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落实佛陀教育与多元文化


   日期:2011/1/8 22: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慈爱之光遍照寰宇——韩故馆长生西四周年纪念大会告同学书

  净空老法师讲述 2001/3/5 澳洲净宗学会

  各位净宗学会会长,各位同修,各位华藏图书馆诸师同学:

  韩馆长往生净土不觉已是四个年头,回想四年前的今天有如昨日,她的音容深深印在我们记忆之中。临走之前的嘱托,《无量寿经易解》已经完成,《华严》还在进行之中。培训学生是她的遗志,我们如何落实,净空念念不忘。直到今年犹蒙慈悲加持,在她喜欢的地方——澳洲,建立起修行、教学的道场,希望华藏老同学们善于利用,努力成就自己的德行、道业、学问,以实际的行为报答韩故馆长爱护之恩。

  净空亦当将近年来在新加坡弘法的状况向大家做一个简报。我在新加坡除了讲经、教学之外,还做了联系各个宗教族群的工作,这三年来也有一点小小的成就。今年新世纪的温馨晚会之后,曾先生问我:“法师,您在讲话当中提到四种教育,内容非常好,怎样落实?”这的确是今天社会民生休戚相关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落实多元文化,寻求宗教、族群和睦相处与平等对待,我们要知道今天世界上动乱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能够和睦相处。族与族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非但不能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实则相欺相诈,争名夺利,损人利己,祸国殃民。

  细究根由,总是凡夫难免为风气所拘,物欲所蔽。久而久之,自然学会阴谋诡诈,机巧变怪。于是处事待人接物,若不是奸险残酷,就是欺骗侵略,恃强逞霸,根源总是心术不正。倘举世人人如此,彼此倾轧,互不相让,必致父不父,子不子,夫妻反目,兄弟相仇,朋友相欺;这样家不成家,国也不像国,世界将永无宁日。古有云:“一人倡乱,举世效尤。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影响所及,不只动乱社会,实则贻害全球人民生命财产,乃至人类文化存亡。世间有识之士已见于此,而言解决之道,唯在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

  我在讲席当中也常说,世间灾祸、动乱之根源,实实在于“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所谓“老人”即是孔子、孟子、释迦与世界各个族群的圣哲,各个宗教的创教的教主,他们皆具真实智慧道德,终身承担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教化众生和平共存。所以,我提出四种教育。家庭教育,父母必须做子女的榜样。学校教育,老师一定是学生的模范。社会教育,孔老夫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由此可知,社会教育的宗旨,一定要懂得“思无邪”,我们不能够疏忽!宗教教育,神圣是一切众生德行的典范。假如这四种教育都能落实到圣贤道德的教诲,一切问题自然就化解了。然而今天的世界,这四种教育完全与神圣道德的教诲脱节了。

  古圣先贤道德教育的根在哪里?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又说:“人不学,不知义。”这几句话可以说是古今中外一切圣贤教化众生的共同理念,总原则、总方向,大根大本。今日又有几个人能体会得?教学的目的,儒家说:“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佛家说在“明心见性”,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明心见性”就是孔子所讲的“明明德”,“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是儒家讲的“止于至善”,就是“亲民”;话虽然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

  孔孟大道就在《大学》、《中庸》这两篇,夫子一生千言万语都没有离开这个原则。所谓“知止而后有定”,止就是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教人要作善人、作好人,而不是作贵人、作富人。佛言:“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这三句话的意思:常念,心善;思惟,思想善;观察,是你的言行善。又说:“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我们的心有坚定不移作圣作贤之志,这就叫“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清净平等心现前了,这就是佛家讲禅定的境界,人心定了。人心定,在宇宙之间自己就做得了主;如果心乱,妄想多,你就做不了主。做不了主,果报就是三途六道;做得了主,就是四圣、一真法界。

