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宗柱法师:不容错过详解平生业成(一)


   日期:2017/2/10 19: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平生业成(一)

  我们下面来学习净土宗的一大特色“平生业成”。平生业成,这是相对于“临终业成”而说。“业”呢,就是往生净土的净业,往生净土的净业有“平生业成”,“临终业成“。“临终业成”是到了寿命快要终了的时候,这个时候他才念佛,或者是别人帮他念佛而成就的。平生业成呢,就是在还没有临终的时候,我们现在念佛的时候净业已经成就。“平生业成”是我们净土宗一大特色。如果我们达到了“平生业成”,就会给我们很大的安心,因为现在念佛,现在往生决定,没有必要整天担心临命终该怎么办。

  下面从几个角度来解释“平生业成”:经文的角度、祖师的法语以及例证,就是事证。

  “平生业成”经文的解释这个有很多,随便举一两个。《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这么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诸有众生”,就是十方众生的意思,“诸有”是有情众生,二十五有。“信心欢喜”,听闻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听闻到阿弥陀佛以名号的功德救度我们娑婆的凡夫,非常高兴,那么脱口而出,乃至一念,当下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即得往生。“即”就是当下的意思,当下念,当下往生了。“住不退转”,就脱离六道了,不会再在六道里退转了。这是《无量寿经》里,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你只要相信这句名号,当下哪怕念了一句,当下就往生,这就叫“平生业成”。你现在还活着,现在念,现在就往生了。那这话一说,我们就会犹豫,你说不敢相信吧,那是佛说的,相信呢,又找不出理由来相信。对不对?你还在那坐着嘛,怎么能说我往生了呢?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因为这是佛说的,这必然是佛看到的,佛的境界。佛站在佛的立场上,释迦牟尼佛也好,阿弥陀佛也好,他看到众生,在那里念了一句佛,哗,一念,就往生了!我们呢,是在我们的境界当中,我们是什么样呢?我们在这里念“阿弥陀佛”,不但没有看见自己当下往生,还得在这里过上个几年甚至几十年,到了临命终的时候,最后才往生。有这么一个时间差,对不对?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究竟是我们这种自己的感觉对呢?还是佛说的对呢?当然了,佛肯定是对的,我们肯定不需要怀疑!

  那么我们又得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种反差,我们感觉到还有几年或者几十年才能业成,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就是因为我们有时间这一个概念。因为我们是生活在这个三维空间、一维时间,这么一个四维时空态里边。有时间呀,我们就会感觉到身体有生、老、病、死。身体一生下来,慢慢慢慢长大,最后死。有时间就会有过去、现在、未来,这对于我们来说等于是一个固定了的模式,从古到今一直是这个样子呀!那么,这个时间呀,直到上个世纪,爱因斯坦是现代科学之父嘛!他用一种数学的模式,数学的推理方法,就把这个时间给推翻了。爱因思坦发明了相对论。他设想了什么呢?假如说一个人,把他放在这个高速运行的一个飞行器上面,运行到多大的速度,他设定、假设这个C就是光速,他设定为光速为最大的速度,那么这个飞行器接近光速飞行的时候,假设飞行了十年,再把这个人放回来,如果他有一个跟他一样大的双胞胎的一个兄弟,哎,这个双胞胎兄弟就长了十岁,他最多就长了两岁,也就是说把这个时间,给缩短了,如果说这个飞行器飞行和光速一样的话,飞十年,回来还是那么大,一岁不加,实际变成零了。如果说飞行的速度越过了光速的时候,他飞行十年,回来以后啊,他还能年轻几岁。时间还可以倒流,不光可以超越,还可以倒流,这就是他的伟大。最后爱因斯坦就说了:时间、空间只是我们人的一种错觉,错误的感觉。那么为什么有这种错觉呢?因为运动产生的。你看我们地球在自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不停地绕着太阳转,由于运动产生了这种错觉。这是从科学上来说的。大科学家最后说了:时间、空间都不存在,都是假的了。空间咱就不说了,空间就是说这个人的身体呀,或者一个物体可以随意放大随意缩小,很神奇的。

