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到底什么东西才是最重要


   日期:2017/1/21 9: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万泉归水,天地同心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到底什么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呢?

  各人的理解不同,答案也不尽相同。有人觉得赚钱是最重要的,有人觉得出名最重要,有人认为当官最重要,所以千方百计要爬到某个位子上,有人觉得和亲人在一起最重要,享受静谧的时光,还有人认为找到自己所爱的人最重要,这是幸福婚姻的基础……

  我们想赚钱,想把企业做大,或者想活的幸福,这些都没有错,但是我们在想要这些结果的时候,应该清楚自己最初的动机是什么。

  如果你的动机错了,最后可能导致全盘皆输,甚至出现人性的异化。比如,有人起心动念就是为了追求官感享受,为了虚荣、面子,怀揣极端的自私自利,这样的结果,常常步入歧途。甚至出现像范进中举一样的悲剧。

  以正确的思维定位自己

  世间的人都在追求成功,那什么是成功呢?

  对此,我有一个理解:当你把每件事用心地做到“成功的状态”就是一种成功。

  所谓成功的状态,不是说你发了多少财,你开多少钱的车子,你坐到什么位子上,而是说,每件事情你做到自己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成功。

  追求成功并没有错,关键是什么促使你追求成功。这在于我们用什么信念来解读这个世间。高度不同,解读的结果当然有异,站在100层楼和站在10层楼,看到的风景显然不同。站的越高,看的就越究竟,圆满,如果你在很低的层次上解读问题,难免常常受到局限和阻碍,限制了自己的思维。

  而不同的思维,决定着人未来的成就。所以此生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改变自己的思维。

  大家不妨思考一下:我们要想把企业做大,那怎样才能把企业做大呢?我们想获得幸福,那幸福来自哪里?我们想活出最好的状态,那种最好的状态土壤是什么?还有,人活在天地之间,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呢?

  我为什么活着?我活着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我未来要何去何从?有人认为这个问题太空了,大而无当,与我没有半点关系。事实恰恰相反,它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人活着,就要跟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你的伴侣,你的朋友,你的员工,你的老板,你的单位,你的组织,你的国家,你的社会,你的时代,你的世界,进行不可避免的链接。从大的方面讲,比如我们活这个地球上,要是地球污染、环境破坏、空气有毒、雾霾漫天,对你有影响没?如果国家战乱,兵连祸结,民不聊生,对你有影响没?如果你上班的企业倒闭,老板跳楼自杀,对你有影响没?往小里说,你的父母身体不健康,对你有影响没,你和爱人关系不好,你感到家庭幸福吗?你的孩子不断给你找麻烦,你安心吗?以此类推,人和这个世界,大至宇宙、自然万物,小到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斩不断、隔不开的联系,当你不断沿着这个思路深入思考的时候,就慢慢明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道德是第一生产力

  有人苦苦打拼多年,企业仍然做不大,半死不活,或者面临倒闭,或者烟消云散,抱恨长终。他们的情况常常是,要钱,没有;要人才,没有;要关系,没有;要口碑,没有;要发展,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我们要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却很少有人透过这些问题看到事情的本质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是人在做企业,不是企业在做人,正如有句话说“人能宏道,非道宏人”,有能量的人,可以把死企业做活,没有能量的,把活企业也做死。

  能量从哪里来?所谓能量,当然是正能量了,这个大家非常熟悉,书看的比我还多。当你不够包容,不善解人意,没有大爱之心,处处自私自利为自己考虑的时候,你就是一个没有正能量的人,你身边的人就如一盘散沙,失去了凝聚力,他们会不断离开你,最终你成为孤家寡人。

  企业要做好大家都知道是靠产品。产品靠什么?靠人。什么样的人能造出好产品?人才。人才靠什么去吸引来?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来自哪里?你企业的品牌、价值、理念和定位。这些理念和价值来自哪里?企业掌舵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自哪里?来自他的福报。那么,福报来自哪里呢?来自他此生以及过去世所修的福德。