  接着说“静而后能安”,这是你得自在,现在人讲,你得快乐,身心轻安,法喜充满,夫子所谓“不亦乐乎”、“不亦悦乎”,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安而后能虑”,这个“虑”是“智慧”,必定是定、安,而后智慧才能现前,佛家也讲“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正觉真智慧现前了。“虑而后能得”,得的是什么?宇宙人生的大道你得到了,五伦十义,孝悌忠信,仁慈博爱,礼义廉耻,众德具足,不要学,自然就具足,本来就具足。

  学人(学生)无论是处顺境、善缘,或者是处逆境、恶缘,都能不变初心。初心是什么?“性本善”,这是初心;“人之初,性本善”,不会改变。顺境里面不改变容易,逆境里头也不改变,那才叫功夫到家。处逆境、恶人,这个人对我有误会,毁谤我、陷害我、侮辱我,我对他都不变初心,还是以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来对他,我们的道业成就了。如果在逆境、恶缘,恶缘是恶人,我们心里还有一念瞋恚,还有一念报复,那完全是凡夫,那不是学佛、不是学圣学贤。所以要记住,决定不变初心,不易本善,这个境界就是佛家讲的“明心见性”的境界,这是圣教圆满成就。于是,究竟要从哪里做起?正本清源,应从“修心”做起。修心就是把妄念修改掉,所以修心才是天下治平、成圣成佛的大根大本。

  四种教育教什么?无非教导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已。“平天下”就是以平等对待天下一切众生,这三个字的意思不能错会!这就是中国所说的“内圣外王”之学。儒与佛,以及世间任何宗教,没有不重视伦理道德的。中国古圣先王,以道治国,以德化民,分而序之│分是分别,序是秩序,有五达道,这就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是道。其纲纪人群则立五达德,这是要求每一个人应当遵守的德行:仁、义、礼、智、信。其维持社会,则崇尚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是十义。五伦十义,真是无美不备、无用不周,这就是天道。所谓“天道”,就是天然的,一切众生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关系,天然的秩序,不是从外头来的,不是某一个人的学说。所以有人说“这是儒家的学说、孔子的学说”,不是的,不是某一个人的学说,也不是某一个人的教条。把它看作某个人的学说、看作某个人的教条,看错了。它是什么?它是人人自性本来具足的,所以称为天道。

  什么叫圣人?“圣”这一个字,它的意思是深明事理的称呼,明了什么?明了自然的大道、天性的大道,宇宙万有性相、理事、因果,明白这一个大道理的人就称为圣人、称为神人、称为贤人;不明白这些道理的人则称为凡夫。所以教育的根就在这个地方,教导人超凡成圣,这是教育。儒家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佛家以“十善业道”修身,净土宗是以“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修行,可谓善美圆满至极。而儒家则是以礼修身,以乐修心,因此儒家教学,始终不离礼乐。而礼乐的根本在孝悌,这个根本跟佛家的根本完全相同;佛家三福里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可以说儒、佛都找到了根本。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世间一切宗教里的神圣,他们又何尝不是立足于同一个根本?

  虽然这是人的天性,是人的本性,但是“性相近,习相远”,众生无缘受到圣贤的教育,于是为不良习气所染,迷失了天性,迷失了本真,妄心用事,妄心主宰了自己。“妄心”就是迷惑颠倒,就是妄想。譬如孩童之爱父母是出于天性,我们看看两、三岁的小孩对他父母那样的热爱,没有人教他,这就是“性本善”。到他长大成年,他爱妻妾而背父母,这是受到世俗习染而迷失了自性,这就是“苟不教,性乃迁”。所以圣人的教育没有别的,总在协助教导众生恢复自性而已。圣人的教育并非是他个人的意见,倘若他要加一点自己的意见,那就错了。为什么?凡人的意见都是虚妄的,都是不真实的;唯有不加丝毫意思在里面,这才是真实的,这才是永恒的。为什么圣人的教诲能超越时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永远是正确的?道理就在此地。如果孔子教学是他自己的意思,释迦牟尼佛教学也是他自己发明的一些道理,岂能支持如此长久?这正所谓“圣人无心”,无心的心是真心;众生有心,有心的心是妄心。

