接代而已,不是为了自己纵欲。所以《寿康宝鉴》,印光大师当时最推崇的一本书之一,给我们定了戒YIN的日期,这个值得参考,为什么?保养自己的身体。古代有一个人,他到七、八十岁的时候,精神、体力都非常好。跟我们师父一样,我们师父八十三岁,你看每天两小时讲《华严经》,国际上这么多的活动,这么多的工作量,精神、体力够。你看他的皮肤,你们看光碟还看不出来,你要是走近看他的皮肤,白里透红,年轻女孩子都不够他厉害。这什么?就是像那位古人所说的,他是年轻时候就节欲。师父戒行很好,保持清净心,到晚年你看这身体,精神、体力这么好,所以这是有很好的好处。

  如果造作邪YIN那可不得了,报应就很惨烈了。古人讲「孝为百善之先,YIN为万恶之首」,这个万恶之首,天给他的惩罚必定是最厉害的。在家人不邪YIN,出家人要求是不YIN欲,这个就是佛为我们制定。为什么?这是生死轮回的根本,爱欲,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生净土,你清净心,念头归一,净念相继才能生净土。如果造作罪业深重的,来世到地狱里面,男抱铜柱,女卧铁床,这都是业力的感应。YIN欲心重的,看到那个铁柱,火烧得红红的通红的铁柱,他把它看成是美女,往上抱,这一抱全身焦烂。结果地狱的阴风一吹他醒了,业力的缘故又看到那个铜柱、那个铁柱,以为是美女,又抱。如是千万的生死还不觉悟,为什么?习气深重。所以邪YIN一定要断,不断来生苦就受得多了。这是身的不杀、盗、邪YIN。

  口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妄语就是不讲骗人的话,不自欺、不欺人,心地堂堂正正、光明正大,这是不妄语。不绮语是不讲那些花言巧语、欺骗众生的话。我们看到很多的广告,那里面其实没有那样好的质量,那个产品没那么好,他故意说得那么好,诱骗客户,诱骗顾客来购买他的,这一类的都叫绮语。不两舌是不讲是非,不在别人后面讲人的坏话,不张家长李家短。讲话一定要什么?你要是评论某一个人的时候,你所说的话要能够在那个人在你面前你说给他听那样子,那你才能说得出来,这是两舌。不两舌就是口所说的话在哪里都是一致的。凡是造作两舌的,讲人我是非的,就破坏团体的团结。所以在家里造两舌讲是非,破坏家庭和睦,很多事情可能没那么严重,一说变得严重了,不说好像就没事,那为什么要说?在道场里面,道场是和合团体,假如我们要造作两舌,讲这个人怎么样不好,那个人怎么不好,即使他真的不好,你这么一说,也破坏了道场的团结,那自己就有一分罪业。假如这个道场团体是和合僧团,僧团,在家人、出家人都可以称为僧团,这个僧是清净的意思、是和合的意思,真能够依六和敬来修的这个团体就叫僧团,如果破坏和合僧,戒经上讲这是堕阿鼻地狱,这是五逆罪之一。所以造两舌容易,尝这个罪报那可不容易,聪明智慧的人绝对不干那个傻事情。