  所以,究其根本,所谓的“成功”跟我们的厚德是有关系的。

  穷苦的人通常有种偏激的思维方式,他认为自己不成功、不富裕是自己的运气不好,命不好,不够聪明,或者没有好的社会关系。他认为这些都不是自己的错,却不愿为自己目前的结果买单。那他从来没有想一下,为什么自己没有社会关系,没有人帮助自己?还是因为自己的福报不够,是吧。在中国,人际关系是第一生产力,但好的人际关系的经营和酝酿一定是建立在自己厚德载物的基础之上,说到底,道德,才是第一生产力。

  《荀子》里面讲,“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意思是说,江河湖泊深了,鱼鳖就归聚到它那里;山上树林茂盛了,禽兽就归聚到它那里;刑罚政令公正不阿,老百姓就归聚到他那里;礼制道义完善周备,有道德的君子就归聚到他那里。从自然世界到人类社会,这是通用的道理。

  一个人利他之心升起来,其贪欲和自私自利之心自然萎缩,所谓冰炭不同器,阴阳割昏晓,光明来了,黑暗就退避。

  利他之心是真正的尚方宝剑

  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我们需要感恩的对象,都是我们需关怀的对象,都是我们需要付出的对象。你怀着这样的心去定位自己,所有的矛盾和问题都会不断地得到解决。利他之心,行之久远,它无往不利,无所不能,这是一把真正的尚方宝剑,锋利无比,斩妖除魔,逢山开路,玉宇澄清万里埃。手持这把宝剑,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你想把企业做到多大就可以做多大。

  想一想你的公司利益了多少人?是一千个人,一万个人,一亿个人,还是十亿,一百亿?你利益的人越多你的平台就越大,平台越大,你越不会衰败和倒闭,因为大家需要你。

  我们应该对身边的每个人感恩,有的老板觉得,员工吃我的用我的,我养活了他,我还用对他感恩吗?但事实是他也在给你创造财富,你的财富正是他这样一个个普通的劳动者积累起来的。所以我们应该对他们表示感恩,感恩会使人更快乐,会改变你的心态,让你看到每个人、看到一草一木都很舒服。这种舒服来自你心灵的净化和接纳。

  一个人利他之心升起来,其贪欲和自私自利之心自然萎缩,所谓冰炭不同器,阴阳割昏晓,光明来了,黑暗就退避。然而人根深蒂固的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总把目光聚焦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以“我执”为眼镜去瞄准万物。什么我说的、我看的、我讲的、我爱的,我的企业、我的员工、我的钱财、我的家庭……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分散、推衍,佛教里把这种观念叫“我占”,就是这个东西把我们深深占住了。

  如果哪天你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你自己,站在公司的角度看待企业,站在企业的角度看待行业,站在行业的角度看待国家,站在国家的角度看待世界,站在世界的角度看待你的一生,站在万物的角度看待宇宙的成住坏空,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者。

  一滴水只有投入大海的怀抱,才不会干涸掉。同样,我们个人的价值跟人类、万物融合在一起时,才不会被蒸发掉。看看历史上的那些伟大人物,他们之所以不被大浪淘沙淹没,至今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乃是因为他们活在的时候在用一种什么样的观念来确定自己一期生命的存在价值,因而使自己生命的价值超越了时空的消磨,历久愈新。所以我们企业做不大,我们碰到问题重重,跟我们的内心格局,思想高度是大有关系的。我们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从自掘的“井”里走不出来。

  当我们融入到人类的时候,人类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不要说我一年赚10万块钱或者100万,这些都不重要,你未来巨大的裂变一定来自你思维方式的改变。早晨叶总讲过,让我们裂变,每个人都像原子弹一样爆炸。那么,思维方式的裂变,可以说比原子弹还厉害。

