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贤宗法师:灵山慧雨浥轻尘(二)


   日期:2017/2/5 13: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在乎什么,所在乎的就会成为我们的障碍。我们需要把所有在乎的东西想象成无,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平和、宁静、从容、自在的心。

  大 智 慧 者 无 障 碍

  我讲过,你在乎什么,什么就成为你的障碍。你在台上演讲,在乎别人笑话你,你就讲不好。你做企业,太在乎钱,钱就不能到你口袋来。你在乎名望地位,当你的乌纱帽被摘下来,你心里就无所适从,有巨大的失落。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在意的每样东西,都要把它想象成没有了、消失了——你有子女,就想象自己没有子女,你有钱,就想象自己没有钱,你有高学历,就想自己是个小学生。当你把所有在乎的东西都想象成没有的时候,你还能保持一颗平和、宁静、从容、自在的心,你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我经常这样观照自己:每次开车上高速的时候,我就想,如果我出车祸了,手脚坏了,都锯掉,最后只能像易拉罐一样活着的时候,我怎么办?现在我的父母还健在,但有一天他们都离开我了,我怎么办?这也是把有的想成没有,接受最坏的可能,打破自己所依靠怙恃的一切。

  所以我现在特别珍惜父母还在的时候,经常回去看看他们,等到明天没有了,就不会留下太大遗憾,因为你想到最坏,才会尽力去珍惜。佛教里面讲,今生来到我们身边的人都是因缘和合,因缘散了,便是永远的分离。伴侣会离去,子女会离开,父母会离去,一切都是无常,都在变化,都处于生住异灭的过程中,包括我们的身体,也会衰败,会消亡,到下一世,会有个新的生命载体。当我们明白这些,就会以平常心淡定地面对一切变化,我们修行修什么?就是修这种淡定的力量,修这种内心的宁静。能够观照法界的缘起性空而产生的一种大定力,就是我们佛教所说的智慧。

  我们首先来讲,什么叫智。智就是决断,慧是什么呢,抉择。也有人说,智是向,慧是离。每个人都有到达终点的可能,但是如何把这种可能上升为现实,就要我们在每一天的生活,每一个问题上都做出明智的决断和抉择,这种决断和抉择,也可以说是把握住离与向的度,这就是智慧。

  慧就像目标、理想、使命或者宗旨,你的理想是最终想你的人生要达到什么结果,那每天所碰到的问题所进行的决断,是不是跟那个目标是一致的,那叫智慧。可以这样理解,智是相,慧是理,就是事物的表象你能认识清楚,叫做智;你能把事物的原理、规律通达,这叫慧。

  或者我们说慧就是道,智就是器。道是什么,是大规律,不变的规律、原则;而器是小技巧和方法。所以道是最根本的东西,也就是说在智与慧中,慧是根本性的东西,是纲,智是目,纲举则目张。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慧是形而上,智是形而下。器,其实就是世间的一切东西,凡我们看到的所有,都可以叫做器。相反的,道,常常就是隐藏在事物背后我们眼睛看不到的那部分。

  智 慧 人 生 :

  宁 静 、 破 立 、 转 换

  想达到自己的理想、目的,便要有智慧:第一,我们要学会训练自己的心随时随地处于宁静的状态。有一句话很流行:想让一个人灭亡,先要让他疯狂。一个人疯狂之后,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从小人物到大人物无不如此,你看希特勒,一时疯狂,野心膨胀,欲统治世界,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独掌乾坤,以最快的速度达成,结果却以最快的速度灭亡。疯狂是种什么状态?肯定是和宁静背离的。

  第二,破立。你想立多少首先要破多少,你能破就能立,不能破就无法立。对这个概念大家有空去深入地思维一下,凝神想象,你会发现,世上很多事物的原理都跟这一思想有关,都跟这种思想是相应的。前段时间我去北京,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这个社会是个矛盾体,以前我们都很贫穷的时候,没有什么贪官,当我们的物质渐渐丰盈起来,贪官就出现了,然后我们就反腐。反腐到了一定的时候,又放下,放一阵,贪官又出现,又开始反。社会永远是在矛盾中前进的,这种矛盾也是一个破立的过程。或者说我们看社会这个集体有裂痕和震荡,我们还可以修复,当修复到一定程度无法修复的时候,接下来怎么样?改朝换代就开始了。你看我们五千年的历史是不是这样?我们现在还可以修复,说明这个社会机体还是良性的,还可以医治,当什么药都无效的时候,就只能死翘翘了。所以如果有天我们不能修复的时候,翻天覆地的变化接着就出来了。它也是建立这种破立的关系上。

  再反过来想想,我们年轻的时候,通宵熬夜,玩乐啊,加班啊,都不累,第二天精神抖擞。但过了四十岁以后,感觉身体精力大不如前,开始走下坡路,走到极致的时候,就幻灭了,死掉了。死掉之后是这一生生命划上句号,但是下一期生命又开始了。你有没有发现,世上任何的事情都是这样的一个道理?人有生老病死,月阴晴圆缺。所以我们在自己拥有的那一段时间里面,如果你发现企业不行了,能不能把自己淘汰掉,然后重新再做一个?能“破”的人,他永远能“立”。他是处在这样一种智慧的状态。