  另外恶口,恶口是骂人,讲难听的话,讲刺激人的话,让人听了之后很难受。所以恶语伤人胜于利刃,你把刀插在他的身上他那个痛,跟你一句话插在他心里那个痛,恐怕插在心里更痛。所以恶口伤人造的罪业不比杀生要小。往往一句话要是自己不谨慎,可能酿成很大的灾祸,所以古人慎口。《弟子规》上讲,「话说多,不如少」,多说不如少说,少说不如不说。为什么要说话?「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我们念佛为什么老念功夫不得力?根本原因,告诉您,老说话。老爱说话,老爱打妄想,所以念佛功夫不可能得力。你看看前几年深圳有一位黄忠昌居士,三十八岁往生了,他发愿三年止语念佛,一切放下,不讲话,止语,挂个止语牌,对谁都不讲话,谁跟他讲话,「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么回覆他,真干。他要试验试验,你看古代的这些大德念佛都是三年就往生了,不是他们寿命到了,而是他们念佛念三年功夫成就了,他可以走了他就走了,干嘛要待在这个世间,这么苦,这么浊恶,为什么不早点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换一个环境多好,能走肯定走,走不了是没办法。所以黄忠昌发愿,我用三年下功夫,看能不能走?他试验,佛法都是能试验的,昨天跟大家讲,佛法就是最好的科学,科学可以用试验来证明的,黄忠昌证明,他发愿三年止语,结果两年十个月,还不到三年,他预知时至,自在往生,真的走了。给我们留下的教诲就是止语、念佛,不讲话,把口封住了,你的念头才能封得住。要封住念头难,先从封住口开始。有的时候挂了止语牌还忍不住说话,还有,怎么办?你要真干,我建议你一个好方法,拿条胶布把口给封起来,那你是真干。为什么?降伏自己的烦恼习气,老爱说话,把口封住。真封上三年,我告诉你,你肯定念佛功夫成片,肯定往生,你要真想往生就这么干。

  所以口业这是最容易造的。所以《无量寿经》里告诉我们善护三业,身、口、意,它先讲口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口业防住,不能讲人家的过失,见到别人的过失都不能讲,善护口业。然后你才能「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个意业是什么?我心里不想人家的过失,这更高了。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告诉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想想我自己是不是真的修道人?怎么来衡量?标准在哪?我有没有看人家的过失。我还看到,这个人很坏,那个人很讨厌,这个人怎么老犯错误,那对不起,您也不是修道人。若真修道人,不会见人家的过失,你还见人家的过失,你不是修道人,你跟他一样,你不跟他一样你见不到他的过失,你也有这个过失,为什么?一切法由心想生。《华严经》告诉我们,宇宙都是我们「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那个人那么坏,谁变现的?我心变现的。所以圣人教导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是去改造那个人,是改造自己的心。「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愚蠢的人是什么?想改造那个环境。那个人坏,好,把那个人赶走,这是除境,在境界上改,他不改自己的心,这是愚人,愚蠢,不知道境由心造,境由心转,你要转境界转心就行了。所以智人转心不转境,心一转了境界跟着转。所以一个人学佛有没有真正的受用,先看什么?看你这个人的相貌有没有变化,这是第一步,相随心转。所以学了佛之后一定是什么?变得庄严了,变美了,皮肤变好了,不擦那些化妆品也白里透红。这就是什么,第一个好处,相随心转,身体体质转好了,以前很多病,现在没病了,以前没精神,现在有精神了。过去一天恐怕睡十个小时还不够,现在每天念佛,从早念到晚都不累,这个修行有一点功夫了,这第一步。