  事生如事死

  作为一个出家人,他有责任让我们首先明白什么是人生真正关键的问题。如果我们能真正破除内心的贪执,我们就能面对一切。等哪天我们对生死都无所谓的时候,我们的成功就真正开始了。因为有贪执,我们害怕,我们焦虑,我们恐惧,我们不敢面对……所以在禅宗里面有个概念:要立,先得破。破除我们内心的恐惧和害怕,怎么破呢?经常想哪天我死掉了怎么办?我出车祸了,手脚锯掉了,像易拉罐一样活着,怎么办?不要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为什么车祸一定发生在别人身上而不是自己?当真的已经发生了,你怨谁也没用。再想现在你在某个位子上很风光,如果有天从这个位子上掉下来,以前见面对你赔脸笑的人都懒得理你,你怎么办?或者有天你突然破产了,以前别墅宝马的生活突然终结,你能坦然以对吗?或者说不定哪天你被人突然抓到监狱去,像鸟一样关在笼子里,受尽狱卒的管制和狱友的虐待,你能接受吗?包括突然间你失去父母、先、孩子,失去亲人的打击毫不留情地降落在身上,你能平静地接受吗?如果你能很好地接受,面对任何情况都能包容、接纳而不害怕的时候,你就真的参透生死了。

  我前两天回去看爸爸,他今年86岁,出了一次事故,断了三个肋骨。我妈说,你爸爸原来每天都会死,现在想着死都无所谓了。实际上至少最近十年,我天天都想着他可能死掉,我不仅想着他随时会死掉,我自己也随时会死掉,我每次开车上高速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你可能会死掉。当你连死都有了心理准备,等于你做了最坏的打算,这时候还有什么可怕的!父母亲亲人离开我们,我们舍不得,心里难受,这是人之常情,既然那一天不可避免,趁现在还能看到他们,他们还在身边,我们就要多陪陪他们,对他们好,以免将来悔之晚矣。上海的一个老总,他妈妈去世了,他找我们做佛事,我对他说,你先把手头的工作、企业放一放。在古代,父母去世子女都要守孝三年,为什么这样呢?这其实很有意思,有人觉得守孝没有任何价值,但是你想,人出生的时候到离开父母怀抱,一般也要三年,所以这是告诉我们不要忘掉父母,要报父母恩。其次,人在父母去世时一般都进入中年了,这个时间正好可以你静下来思考人生还有多少时间,以后的路怎么走。其实有静虑和沉淀的作用。

  有个朋友手上的财富已经有十几个亿了,他每天还风雨不歇地坚持打坐,以前打坐是思考怎样把企业做大,现在打坐是思考怎么承载财富,分配财富,怎么安排自己。因为我们只有冷静下来时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所以我觉得“打坐”这个方式让他有福报来承载目前的一切。

  禅者常自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往哪里去?

  钱只是我们做事的工具

  《大秦帝国》很值得一看,记得里面有个张仪,就是那个纵横家,他以前是书生,读完理论教科书,就出山,从山上下来的时候,一连几天,饿的不行了,最后晕了过去。一个城卒给他灌了一碗水和一个馒头,他吃好了拍拍衣服,站起来就走。城卒问他:相公你要哪里去呀?他指指前面,说,天下。你说这是个什么志向?一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人却胸怀天下,他不会因为今天吃了一个馒头,落魄的像个乞丐而生惭愧,没有,完全没有这个概念,他的目标是为天下着想,为了统一六国,施展自己的抱负。

  我觉得中国历史有两个时代最令人羡慕,一个是春秋战国,一个是魏晋南北朝。那是个智慧激荡、意气风发的时代,当时很多士人饿着肚子,背着他的书袋,揣着政治理想,奔走于天下各个国家之间,和一群顶级思想家或者国王坐在一起,谈经论道,滔滔不绝,纵横捭阖,风起云涌……

  那么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呢,也很特殊。西方文明正在下落,东方文明正在崛起,而我们正处在这个交叉点上。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也选择历史,用我们的大气魄、大格局、大思维方式去反观我们跟时代、跟国家、跟行业的关系,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从而做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正确选择。

  禅宗经常讲一句话: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往哪里去?这三句话其实就是认识自己、战胜自己和超越自己。认识自己是最根本的,什么是认识自己?比如面对父母你是儿子,面对子女你是家长,面对员工你是老板,面对妻子你是老公,你时刻清醒自己的身份,自己在某个位子上。认识了你是儿子,你就明白儿子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同样,你是父亲,你是老板,你是老公,你应该怎么做?

