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图说22: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日期:2017/1/24 22: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文: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原文】

  佛告诸菩萨,善在福之集。

  云何得长寿,五蕴皆空寂。

  云何夺纪算,作恶无休息。

  神道暗权衡,较量无差失。

  云何得消除,念彼观音力。

  注:总承上三节,言鬼神鉴察,大小之过,皆不可掩。而夺纪夺算,确乎不爽,以足前章“依人所犯”二句之意。“过”乃过恶之过,非过失之过。即下文自“非义而动”以至终篇是也。

  案:浙东有妇人至岳庙进香,见廊下判官视之而笑,妇惧,回家。是晚方就寝,见前判穿绣袍来至床前,谓妇曰:“我与尔有姻缘之分,今来相就。”妇拒不从,判扯妇出门,大呼家人,并无应者。两足御空而行,至一浮屠绝顶住下。其中衾褥皆备,遂为夫妇。判每日清晨下塔,袖果饼等类归,以饲妇。妇一日向下闲望,见判遇往来之人,有向之拱揖者,有远远让道者,有摘其帽、扯其衣者,有推之倾跌者,妇不解其故。候判归,问之,判曰:“为吾拱揖之人,或星辰降世,或累劫修来,后日高官大爵,福禄绵长,吾安敢不敬?其让道之人,生平循谨无过,应享衣禄,吾亦不敢侵犯。惟作恶之人,头上俱有黑气。恶之小者,黑气高一二尺许,阴

  司则夺其算;恶之大者,黑气上冲霄汉,阴司则夺其纪。夺纪夺算,俱按黑气而权衡之,故吾亦得乘机而戏弄焉。”妇曰:“欲解黑气,当如之何?”判曰:“惟勤修善事,虔诵观音经,则黑气消而阴律减矣。”妇自念身陷塔中,欲归无路,发愿念观音经以求解厄。甫动念,判曰:“尔今有大士保佑,吾不能为尔夫矣。”仍御空送回。妇见己身卧床上,判推之入窍,遂生。盖判前之所摄者,乃妇之魂云。

  附:善化邹登龙,生平最喜阅《感应篇》。大书长笺,裱悬家堂中。捐馆(捐馆是死的比较委婉的说法)日,呼子相曰:“我遗田产听尔守否,所遗堂上福田一纸,尔当终身服膺勿失,日后儿孙受用不尽。”时相年稚,不省。长而沉迷酒色,所行事多与《感应篇》相背。至雍正十三年病卒,魂摄冥府,见殿侧悬金字《感应篇》,跪拜痛悔曰:“相若早听父言,今何得到此?”啜泣不止。随有吏呼至案前跪下,主者曰:“查汝生籍,应七十二岁,因违父命,不奉持《感应篇》,故削去四十二年。今既痛悔前非,仍发还阳世,勉承先志,还汝寿数,凛之!”遂苏。(《敬信录》)

  徐太史曰:世上腴田,守之足以资衣食,而身不死;纸上福田,守之足以全性命,而心不死。心不死,膏粱之身亦快然生矣。况腴田遇不肖儿孙,岂能长守?呜呼!如邹公之式彀后昆者,有几人哉?

  铁面阎罗岂有私,堂堂父命弃如遗。福田到死方知种,多少黄泉尚未知。(徐太史诗)

  【译文】

  注:此句总结上文三节,是说鬼神鉴察善恶,过恶无论大小,都无法掩盖。而夺纪夺算,都是丝毫不差的,来强调上文中“依人所犯”两句的含义。“过”乃是“过恶”的过,不是指无心之过,就是下文从“非义而动”到篇末所讲的内容。

  案:浙东有一个妇人,到东岳庙里进香,看见走廊下有个判官对着她笑,妇人很害怕,立即返家。当天夜里,妇人刚睡下,见那个判官身穿绣袍来到床前,对妇人说:“我与你有姻缘,今天来和你合卺。”妇人坚决拒绝,判官将她拉出门外,妇人大声呼喊家人,没有答应的。只觉得在空中行走,到了一座塔的塔顶停下来,里面被褥都准备好了,于是结为夫妻。判官每天清晨下塔,拿来一些水果糕饼之类的东西,给妇人吃。妇人一天从塔顶向下望,见判官遇到来来往往的行人,有的人判官向其打躬作揖,有的远远躲避让路,有的摘掉其帽子、拉扯其衣服,有的把他推倒在地,妇人不明白怎么回事。等判官回来,就问他,判官说:“我向其打躬作揖的人,或者是天上的星宿降世,或是无数劫修行,日后官高爵显,大富大贵,福寿绵长,我怎敢不敬?我给让道的人,生平谨慎守分,无有过失,应该享受一定衣禄,我也不敢侵犯。只有那些作恶的人,头上都有黑气。罪恶小的人,黑气高一二尺,阴司夺其算;罪恶大的人,黑气直冲天上,阴司夺其纪。夺纪夺算都按照黑气大小来衡量,所以我也得以趁机捉弄他一番。”妇人问道:“想要消除黑气,应该怎么办呢?”判官说:“只有多行善事,虔诚诵念《观音经》,黑气就能消减,阴律的处罚也能消减了。”妇人心想我被困在这塔上,想回家又无路可走,于是发愿念诵《观音经》来解困。刚动了这个念头,判官就说:“你现在有观音大士保佑,我做不成你丈夫了。”仍然在空中将她送回。妇人看见自己的身体躺在床上,判官把她推入身体,又活了过来。原来判官摄去的乃是妇人的灵魂。

  附:善化的邹登龙,生平最喜欢阅读《感应篇》。用一张大纸认真书写一幅,装裱好,悬挂在家中正堂上。临死的那天,叫儿子邹相到跟前,对他说:“我留下的田产,要不要守住,听凭你自己做主。而堂上挂着的一纸《感应篇》,乃是福田,你要终身遵信,不要忘记,日后子子孙孙受用不尽。”当时邹相还年幼,不懂事。长大之后,沉迷酒色,所作所为,多数与《感应篇》相违背。到雍正十三年得病而死,其魂魄被摄到地府,见大殿一侧悬挂着用金字书写的《感应篇》,跪下来痛切忏悔说:“我要是早听父亲的话,今天怎么会到这里呢?”哭泣不止。随后有阴差叫他到案前跪下,冥官说:“查看你的生死簿,你本来寿命七十一岁,因为违背父亲遗命,不奉行《感应篇》,所以减寿四十二年。今天你既然改悔,仍然将你放回阳世,你要勉力继承父亲遗志,就还给你原来的寿数,你要切记!”然后就醒过来了。

  徐太史说:“世上肥沃的田地,保住就足够供人穿衣吃饭,可免因飢寒而死。纸上的福田,如果守住,可以保全性命,而心不死。心不死,这个吃五谷杂粮的身体就能活过来。况且遗留田产给子孙,如果子孙不成器,怎能长久保住?哎!像邹公这样给后人做模范,能有几人呢?”

  徐太史诗:“铁面阎罗岂有私,堂堂父命弃如遗。福田到死方知种,多少黄泉尚未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因果)(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因果)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 

 梦参法师:平心静气思因果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因果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