  第二个,身体转了,环境也跟着转了,你生活的环境愈变愈好了,这环境包括物质的环境还有人事的环境,物质环境愈来愈适合你修行,人事的环境愈来愈少烦恼,这就是转境界,最后转到极处,转娑婆为极乐。你往生净土怎么往生?你的心清净了,心净则佛土净,你当前的这个境界变成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古人讲「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你往生极乐世界不是说要走多远多远,还要搭飞机,还要搭什么什么飞船,才能到那么远的地方,离这里十万亿佛国土,很远,你搭飞机搭不到的。那你怎么去?你念佛念到心清净,感得阿弥陀佛现前,阿弥陀佛哪来的?我心现的,因为心清净了,阿弥陀佛自然现前。心不清净阿弥陀佛也在你面前,只是你没看到,你看不到,你的污染的心障着,心一清净阿弥陀佛马上现前。阿弥陀佛一现前,极乐世界也现前,你就进到西方极乐世界里头了,叫「屈身臂顷到莲池」。这「屈身臂」还是比喻,比这个还快,一下子就到了。所以你生净土决定生,可是你没有真去,为什么?就在眼前,转境界而已。就像看电视,第一个频道娑婆世界的频道,现在每天看的是娑婆世界,现在换个频道,二频道极乐世界,一摁,现前了,这么样往生。所以关键是修心。刚才讲身不造杀、盗、邪YIN,口不造恶口、两舌、妄语、绮语,意业不能造贪瞋痴,贪瞋痴叫三毒烦恼。贪,贪的对象很多,世间人贪五欲,财、色、名、食、睡五条,这个叫地狱五条根。你要贪这五条根,地狱的根,根深蒂固,那怎么离开得了地狱?我们现在学佛了,学佛了,难得,不再贪世间的五欲了,贪什么?贪佛法。要读好多好多经典,学好多好多法门,禅也修一修,密也修一修,净土也修一修,教下也要用功,大乘、小乘统统涉猎,这什么?学到最后什么都学不成,这贪。真正用功是什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教之道,贵以专」,你得专在一门上。譬如说你读经,就读一部经。读哪部经?自己选择。像我,我就读《无量寿经》,专读这一部,十多年都是读这一部,读到最后,古人讲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读上一千遍,里头的意思统统明了了。一开始读,说读经很难读,字都不认识,意思更加不明了,没关系,读。读一遍不通,没关系,读第二遍,读十遍不通,读一百遍,一百遍还不通,读一千遍,一千遍我看你基本通了一些,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世间书读一千遍可以了,那佛法更深了,读一千遍不行。我们师父给我们开的功课,《无量寿经》首先读三千遍。我现在差一点,差不多了,我母亲已经超过四千遍以上,我父亲也超过三千遍以上。我认识很多同修,像我以前在美国,好多年前《无量寿经》已经读一万遍以上。一部《无量寿经》,大概快的读下来四十五分钟,正常速度一个小时。每天当功课读,这是修戒定慧,你看读经的时候,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读经是最善的,佛的教诲,你读经的时候你没有去造恶,身不干杀、盗、YIN,口不造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也不起贪、瞋、痴,这是戒,修持戒,读经读得清清楚楚,不要读错,心里定在经文上,这是修定,持戒修定就能开智慧,你的智慧一开,经的意思全部明了,所以读经是戒定慧一次完成。

  所以贪瞋痴这个贪,佛法都不能贪,一经通则一切经通,你一部经通了,通到自性了,明心见性,什么都通了。你看六祖惠能大师他不认识字,读经还不懂读,他就听《金刚经》。第一次听了半部,开悟了,去找五祖,去找忍和尚求法,然后在黄梅待了八个月,忍和尚给他讲《金刚经》,也讲了半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讲到这一句,他大彻大悟。你看人家就半部经而已,还不到一部经,半部经通你就一切经通了。所以六祖惠能大师以后人家请教他,像法达禅师,读《法华经》的,读十年没开悟,去请问六祖,给六祖磕头,可是磕的时候那个头没挨到地上,六祖看到,说你的头都不挨地上,是不是心里有点什么值得骄傲的事?问他。原来他说他读《法华经》,因为读《法华经》,这个头不能沾地上,这是对《法华经》的尊重。然后六祖大师问,那你说《法华经》宗趣在哪里?法达禅师说不出来,读了十年还不知道《法华经》宗趣在那里。他就反过来请教六祖,六祖说我没读过《法华经》,你先读给我听听。法达禅师给他读,读到第二品,六祖大师就说,行了,你不用再读了,就跟他讲《法华经》的经意,一讲法达禅师就大彻大悟。你看看人家六祖惠能大师没听过《法华经》,听了几句,给他一讲,让他都开悟了。这是一经通一切经通,难道你还不相信吗?

