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器量须大,心境须宽,思而后动,论而后行


   日期:2017/2/7 9: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道德愈高尚则愈安全,权势愈高则愈是危险。

  追求权势地位,高处不胜寒,爬得越高,摔得越重;追求道德完善,一览众山小,越到高处,越是平安。

  二、思而后动,论而后行

  办事要思考后再行动,讨论研究后再执行。

  凡事要考虑后果,三思而后行;做事要经过论证,谋于众人而后实施。

  三、人无弃人,物无弃材

  没有不可用的人,人尽其才;没有不可用的材料,物尽其用。

  曾国藩说:“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人才要用在适宜处。

  四、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贵重,一切都会转化;处事没有固定不变的准则,要择善而从。

  这句话出自《鬼谷子》,事实上《鬼谷子》也是兼取百家为我所用而不独尊一家,比如对于儒家的仁义道德理论,它并不弃绝,但同时又认为圣人还要有高深隐秘的智谋;仁义与智谋配合达到“中正”的程度,才合乎“圣人之道”。

  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流动的水不会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而损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命就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

  六、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忠诚老实就会聪明,虚夸不实就会糊涂。

  真正的精明是厚道。讲诚信,追求共赢,才是大赢。只有心底坦诚,心存良善,心存宽厚,放大人生的格局和气度,你的人生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才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七、器量须大,心境须宽

  气量必须宏大,心地应当宽厚。

  大人有大量,不计小人过。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崇高的功业,与他的志向有关;广大的实业,与他的勤奋有关。

  想成就大的事情,没有坚韧不拔的志气,锲而不舍的努力,难以成功,就成空中楼阁。业为功之载体,把事业做大做强,没有勤勉,没有勤恳,没有勤劳,那也只能落个温饱,只扫一室,居于方寸。

  九、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志向不可满足。欢乐须有节制,乐极生悲。

  立志、做事,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娱乐、玩耍,要适可而止,物极必反!

  十、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困窘之时更要有坚强的意志,才能解决困难,走向顺利;年纪虽然老,但是精神头儿要更足。

  真正的志向不会因为穷困,外部的压力,岁月的流逝而发生改变,虽九死其犹未悔!

  十 一、行善获福,行恶得殃

  做好事,能获得幸福;干坏事,当然要遭殃。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举意早先知,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十二、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不被荣誉而引诱,不被诽谤所恐惧。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十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比喻接近好人使人变好,接近坏人使人变坏。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是绝大多数人,“出污泥而不染”的是极少数人。

  十四、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要办成大事,必须保密。周密计划,才能成功。一旦话语泄露出去,必败。

  要出奇制胜,必须谋划周密,行动隐蔽。如果主其事者,把重责大任交付给无法保守秘密的人,就叫“所托非人”。

  十五、有事考功,有言考用

  一件事的好坏,要用它的实际功效来检验;一句话的作用,要以它能否解决问题来衡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心量       意志)(五明学佛网:心量       意志)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如何打开自己的心量 

 开愿法师:学佛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心量 

 仁焕法师:有心量才有福报 

 仁焕法师:人的心量与肚量 

 仁焕法师:心量和肚量 

 贤崇法师:打开心量 放下自我 

 药师山·紫虚居士:以佛法观点看自由意志 

 蔡礼旭老师:善的大小是从心量来看的 

 高月明居士:我们拥有"自由意志"吗? 

 如何拓展心量 

 宽运法师:无穷的意志 生命的斗士──一个旅行人的故事 

 能弘法师:为什么学佛 第六章 供佛 2.如何打开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