  又所谓“以民心为心”,这就是没有私心。古人也说“以民意为心”,这个“民意”的内涵非常深广;实在说,古人讲的“民意”就是“本善的天性”。譬如儒、佛都讲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怜悯之心人皆有之,我们今天讲的同情心、爱心,这是古人所说的民意│自性本善。所以“民意”这两个字很容易造成误会,要十分小心,慎勿错会。现在的人都是讲贪、瞋、痴、慢,而以贪心、瞋恚、愚痴、我慢、自私自利为民意,世界末日岂能避免?由此可知,神圣的教育旨在恢复众生本性固有之大智、大德、大能而已。“性相近”这一句,是说众生的本性与佛菩萨、与神圣的本性是相同的。佛说“生佛不二”,众生跟佛不二,众生应当作佛、应当作圣,佛陀教育的宗旨如是而已。

  净空在澳洲期间,参加移民部长卢铎先生(Philip Ruddock)的茶会,我们到达州政府设在那里的办公室,在那附近找不到会场,然后我们按照门牌号码才找到这个地方,没想到它竟是一栋很普通的民房,实在丝毫看不出那是政府的办事机关,非常简陋!七、八十位新移民,由部长亲自接待,场地是在他们院子里面临时搭的一个帐篷,部长亲切向每一个人握手道贺,廉政爱民,我们看了深受感动!这个地区的人民真的是有福。

  最近我为了协助往昔追随韩馆长出家的这些同学们,在澳洲图文巴买了一所教堂,做为他们修行、读书、教学、培养弘法人才的场所。这个处所原是一座天主教堂,我们尊重天主教会、尊重当地文化,保存当地文物,甚至于原有的碑文我们也保留着,做为永久的纪念。教堂一丝一毫我们都不更动它。他们离开,是把十字架、耶稣、圣母的像取下来,我们也不悬挂佛像,我们做一个大的屏幕,讲经教学的时候,我们用投影机把佛像投影在屏幕上;不教学的时候,这个教堂里面是一片空白,庄严肃穆。我们用这种心态与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相处。所以我告诉那一边修行的同学们,应当学习世尊清贫的物质生活,而丰富内在的精神生活。所以教堂房子不改建,把旧房子整修使用;如果我们还有多余的钱,应当多做一些社会福利事业,多帮助地方政府及当地人民。我们要跟社会、跟当地人一定要成为一家人,决定不能让人家以为:“你们这些外来的宗教好像很有钱,富裕奢侈。”叫人反感!那是绝大的错误。

  此外,今年我在古晋李金友居士的山庄里建立一所报恩念佛堂。这是一栋四层楼的建筑,有韩瑛纪念堂、章嘉纪念堂、雪卢纪念堂│纪念李炳南老居士、东美纪念堂,可以供给一百个人念佛共修之用,这是我报答台湾在家同修们过去护持的恩德。人生在世,应当知恩报恩,应当永远生活在感恩的境界里,才是实学。

  不久之前,我在澳洲布里斯本访问一所土著的学校。听说土著有一个族群,华语的意思叫“真人”,我向校长请教,他告诉我,土著当中“真人”这个概念很普遍,这是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理念,他们的生活完全随顺大自然,真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他们认为现代文明已经严重的污染人类的心灵和体能,人已经不是真的人了。这个理念意思很深,我们听后有很深刻的感触。试想,现代物质文明的成就,究竟是什么?无非是增长人们的自私自利、贪瞋痴慢,竞尚浮夸,斗丽争艳,喜新厌旧,心术不正,杀盗YIN妄,无所不为。再加上军备的竞争,新武器不断在发明,由全面的竞争,必然是发展为全面斗争。万一发展为全面的战争,而不家破国亡、世界毁灭,未之有也。《古兰经》云:“信真主,信末日。”其是之谓乎!