  有些人糊里糊涂来到这个世间,最后糊里糊涂离开世间,自己为什么活着都搞不清楚,过一天是一天,得过且过,无所用心。很多人觉得时间没法打发,下班了就搓麻将或看电视,日复一日,年年如此。那你多活十年或少活十年又有什么区别?当你的人生没有目标、方向,你活在这个世间就是浪费资源,因为同样的资源,有人可以做很多事,做很多有意义的事,而你除了生物性的活着,没有创造任何价值。

  这几年我发现最宝贵的就是时间,时间一去再也不回来了。当你真正想为自己生命负责的时候,你就要好好思考生命存在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很多人都认为发财最重要,我不这么认为,——所有的钱,都是为了做事服务的,因为需要做这些事,所以才需要这些钱。更多的钱,是为了做更多更好的事。当然在原始积累阶段,基本的生存是需要的。

  钱只是我们做事的工具,那什么样的事情能筹集到更多的钱呢?这是我们随时需要思考的。当你所做的事情有十个人需要,你就有十个人的市场,有一万个人需要,你就有一万个人的市场,整个世界需要,你就有整个世界的市场,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假如我们总是利益挂帅,只想着自己赚的更多,没有想着从对方的需要出发给予别人,那就本末倒置了。

  所以利益别人就是更大的利益自己,没有悟透这个道理,不可能把企业做大,做成功。当你不断去利益别人的时候,各式各样的人才都汇聚到你身边,赶都赶不走。反过来说,如果每个人来你都想宰他一刀,恨不得把他口袋里的钱榨干,让他变成穷光蛋,再踢出门外去,你抱着这样的心念做事,客户会越来越少,支持者会越来越少,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做企业是这样,在其他任何领域都是如此。我们在家里,如果每个人不断为别人服务,为别人付出,那这个家庭肯定是幸福的,和谐的。你去看那些出了问题的家庭,一定是有人只为自己考虑,追求个人享受,不愿付出,从而造成矛盾。

  做企业要向佛教学习

  我们要把企业的平台当做利益众生的平台,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修行的道场。我经常给他们开玩笑说,当你把这个平台当做道场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你的师兄。他不断找你麻烦,那是来修炼你的;你的老婆絮絮叨叨,也是修炼你的;父母,孩子,员工,客户都是修炼你的。我们现在这么多人,都是叶总修炼的对象——他让你们跟着他干,他靠什么魅力让你们跟着他呢?如果他没有信任度,做事不行,大家怎么跟着他?所以他要你们跟着他,就要更好地修炼自己。

  我们的寺院,也可以说是一个“企业”,但是我们没有生产任何产品卖出去,没有一分钱盈利,那我们的企业是不是倒闭了?没有。我们不断地布施,不断地给,包括书,包括光碟,各种好的思想,最后你发现那些被你利益的人都来到你身边,帮你做事。我们的寺院越做越大。

  其实世界上最持久的企业就是佛教,它是最大的连锁企业,在五大洲都有我们的分店,都有我们的员工。“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句,就是我们的企业纲领。

  度化一切众生,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没力的时候你可以拖地板,可以扫地,坐公交让个位,走在马路上捡个垃圾袋,这些都是度化众生。不是说会讲经才是度化众生,我们做企业也是度化众生。

  众生无量,个人个性,我们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度化他们。大家看万手观音,每个手里拿的东西都不一样,有的是刀,有的是笔,有的是花,各种各样东西。这表示,不同的工具可以度不同的人,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此是菩萨的智慧。

  佛教是这个世间存在了2558年的企业,我们做企业,就要向这个最长寿的企业学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道德       福报)(五明学佛网:道德       福报)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说道德会的王凤仪先生 

 惟觉法师:福报与因缘 

 惟觉法师:如何累积福德、增长福报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四、善用钱财福报大 

 净界法师: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 

 净界法师:福报越大修学净土的障碍越大 

 徐文明教授:佛教与当代社会道德伦理的相互撞击 

 杨曾文教授:佛教戒律与道德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有福报的生命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修福报才能修得财源滚滚? 

 如瑞法师:培养道德 

 其它法师:以传统「智慧道德修养」化解地球危机(从慈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