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语言变得有重量?


   日期:2017/1/28 22: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跟人沟通时,不要说负面的话,不要说谎,不要论是非,这样让自己的语言有重量,才会增长自己的福报,才有办法得到别人的信任。

  人的一言一行都是由心而发,能反映出内心的所思所想。负面的话、谎言、两舌、恶口等本由心而出,自然向他人传达出负面的情绪和恶的力量。

  古语道“贵人语迟”,指富贵之人说话缓慢。这个慢不仅仅指语速缓慢,还指对人与事不妄下判断,都经过思考,不贸然出口伤人,在这一点上也体现了语言的重量。

  比如老师讲课,同样是师范学院毕业的,同一学科,有些老师就很受欢迎,因为他们幽默风趣,学生就愿意接受他,这样的老师语言就有重量,语言就是老师的财富。而有些老师讲课是照本宣科,学生们听得无聊,他自己又没感觉,还喜欢乱引经据典,教出来的学生可能文字能力还可以,但表达和思考能力就比较弱。

  有的人演讲,好多人都愿意去听,他的演讲渗透了很多哲理,让大家能够身心都受用,大家就愿意从他那儿汲取精神的养分。

  什么样的状态下,人的语言会充分显示分量?语言重量取决于其身心是否自在。一个人如果拥有自在的心灵,就可能让言语也非常自在。灵魂自在,大脑就自在,这样的人又总是无私的人,自己没有太多要求,也没有一定要别人以他为中心的思想,经常想到别人。

  当一个人多为别人着想时,别人就愿意信任他,这种信任会产生神奇的力量。一个处处为学生着想的老师,他的教学水平一定不会太低;一个处处想着病人的医生,他的医术也会越来越高。

  宗教人士对自己语言的把握就更重要了。作为一个佛教徒或者弘法的僧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实践着佛陀的教诲。他的语言如果出了问题,就犯下了大错。

  有很多人说,宗教人士就是给别人讲佛法的,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听别人诉苦上,不如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就反问他:什么叫有意义的事呢?我觉得听别人诉苦也很有意义。别人是诚心诚意地向我诉苦,是对佛教和我的认可,这个过程中我可以适当地开导人家,人家因为我的开导,本来是诉苦,往往会变成给我讲他快乐的事了。

  如果看到一个人因为我们听他讲话而解脱了,得到欢喜,变得快乐了,他反过来会赞美佛教。这个时候我们不是名利双收吗?其实这也是佛陀教育我们行菩提道。

  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听宗教人士讲话?因为他们认同宗教人士是诚心诚意为他好。其实,如果人们想诉苦,对象很多,大家劝解人是一样的。甚至有时候宗教人士自己没有经历过恋爱或对孩子的教育,有人也愿意和我们倾诉这类苦恼。虽然看起来是搞错了倾诉对象,但他心里已经相信,向宗教人士倾诉是安全而真实的,能够得到指引。

  我们这些人刚开始一头雾水,心想:跟我不相关的事你问我,我怎么回答?但是,问的人多了,时间久了,我们就变成“焚化炉”了。第一次有人问,不一定能回答对,但问的人把经验教训告诉我了,等下次有人问我,我就会把它转化成有机肥料,再来一个人问我时我就很有经验了。因为我看过了,先来问我的人当时是怎么痛苦怎么烦恼的,最后又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这样,我就可以把经验教训转达给下一个人,时间久了,我们就变成专家了。

  很多人信任我们宗教人士,愿意来跟我们说自己的烦恼;因为别人信任我们,我们的语言就变成很有重量了。所以,佛教里说,自己的语言有重量,也是人生的一大财富。

  语言的妙用不仅是口才的表现更是智慧的象征。一个人是否有话语权,表达的言语是否有厚重感,他所表述的一切也能直观地反应其内涵与修养。所以语言就好比放大镜,我们无法直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但是可以借其言语为媒介从而感知、感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语言)(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语言)  

 洪启嵩居士:《中论》修证讲授-语言的自身与超越 

 胡晓光教授:略论佛学的语言观 

 能弘法师:十恶业中有四条是语言所造作 

 其它法师:佛陀说法的风格和语言技巧(高铭) 

 仁焕法师: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净土法门法师:把语言跟文言分开,世间再伟大的发明无过于此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 

 嘎玛仁波切:修财神法的“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