  去年,曾经有一位同学拿一张报纸给我看,整幅的广告上写了一句话:“贪婪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我看了不禁毛骨悚然,诚然一语道破,这就是现代文明。人类的本性真的全面被污染了,因为本性里面没有贪瞋痴慢,没有自私自利,所以澳洲的土著自称他们是“真人”,他们没有贪欲,他们没有瞋恚,更没有贪婪。这令我对他们格外的崇敬,格外的仰慕。

  又有一位同修告诉我,他看过一本美国人写的书,叫《旷野的声音》(Mutant Message Down Under By Marlo Morgan),这本书里头也是报导澳洲土著的一些生活文化等等,引起世界人士对这些土著的关注。土著对这位作家非常感激,于是正式邀请她,将土著最高的荣誉要赠送给她。这一位作家十分的欢喜,前往澳洲去接受土著的颁赠。她特地做了名贵的礼服,买了很多首饰,这是一生当中的大典,所以她很欢喜。她是一位女性,到澳洲之后,土著就派人来迎接她。车子开了很久,土著居住的地方在澳洲内陆,多半是沙漠地区。她走得很辛苦,车当然也不是很好的车,是一辆四轮转动的旧吉普车,大概是二次大战时候的车辆。

  到达之后,土著的族人全部集合在野外,没有看到他们有居住的房子。但这些人非常欢喜,欢迎贵宾的到来。见面之后,这些土著要求她把文明的礼服统统脱掉,连内衣以及所戴的这些首饰统统都脱掉,给她一块土著的布围在身上,也打着赤脚,跟土著的妆扮完全一样,她也只好接受;她把她自己衣服迭得整整齐齐,把她的首饰都藏在口袋里面。这个时候有一位土著把她这些衣物首饰全部拿去,她看着,看他拿到哪里;结果没想到,他把它丢在欢迎会的营火堆里全部烧掉了。这就是土著给她最高的荣誉,她没想到。这是什么意思?原来土著教她返璞归真,教她回归自然,把这些文明的污染全部消灭,真是她意想不到。但是她一想土著这种作法也有意思,诚然现在世界被文明尤其是物质文明污染得太严重,人们已经迷失了自己,需要回归了,回归到真正的人生。真人,澳洲土著族群找到了。

  这一则报导很值得玩味,有很深的哲学意味。人生在世,回归自然,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没有执着,没有分别,没有妄想,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原本一体!一切众生均能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快乐。这是佛陀在大乘经上所说的大解脱、大自在,岂料澳洲土著也有这个理念,他们也有这个想法,也有这个看法。我这一次往澳洲,赠送他们许多书写的“爱”字,还特别刻了一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原本一体”的印章,我给他们解释这印章的意义。图文巴黛安娜市长问我,她说:“你是不是常常听我们讲话?你怎么也会有这个思想?”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土著们虽然唾弃了现代的社会文明,唾弃了物质文明,他确实有一番大道理在。他们有内涵崇高的道德文化素养存在,那是神圣的文明,神圣的教育。

  在图文巴,我拜访了南昆士兰大学,副校长彼得教授亲自接待我们,助理副校长詹姆士教授陪同我们参观学校的网络教学设备及图书馆。该校在校学生有五千多人,尚有一万数千名学生分布在世界六十二个国家地区,他们网络教学设备非常先进齐全,令人叹为观止。我与学校文科学院的院长莫里斯教授交谈,讨论开办多元文化研究所的可能性。他们非常认真、非常欢迎,希望我们赞助开办的经费。他问我:“为什么选择在图文巴定居?”我告诉他:“因为图文巴是一个小城,民心淳朴,环境清净,文化水平高,市民四分之一从事于教育工作,是一个读书修行最理想的地方。”

  我告诉校长:“我们在图文巴除了培养佛教讲经弘法人才之外,还希望与当地学校合作,举办多元文化研究所。希望培训各个宗教优秀的传教师,弘扬他们的经典,回归到神圣的教学。神圣的教学一定是究竟圆满、真善美慧的多元社会道德教育,大家求同存异,发扬各个宗教神圣的道德教学,共同来挽救世界的劫运。如果每一个人都肯认真的学习圣贤的教导,让这些伦理道德的教诲指导自己的言行、思想、生活、工作,我相信世界安定和平、人民幸福安乐是一定可以实现的。”校长和教授们对于这个构想非常赞同,并且表示他们十分乐意合作。