  嘉兴有个老和尚去世了,我们去给他开追悼会。老和尚活到94岁,20年前就把这个寺院的住持交给另一个师父接手,而且那个小师父不是他的徒弟,是别人从其他地方介绍过来的。前几年我们去看他,发现他精神很清明,身体健康,我觉得这个老和尚不简单,是真修行人,他把什么都放下了。而我们现在很多老板,把企业从策划到管理各个方面都攥在手里,攥的死死的牢牢的,直到死的时候,不得不放下才会放下。我们看看邓小平,复出后的邓小平,他从始至终没有当过国家主席,总书记都没当过,而像胡耀邦、赵紫阳等后生都当过。这也是能放下的表现。

  很多人之所以企业做不好,因为他总认为企业是自己的,过于专权,什么都想抓在手里,什么都放不下,这样一种状态怎么能做的好?你抓的越多,障碍你的就越多,这其实是我执,我执,是人生的大敌。

  所以禅修所达成第三种境界,我们叫转换。好比在墙壁里走不出去了,无路可走,许多人就在那里不断地碰壁、撞墙,甚至头破血流,不断找墙的原因,说墙太坚硬,或者说自己的额头太脆弱。但有智慧的人他这条路走不通,去找另外的路,总有一条可以走出来。

  在生活中不会转换的人就活得很痛苦,比如家庭不幸福,事业不成功,工作不如意,痛苦来了,他就纠结,卡在那个拐点上,怨天尤人。我们观察一下,荷花在什么地方长的最茂盛、芬芳呢?在又脏又臭的泥塘里。荷花在这么污浊的环境里,却能开出洁白的花朵来,这是转换。情同此理,我们人在各种逆境下,就看你能不能转换,你能转换,敌人、挫折、困难、打击,都能成为你的营养,使你更强大,更早成熟起来。当街对面也开一个店卖同样的产品时,一般人都在想,怎么这么倒霉啊,天天把我的客户抢走!但你也可以换种思维:有了这个店,我就要把我的店开的更好,时刻想着怎样超越他,这样去想的时候,你就开动智慧,想尽各种办法,然后把你的潜能激发出来了,你的店就开的蒸蒸日上流光溢彩,如果不是这样,说不定你的店就死气沉沉没有什么起色。

  我以前在普陀山教书,每个月拿四五千块钱,生活安定无忧,真是太好了,一个礼拜两节课,剩下时间自由支配,一天到晚闲的喝茶,然后没事了就和同事一起聊天。我来到濮院后,这里是块平地,一穷二白,要从这个地方建起一方道场,不知脱了多少层皮。但是我的人生真正的成长就是在这个阶段,磨练和痛苦铸造了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我在学校跟那些学生讲,一个男人一定要在苦难中磨练了,你身上才有那种淡定的超凡脱俗的魅力。你碰到问题就哭着喊着说不行了、受不了了,你身上就缺乏那种沧桑阅尽后的沉淀大气。我们的人生一定是这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你想营造人生的辉煌和与众不同来,必须把所有的经历都化作营养来吸取,所以我们遇到打击我们的恶人,碰到那些让我们不舒服的人,我们不要害怕、不要抗拒,你要让他跟你共存,你要学着转化它,让他成为你体内的一部分。

  我们看看美国的总统林肯,是谁把他推上总统的宝座呢?他老婆。他的老婆不仅不温柔贤惠,而且河东狮吼的功夫堪称一流,她长啸一声可以使地球抖三抖,可怜的林肯为了躲避家里不时发生的“地震”,常常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不愿意回去,这样他就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最终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大家有空去看看历史上的那些丰功伟绩之人,他们的人生都遭遇了诸多不顺,但他们强有力地转化了它。司马迁,被汉武帝活活宫刑,那时候一个士大夫受此刑法是奇耻大辱,他以后没法再在众人面前出现,等于没有了社交,没有了朋友,不敢跟别人来往,所以他把所有的精力、时间都投入《史记》的撰写中,成就了煌煌巨著,流芳千古。

  就像我们生病了,你不要害怕,不要抗拒,心里要接受它,然后这个病就与你共存,慢慢地你发现这个病不是很严重了;你越害怕,越严重,最后它就把你克死了。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有人骂你,你很生气,他就很快乐,你要是不生气,他骂你感觉没有意思,下次肯定不想骂你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能让你痛苦让你暴跳如雷,说明你还在乎他,如果你根本不在乎他,没把他放在心上,还值得如此吗?由此可知,其实很多敌人都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

  所以禅修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关键——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观照自己,不迷失自己,从而活出智慧人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贤宗法师       自在)(五明学佛网:贤宗法师       自在)  

 圣轮法师:看透人世间 欢喜生活禅─谈「随缘自在」的欢喜人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无头野鬼,安心自在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10.共识与自在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作个自在的修行人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二、让心自在于生死 

 惟觉法师:真实「自在」的人生 

 惟觉法师:自在 

 圣严法师:动静皆自在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如何观自在 

 万行法师:如何才能活得轻松自在、超越洒脱 

 慧门禅师:放下 看破 自在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五章 直观的智慧与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