  所以学佛贵在心性上用力,不是在语言、文字。所以经也不能贪多,法门更不能贪多。《无量寿经》里教我们念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得老念阿弥陀佛,不要换题目,这你才能够很快能够成就,所以不贪。不瞋就是不要生气,心里有不高兴、不满意,跟人家起对立、起矛盾,即使是没有发作出来,内心里有这些念头,都属于犯了瞋,所以要化解。学佛学什么?学慈悲,慈悲化解这些瞋恚的习气。看一切众生如同自己一样,众生跟我本来是一体的,为什么在这里起分别执着?所以当你一生气的时候,你要马上提起,众生跟我一体,我跟他一体,别生气。即使是有冲突也不能生气,为什么?是一体。打个比方说,假如我们,我们常有的事,牙齿突然咬到舌头,大家都有这个经验。突然不小心,特别爱讲话的人,一下子舌头被牙齿咬到了,这起冲突了,起对立了。那舌头有没有报复牙齿?牙齿这么坏,还咬我,把牙齿都给打掉,会不会这么想?不会,一体的,咬到就咬到,以后注意一下就好,没有瞋恚心。所以这是度瞋恚。

  下面不愚痴,愚痴是什么?对因果、对事理不明白。这个人浑浑噩噩,醉生梦死,不知道人生意义在哪里,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很可怜。要断愚痴要真正学佛,学习经教的道理,才能够认识宇宙人生真相,才不会造作罪业,不会干傻事。所以这个十善业是我们学佛者必修。我们师父强调三个根,《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三部经典是我们修学的基础科目,正好对应三福里的第一福。所以我们师父讲的都是按经典讲的,你看《弟子规》讲什么?讲「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讲这个。《太上感应篇》讲什么?讲因果,讲「慈心不杀」,让我们修心地,不要恼害众生。「修十善业」,《十善业道经》里讲的,这三个根我们要每天拿来做为对照,像功过格那样,对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如果是不符合的,立即要改,这样是真修。好,这是刚刚讲的第一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皈就是三皈依。这三皈依很多人都搞错了,这个也是值得讲一讲,很多人以为皈依佛、归依法、皈依僧,没错,这是三皈依。他以为什么叫皈依佛,看到佛像,我皈依佛像,这叫皈依佛;看到经典,好,皈依经典,这是皈依法;皈依僧,见到出家人,找一个师父跟着他,这个就是皈依僧。这样解释这叫三世佛冤,三世佛都喊冤枉,你错解我的意思了。

  这个情况早在唐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所以你看六祖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里面就给我们澄清了。皈依三宝,佛法僧怎么讲法不能搞错,搞错了不仅没皈依,还皈错了。什么叫皈依佛?佛者觉也,佛是觉悟。皈是回头,依是依靠。从迷惑颠倒回头,依靠自性的觉悟,这叫皈依佛。在境界现前的时候还迷惑颠倒,不能觉悟,那就是没有皈依佛。法是什么?法者正也,正知正见,这叫法。佛在经典里讲的都是正知正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邪知邪见的时候立即要回头,改邪归正,这皈依法。皈依僧是什么?僧者净也,僧是清净的意思,他是和合的意思,能够在污染的境界当中回头,皈依自己清净的本性,这叫皈依僧。所以皈依佛法僧三宝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是真正皈依处。所以你看做早晚课,我们在最后念三皈依,维那都会唱「自皈依佛」,那个「自」都拉得特别长,有没有?一敲磬,「自……」这么一直拉腔拉得很长,提醒你自皈依,不是皈依外面。自己本具三宝,本具觉正净你不去皈依,皈依外面的,把佛像当作佛宝。当然佛像它是住持的佛宝,也是有功德,它的功德是提醒我皈依自己自性三宝,它是提醒的意思。你皈依这个佛像,那古人讲的「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佛像自己它也保不住自己,你皈依它你自己怎么能保住自己?它是提醒我回头皈依自己的觉,这是皈依佛宝。经典,经典它也会被烧毁的时候,我们看到经典要想到自己皈依正知正见,这个经典的作用就起到了,读了经马上想到皈依正。见到出家人,出家人是住持僧宝,他这个功德在哪里?提醒我皈依自性的清净心,他的功德在这里,不是说找一个师父叫皈依,那你搞错了。