  图文巴市长黛安娜女士十分热诚、健谈,她告诉我,希望藉由宗教教育辅导问题青少年回头,以减少社会潜在的危机;对于我们培训多元文化弘法人才的计划表示十分欢迎,愿意尽一切力量来协助我们。但是,我总希望能够建立一所多元文化大学,集合全世界所有宗教的精英,邀请各个宗教德行俱优的长老来教导,让神圣的道德教育透过真实的传授,真正落实到社会大众的生活上,再将这个教学经由网络、卫星扩展到全世界。若能如此,可谓是世界上的创举,前所未有!确实是匡正世道人心,挽救劫运,开万世永久太平的第一等伟大事业。愿一切志士仁人共同发心,成此壮举。

  今日社会,究竟是何物眩人耳目,惑人心智,遂使优良之青少年迷途不返,忘却固有家珍,丧失天理良心,崇尚异端邪说?原由应该是五伦不明,道德全废。由是父子相夷,夫妻反目,兄弟阋墙,朋友相诈,自相残害。而人心之坏,风俗之薄,社会国家之动乱,日甚一日,人民疾苦无有如今世者!究其根源何在?然则,如何解决当前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在讲经时常说,这个问题政治不能解决,因为它不是政治问题;武力不能解决,因为它不是军事问题;经济与现代的高科技还是不能解决,因为它不是经济科技问题。而是教育出了问题!“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因此,解决之道还是教学。

  《礼记·学记》里头说得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到教学,就不能不重视现代世间的四种教育。人非圣贤,如何能不受诱惑,不起恶念,不造恶业?故圣人救治之道,唯在教学。“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圣贤道德教育要落实,首先是家庭,父母要做子女的好榜样,在子女之前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谨慎,总要给子女正面的教诲,不要让子女看到负面的印象。个人无师,则不知性命之理;不知人与人的关系,不知道人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不知道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故敢妄作妄为。世间无师,则无人阐明宇宙人生真相,物我同体之真,无以启正知正见之路。故邪见、邪说、邪行充斥世间,令人迷失自性,造成社会国家无比惨重的损失!师道之重要,何不思之!

  我们除了在新加坡办华语佛陀教育弘法人才培训班之外,还在澳洲图文巴办一所英语佛陀教育研习所,培养佛教英语弘法人才。我告诉研习所的同学们,务必在五年当中把往昔在台北华藏图书馆那个时候所定的基本课程要学完。课程里面有四种是佛经,第一个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二是《无量寿经》,第三是《弥陀经要解》,第四是《普贤菩萨行愿品》。除此之外还有三种,《了凡四训》、《四书》,这是选自儒家的,另外一种《太上感应篇》是道家的,儒、释、道都具足了。除此之外,我还要求同学们读一百篇古文,从《古文观止》里面选读,目的是要求养成具有阅读《大藏经》、《四库全书》的能力。这些课程要求能背、能讲、能行,落实到自己思想生活行为。

  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非常可怜、非常悲哀,从小就没有学习到圣贤的教诲。这些大乘的基本经论,我们如果要认真学习,那就不能不从头学起。现在图文巴这个道场已经上课几个星期了,上什么课?上《弟子规》,这是古时候小学的课程,五、六岁儿童读的、学习的,我们今天要认真努力去补习。《弟子规》念完之后,我要求同学要念《三字经》,我们用这两种东西做为基础教育,这两样东西也要能背、能讲、能行,然后我们才谈到这七门功课,跟这一百篇古文。

