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图说83:知善不为


   日期:2017/2/5 22: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文:知善不为。

  【原文】

  报灾免赋阴功大,省得桁杨万万千。

  不听吏言凭独断,自然兰桂满阶前。

  注:人生世间,方便第一,势所能为,时所得为,又非阻于不知,便当竭力做去,而乃或惜费,或惮劳,或始勤终怠,机缘错过,真是自暴自弃,不特谓之无勇已也。

  案:姚好问为邑令,谨慎廉洁,颇无失德。惟耳根甚软,听信人言,以致利归胥役,怨归自己。时值暮春,霪雨四十余日,各乡纷纷报灾。姚亲往查勘,见高阜之田,均已涸出,二麦无损,惟西村低处有地数百亩尽在水中。姚欲以偏灾具报,承行吏曰:“本县各乡平稳,此处虽云被淹,数日水退,仍可补种杂粮。若分别报上,恐关驳诘。”姚明知吏系私心,但恐费事,遂隐而不报。开征时与丰收之地一例追比。又尝欲建义学,修普济堂,缉先贤祠宇,俱为书役所阻,而年逾知命,妻妾俱无所出,姚时以为忧。一日,其母病殁,心口尚温,不敢入棺,越三日而复苏,姚泣母前,问其回生之故。母曰:“我见冥官云:尔为人廉谨,本应有子。但每遇善事,明知当为,往往为人言所阻。如报荒一事,无灾者固不可饰以为有,受灾者岂可隐以为无?前西乡被淹,尔不加分别,一例报熟,致灾民身受血比,卖儿鬻女完粮,罪莫大焉。故绝尔嗣以彰恶报。冥官又曰:愚昧之人陷于不知,尚可容恕,惟知善不为之人甘心自暴自弃,乃上天所深恶,可传谕尔子欲广嗣续,须勇往行善,勿畏难,勿苟安,勿初念如是,转念不然,久久自获吉庆,庶匿灾之罪可以消除。”姚虽承母教,无奈天性难移,每逢书役进言,仍为迷惑,卒至困循不振。

  附:黄岩诸生杨琛,乐善而贫。未第时,邂逅星士曰:“按君格局,可望科名。但行运未为佳境,且临场月建,恰值恶曜。若急欲上进,非力善不能。”琛深感其言。适见乡人醵金刻感应篇,心皇皇欲捐资而苦无力。勉助刊十七号一版,然终耿耿也。甲午春,梦神告曰:“已如汝所刊,排汝十七名矣。”是科榜发,果中十七名。丁酉春,琛复刻小卷送人,以便舟车持诵,又中进士十七名。

  徐太史曰:甲第名次,何乃适与经版数符?且科目为天曹秘录,何乃预泄元机于乡会前?是盖神明有意显其报应,以愧夫朱门之见义不为者。当夫袖手旁皇,怵然恐后,琛岂有钓名之心哉?吁!人人尽如琛勉善之力,则善气蓬勃,遍满刹尘沙界矣。

  梦里分明示喜音,香名两度报泥金。解囊欲助寻常事,难得寒儒一片心。(徐太史诗)

  【译文】

  注:人活在世上,应以多行方便为第一准则。情势可以做得,时机上可能办到,又不是阻碍淤塞不能知情,就一定要全力去做。然而,或是怜惜费用,或是忌惮劳苦,或者当初勤劳,最终怠慢,机会和缘份错过了,真是自己甘心不求做好事,不能单单说成是没有勇气。