  那么我们从另一方面来讲,就是从修行界的一些故事。印光大师曾经在文钞中讲过一些故事。其中有一个是这么说的,周朝的一个王子,皇帝的儿子。周王子进山学道,到山里面学仙,说进山方七日,出洞已千年。进去七天,从山洞里出来了,到了唐朝了,从周朝到唐朝,一千多年。太子感觉他进去七天,一出来到了唐朝了,外边的人都不认识,到了唐朝了。这怎么解释呀?他感觉是七天,一出来一千年,这个时间还是真实的吗?还有那个曹国舅,铁拐李给了他一个枕头,他往那儿一躺,让他学仙,他不学。他说我还要考功名,还要去做事业呢。他往那一躺做梦了:梦见自己进京赶考,考上以后做官,办了很多事情,还娶妻生子,做了很多事情,老了,由于一件事情跟皇帝不和,把他贬为庶民,灰溜溜地告老还乡,这一回来呀,醒了,哎呀,这一辈子的事情都做完了,一醒来呢,只不过两三分钟,刚下锅的米还没软呢!这是我们中国曾经发生过的修行的故事。

  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呢,也可以有一番比较,比如说我们水里面有一种小小的叫做蜉蝣,现在没有了,夏天有。小小的虫子,朝生暮死,白天早上生出来了,晚上就死了,一辈子过去了。我们看它可怜的,一天就是它的一辈子!同样道理,天上看我们,可能都不到一天,几个小时,这一辈子没了。天上说,哎哟,这些虫子,太可怜了!他看我们也是虫子呀!你看这些虫子,死了一茬又一茬,一天死好多茬。天人认为一眨眼,没了。在我们来看,这一辈子很长,对不对?到底我们感觉长是真的呢?还是他们感觉短是真的呢?因此说时间是一种错觉,是一种感觉,对不对?根本就没有个长短,也就是说,我们在这里就像做梦一样。那么我们感觉到那个虫子命短,它也是一辈子呀。如果虫子看我们,哎呀,个个都是佛啦,不知道人究竟可以活多少年,才能活完呢,太羡慕了,对不对?我们一直羡慕天上的人,一个羡慕一个。对他自己呢,那天上的人往那一打坐,我们觉得他是几千万年,一打坐,一入定,片刻之间就出来了,一出来几千万年过去了,他又扑通堕地狱去了。

  再看大乘经里边,《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到毗目仙人的时候,这位仙人跟善财童子握了握手,这一握手,也就一两秒钟嘛,就在这一握手这一刹那,善财童子感觉到自己刷一下子,分身无量,到了无量的佛国去做佛事。供养佛呀,做佛事呀,去了无量的佛国,做了无量的佛事,经历了无量大劫,很漫长的。这个手一松,唰,一下回来了,他感觉太长的时间了。可是呢,在仙人一看,就是那么一秒钟的事情。