  上课的方式跟新加坡的培训班一样,采取私塾教学的办法,由老师指导,同学们自己预备,自己背诵、讲解,须得认真。讲得不圆、讲得不透彻,自己坐下来听其它同学们讲解。如果讲解得仍然不透彻、不圆满,再由老师讲一遍;如果同学们讲得大家都满意,老师就不必再讲。然后再将所学的道理,融化为自己的思想、见解,经文当中的教训,要求变成自己道德的行为,如此德学才能扎根。根不深,怎么能成就自己?怎么能教化别人?以上是我在培养佛教师资方面的努力,这也是我们报答父母恩、佛祖恩、师长恩,以及韩故馆长三十年护持的大恩大德的具体表现。

  中国古人云:“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此言是说天下贤能的人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认识他们的人,没有能用他们的人。所谓“必先有其君相,而后才有儒佛”,君是帝王,相是宰相,这是国家的领导人。所谓“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作之君”是国家民族最善的领导,“作之亲”是人民的父母,“作之师”是群众的导师。古人讲“师儒”,师是老师,儒是儒家。师跟儒、佛与菩萨,常有,但是没有认识他的人;普通的人认识他没有用,要有君相来认识他们。唯有君相能够让他们发挥他们的德行、教学,如此全世界的众生就有福,消灾免难指日可待。

  然此伟大的理想,如果没有贤明政府的领导人来推动,是无法实现的。新加坡政府的领导人,多年来在推动种族宗教和谐方面成绩卓著,厚德载福,和气致祥。我们渴望能早日建立多元文化研究所、学院、大学,为全球人民培养圣贤道德教育的师资人才。圣贤是人间的善人、好人,他们体天道、行道德,能舍己为民服务,辅佐君相。我深深希望这一个旷世创举,实在也是旷古绝伦希有之功勋,能在澳洲或者是新加坡实现。

  净空虚度七十有五,深感弘一大师言:“一事无成人已老,一文不值何消说。”于是不能不为身后着想,念念唯忏悔业习。虽然一生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但是仰慕圣学,奈何智慧福德不足,乐于助人而力不从心。图文巴建的这个道场,古晋建的报恩念佛堂,许多人问我:“法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后事着想。我走了之后,这些追随我十几年的人,我总得要给他找一个安身立命、修行养道的处所。我是为这个,不是为自己。”处今之世,谁肯接受道德之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闻而欣喜者,皆是具大善根之再来人。于是昼夜虔诚祈祷,唯愿诸佛菩萨、诸天善神怜悯此世间苦难众生,慈悲救护。而救生济世之道,又必须讲求圣贤道德教育,欲圣贤道德教育大行于世,必须有真正大善根之再来人,以大智善巧奉行尊德、崇善、行仁、重教,做出榜样,圣贤的道德教育才可能在新世纪落实。集合世间各个不同族群的古圣先贤的文化,各个宗教神圣的教诲,求同存异,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敬爱,互相合作,就能在全世界起模范带头作用,协和万邦,行其道德,给全世界人民做出最好的示范。这是我一生唯一的愿望。

  今天的教育、教学,可以利用高科技的媒体来传播。如果有贤明的政府、有贤明的大德,能够在各种不同文化领域之中,各种不同宗教之中,选拔优秀人才加以培训,向全世界礼聘第一流优秀的学者和传教师,每天能够在电视、电台讲学两个小时,我相信不到半年、一年,影响必定普及全球。神圣慈爱之光遍照寰宇,这是圣贤道德的政治,是圣贤道德的教育,也是神圣的政治,这是真佛大儒孝悌仁义的政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神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

  净空深望在有生垂暮之年,有幸能看到这样伟大的事业落实,挽救社会的劫运,消除天灾人祸,使全球众生都能得福。我们以此真诚的心愿来纪念韩馆长往生四周年,同时也虔诚、衷心的赞叹、祝福所有理念相同的大德们。我们也深深相信如是心愿,众神欢喜,诸佛护念。人有善心,有愿必成。最后恭祝各位同学、道友,福慧增长,健康长寿,法缘殊胜,吉祥如意!谢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多元文化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多元文化       净土法门)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 

 达照法师: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法师:五伦传统 

 净土法门法师:尊师重道 

 净土法门法师: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七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六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