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要推动戒杀,这才是戒行的圆满


   日期:2017/2/15 11: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三句话:「从四季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的缤纷与美丽。」从尊重各种生命的态度中可以获得内心的祥和。我常对爱放生的人说:你对鱼、对狗那麽好,对人不好,那是很奇怪的事情,变成执着功德了!我放生有功德,但是呢,师兄弟吵架、抢佛寺拼得要死,这些现象我们觉得奇怪,哪有这种事情?所以佛陀说:你们自家若圆满才能去利益众生,你内心如果圆满,念出来的佛号、咒语才没有杀伤力。 第四:「爱放生的人要想着如何才能让鱼、野兽不被捉到、不要被杀。」我们每天都在想这个,所以进一步就要戒杀,我们不只是守不杀生戒(注6),这太自私了!

  虽然你一个人不杀生,但这世间还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在杀生,地球有六十亿人口,佛教徒才多少人而已,大部分还在造杀业啊!所以我们要推动戒杀,这才是戒行的圆满。 第五、依照佛教的教理,所有有情的生命、有情识的生命,包括蟑螂、蚂蚁,不论是人或畜生,一切种类都很珍贵,也都有得到快乐的权利。一件确定不疑的事是,住在地球上的一切鸟兽都是我们的同胞、手足,同样属于世界的一部分,让我们和一切众生共同享受住在这世界的快乐。你若不让蟑螂住你家,就要找一个更好的地方给牠住,把牠收集好,放在那边,让牠有食物安享天年,还为牠念六字大明咒,愿牠往生之后生天,不是把牠赶出去,因为这世界是大家一起的。

  出家人为什麽不能有私人财产,因为世界是我们大家一起的,不要有个人财产的占有观念。我占这块土地、我买这块土地,这叫作妄想执着。打破这些小我的观念,世界就是大家的,无论走到哪裡都是道场。 第六、寂天菩萨说:「如虚空、如大地,愿我永远护持无尽的有情众生,直到他们解脱痛苦;愿我成为虚空界所有六道众生的生命泉源。」佛就是这样,佛的生命进入你的心中,阿弥陀佛也就进入你的心。所以寂天菩萨说:「哪裡有痛苦,我就在哪裡出世。」但自己要有能力助人离苦才行。有些人发大心说:「好!哪裡有苦,我往哪裡去。」但是帮不了忙也没用。

  要自己体证空性,为此而大精进。为什麽劝各位念阿弥陀佛?目的是要拯救这个世间,因为我们有惭愧心,对这世间觉得无能为力,所以念阿弥陀佛,先暂时离开,证得空性,参访十方淨土,得到无尽的陀罗尼,什麽都会了,最后回向娑婆世界,广度众生。所以寂天菩萨的这句话说得好,各位要观想自己的生命就像土地,让每个人踏在土地上,在土地上生存,让自己成为大地、成为虚空,虚空就像你的心,装满一切众生的苦,这是母亲的心。各位学佛若发起这个大心,我们会发觉自己的问题不见了。 第七、修行是什麽?各位不要以为修行有什麽特定的形式,那又执着「法相」了。修持是对自己、对别人、对人生、对一切众生的各种状况,既不生执着,又清清楚楚。知道一切空无所有,又不坏因果、不懈怠放逸。

  比如说,我们负责布置佛堂,就将你的心放在佛堂上面,花怎麽摆、佛像怎麽放、用什麽颜色,一切都要用心,我师父就是教我这些—点香、点灯、放水等等。摆设得庄严,代表我们内心庄严。我们敲木鱼、打引磬、唱诵,可以看出自己的心性到了什麽阶段。所以,自己的穿着、讲话,对人的态度、对一切众生的关心,种种外在所表现的,代表自己内在的修持程度。 世间一切现象,本体都是空无自性 凡是存在的生命, 都离不开其他的生命而存在; 一切生命都是互为条件、互相依靠而存在。 这个世界没有单独存在的生命,这就是「空」。 一切精神与物质世界、一切法, 都是由主因与条件所和合而成, 这就是生命的本质与究竟。 世间、宇宙诸法,本体就是空性。

  如果能够经常练习「空性」, 将能渐渐体会什麽是「生命的本质」。 空性,一切法都不例外。 我们要学习分析诸法的本质, 了知诸法都是由因缘、条件等组合而成, 一切都是暂时的存在。 「般若」就是真相, 是生命的真实相, 真实、实际的面貌。 一切我们所知、未知的世界, 都是无常(注7)地变化, 都是在因缘和合的条件下呈现, 都离不开「空」的本质。 什麽是法?法就是指空性。 宇宙间一切的存在, 都是变化无常、刹那不住的; 宇宙、身心没有一法是永恆不变的, 一切的现象都只是暂时的幻象而已。

  我们要懂得珍惜当下, 作到「三少」与『「三多」: 少自私、少对立、少抱怨, 多关心、多包容、多珍惜。 生活也才会感到阔达与惬意! 透视诸法的本性, 我们将能见佛、见法、见僧。 学佛最重要的目的, 就是为了体证空性。 空性就是深刻地瞭解到, 原来我们跟一切众生是没有距离的。 没有相对的他, 怎麽会有相对的我呢? 所以,原来一切众生、世界与我, 不过是相同的本体、绝对的实相(注8)。 诸法都是由因缘所生, 凡是因缘所生的法, 都是空无自性(注9),也就是空性。 修行人应该要永远快乐, 永远无忧无虑地生活,因为一切法无自性。 世间的一切,都是如幻如化的存在;

  当我们透视这一层真理之后, 生活中哪裡还有压力可言呢? 能够经常地思维、运用空性妙理, 就是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注10)」; 这样的修行,会将我们带到自在安乐的境界。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快乐, 造成其他生命的痛苦。 生命的真义, 来自于对空性的体会, 以及实践平等的慈悲。 能够平等善待一切生命, 才是我们生命伟大的地方! 别让心陷入得失与纷扰之中, 要懂得控制自心, 时时安住在空性地觉察之中, 不要再被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互动所欺骗。 外在与内在的世界是相对的世界, 离不开因缘的和合; 清楚知道诸法都空无自性, 我们将能打开明亮深邃的智慧之眼。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