  在佛的境界当中,他就没有长短这一说,可以延一念为长劫,也可以缩长劫为一念。那么究竟在佛的境界中,这个时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我们引用《华严经》来说一下,华严之所以被称作经中之王,它有四法界: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理无碍,就是理体、佛性遍一切处没有障碍。万法皆是由佛性而化,事无碍呢,一切法事相皆缘起性空,一切万法无有障碍,为什么无有障碍呢?它是由理显事,这个理是佛性变现的。理事无碍呢,理与事没有障碍,理以成事,事以显理。事事无碍,事事无碍法界是最难懂的,如果说其它的经,有前三个法界,那事事无碍法界只有《华严经》独有,那么事事无碍法界是怎么样子呢?华严宗的祖师,贤首大师,圆满地总结了华严十玄门,玄就是玄奥、玄妙的意思。华严十玄门,门就是门类,为十种,十种事事无碍的境界总结出来了。那我们时间短,我就讲一个玄门,跟我们今天的课有关系的,第一门,叫做“同时具足相应门”。“同时”,注意这十玄门就是佛的境界,佛是怎么生活的?佛的境界是什么样子?第一个,“同时具足相应门”,“同时”是什么意思啊?我们每一部经经常会:“如是我闻”,然后“一时”,这个“一时”就是“同时”,“一时”,“同时”,“同时”就是不前不后,就是当下。没有前,没有后,就是在当下,那么时间就是零,不动。有的如来叫不动如来,这就说的是时间,时间不动了。不动也不是死的状态不动了,它在这一念当中,既可以进入未来,又可以进入过去。这当下的一念,既有过去,又有未来。我们就不行啊,我们连当下都抓不住,你说是当下吧,它又走了,你想回吧,又回不去。你说我一下穿到十年以后,你也过不去,就是障碍着。所以佛的一时,他没有障碍,为啥没有障碍?他相应,同时具足。相应,和什么相应,和佛性相应!佛性是不生不灭的。我们没有和佛性相应,所以我们是生灭的。生灭、生灭、生灭,就是不停地这个样子,佛性当中不生不灭,时间就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它是一个什么样子呀?咱再举这个例子,例如,《地藏经》大家经常读。《地藏经》第一品叫“忉利天宫神通品”,那是释迦牟尼佛为母说法,然后无量诸天,什么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少净天......还有鬼王,无毒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无量的天龙八部,都聚集到忉利天了。

  释迦牟尼佛放出四十多种光明云来,放完了,说文殊师利,文殊菩萨,以你的眼光来看,今天来了这么多大众,有多少啊?文殊菩萨一看,启禀世尊,以我文殊的智慧,我没有办法知道今天的众生的数量,数量太多了。然后释迦牟尼佛就说了,这无量无边的天啦、人啦、鬼王啦,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已度、当度、未度者。大家读到这里什么感觉?说已成就,他来了,当成就,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成就呢?他怎么能来?未成就,还在未来,这更不可思议了,对我们来说影子都没有的事,他怎么就来了呢?好象是我请客了,今天我中午请客,我请了我很多朋友们来了,这能行;说朋友们的孙子,很多孙孑也来了,哦,这也能去;还有朋友们的二十几代、八十几代、一千多年后的很多很多的孙子都来了,那我就得进精神病院去了,是不是呀?这话说的,这不是开玩笑吗?那释迦牟尼佛说这话,我们不敢说是精神病!因为未成就、未度,也就是我们未来的众生,他都来了!这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都集中过来了。

  在我们的境界当中,只有过去的能来,未来的怎么来呢?因为我们有障碍,佛没有障碍,佛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就是一念当下,这是同时呀!我们每天读的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什么意思?十方众生如果不往生成佛,我阿弥陀佛就不成佛。当阿弥陀佛亲眼见证到十方众生已经成佛了,弥陀才成佛。这是个同时性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本来就是个同时性,没有先后啊!同时的,十方众生成佛,和阿弥陀佛成佛是同时成的。那么站在这一个角度上讲呢,我们十大劫以前,我们就成佛了。你为什么还在这儿呆着呢?你在做梦吧!你醒来看看自己是不是佛啊?所以说我们不要再做梦了,不要再拿梦里边的思想来衡量佛法。我们只有仰信,佛那么说了,我们就这么信了!用我们这种变态的思想没法去衡量佛法,所以佛法就不可思议,你不要用你的脑子想,永远想不明白。我们的脑子是有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而佛没有。你怎么想?“具足”,是什么意思?“具足”就是一法具足一切法,一成一切成。

  经上说,阿弥陀佛一佛成佛,同时十方众生当下成佛。《华严经》的境界,都是任何一尊佛一成佛,他亲眼见证到一切众生也都成佛。一成一切成。阿弥陀佛一佛成佛,我们十方众生当下成佛!

  证据在哪儿?就是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

  (未完待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