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图说47:所谓善人


   日期:2017/1/29 18: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文:所谓善人。

  【原文】

  卓哉此老,独善其身。广刊感应太上为心。芳声令誉,上达枫宸。亲挥睿藻,贻厥子孙。

  注:承上文是道则进以下至与人不追悔,言如此乃所谓善人也。曰善人则心逸日休之象,与前所言贫耗忧患等相去霄壤,此在天堂,彼在地狱矣。

  案:元末有储绍衣者,力行《感应篇》,刊刻广布,每句各编弹词,俾闺门妇女亦得解悟。时群雄割据一方,陈友谅少时贫困无赖,储曾周济之。后数年,友谅起兵,占夺湖广诸郡,即伪位,国号大汉。征储不就,屡赐金珠币帛,储不敢辞,但藏之笥中,留以济贫。家虽缺薪米,不肯用分文。明太祖削平诸乱,登极后访天下隐逸善士,有司交章荐,储奉诏至都。太祖问曰:“卿在家何事最乐?”回奏曰:“臣草莽余生,恭逢太平盛世,惟力勤耕种,以善自勉,并以善教子课孙,余无所乐也。”太祖又曰:“陈友谅僭窃之日,卿不入其党,友谅尊礼备至。可见作善之人,虽恶人,亦可感动,善德无所不届,信不虚也。楚书云。‘惟善以为宝’,卿可谓国之宝矣。”御笔亲书“为国之宝”四字赐之,另赐束帛文绮,以安车送归。敕有司月给粟肉,以养其老。官其子为云南布政司,孙入太学读书,俟学问有成,量材受职。

  【译文】

  注:承上文所述,凡是积德行善之道就可以勇于施行,至少不为自身的行为后悔,这样才称得上是善人。善人胸怀坦荡,与日月相映。和那种势利小人有天壤之别,善人升天堂,恶人下地狱。

  案:元代末年,储绍衣信奉力行《感应篇》,刻印成书,广为传播,储将每句各编弹词,连家庭妇女也能理解领会。当时,军阀混战,各霸一方。陈友谅少年时贫穷无赖,储绍衣曾经周济过他。后来,友谅起兵,占领了湖广诸郡,立大汉国,自称帝王。友谅感激储公旧恩,下诏请公,公辞不往见。友谅屡次赐公金银珠宝,公不敢推辞,全部收藏起来,再用这些财宝接济贫民。自家柴米不继,也不肯动用所赐财宝。

  明太祖朱元璋削平诸乱,当了皇帝之后,访求天下隐士善人,朝臣争相举荐储公,公至京。太祖问:“你以为何事最快乐?”公曰:“臣草民百姓,幸逢太平盛世,自食其力,行善济贫,并以善教导子孙,除此之外不知其它快乐。”太祖又问:“陈友谅窃位时,公不入其党,友谅尊礼备至,可见行善之人,连恶人也能感动,可见‘善’才是宝,公可谓国宝矣。”御笔亲书“为国之宝”四字赏赐,另赐文物,专车送归,帝命有司按月供给粮食和肉等,让其安度余年。加封其子为云南布政司之显官,孙子入京城太学读书,待学有所成,再量材授给官职。

  储绍衣积德行善,世人皆知,明太祖旌表善人,天下敬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行善)(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行善)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仁焕法师:断恶行善念佛才有用 

 仁焕法师:行善积德之微妙 

 衍慈法师:护生行善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不念获罪无量、守此四法、终身及行善 

 卢志丹居士:行善改苦命,好命是修来的 

 药师山·紫虚居士:发爱心行善与佛教不能画等号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敬重尊长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爱敬存心 

 蔡礼旭老师: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只有做对了这件事,行善才有功德,可惜许多人却都不懂得 

 蔡礼旭老师:行善的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