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图说38: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日期:2017/1/27 14: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文: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原文】

  韩公盛德古今无,人己同亲未有殊。

  至圣中怀诸佛量,子孙世世耀麟图。

  注:好得恶失,人己同情。小人忌人之得,幸人之失,只缘此心不平之故。抑思财之聚散,势之盛衰,业之兴废,学问之进退,功名之成败,人之所得,何损于我,而有忌心;人之所失,何益于我,而有快心。总自生烦恼,徒增罪孽耳。

  案:韩魏公名琦,字稚圭。平心接物,从无苛刻。当国时,士人日以文章献,佳者则抄录讽诵之曰:“琦所不及。”劣者,则手自封藏,不以示人也。人有善则击节叹赏曰:“此君子也!”有过则拊膺太息曰:“此人平日甚好,何以至此,想传闻之误耳。”或告公曰:“能好人,能恶人,仁者之公心也。公一味有誉无毁,毋乃非直道乎?”公曰:“方今人才渐替,奖拔之犹恐不振,何容稍有挫抑?且君子小人何代无之,若嫉恶太严,绝彼自新之路,则人皆自弃矣。吾备位宰相,欲为朝廷作养人材,是以视人之得失,不啻己之得失,体应如是,岂同乡愿作阉然媚世态乎?”其人愧服而去。公后五福全臻,子封王爵,女为帝后,子孙簪缨,世世繁盛,南宋末犹有作台鼎者。

  执政三朝德望隆,平心接物不矜功。视人犹己存仁恕,胞与为怀慕魏公。

  【注释】乡愿:指貌似忠厚、实与恶俗同流合污的人。《论语·阳货》:“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译文】

  注:喜好得到,厌恶失去,别人和自己都是一样的想法。小人妒忌别人有所得,一看到别人有所失,就高兴,都是因为心态不平和。应该想想财富的聚散,势力的盛衰,家业的兴废,学问的进退,功名的成败,别人得到了对我有什麽损失,而产生嫉妒心;别人失去了,又对我有什麽好处呢,而产生快意心?只不过自寻烦恼,徒然增加自己的罪孽罢了。

  案:北宋名臣韩琦韩魏公,字稚圭,总是以平等心待人接物,从不苛刻。担任宰相时,很多读书人献上自己的文章以求推荐,对于好的文章,韩公就抄录下来,经常诵读,说:“我韩琦比不上啊。”对于较差的文章,就封存起来,不拿给别人看。人有善行,就赞叹道:“这是君子啊。”人有过错就手摸胸膛,叹息道:“此人平时很好,怎么会这样呢?恐怕是传说有误。”有人对韩公说:“能褒扬好人,也能惩罚恶人,这是仁者的公心。公一味只有夸奖,没有批评,恐怕不是正道吧!”韩公说:“现今人才渐渐缺乏,奖励提拔犹恐来不及,怎能稍微有挫抑呢?况且君子和小人,哪朝哪代没有呢,如果嫉恶太过于严厉,就断绝了其改过自新的道路,那么人都自暴自弃了。我位居宰相,想着为国家培养和提拔人才,所以对于别人的得失,视为自己的得失,本来就应该这样做,怎会同乡野阉畜性的做法一样,做出媚世的姿态呢?”那人很惭愧,对韩公的话佩服不已。韩公后来五福齐全,儿子被封王爵,女儿成为皇后,子孙贵显,代代昌盛,到南宋末年仍有作宰辅的。

  诗曰:“执政三朝德望隆,平心接物不矜功。视人犹己存仁恕,胞与为怀慕魏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德行)(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德行)  

 大寂尼师:一佛名号开显万佛德行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林克智居士:通向极乐之路 高德行证 净土宗师 学人楷模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积集德行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留德行给孩子家族能兴盛 

 蔡礼旭老师:父母要扎好孩子人格、德行的根基 

 蔡礼旭老师:成全对方的德行跟爱心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 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圣开法师:一念菩萨心德行已增长 

 慧净法师: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净德昭彰──净嵩法师的德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