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图说36:济人之急


   日期:2017/1/27 13: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文:济人之急。

  【原文】

  背箧沿街叫卖花,千红万紫斗奇葩。

  一朝救得三人命,天赐多金作富家。

  注:“急”者,如遇疾病,则药饵为急;遇死丧,则后事为急;遇飢寒,则衣食为急;遇婚姻,则奁橐为急。不论相识与不相识,一经目睹,便尽力做去。如独力不能,则设法援引有力者为之,便是无量功德。慎勿谓事不关己,漠然视之也。

  案:楚州有王姓者,卖花为业,时值岁底,妇女须此过年,王花朵鲜艳,莫不添价争买。王不归家,先到古庙中,坐殿前台基上,取戥(děng,称贵重物品的微型秤)称银,约有加倍利息。忽闻殿中西角有喉喘之声,王惊视,见一破衣男子悬梁自缢。王即解下,抚摩半晌,方苏。曰:“君方年少,何故寻此短见?”其人曰:“小子不幸,家业凋零。贸易无本,一贫彻骨。已近除夕,家无粒米寸柴,寒荆又临盆。我出外欲贷三五十钱应蓐中之急,竟无应者。想男子在世,妻子生产分文莫措,何面归家,不如寻死。”王曰:“君若死,令妻产中谁为救援,必死,并腹中子女亦必死。岂非三命?我今日卖花银一两六钱,除本八钱,尚余八钱。吾与君平分春色,何如?”将银慨然与之,亦不问其姓名,其人叩谢而去。王复至街卖余花,抵暮方归。妻立门首等候曰:“君来何暮,使我心惊。”王告以赠银救急之事,妻亦贤淑,并无怨言,曰:“适见堂中火光莹莹,约高尺余,我恐见鬼,是以不敢在家。”王视之,果然,曰:“此宝光也,下必有金银。”挖之果得白镪二坛,各覆元宝一锭,上有字云:“救人三命,天赐成家。”王得此营运,遂成巨富。谨藏元宝以传子孙,至今后代繁衍,人尚称为“花王”云。

  附:祝染,延平人,性极慈祥。见人之急,无不竭力周济。遇岁荒,损赀设厂施粥,全活甚众。晚年生一子,甚聪慧。试举日,邻人有梦报状元者,鸣锣鼓吹,手持大旗,上书“济急之报”。及榜发,果染之子也。(《敦善录》)

  潘封翁(古代因子孙显贵而受朝廷封典的人)某,家富业盐,而独不发秀,誓行《感应篇》。每岁暮,即取白金数百两,分作小封,多寡不等。日披旧褐往城市乡镇察无计度岁者,债逼不能偿者,穷途不能归者,一切贫困,量给予之,人莫知其谁也。又多制棉衣以衣寒者,多设粥厂以食饿者,多施茶药,多施棺木,凡诸方便,终其身乐行不倦。亲见二子成名,一翰林,一中书。孙世恩,状元及第,官至首揆(首相。揆,宰相的职位);世璜及玄孙祖荫皆探花,至今科甲犹盛。

  拳拳一卷不离怀,休虑兰芽未茁阶。阴德耳鸣人不识,状元宰相已安排。(徐太史诗)

  【注释】(1)潘世恩:1769-1854,字槐堂,号芝轩,吴县人。自幼聪颖好学,十六岁应“童子试”,弱冠之年中举,乾隆五十八年(1793)殿试夺魁考中状元。从此官运亨通,“少年得进崇阶,又系鼎甲,宜爱惜声名,切勿恣志,前程远大”(嘉庆帝为潘世恩奏折所作批语)。嘉庆四年(1799)擢升内阁学士,后历任礼部、兵部、户部、吏部侍郎,又曾赴顺天、浙江、江苏等省学政。嘉庆十七年(1812)起晋升工部、吏部尚书。道光十三年(1833)后平步青云,官至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傅衔。

  (2)潘世璜:字黼堂,世恩弟,乾隆六十年(1795)探花。

  (3)潘祖荫:1830~1890,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亦号少棠,又号郑盦。清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章轲榜进士第三人。潘世恩之孙。历任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军机大臣等。