  所以我们受三皈,三皈依有个证明阿闍黎,证明阿闍黎是什么?阿闍黎是轨范师的意思,就是这位法师给你做证明,证明你现在发誓、发愿开始觉悟,觉而不迷,开始学习正知正见,正而不邪,开始回归清净心,净而不染,他给你做证明,那你皈不皈他也不能负责任,是自己的事情,所以不能搞错。我们师父到各地去讲,传授三皈依,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最后还告诉一句,说现在我们给你们做三皈证明是证明的,你不是皈依我净土法门法师的,你要是皈依我净土法门法师,那你将来可能会堕阿鼻地狱的。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僧宝是常住十方和合僧,你是皈依这个人,这是我的师父,我恭敬他,那不是我师父,我就不要他,把僧团都搞成对立了,这叫破和合僧,那破和合僧,五逆罪,堕阿鼻地狱。这个问题我们要识别清楚,所以三皈依,什么是真正皈依?不注重形式,注重在实质。你真正能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你是真正皈依弟子,你即使没有拿皈依证,没有受那形式,佛承认你,你是真的,拿了皈依证不知道什么叫皈依,那你是假的,佛不承认。所以重实质不重形式。

  好,三皈我们讲完了,下面讲「具足众戒」,戒是戒律,佛法基础在于戒律。在律典上有个《善见律》上面说到,说「毘尼藏者,是佛法寿。毘尼藏住,佛法亦住」,毘尼就是戒律,戒律在这世间能存在佛法就存在,是这个意思。换句话说,假如我们要发心护法,护持正法,护什么?护戒律,戒律在佛法就在,戒律不在了佛法也没有了,即使是你看到书架上有三藏十二部的经典,没有用,没人持戒就没有佛法。所以我们真心发愿上报佛恩,护持正法,从我自己持戒,那你是真正护持正法,自己不肯持戒,那你自己在灭法。有经典没人学、没人真干没有用。所以佛在涅槃临灭度的时候告诸弟子以戒为师,说戒律在就如同佛在一样,以戒为师很重要。这个戒是要自己去做的,有的人读了一些戒经,看了一些律典,他自己不干,然后他专门把它当作照妖镜一样到处照别人,你看这个人犯戒了,那个人犯戒了,一天到晚看别人的过失,你说这个人他真持戒吗?他真在修道吗?六祖惠能大师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还老见人犯戒,老见人犯毛病,自己在破戒,为什么?佛法讲三学,戒定慧三学,以戒得定,以定开慧,持戒的目的在于得定。你持的戒,心定了吗?老看人家的过失,这心定了吗?心老在外面,哪里是在里头,自己心都管不住,你持什么戒,得什么定?所以这个问题我们要懂,持戒自己持,不能管人家,人家再怎么破戒,人家有人家的因果,你管别人干什么?诸佛菩萨还没管,护法神还没管,还轮到你管,他有他的报应,所以持戒是修自己。