  案:姚好问做邑令时,行为谨慎,做官廉洁,没有失德的地方。但是,耳根太软,容易轻信别人的话,造成了利益归于下吏和差役,怨恨归于自己的结果。

  当时,正当晚春时节,连续下了四十多天的雨,各个乡里纷纷汇报灾情。姚好问亲自前去观查勘问,看见高处的旱田里水干涸,两季麦子没有损失,只有西村低洼的地方有几百亩田地,都淹没在水中。姚好问想以局部灾害申报,跟随的吏役说道:“本县各个乡里平安稳定,这里虽然说被水淹没,几天后水退了,仍然可以补种其他粮食。如果分类别呈报上司,恐怕牵扯到驳难查问。”姚好问明明知道吏役出于私心,但恐怕费事情,于是隐瞒灾情,没有上报。征赋税时,受灾的田地与取得丰收的田地,一样收税。姚好问又曾经想建造免费学校,修造普济堂,搜集从前贤能的人的祠堂庙宇,都被书役阻挡了。而他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妻妾都没生下孩子,姚好问经常以此忧愁。一天,他母亲生病死了,心口上尚且温热,不敢收殓放进棺材。过了三天后,他母亲苏醒了。姚好问哭着跪在母亲前边,询问他复生的原因。他母亲说道:“我见了幽冥的官吏,他说道:你做人廉洁谨慎,本来应当有孩子。但是每当碰上行善的事,明明知道应当去做,却常常被别人的言语所阻挡。比如呈报灾荒这件事,没有受到灾害的地本来不能说成受灾,受灾地方难道就可以隐瞒成没有吗?以前西乡被水淹了,你不加区别,一律向上司呈报,以致灾民受到了催逼,卖儿卖女纳完粮赋,罪恶太大了,所以灭绝你的后代,以表明恶有恶报。冥官又说道:愚昧的人由于不明事理,还可以宽容饶恕,只有明知善事不去做的人,存心不求进德的人,这是上天深深厌恶的,可告诉你的儿子想广有后代,必须勇于做好事,不怕艰难,不能苟且偷安,不能当初心上如此,转念间又不去做,时间久了就会获得吉祥福份,使匿报灾荒的罪恶可以得以消免。”姚好问虽然承受了母亲教诲,但是性格难变,每当文书吏役说谗言,仍然被迷惑住了,最后以至于循环往复,不能振作。

  附:黄岩书生杨琛,乐于行善,家中贫寒。没有得到功名时碰到一位占星之士,说道:“按照你的骨格相貌,可以希望获取科第。但命运上没有好的境地,并且临上场考试,恰好逢到克星。如果能立即追求上进,不极力做好事是不行的。”杨琛被他的话感动了。适逢看见乡里边的人酬集资金刻印感应篇,心里边很着急,想捐献财物,但苦于没有力量,勉强帮助刊刻了第十七号一块版,然而心中终究耿耿于怀不能放下。甲午年春天,梦见神仙告诉他道:“已经按照你的愿望,将你排在第十七号了。”这年科举公布成绩,杨琛果然中了十七名举人。丁酉年春天,杨琛又刻印《感应篇》的小卷书送给人,以便于人们在车船上阅读。这年,又考中了第十七名进士。

  徐太史说道:“考试的名字,为什么和刻印经书的版数相符合?况且科举考试由天官密秘登录,为什么预先在乡试会试前泄露?这是因为大概神仙有意显示其中的报应,以羞愧富室门第中的见义不为的人。当时袖手傍徨,犹豫不绝又惟恐落后于人,杨琛那里有沽名钓誉的心思呀?如果每个人都如杨琛那样勉力行善,那么做好事的风气就蓬勃蔓延,遍及三千大千世界了。

  梦里分明示喜音,香名两度报泥金。解囊欲助寻常事,难得寒儒一片心。(徐太史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行善)(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行善)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仁焕法师:断恶行善念佛才有用 

 仁焕法师:行善积德之微妙 

 衍慈法师:护生行善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不念获罪无量、守此四法、终身及行善 

 卢志丹居士:行善改苦命,好命是修来的 

 药师山·紫虚居士:发爱心行善与佛教不能画等号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敬重尊长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爱敬存心 

 蔡礼旭老师: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只有做对了这件事,行善才有功德,可惜许多人却都不懂得 

 蔡礼旭老师:行善的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