  【译文】

  注:什麽是“急”?如果遇到疾病,则寻医问药为急;如果遇到死丧,则操办后事为急;如果遇到飢寒,则衣服饮食为急;如果遇到婚姻,则嫁妆为急。不论认识还是不认识,只要被自己看到,就应尽力去做。如果自己的力量办不到,就想办法找有能力的人寻求帮助,便是无量功德。千万不要认为事不关己,冷漠旁观。

  案:楚州有一个姓王的人,以卖花为生。时值年底,妇女们需要用花装饰闺房,王某的花花朵鲜艳,人们都加价争相购买。王某没有回家,先到古庙中坐在殿前的台阶上,取出小秤称银子,估计有加倍的利润。忽然听到大殿里西角有喉喘的声音,王某很吃惊,进去一看,见一个身穿破衣服的男子悬梁自尽。王某把他解救下来,抚摩了半天,才醒过来,对那人说:“你还年轻,爲什麽要寻短见呢?”那人说:“我很不幸,家业凋零。做生意又没有本钱,现在是一贫如洗。眼看要过年了,家里没有一粒粮食,妻子又要生孩子。我出去想借个三五十钱银子,救救急,没想到竟然没有答应的。男子汉大丈夫活在世上,妻子生产,分文钱都没有,有何面目回家,不如一死了之。”王某说:“你要是死了,你的妻子生产之中谁来救援,必死,连腹中胎儿都要死掉。岂不是三条性命?我今天卖花得银一两六钱,除去本钱八钱,还剩八钱。我和你均分,你看怎么样?”把银子慷慨赠送给他,也不问他姓什麽叫什麽,那人拜谢而去。王某又到街上把剩下的花卖掉,到傍晚才回家。妻子正站在门口等候,说:“夫君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让我担心?”王某把赠银救急的事情告诉他,妻子也很贤惠,并没有怨言,说:“刚才见堂屋中有火光,有一尺多高,我怕遇见鬼,所以不敢在家呆着。”王某去看,果然有火光,说:“这是宝光,下面一定有金银财宝。”挖开,果然得到白银两坛,上面都盖着一个大元宝,上面有字“救人三命,天赐成家”。王某用这些钱经营,于是成为富翁。他把带字的元宝收藏起来,传给子孙,到现在王家后代繁衍兴旺,人们称为“花王”。

  附:祝染,延平人,性情极为慈祥。见人有急难,无不竭尽全力给予周济。每逢荒年,都出钱开设粥厂施粥,救活无数人。晚年生下一子,非常聪慧。考试举行的时候,邻居有人梦见来报喜中状元的,锣鼓喧天,手持大旗,上面写着“济急之报”。等到发榜,状元果然是祝染的儿子。

  潘封翁某,经营盐业,家中富裕,只是家中没有得到功名的子弟,于是发誓力行《感应篇》。每到年底,就取出白银数百两,分成小包,数量不等。每天身披旧衣服到城市乡镇察看过不了年的人家,或无力偿还债务的人家,或者没钱回家的人,一切贫穷困苦的人家,量其困难程度给予救济,人们都不知道是谁。又做了很多棉衣送给缺少衣服的人,开设粥厂施粥给飢饿的人,还施舍了很多茶水、药物、棺木,各种善事,终身热心去做,不知疲倦。亲眼见到两个儿子成名,一个做了翰林,一个做了中书。孙子潘世恩状元及第,官至首辅,潘世璜和玄孙潘祖荫都是探花,至今依然科甲鼎盛。

  徐太史诗:“拳拳一卷不离怀,休虑兰芽未茁阶。阴德耳鸣人不识,状元宰相已安排。”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行善)(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行善)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仁焕法师:断恶行善念佛才有用 

 仁焕法师:行善积德之微妙 

 衍慈法师:护生行善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不念获罪无量、守此四法、终身及行善 

 卢志丹居士:行善改苦命,好命是修来的 

 药师山·紫虚居士:发爱心行善与佛教不能画等号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敬重尊长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爱敬存心 

 蔡礼旭老师: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只有做对了这件事,行善才有功德,可惜许多人却都不懂得 

 蔡礼旭老师:行善的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