  广义上的戒,这是诸佛的教诫,老师的教诫,就是佛教我们做的我们去做,佛教我们不做的我们就不能做,这是持戒。不仅是说五戒、十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不止这些,统统佛讲的教诲我们要努力做到,这是持戒。所以广义上讲,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三条「是诸佛教」,这是诸佛的教诲,诸佛教诲总结起来这三条。诸恶都不做,所有的恶都不做,众善奉行,一切善事我们都修,还要自净其意,心地要清净,这个是诸佛教诫。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凡起心动念,不许萌一念不善,则诸戒均可圆持」。所以持戒持得圆满,什么样的境界?念头里一个不善的念头都没有,正是《十善业道经》里面告诉我们的,「菩萨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真正菩萨,昼夜二十四小时都是什么?常念,心善,思惟,思想善,观察,行为善,常念、思惟、观察善法,身口意都是纯善,令善法念念都在增长,不容得一念不善的念头夹杂在自己的心里,这样的戒就圆满了。所以持戒,戒的根本在于善,所以《十善业道经》是根本。那《十善业道经》前面还有根本,是什么?孝亲尊师,明信因果,这是十善的根本。所以《弟子规》教我们孝亲尊师的,《太上感应篇》教我们明信因果的,这两条我们要先做到你才做到十善,做到十善你才有五戒,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那你才能够持得好。五戒再往上就加行戒了,在家人有时候修八关斋戒,八关斋戒这是等于做一天一夜的出家人,真正如法的出家人,做一天沙弥。如果没有五戒的基础八戒也不可能圆满,不可能做到。加行戒,它高等的,没有基础那个高的叫空中楼阁,楼没有地基,只有上面的楼,你不要第一层要第二层,那可能吗?不可能的。再往上菩萨戒,那不得了,你做菩萨了。我们很多有时候在家居士去受个菩萨戒,可能菩萨戒的内容还不晓得,就搭起这个缦衣了,我是菩萨了,绕佛的时候走在别人前面,觉得挺爽的。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哪一条你做到了?六条重戒,二十八条轻戒,条条做到了你才是真菩萨,不是装模作样的假菩萨,那叫泥菩萨。出家的戒律比在家的戒律要更高了,出家最根本做到沙弥戒,沙弥十戒,五戒基础上再加五条,刚才讲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在家人就得做到,出家人更要做到。然后再加五条,这第六条,「不着香花鬘,不香涂身」,就是不打扮,不涂香油,不装饰了。第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就是不能看那些歌舞,不看那些电视节目,不看电影,不卡拉OK,不搞KTV,不跳舞、不唱歌,这是不歌舞倡伎。也不能故往观听,不故意去听。当然有时候走在路上,路上不是很多广告牌吗?偶尔看一眼,马上不能故意再看第二眼,这是不故往观听。

  第八条「不坐卧高广大床」。床高过九十二公分,不到一米,就算高了。广的,就是单人床,就是你要坐矮的、小的单人床。这个什么?禁止自己的贪欲的心生起来。第九,我讲这个戒跟在家八关斋戒是相通的,第九「不非时食」,不非时食就是过了中午十二点不吃饭,不吃东西,过中不食。第十条,这是八关斋戒里没有的,沙弥才有,「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就是手不拿钱了,不拿金银珠宝,贵重东西不拿了。为什么不拿?怕我们生起贪心,手一拿钱就想往袋子里装,不能拿钱。不拿钱贪心没有了,你真正修,修到最后用不上钱的地方。当然现在很难做到,出家人要出行他肯定要拿钱,你要有路费。弘一大师这个戒他说有一个开缘,有一个净财的形式可以拿钱。这基本的意思就是说,拿这个钱你要想到这个钱不是据为己有的,是施主托我来做功德的,我能不能够对得起施主?对得起施主我才能够拿这个钱,帮他做功德,没有丝毫的贪心。你看所以出家人真正做到沙弥十戒,人天敬仰,这是真正的人天师表,再加上二十四门威仪,那一出来,这个风度,真的圣人的风度,人见人敬。所以我们如果真正想要护持正法,不要再谈高的,比丘戒、菩萨戒,那是很高的,真正在家人做到五戒十善,出家人做到沙弥律仪,这佛法一定兴旺。这要从我做起,这真正的道风,以戒为师。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先讲到这里,下午再跟大家报告。好,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转自净土法门法师专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钟茂森       钟茂森博士:二十一世纪所需的道风)(五明学佛网:钟茂森       钟茂森博士:二十一世纪所需的道风)  

 钟茂森:改造命运,必先改恶念 

 钟茂森: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把爱欲看破、放下! 

 钟茂森:一位双博士,真诚拜佛癌症十五天竟神奇痊愈! 

 钟茂森:见色而起YIN心,报在妻女 

 钟茂森:防止邪YIN,得延寿、功名的故事 

 钟茂森:每日坚持护生,不与虫蚁众生结命债的方法 

 钟茂森:文昌帝君显灵,奖罚两位读书人的神异故事 

 钟茂森:怎样可以时时刻刻积阴德 

 钟茂森:家境比较好时,正好要赶紧修福 

 钟茂森: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第四集) 

 钟茂森: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第三集) 

 钟茂森: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第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