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净土法门法师:请问如何在忙碌的环境当中增加定力?


   日期:2017/2/16 10: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现今处于竞争的经济市场社会,请问应如何教导年轻人工作与学佛?

  答:学佛求的是什么?学佛的目的何在?如果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你的问题就解决了。学佛是求究竟真实圆满的智慧,世出世间一切事只有智慧能解决,离开智慧不能解决问题。学佛的目的何在?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有智慧,了解真相,才懂得如何追求市场经济、追求财富。财富从何而来?你要是不知道原理,盲目的去追求是求不到的。佛经里有教导发财之道,像今天世界上有很多富有的国家,很多发大财的人,这是前世修因,这一世得的果报。天下没有偶然之事,世出世法里面绝对没有投机取巧。机会主义是不可能的,如果可能,佛在一切经里所讲的道理与因果,就可以全部推翻了。

  今天一切人所希求的是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如果你能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去修学,这三者都能得到,「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年轻人要是真正了解佛法有这么多好处,自自然然就来学佛了。

  我二十六岁接触佛法,当时我就感到很遗憾,我学佛太晚了。这是缘,年轻时没有人把佛法介绍给我,要是有人提早介绍给我,我今天学佛的成就就不一样了。现在年轻人不能接受佛法,是受社会一般群众的误导,认为佛法是消极的、迷信的,这是造成亲近佛法的一个障碍,所以一定要让年轻人真正懂得什么是佛法。21-090-0089

  问:佛法说不杀生,请问对于蚊蝇等小虫,应该如何处理?

  答:这是很严肃的问题。佛不但教我们爱护一切动物,连植物都要爱护。植物也有生命,所以清净比丘不踏青草。草长得很活泼,你从上面走过,对它也是侮辱,也是不恭敬。有路一定要走马路,除非这地方没有路,非从此地走过不可,这是有开缘的。

  从前出家人住在山上盖茅蓬,就地取材砍树搭茅蓬。但是在砍树的前三天,要去祭祀它、供养它,为它念经、念咒,告诉它,我三天之后要取这棵树作材料,是不得已的。树有一个人高,就有树神,要请他搬家。

  我们可以用这个例子。家里有这些蚊虫、蚂蚁小动物,你要喷杀虫剂,或者整理房子时,三天之前,若家里有佛像,就在佛菩萨面前,告诉这些小动物,请牠赶快搬家。通知你了,你不走,那没有办法。这很有效果!有许多同修这样做之后来告诉我,果然这些小动物没有了,真有效果!诚心诚意,诚则灵,诚心能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我们能和佛菩萨感应道交,也可以跟这些小动物感应道交。以真诚心告知,实在不得已,为保护一家人的健康,所以我们彼此分开,你在房子外面,我在房子里面。这样就很好!如果不预先通知,就太过分了。18-012

  问:家庭主妇天天烧饭、洗衣,请问如何才能不起烦恼心?

  答:每天做同样的工作,一定会觉得很厌烦。尤其是家庭主妇,好像永远没有解脱的一天,许多人都觉得苦恼。假如能将观念转变过来,就会做得非常快乐。凡夫观念中执着有「我」,我在做,我好辛苦,我为什么替他们做,愈想烦恼就愈多。若学菩萨道,发大誓愿要普度众生,想法、看法就不一样了。

  行菩萨道,第一要修「布施波罗蜜」。主妇菩萨在家庭里为一家人服务,就是修布施波罗蜜。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财施有内财、有外财。外财是指在外面赚钱,供养一家人生活。内财是用自己的体力、智慧为一家人服务。在家事里做出圆满的三种布施。妳将家事整理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使家人生活舒适,让邻居羡慕,这是「持戒波罗蜜」,持戒就是守法。你能有耐心的做,不疲不厌的做,即是「忍辱波罗蜜」。

  每天还要改进,希望明天做得比今天更好,就是「精进波罗蜜」。虽然每天做很多家事,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即是「禅定波罗蜜」。清净心中常生智慧,法喜充满,是「般若波罗蜜」。于是觉悟了,原来菩萨的六波罗蜜,即是从擦桌子、扫地、洗衣、煮饭圆圆满满的成就。这就是《华严经》上善财童子所表演的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妳将家事做好了,即是做世间所有主妇的榜样,一切家庭的榜样。这就能度邻里,推展开就能影响社会、国家、世界,乃至尽虚空遍法界。这才晓得菩萨在家里扫地、擦桌子、煮饭、洗衣,原来是在做度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的大愿大行。这是学佛、是正念、是诸法实相。若能如是观,则法喜充满,如何会起烦恼!

  佛法的修学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中;不落实在生活中则没用。若明白这一点,以此类推,在公司上班,也是修六波罗蜜。菩萨在各行各业,示现男女老少,各种不同的身分,修学即是本分生活,平等不二,皆是第一,没有第二。18-014

  问:请问如何在忙碌的环境当中增加定力?

  答:工作忙是我们的身体在劳碌,但工作再繁忙,心地依旧清净,一尘不染,这就是定力。要如何做到?必须要看破、放下,要了解我们的生命非常短促,世间确实是浊恶至极,经上讲的「五浊恶世」,你能看到浊恶,对世间就没有留恋。这正是一个真正修行人功夫所在之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学习的。20-013-1227

  问:已经受了五戒,但是为了工作上的利益,往往会犯妄语戒,欺骗老板与同事,内心感到不安。请问如何是好?

  答:戒学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纲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是戒;「自净其意」是定慧。你能将这两句话做到,持戒就圆满。恶的范围很大,不仅五戒里的杀生、偷盗、邪YIN、妄语、饮酒是恶,在大乘教法里,起心动念为自己也是恶。

  所以,你为了自己工作上的利益破戒、犯戒,可见起心动念是为自己的利益。严格的讲,这种思想、观念、行为是把戒的根都破坏了。大乘法中佛教我们,念念为众生,念念为社会。而众生的范围有多大?尽虚空、遍法界。为什么佛这样教人?因为自私自利的意念是六道轮回的根源。破我执,六道轮回就没有了;破法执,十法界也没有了。

  轮回的现象是本来没有的,是我执、法执变现出来的。如果这两种执着都有,就陷在六道里,苦海无边,永远不能出离。要想脱离六道轮回,把「我」舍弃,「我的利益」舍弃,没有我的利益,只有众生的利益,只有社会大众的利益,有这个思想,戒就有根。如果你处处自私自利,还有我执,纵使能持五戒十善,只是人天法,再向上没分。念佛往生虽然不需要断烦恼,但是要有能力伏烦恼。烦恼是什么?自私自利是根本烦恼,你要有能力伏住这个念头,使之不起现行,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一心向往极乐世界,才能带业往生。如果控制不住自私自利的念头,佛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因此,要常为众生的利益、社会的利益着想,不要想自己的利益。一味只想自己的利益,就脱不了轮回的果报。

  《大乘无量寿经》的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就是讲「五戒十善」。所以,我特别选这段经文做为晚课,用意是让自己每天反省有没有做到,这是持戒最低的标准,也是断恶修善最低的水平。如果没有做到,纵然发愿也不能往生。念佛同修有志在这一生亲近阿弥陀佛,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做。20-014-0118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定力)(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定力)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