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如孝法师:送给为情所困的你


   日期:2017/2/15 14: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是如何理解爱情的?

  世间的男男女女都会因为感情的事情苦恼,如何用佛法的思维去理解爱情呢?

  佛法的思维就是让我们放下。当然,不是放下人,而是放下烦恼和对结果的执着。我们不能太理想化。如果世间有什么美好的事情,从佛法的角度看,它一定是充满善意的互动,我们要有一双会欣赏的眼睛,懂得珍惜一切。我们若能用这种心态去经营任何事情,而且还不执着于结果,那么生活给我们的回报永远会超过我们的期盼。

  情,为什么那么难以放下?

  人类的一个生命的着力点就是情感。在佛法当中,情感也需要智慧去驾驭。

  情感也是一个缘起法。什么叫作缘起法?它是一种感受。这种感受基于两方面,其中之一是物质的因素。物质的因素,就是现在医学所研究的主宰人情绪的荷尔蒙、肾上腺素等。情难以放下,只能说我们这些物质排得太多了。实际上,这是我们内在生理的一个不平衡,所以对外在的东西就会感觉到无能为力。

  如果冷静观察就会发现,让我们痛苦的不是情感本身,而是我们对情感的管理,也就是我们心灵的管理没有配上套,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才会差距很大。我们要的并不是情感,我们要的是幸福、安详、吉祥的生活状态,情感只是这种生活当中的一项内容。情感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如果我们管不好它,家里肯定是一团糟。不要把情感放在一个很神圣的位置,它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这样想就比较容易用平常的心去面对了。

  每个人出生时,生命都会有一些不足,我们要通过后天对于智慧,对于生命的观察,改善它、提升它。不要年纪很大了,还陷在这里面,一辈子吃这个亏,都不知道去管理它。这样的情感是一种没有智慧的情感,一种没有免疫力的情感,一种没有幸福感的情感。我们在深刻的洞察当中,明白情感并非生活全部的希望和内容,更不要神化它,用平常心面对就好。

  借助正见走出情感的阴霾

  我们每个人都是感情动物,每个人都有一种病,叫作“情感饥渴症”。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因为人情的冷漠、文明的失落,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更加隐蔽而热切。

  如果我们没有正见,到了寺院就会变得敏感而脆弱,会在内心打小九九,想要寻找情感上的寄托。这时候,师父变成了我们执着的对象,同修也变成了我们执着的对象。这种状况发生的时候,我们自己都觉察不到,这是非常可怕的。

  很多人聚在一起,如果没有正见,那就是业力的扩散。我们大家要互相去开发正见,而不是去开发情感。情感的饥渴永不会得到满足,只会像喝盐水一样越喝越渴,所以我们自己最好放下对一切外境的执着,这样才有可能轻装上阵。如果我们内心不能够放下这些,就算一个人住在深山里面,照样也会祈求情感上的东西,没有办法,人就是这样,所以叫作人。

  人要成佛,必须把身上这种阴暗之气放下,化为光明。佛陀只是说了法,我们自己要懂得去放下。如果我们自己不懂得放下,没有人可以请我们放下。佛陀也代替不了我们,所以我们要努力地精进。

  禅修对我们所爱的人都有帮助

  禅修对于我们所关爱的人——父母、亲人、子女,都会有所帮助,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实在、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现在拓荒不只是为了我们自己。

  当我们这样思维的时候,这就是真实。因为整个宇宙人生,无论是地球还是月亮,它们从来都没有执着于自己的想法,但它们也是一样地生活。如果想法错误的话,真的会成为我们的障碍,会让我们无法客观地看到很多真实的事情。

  当我们去掉这些没有必要的事情,生活会变得很简单,吃什么都香,睡在哪儿都安心,不需要很多的概念,不需要很多的化妆。真理就是能够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希望和内心的安详。

  当然这个过程也许不美好,但是苦的事情都是以快乐开始的,快乐的事情也许有苦,但是这种苦让我们更勇敢。苦难道没有价值吗?只是我们缺乏一双发现苦的价值的慧眼罢了。所以很难得的因缘,很难得的当下,大家能这样本本分分地用功,就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